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4)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对老年患者臂丛神经的阻滞效果,探索老年臂丛神经阻滞的最佳局麻药剂量。方法择期上肢手术老年患者120例,美国麻醉师协会分级ⅠⅡ级,随机分成4组,每组30例,分别在超声引导下应用0.25%,0.375%,0.5%和0.75%罗哌卡因进行麻醉。检测术中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观察麻醉起效时间、镇痛持续时间、术后疼痛评分、患者满意率及并发症等。结果麻醉后患者血压均低于麻醉前,且心率有增快趋势,但随着麻醉时间的延长趋于正常。与0.25%的罗哌卡因比较,0.375%,0.5%和0.75%罗哌卡因麻醉起效时间短,镇痛持续时间长,患者满意率高,术后疼痛目测类表评分降低(P<0.05),以上指标在0.375%,0.5%和0.75%罗哌卡因组间差异无显著差异(P>0.05)。且各组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超声引导下0.375%以上罗哌卡因对老年人行臂丛神经阻滞均能达到满意的临床效果,推荐使用0.375%的罗哌卡因用于临床老年人臂丛神经阻滞。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不同局麻药浓度配方用于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的临床效果。方法择期行单侧下肢手术的患者6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3组(n=20):0.5%罗哌卡因45 m l(Ⅰ组)、0.375%罗哌卡因60 m l组(Ⅱ组)和0.5%利多卡因+0.25%罗哌卡因60 m l组(Ⅲ组),行腰丛和坐骨神经阻滞,Ⅰ组腰丛、坐骨神经分别给药27、18 m l;Ⅱ组和Ⅲ组腰丛、坐骨神经分别给药36、24 m l,给药后不同时间点测定下肢感觉、运动阻滞程度及阻滞时间。结果三组中,Ⅱ、Ⅲ组感觉阻滞满意程度高于I组,Ⅲ组感觉阻滞起效最快,Ⅱ、Ⅲ组运动阻滞持续时间短于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丛和坐骨神经联合阻滞时,等剂量下提高局麻药的容量更有利于达到满意的阻滞效果,罗哌卡因和利多卡因混合配伍可缩短起效时间,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2009年6月,我们将罗哌卡因联合可乐定用于臂丛神经阻滞,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同期拟于臂丛神经阻滞下行锁骨、肩关节及上肢、手部手术的患者100例,男63例,女37例;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低浓度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腰硬联合阻滞(CSEA)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探讨其可行性、对母婴的影响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足月单胎妊娠初产妇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宫口开大至3cm时行L3-4腰椎穿刺术,蛛网膜下腔注入舒芬太尼5μg,硬膜外腔向头侧置管3.5cm,硬膜外腔接病人自控镇痛泵(PCEA)。硬膜外腔用药:0.1%盐酸罗哌卡因+0.2μg/ml舒芬太尼混合液,总量100ml。对照组按常规处理未用任何镇痛药。观察镇痛后5、10、30、60和90minVAS评分、各产程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分娩方式、镇痛效果满意度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用药后各时点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各产程、产后出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正常分娩率低于对照组(P〈0.01),缩宫素使用率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机械助产率和剖宫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镇痛效果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出现皮肤瘙痒2例,两组均出现恶心1例,下肢麻木感1例。结论低浓度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腰硬联合阻滞用于分娩镇痛,镇痛效果确切,具有起效快、镇痛强、持续时间长等优点,虽然会增加缩宫素使用率,但并不增加剖宫产率,对母婴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5.
罗哌卡因是一种新型长效酰胺类局麻药,心脏毒性低于布比卡因,临床多用于神经阻滞和硬膜外阻滞.2007年2月~2008年1月,我们观察了罗哌卡因的蛛网膜下腔阻滞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甲磺酸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阻滞麻醉在剖宫产术中的麻醉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甲磺酸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阻滞麻醉在剖宫产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将80例行剖宫产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实施甲磺酸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阻滞麻醉,对照组实施硬膜外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麻醉起效时间、手术时间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麻醉效果、麻醉起效时间、手术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磺酸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阻滞麻醉在剖宫产术中的麻醉效果显著,具有起效快、安全性高、用量少、不良反应少等优点,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罗哌卡因是一种长效的酰胺类局麻药,动物实验及临床研究表明其对中枢神经及心血管的毒性发生率低〔1,2〕,具有高度感觉运动神经分离阻滞作用〔3〕,多用于神经阻滞和硬膜外阻滞。老年患者常合并多种慢性疾病(高血压、冠心病、心肌梗死、慢性气管炎、肺心病等),麻醉手术期间的危险性普遍高于青壮年。本研究旨在评估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阻滞(CSEA)用于老年患者下腹部及下肢手术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40例ASAⅡ~Ⅲ级择期下腹部及下肢手术的老年患者,年龄65~78(平均71±6)岁,男性28例,女性12例,既往有高血压、冠心病、糖… 相似文献
8.
近年老年患者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日益增多。2009年4月~2010年10月,我们对23例老年人工股骨头置换患者施行了腰丛麻醉,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选择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股骨颈骨折患者23例,男15例、女8例,年龄71~80岁、平均77.2岁。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0.5%罗派卡因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ISBPB)的最小有效剂量(MEAVs)。方法选择ASAⅠ~Ⅲ级择期行上肢手术的患者80例,拟行超声引导下ISBPB复合喉罩全身麻醉。其中40例随机排序,采用step-up/step-down的方法确定MEAVs。另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分别予以MEAVs和常规剂量(20 m L)的0.5%罗派卡因行超声引导下ISBPB,记录手术时间,比较两组镇痛效果、呼吸功能及不良反应。结果超声引导下用0.5%罗派卡因行ISBPB的MEAVs是8 m L(40 mg),95%CI为7.5~9.4。两组感觉和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镇痛持续时间(283.15±41.35)min,对照组(387.50±61.24)min,P<0.05。两组平均手术时间为65.86 min。对照组阻滞后较阻滞前用力呼气量、一秒用力呼气峰速降低(P均<0.01),观察组阻滞前后变化不明显(P均>0.05)。结论超声引导下用0.5%罗派卡因行ISBPB的MEAVs为8m L;该剂量复合喉罩全身麻醉能满足手术麻醉要求,且不影响呼吸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罗哌卡因联合芬太尼行腰-硬联合麻醉应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采用罗哌卡因联合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行分娩镇痛的产妇40例作为观察组(镇痛分娩组),另选同样条件的正常产妇40例作为对照组(无镇痛分娩组),比较两组产程时间、分娩疼痛情况、产后出血量及剖宫产率、新生儿窒息率等指标。结果镇痛分娩组的镇痛评分、产程时间、剖宫产率、产后出血量显著低于无镇痛分娩组(P0.01)。结论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行腰-硬联合麻醉镇痛效果确切,是分娩镇痛的有效方法,具有镇痛效果好、缩短产程、剖宫产率低、产后出血量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评价盐酸罗哌卡因腰麻剖宫产脐动脉血气与脐静脉/母体静脉血药浓度比(UV/MV)的影响关系。方法 26例足月剖宫产妇,ASAⅠ~Ⅱ级,无心、肺、肝、肾疾患。于L2~3间隙穿刺蛛网膜下腔注药给予0.75%盐酸罗哌卡因12~15 mg。观察药物起效时间、注药至切皮时间、暴露时间。断脐后立即用肝素化注射器抽取脐动脉血3 mL,即刻送检行血气分析测定。同时抽取脐静脉及产妇静脉血3 mL,母婴标本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血浆中盐酸罗哌卡因血药浓度,并计算UV/MV值。结果术中暴露时间越长,脐静脉血药浓度越高。脐静脉血气pH 7.33±0.04,随胎儿酸中毒加重,即Lac升高或pH降低,UV/MV呈高浓度比率,存在明显"离子捕获"。结论应尽可能缩短暴露时间,减轻胎儿酸中毒程度,降低UV/MV值,提高母婴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腰硬联合麻醉具有起效迅速,肌松完全,又可通过硬膜外给药延长麻醉时间,并实施硬膜外术后镇痛等优点,近年来广泛用于骨科手术、下腹部手术、泌尿外科手术。本研究探讨了0.5%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在80岁以上高龄患者泌尿外科手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麻醉前不同浓度罗哌卡因髋关节囊周围神经阻滞在腰硬联合麻醉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镇痛中的应用效果,并选择罗哌卡因适宜浓度.方法 拟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0.2%罗哌卡因组(A组)、0.3%罗哌卡因组(B组)、0.4%罗哌卡因组(C组)和0.5%罗哌卡因组(D组).椎管内麻醉摆体位前30 min在超声引导下行患侧髋关节囊周围神经阻滞,各组均注入20 mL相应浓度的罗哌卡因.于阻滞6、12、24和48 h时,行被动运动VAS评分和主动运动VAS评分,记录屈髋角度,记录阻滞后48 h舒芬太尼用量及阻滞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阻滞6、12、24 h,与A组比较,C、D组被动运动VAS评分和主动运动VAS评分降低(P均<0.05),A、B组比较,P>0.05;C、D组比较,P>0.05.四组阻滞6、12、24、48 h的屈髋角度比较,P>0.05.与A组比较,B、C、D组舒芬太尼用量降低(P均<0.05).四组恶心呕吐和谵妄发生率比较,P>0.05.结论 麻醉前罗哌卡因髋关节囊周围神经阻滞在腰硬联合麻醉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镇痛中有较好的效果,罗哌卡因的适宜浓度为0.4%.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不同剂量吗啡复合罗哌卡因前锯肌平面阻滞(SAPB)对乳腺癌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乳腺癌根治术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四组各30例;各组均行SAPB联合全身麻醉,SAPB中C组注入0.375%罗哌卡因20 mL,R1、R2、R3组在C组基础上分别复合2、4、6 mg吗啡。记录手术时间,术后2、4、8、12、24、48 h于静息状态下评价患者VAS和Ramsay镇静评分,记录患者术后补救镇痛情况并行镇痛满意度评分,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各组手术时间比较P均> 0.05。术后2、4、8、12 h,R1、R2、R3组VAS均低于C组(P均<0.05);术后24 h,R2、R3组VAS均低于C组、R1组(P均<0.05)。各组术后各时点Ramsay评分比较P均> 0.05。与C组比较,R1、R2、R3组术后48 h内第一次补救镇痛时间延长、补救镇痛次数减少、镇痛满意度评分升高(P均<0.05);与R1组比较,R2、R3组补救镇痛次数减少、镇痛满意度评分升高(P均<0.05); R2和R3组比较...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麻醉诱导前30 mL罗哌卡因竖脊肌平面阻滞(ESPB)对非小细胞肺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方法 12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麻醉诱导前均实施ESPB,其中观察组注射30 mL的0.5%罗哌卡因,对照组注射20 mL的0.5%罗哌卡因,两组均给予相同麻醉诱导及麻醉维持,术毕均连接自控静脉镇痛(PCIA)。比较两组镇痛情况(首次镇痛泵按压时间、术后舒芬太尼用量、阻滞起效时间、术后48 h内补救镇痛率)、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及术后恢复情况(恢复进食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引流管拔除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不同时间点QoR-40评分、术后不良反应。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首次镇痛泵按压时间长,术后舒芬太尼用量少,阻滞起效时间短,术后48 h内补救镇痛率低(P均<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24 h血清IL-6、IL-8水平降低(P<0.05);与同组术前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24 h血清IL-6、IL-8水平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恢复进食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引流管拔除时间... 相似文献
17.
目的本研究旨在测定老年患者超声引导下以0.2%罗哌卡因连续坐骨神经阻滞应用于膝关节松解术后镇痛的半数有效背景量。方法选取宣武医院2014年1月至2016年5月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后行膝关节僵直手法松解术患者22例,年龄65~79岁,体质量58~90 kg,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评分Ⅰ~Ⅲ级,静脉全身麻醉下手法松解后行超声引导下经臀下入路定位,定位成功后置入连续刺激导管,采用Dixon序贯法0.2%罗哌卡因连续坐骨神经阻滞,开始背景流量为5 ml/h,如术后24、48 h患者阻滞效果完善,则下一例患者背景量减少0.5 ml/h;如果阻滞效果不完善,则下一例患者背景流量增加0.5 ml/h。结果超声引导经臀下入路0.2%罗哌卡因连续坐骨神经阻滞的半数有效背景量为4.3 ml/h,95%可信区间为4.0~4.6 ml/h。结论0.2%罗哌卡因在超声引导下用于老年患者膝关节手法松解术后连续坐骨神经阻滞,半数有效背景量为4.3 ml/h。 相似文献
18.
[摘要]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四点神经阻滞在腹腔镜肝肿瘤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8月至2022年7月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择期行全身麻醉下腹腔镜肝肿瘤手术的84例患者,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组(A组)30例,罗哌卡因组(B组)30例,对照组(C组)24例。A组、B组在超声引导下行右侧低位前锯肌、右侧肋缘下腹横平面及双侧腹直肌后鞘共四点神经阻滞,C组不予神经阻滞。比较三组术中麻醉时(T1)、切皮前5 min(T2)、切皮后5 min(T3)、肝切除时(T4)、缝皮时(T5)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术后48 h内(2 h、6 h、12 h、24 h、48 h)的静息及运动状态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术后48 h内镇痛泵按压次数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在T1~T5时间点,三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水平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两指标在组间各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术后静息状态VAS评分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术后6 h、12 h、24 h,B组和C组的静息状态VAS评分均显著高于A组(P<0.05),在术后48 h,B组静息状态VAS评分仍显著高于A组,但A组与C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术后运动状态VAS评分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C组术后2 h、6 h、48 h的运动状态VAS评分显著高于A组(P<0.05),B组运动状态VAS评分仅在术后6 h显著高于A组(P<0.05)。与C组比较,A组和B组镇痛泵按压次数显著减少(P<0.05)。三组首次排气时间、恢复进食时间、首次下床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术后不良反应及神经阻滞相关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四点神经阻滞用于全身麻醉下腹腔镜肝肿瘤手术,虽然在术中各时间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无显著差异,但提高了术后上腹部镇痛效果,减少了镇痛泵按压次数,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