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研究进行了近三千例样本的体质及气质特点聚类研究,结果提示,借助相关系数和模糊聚类,可根据对象的不同生理反应或症状特点,将人的体质特点聚合成强壮质、虚弱质、失调质等三大主要娄型.又可将与疾病相关的气质、个性聚合成七类,包括内外向、时间紧迫感、敌意与竞争、抑郁、忍让、情绪不稳定和焦虑。本研究还通过对不同年龄阶段男女体质气质特点的分析,初步揭示了男女体质气质的演变规律及其异同。  相似文献   

2.
"人格"、"气质"理论既是心理学也是中医心理学思想的主要内容之一,"人格"也是心理学中最复杂的课题之一.人格是对人总的、本质的描述.心理学上、伦理学上、法律学上均有"人格"一词,且有各自的含义.心理学所说的人格,指个人所表现于身心方面的比较重要而相当持久的特征总和,即个人所独有的、不同于别人的身心"个性".与人格相关或相近似的概念,主要有个性、性格、体质、气质等.性格偏重于心理特征的表现,体质偏重于生理特征的表现."气质"是我国的一个特有名词,指人的生理、心理及行为动力等方面的特征.因此,气质与人格的概念极似,且更具中国的特色.  相似文献   

3.
<正> 《内经》“中知人事”论,主要是研究人类群体中个体的人格体质的理论。祖国医学反复强调医道必须“中知人事”的重要意义,并对人的气质,个性特点、体质作了最早的探索。它包括了现代心理学家所指出的个性、性格、气质等内容,从而为中医心理学形成的今天,进一步理论  相似文献   

4.
医学心理学认为:情感变化,不仅是由外界刺激引起的心身反应,也是很重要的致病因素。祖国医学在其形成与发展过程中,一直把喜、怒、忧、思、悲、恐、惊等强烈的、长久的精神刺激导致脏腑活动失常,称为七情内伤,同时指出七情能否导致“内伤”,与个人的体质、情操、性格、气质有一定联系.一般来说,妇人感情脆弱,情绪  相似文献   

5.
气质,即人在其生命活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精神面貌、性格、情绪等的总合。气质学说,就是讨论个人心理特征方面的学说,属于心理学研究的范畴。关于气质学说,国内外学者历来普遍认  相似文献   

6.
<正>中医心理学"人格体质论"的提出,其意义在于能很好地指导中医临床实践。本着"万物负阴而抱阳"这一中华民族传统理念,《内经》提出:"人身有形,不离阴阳。"因此人格和体质也皆由阴阳构成。人格体质论强调人格(包括气质和性格)与体质相关,尤其是人格  相似文献   

7.
冠心病与消化性溃疡病易患者的个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们曾对冠心病与消化性溃疡病易患者的体质特点进行研究[1]。本文就其个性特点的研究结果报道如下。个性是指个体心理、行为方面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特征。中医学在研究体质与疾病关系时,往往结合个性(有的医家称为气质)共同进行研究。现代心身医学则多立足心理学角度,探  相似文献   

8.
中医心理养生与情志致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心理养生与情志致病肥城市中医院(271600)刘海云梁洪玲李爱新杨慧玲关键词中医心理学心理养生情志致病心理是所有精神活动的总称,包括人的感觉、记忆、思维、意志、情绪、情感、欲求等心理活动,以及兴趣、才能、气质、性格等心理特征。中医学将各种心理活动...  相似文献   

9.
体质辨惑论     
中医体质学说的研究已取得了重大成绩,但目前对该学说的认识和应用尚存在着一些疑惑。本文针对有关问题,从气质与体质、异常体质与疾病及从体质形成过程中澄清某些模糊认识、辨体施治与辨证施治如何有机结合和体质九分法为何未列“血虚质”等五个方面进行辨惑释疑,旨在推动中医体质学说进一步提高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大学生痤疮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情绪状态,并探究其与痤疮发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表》《抑郁自评量表》《痤疮发病情况与危险因素调查表》对306名福州在校大学生痤疮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应用SPSS 20.0软件对痤疮发病特点、情绪状态及中医体质类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大学生群体中,Ⅰ型痤疮最为常见,占样本总量的59.48%;无抑郁占55.88%,有抑郁占44.12%,轻中度抑郁最多;平和质占48.37%,偏颇体质占51.63%,排名前3的偏颇体质为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痤疮严重程度与喜好肉类和油性皮肤呈正相关,与喜好水果、经常运动、干性及中性皮肤呈负相关;痤疮等级与情绪积分等级呈正相关;痤疮等级与平和质呈负相关,与多数偏颇体质呈正相关。结论:在痤疮的临床治疗和日常防治上,应有意识地加强心理疏导,根据患者的体质,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痤疮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及生活方式的干预,从整体上调节痤疮患者的情绪状态和体质偏颇,以期达到更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1.
《内经》对体质的认识存在多个维度,即从体质的影响因素、体质与寿命的关系、体质与疾病、体质与治疗等多个角度探讨体质现象。在多维度认识的基础上,《内经》以阴阳五行学说为纲,在更高层面上对体质现象加以抽象综合,形成了一种包涵体质、气质等多要素的综合性分类系统。  相似文献   

12.
中医气质学说有独特的理论和实践体系,不同于西方心理学的"人格"、"气质",在本土化心理学研究中也越来越引起重视。认为中医气质理论的形成不仅有坚实的医学基础,还有深厚的哲学基础和传统文化基础。由于这样的独特背景,中医气质理论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通过对中医气质理论与科学理论进行比较分析,指出中医气质理论的优势和不足,认为以中国的文化背景为依托,加深中医气质理论合理内涵研究,扩展应用范围,是未来个性化医学发展的需要,也是本土心理学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郜峦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3,21(9):1496-1498
<内经> 蕴涵着丰富的心理学思想,在心理学的概念、人格体质的分型、疾病的发生、诊断治疗和养生等方面均有详尽的描述,奠定了中医心理学的理论基础,深入研究将有助于现代心理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再论人体体质与气质及其分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申了人体体质的概念;根据易经原理对体质与气质的关系作了分析;对当前几种主要体质分型方法作了简要评述;强调领悟先秦哲学对学习中医学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中医气质学说有独特的理论和实践体系,不同于西方心理学的“人格”“气质”,在本土化心理学研究中也越来越引起重视。中医气质理论的形成不仅有坚实的医学基础,还有深厚的哲学基础和传统文化基础。由于这样的独特背景,中医气质理论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本文通过对中医气质理论与科学理论进行比较分析,指出中医气质理论的优势和不足,认为以中国的文化背景为依托,加深中医气质理论合理内涵研究,扩展应用范围,是未来个性化医学发展的需要,也是本土心理学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目的:系统阐述藏医体质学及分型特点,以"隆"型体质为切入点概括藏医以"三因"为基础的独特理论体系,探讨藏医体质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隆"型体质身、语、意的特征,以辩证的思维模式叙述藏医体质的独特内涵。将"隆"型体质与其他医学体系的气质、性格、血阏等分型相对比分析,分析出与"隆"型体质的相同特性。结果:"隆"型体质特性与各医学体系观点有一定的相似或交集。结论:"隆"型体质分别与中医学的阴虚体质、气郁体质、血瘀体质和印度医学的vitt之人、希波克拉底提出的多血质气质与巴甫洛夫分析的活泼气质类型,加之日本学者古川竹二提出的血型与性格关联中B型血的性格特性等都有极大的相似之处。  相似文献   

17.
浅谈情志护理的重要性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410006)贺新娥主题词中医护理学,@情志护理,心理学医学情志护理是根据医学心理学的理论,通过护理人员的语言、表情、姿势、态度、行为及气质来影响和改善病人的情绪,解除其顾虑和烦恼,从而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减轻...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和研究中医心理学的发展及其在中医妇科的应用效果,并分析中医心理学护理措施在中医妇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择某医院2021年10月—2022年10月的144例中医妇科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72例,对照组通过常规的心理干预措施及方法进行心理健康方面的护理,观察组通过中医心理学干预措施进行心理健康方面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管理效果。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不安情绪、焦虑情绪等评分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不安情绪、焦虑情绪等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在基础护理、人文关怀、生活建议等方面的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心理学在中医妇科中的应用效果显著,中医妇科患者实施中医心理学相关的心理干预措施后能够促进患者心理健康状态、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依从性的提高,中医心理学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9.
周娅妮  陈淋  刘静  张丹璇  周晓玲 《河南中医》2022,(10):1459-1466
《伤寒论》中的六经不单单是指狭义的经络,而是以阴阳气血、脏腑经络为物质基础的六大功能体系。六经体质是在遗传禀赋、生活环境、饮食习惯、情绪影响等综合作用的基础上,呈现出与六经功能体系相对应的阴阳偏盛偏衰,包括三阳体质和三阴体质,三阳体质可分为太阳体质、阳明体质、少阳体质;三阴体质则分为太阴体质、少阴体质、厥阴体质。太阳体质包括太阳表实体质及太阳表虚体质;阳明体质为阳明里热体质;少阳体质分为少阳气郁体质与少阳郁热体质;太阴体质则包括太阴阳虚体质及太阴痰湿体质;少阴体质则分为少阴寒化体质与少阴热化体质;厥阴体质则包括厥阴血虚体质与厥阴血瘀体质。医用红外热成像技术可反映人体全身的温度分布情况,应用于中医则可反映人体脏腑经络的气血虚实状态,不同体质人群的红外热成像特征不同。对六经体质的红外热成像特征进行研究与总结,可为六经辨病及经方的规范化应用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20.
<正> 由中国中医研究院研究生部、中华全国中医学会河北省分会联合举办的“首届全国中医体质学说、中医腹诊学术研讨会”于1987年8月4日至7日在秦皇岛市举行。会议回顾了体质学说研究的发展过程及近几年来的进展。国内对中医体质有关理论的研究自七十年代开始。薛崇成、曾昭耆、秦德平、匡调元等学者从不同侧面为之作出了可贵的努力,王琦、盛增秀等明确提出了“中医体质学说”的概念,出版了第一部《中医体质学说》专著。上海等地组织并进行了体质的跨省市的协作调研,就体质的分布及体质的构成与年龄、职业、地理区域和时间、季节等关系作了一些初步探讨。北京从体质的文献与气质的调研作了大量工作。山东、河南、浙江等地分别从生理和生化角度,并应用心阻抗、微量元素测试技术等对体质问题进行了研究。贵阳、新疆、湖北等地也开展了研究。还有许多研究者结合小儿科、肿瘤、妇科及方剂、临床病证对体质进行了专题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