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观察C型钠尿肽(CNP)预处理对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将24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A、B、C组,每组8只。三组大鼠均摘除左侧肾脏,A、B组用无创性小血管夹夹闭右肾动静脉,45 min后取下血管夹恢复肾脏血供,建立肾脏IR模型。A、B组大鼠夹闭右肾动静脉同时分别持续缓慢输注CNP 0.2μmol/(kg.min)、生理盐水约2 ml至再灌注2 h。C组不夹闭右肾动静脉。再灌注24 h后采集下腔静脉血,测定血清肌酐(Cr)、尿素氮(BUN);取各组肾组织,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结果 A、B组血清Cr、BUN水平及肾组织MDA均高于C组(P均〈0.05),肾组织SOD活性低于C组(P〈0.05);A组血清Cr、BUN水平及肾组织MDA水平均低于B组(P均〈0.05),肾组织SOD活性则高于B组(P〈0.05)。结论 CNP预处理可减轻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提高肾组织SOD活性,抑制脂质过氧化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姜黄素(Cur)对心肌细胞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通过培养H9C2心肌细胞进行体外模拟心肌细胞缺血再灌注实验。观察Cur预处理是否减轻IR损伤心肌细胞,按随机区组法分为对照组、IR组和Cur(2.5μmol,5μmol、10μmol)+IR组。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Cur预处理SIRT3对IR损伤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按随机区组法分为IR组、Cur+IR组、Cur+3-TYP(SIRT3抑制剂)+IR组、3-TYP+IR组。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心肌细胞沉默信息调节因子(SIRT3)、AcSOD、BCl-2、BAX表达水平,氧化应激试剂盒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丙二醛(MDA)氧化应激指标。结果与IR组比较,Cur组(2.5μmol、5μmol、10μmol)预处理显著增加细胞存活率(P<0.01);不同浓度Cur组组间比较,Cur(5μmol、10μmol)组与Cur(2.5μmol)组比较显著增加细胞活力(P<0.01)。与对照组和IR组比较,Cur预处理显著降低心肌细胞凋亡指数(P<0.01)。与IR组比较,Cur+IR组和Cur+3-TYP+IR组的SOD和GSH-Px活性显著升高(P<0.01),Cur+IR组MDA水平显著降低(P<0.01);与Cur+IR组比较,Cur+3-TYP+IR组和3-TYP+IR组MDA的水平显著增加(P<0.01)。与IR组比较,Cur+IR组心肌细胞BCl-2、SIRT3表达水平显著增加(P<0.01),Bax和AcSOD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与3-TYP预处理组比较,Cur预处理对SIRT3和乙酰化SOD的表达水平逆转(P<0.01)。结论 Cur可保护心肌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其机制可能与Cur通过上调AcSOD水平促进SIRT3表达而发挥抗损伤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西格列汀对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LIRI)的作用。方法:通过夹闭左肺动脉30min后松开的方法,创建肺组织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设立空白对照组(Sham组),对照组(I/R组),实验组(sitagliptin组),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组,每组10只,检测各组肺组织的湿干比(W/D);HE染色光镜下比较各组肺组织病理改变;测定丙二醛(MDA)含量和抗氧化酶(SOD、GSH-Px)活性;测定NF-κB蛋白含量。结果:与假手术组对比,缺血再灌注组和西格列汀组的肺组织W/D、MDA、NF-κB含量升高,SOD、GSH-Px活性降低,而且肺组织病理也有明显变化;与缺血再灌注组对比,西格列汀组的肺组织W/D、MDA、NF-κB含量较低,SOD、GSH-Px活性较高,肺组织病理改变更轻。结论:西格列汀可减轻肺组织缺血再灌注损伤病理改变,并可能通过抑制NF-κB蛋白表达,减轻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从而减轻大鼠的肺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盐酸曲美他嗪( TMZ)预处理对大鼠肾组织急性缺血再灌注损伤( IRI)的影响。方法选择SD大鼠90只,随机均分为A、B两组:A组给予TMZ 10 mg/kg灌胃5 d后,建立缺血再灌注(IR1)、缺血再灌注后处理(IPO1)、假手术(S1)模型;B组生理盐水灌胃5 d后,建立缺血再灌注(IR2)、缺血再灌注后处理(IPO2)、假手术(S2)模型。检测各组末次恢复肾脏血供0、6、12、24、48 h后血清SCr、BUN、NGAL、IL-18水平;HE染色光镜下观察缺血-再灌注石蜡包埋切片肾组织损伤形态学改变。结果 IR1组与IPO1组相比,在各时间点各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 IR1组与IR2组相比,在6 h时IR2组的NGAL、IL-18、肾小管损伤程度评分上升,12 h时BUN亦上升,24 h时IR2组的各项指标均高于IR1组,48 h时BUN、SCr高于IR1组(P均<0.05)。 IPO1组与IPO2组相比,在6 h时IPO两组的NGAL明显上升,12 h时除SCr外均上升,24 h时除NGAL外其他指标均高于IPO1组,48 h时BUN、SCr、肾小管损伤评分程度高于IPO1组( P均>0.05)。 IR1组与IPO2组相比,在6 h时IPO2组NGAL上升,12 h时除SCr外其他指标均高于IR1组,48 h时SCr仍显著高于IR1组(P均>0.05)。结论在大鼠肾脏IRI发生之前即预防性使用TMZ可减轻其肾功能损伤。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肺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的表达变化,探讨SOD在抗氧化应激反应中的作用.方法 Wistar大鼠切除右肾,无损伤动脉夹夹闭左肾动脉,建立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再灌注24 h后取材(肺、肾、血).酶偶联速率法和苦味酸法分别检测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浓度;HE染色法观察大鼠肾形态;硫代巴比妥酸比色法检测肺内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的含量;采用Western blot和RT-PCR方法分别测定大鼠肺组织内抗氧化酶SOD的蛋白与mRNA表达水平.结果 HE结果显示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组大鼠的肾组织受损明显.与对照组相比,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组血清中的BUN和SCr、肺组织中的MDA含量均明显升高(P值均<0.01),SOD的蛋白与mRNA的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值均<0.01).结论 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肺组织发生了过氧化损伤.SOD在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肺组织内发挥了抗氧化应激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缺血预处理与缺血后处理对犬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及机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缺血预处理(IPC)与缺血后处理(IPO)对犬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24只成年雄性杂种犬随机分为4组,各6只,均开腹、游离双肾。假手术组(S组):切除右肾,缝合腹壁;缺血再灌注组(I/R组):切除右肾、游离左肾后,左肾动、静脉夹闭60min后恢复灌流;缺血预处理组(IPC组):在左肾动、静脉夹闭前先予5min的缺血、5min的再灌,共3次,然后恢复灌流:缺血后处理组(IPO组):在肾动、静脉夹闭60min后立即再灌注30s、再缺血30s,共6次,然后恢复灌流。结果术后3d,IPC,IPO组与I/R组相比,血清肌酐(Cr)、尿素氮(BUN)浓度降低(P均〈0.05)。与I/R组相比,IPC、IPO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升高、丙二醛(MDA)浓度降低、髓过氧化物酶(MPO)含量下降、细胞凋亡指数(M)降低(P均〈O.05),肾脏病理损伤明显减轻。结论IPC与IPO都能减轻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其机制可能与减轻肾脂质过氧化反应及抑制细胞凋亡、减轻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7.
肝脏肿瘤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超氧化物歧化酶和丙二醛的改变及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缺血再灌注对肿瘤组织的影响及其意义。方法 通过超声引导将VX2肿瘤组织混悬液穿刺注射到新西兰兔肝脏左中叶 ,建立肝脏肿瘤模型 ,用无损伤血管钳阻断肿瘤所在肝叶的肝动脉分支 60min后去除血管阻断恢复血流 ,随机将模型动物分为缺血再灌注前 (对照 )、缺血再灌注后 0min、1h、1d、3d、1周 6个时间组 ,取肝脏组织和肿瘤组织 ,分别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和丙二醛 (MDA)的含量。结果 肝脏组织中的SOD含量于缺血再灌注后迅速下降 ,至 0min达最低点 ,随后有所升高 ,至 7d时仍明显低于缺血再灌注前水平 ,各组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 (P <0 .0 0 1) ,而肿瘤组织的SOD含量变化趋势除了 1h达最低点外 ,其余皆与肝脏组织相似 ,各组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 (P<0 .0 0 1) ;肝脏组织的MDA含量于 0min时升至最高 ,随后开始下降 ,至 7d时仍高于缺血再灌注前水平 ,各组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 (P <0 .0 0 1) ,而肿瘤组织的MDA含量于 1h降至最低 ,随后有所升高 ,但至 7d时仍明显低于缺血再灌注前水平 ,各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 (P <0 .0 0 1)。结论 肿瘤组织缺血再灌注后氧自由基的生成和损伤较正常肝脏组织明显。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比研究大鼠原位肝移植缺血再灌注损伤对肾脏组织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参照Kamada"二袖套法",建立Wistar大鼠原位肝移植动物模型,并以假手术组大鼠为对照组。分别于术后1、3、6、12、24h处死两组动物,检测血清尿素氮(BUN)和肌酐(CREA)水平变化。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肾脏凋亡细胞的Fas蛋白表达,应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肾脏细胞凋亡。结果肝移植组及对照组中BUN及CREA从术后1h开始上升,12h时达到高峰。两组肾脏组织细胞术后1h即出现细胞凋亡,12h时达到高峰。结论原位肝移植缺血再灌注损伤可致肾脏细胞凋亡,是肾脏细胞早期死亡的主要形式。 相似文献
9.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1)
目的观察不同血管阻断以及不同阻断时间对肾脏组织学、肾功能及肾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和Ca2+-ATP酶含量以及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120只,随机分组为空白对照组(N)、肾蒂阻断组(C)、肾动脉分支阻断组(B)(上支U和下支D,采取随机抽签方式选择上、下支)、肾动脉阻断组(A),每组再分别分为15、30、45 min组,每组10只。A、B、C组夹闭肾血管建立不同阻断时间缺血再灌注模型,N组只暴露肾动脉但不予夹闭。各组于再灌注24 h经下腔静脉取血测定SOD和MDA。处死大鼠,切取肾脏,一部分制作病理标本,光镜下观察肾脏组织结构的改变;另一部分制备相应组织匀浆,考马斯亮蓝法测定组织蛋白含量,硫代巴比妥法测定MDA含量,黄嘌呤氧化法测定SOD活性,无机磷显色光电比色法测定Ca2+-ATP酶活性。结果 120只大鼠均进入实验结果分析,对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程度B组最小,A组次之,C组最大。结论肾动脉分支阻断相对于肾动脉阻断和肾蒂阻断及肾动脉阻断相对于肾蒂阻断,相对提高Ca2+-ATP酶及SOD活性,减少MDA的形成,可减轻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同时,尽量减少肾脏的缺血时间可以有效地保护肾脏功能。 相似文献
10.
谷胱甘肽和缺血预处理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肝脏缺血预处理(IPC)和还原型谷胱甘肽(r-GSH,阿拓莫兰Atomolan)预处理的作用机理,通过观察二者单独或联合应用时对肝脏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影响,以便能够找到一种防治肝脏I/R损伤更好的预处理方式.方法 50只健康的Wistar大鼠,在肝脏I/R前,按加和不加Atomolan;IPC前,按加和不加Atomolan及空白对照随机分成5组,作配对试验,分别检测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血清丙二醛(MDA)的数值及热休克蛋白(HSP)70免疫组化染色的结果.结果 r-GSH预处理和IPC单独应用时均对肝脏I/R损伤有保护作用,并且r-GSH预处理的效果好于IPC,但二者联合应用时,将相互拮抗.结论 r-GSH预处理通过抑制氧自由基(OFR)爆发和中性粒细胞炎症,起到保护肝脏I/R损伤的作用,但同时也抑制了IPC产生HSP70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探讨依布硒啉(Ebs)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心功能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取24只雄性大鼠,结扎其冠状动脉左前降支30 min、灌注90 min制作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观察Ebs对大鼠心功能、心肌酶学和脂质过氧化的影响。结果Ebs能够对抗心肌缺血再灌注引起的左心室内压(LVSP)、左心室内压最大上升与下降速率(±dp/dtmax)、动脉血压下降,并能够稳定心肌组织Na -K -ATPase和Ca2 -Mg2 -AT-Pase活性,降低丙二醛(MDA)含量和增高SOD活性。结论提示依布硒啉(Ebs)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引起的心功能减弱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为改善能量代谢障碍,抑制自由基生成或清除氧自由基。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整体低氧预处理(WHPC)对肺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将50只肺I/R损伤模型大鼠随机分为5组。模型组不干预;制模前30 min WHPC组行WHPC;5-羟癸酸(5-HD)+WH-PC组制模前30 min静注5-HD 10 mg/kg、行WHPC;二氮嗪(DE)组制模前30 min腹腔注入DE 10 mg/kg;5-HD+DE组制模前30 min静注5-HD 10 mg/kg,15 min后腹腔注射DE 10 mg/kg。观察各组肺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肺湿/干重比变化,采用分光光度计比色法检测肺组织丙二醛(MDA)含量及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采用TUNEL法检测肺组织细胞凋亡指数(AI)变化。与对照组(假手术,不行干预)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肺组织出现明显损伤性形态学改变,肺湿/干重明显增加,肺组织MDA含量和MPO活性明显增高,AI亦明显增高。与模型组比较,WHPC组和DE组肺组织损伤性病理改变明显减轻,肺湿/干重明显降低,MDA含量、MPO活性及AI亦均明显降低。结论 WHPC对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明显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为WHPC促使线粒体ATP敏感钾通道开放。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银杏叶总黄酮(TFG)对急性肾缺血再灌注损伤(IRI)大鼠的肾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及TFG低、中、高剂量组,每组6只。TFG低、中、高剂量组分别予TFG50、100和200mg/kg灌胃,每日1次,连续3d。末次给药12h后模型组及TFG各组采用夹闭双侧肾动脉45min、再灌注24h制备急性肾IRI模型。采用化学方法测定各组血清SCr和BUN水平;镜下观察肾组织形态和细胞超微结构变化;采用paller法进行肾小管损伤评分;原位末端标记法检测细胞凋亡指数(AI)。结果模型组SCr和BUN水平、肾小管损伤评分及AI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1);TFG各组上述指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或0.01),肾组织病理性损伤明显减轻。结论 TFG能明显减轻肾IRI;其机制可能与其抑制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5.
姜黄素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32只SD大鼠均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组、姜黄素组和对照组各8只。用焦油紫染色法检测其大脑海马CA 1区的细胞数量,免疫印迹法分析c-Jun氨基端激酶(JNK)的激活情况。结果姜黄素组海马CA1区存活细胞数量显著高于缺血再灌注组及对照组(P<0.05),JNK磷酸化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姜黄素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此作用可能与抑制JNK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姜黄素(curcumin,Cur)后处理对离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 and reperfusion injury,I/RI)的拮抗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n=8),即空白对照(Ctl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I/R+姜黄素后处理组(I/R+Cur组)、I/R+姜黄素后处理+AG490组(I/R+Cur+AG组)及AG490组(AG组),AG490为JAK2/STAT3信号通路特异性阻断剂。采用离体大鼠心脏Langendoff逆行灌注模型,缺血60 min,再灌注60 min。分别于缺血前及再灌注后15 min、30 min、45 min和60 min,测定血流动力学各项指标,包括:心率(HR)、左心室发展压(LVDP)、左心室内压力上升的最大速率(+dp/dtmax)、冠脉流量(CF)、计算出心率压力指数(DP,LVDP×HR/1000)。用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法测定各组心肌梗死(MI)的面积,用Western blot检测各组JAK2、磷酸化JAK2(p-JAK2)、STAT3以及磷酸化STAT3(p-STAT3)的表达。结果: 与Ctl组比较,I/R组各时间点的收缩及舒张功能均显著降低(P<0.01),MI面积显著增加(P<0.01),磷酸化JAK2和STAT3的表达明显升高(P<0.01)。与I/R组比较,I/R+Cur组各时间点的心肌收缩及舒张功能下降程度明显减轻(P<0.01),MI的面积明显减少(P<0.01),p-JAK2和STAT3的表达更高(P<0.01)。与I/R+Cur组相比,I/R+Cur+AG组各时间点的收缩及舒张功能显著降低(P<0.01),MI的面积显著增加(P<0.01),p-JAK2和STAT3的表达显著下降(P<0.01);和Ctl组相比,AG组血流动力学和MI的面积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Cur后处理对I/R大鼠心肌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与JAK2/STAT3信号通路的活化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蝙蝠葛碱(Dau)对兔心肌缺血再灌注(IR)时血清丙二醛(MDA)浓度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方法24只家兔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缺血再灌注组、缺血再灌注+蝙蝠葛碱(Dau)干预组各8例。结扎兔左冠状动脉前降支40min造成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缺血前后及再灌注不同时相点血清MDA含量和SOD活性的变化。结果家兔心肌缺血40min时血清MDA含量开始明显升高(P〈0.05),SOD活性开始明显下降(P〈0.05)。Dau(剂量3.5mg/kg)能明显降低心肌缺血40min及缺血再灌注后兔血清MDA含量,升高血清SOD活性。结论Dau通过减轻兔心肌脂质过氧化作用所造成的损伤,增强SOD活性,提高氧自由基清除能力,对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一定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二氮嗪开放线粒体ATP敏感性钾通道(MitoKATP)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局灶脑I/R损伤模型,将30只大鼠随机分成三组(假手术组、缺血组、缺血+二氮嗪治疗组),观察各组脑梗死体积和线粒体标志酶活性、凋亡细胞数变化。结果与缺血组比较,治疗组脑梗死体积明显减少〔(10782±2037)m3vs(28517±3429)m3〕,线粒体标酶活性明显增高〔SDH(3212±363)vs(2224±387),CO(208±27)vs(1332±247)〕,凋亡细胞数明显减少(12232±1156vs8704±1116)(P<001)。结论二氮嗪对大鼠I/R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与开放MitoKATP通道、维护线粒体功能、抑制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9.
异氟醚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异氟醚预处理对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20例瓣膜置换术患者(ASA 2~3 级),随机分为预处理组(Ⅰ组)和对照组(C组)。分别于麻醉后(T_1),主动脉开放后15分钟(T_2)、2小时(T_3)、24小时(T_4)时间点取血样,检测血清CGRP、ET、cTnI;另于术前、术后第1、3天记录同步12导联心电图.测定其QTd和 QTcd。结果:主动脉开放后,CGRP含量在两组患者24小时之内都有显著增加(P<0.01),T_2时,预处理组的CG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的(P<0.05);ET在T_2时两组都有显著上升(P<0.01),但预处理组的上升幅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T3、T4时,对照组cTnI水平显著高于预处理组;术后两组QTd和 QTcd显著增加(P<0.01),其中对照组的增加较多,且第1天明显多于预处理组(P<0.05);结论:异氟醚预处理能减少心肌的缺血再灌注损伤,降低术后心律失常发生率,有利体外循环后心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