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心肺功能综合评估预测肺癌病人手术后呼吸衰竭(呼衰)危险。方法260例原发性肺癌病人于术前行静息肺功能、心电图、运动心肺功能检测.将常用指标分别组合为静息肺功能、运动肺功能、心功能进行评分,并计算心肺功能综合评分。结果①全肺切除术后呼衰组运动肺功能、心功能、心肺功能综合评分均高于非呼衰组(P〈0.01),Logistic分析显示运动肺功能评分〉3分、心功能评分〉2分与术后呼衰的发生密切相关,其OR值、预测术后呼衰的敏感性、特异性和阳性结果预计值均高于VO2/kg,②肺叶切除术后呼衰组仅静息肺功能评分高于非呼衰组(P〈0.05),Logistic分析显示静息肺功能评分〉2分与其术后呼衰的发生密切相关。③FEV10〈60%、行肺叶切除术(低肺功能组)术后呼衰组运动肺功能评分和心肺功能综合评分高于非呼衰组(P〈0.01),Lositic分析显永心肺功能综合评分〉6分与其术后呼衰的发生密切相关,其OR值、预测术后呼衰的敏感性和阴性结果预计值高于VO2/kg。结论心肺功能综合评估较单项肺功能指标能更全面、准确地预测术后呼衰发生危险.尤其适于全肺切除和低肺功能、行肺叶切除术病人。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完全胸腔镜下单肺叶切除术和传统开放式单肺叶切除术对肺癌患者术后早期肺功能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4年6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普胸外科行单肺叶切除术肺癌患者共76例,按照手术方法分为传统开放手术组40例及胸腔镜手术(VATS)组36例,通过术后第7天和术后第30天肺功能检查指标及血气分析指标比较单肺叶切除术中传统开放术式和胸腔镜术式对患者术后早期肺功能变化的影响。结果单肺叶切除术后早期肺功能下降明显;术后第7天胸腔镜组反映肺功能指标(VCmax、MVV、Pa O2、Pa CO2、SO2%)优于开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0天胸腔镜组反映肺功能指标(VCmax、MVV、Pa O2、Pa CO2、SO2%)优于开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肺叶切除行胸腔镜手术有利于患者术后早期肺功能更快速、更有效的恢复。  相似文献   

3.
心肺运动试验是通过运动刺激分析运动时患者的呼吸气体、通气参数以及监测运动中的代谢指标、心排量、心电图等评估患者心肺功能的一种无创方法。传统的心脏彩超、肺功能仪、心电图等检查大多只能反映静态下心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术前康复训练对胸腔镜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心肺功能的影响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肺癌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接受常规护理,在全身麻醉下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康复组在此基础上接受术前康复锻炼。在入院时和术后第7天,测定两组患者的静态肺功能、运动心肺功能及动脉血气分析,并比较。结果入院时,两组患者静态肺功能、运动心肺功能及动脉血气分析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第7天,康复组静态肺功能、运动心肺功能、PaO_2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康复组术后住院天数(7.0±0.6)d,明显短于对照组(8.4±1.2)d,P0.05。结论术前康复,能增强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临床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心肺功能,提高手术的耐受性,缩短术后住院天数,促进患者术后快速康复,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比观察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与开胸肺叶切除术的安全性及术后患者生活质量。方法行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者30例(VATS组),同期行开胸肺叶切除术者30例(开胸组),比较两组手术期、围术期相关指标及术后随访结果。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术中及围手术期死亡。两组手术时间、肺癌患者淋巴结清扫站数、清扫淋巴结数量及住院总费用相近;术中出血量、术后胸液量、胸管保留时间、住院时间和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VATS组优于开胸组,两组相比,P均<0.05。结论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安全性、手术效果均不逊于开胸手术,且全胸腔镜手术患者围术期痛苦少、恢复快,术后生活质量较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并对比完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与传统开胸肺叶切除术对患者动脉血气的影响及程度。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2015年3月间本院胸外科行肺叶切除术的65例患者病历,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完全胸腔镜组35例和传统组30例,胸腔镜组患者采用完全胸腔镜下切除肺叶,传统组采取传统开胸肺叶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天、3天、7天时氧分压(PaO_2)、二氧化碳分压(PaCO_2)、PH值、剩余碱(BE)、标准碳酸氢盐(SB)等动脉血气数据。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第1天、第3天动脉氧分压均不同程度下降,术后第7天各项指标回升或接近术前标准。术后第1天完全胸腔镜组患者PaO_2(76.32±4.01)mmHg显著高于传统组(68.27±3.21)mm Hg(t=8.832 P0.001),完全胸腔组患者EB值(-2.58±1.09)mmol/L也显著高于传统组(-2.07±0.93)mmol/L(t=2.011 P=0.049),PaCO_2、SB、PH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天胸腔镜组PaO_2(68.98±4.02)mm Hg亦明显高于传统组(63.92±3.56)mm Hg(t=5.33 P0.001),PaCO_2、EB、SB、PH等指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7天两组PaO_2、PaCO_2、EB、SB、PH等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完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与传统开胸肺叶切除术对患者术后动脉血气均会产生一定影响,完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在术后早期对患者动脉血气影响显著小于传统开胸肺叶切除术,后期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胸腔镜辅助肺叶切除术对早中期肺癌患者免疫功能及心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2月—2013年12月在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胸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肺癌患者11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开胸手术,观察组患者给予胸腔镜辅助肺叶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及术后恢复情况、术前和术后第7天免疫功能指标(CD+4细胞分数、CD+8细胞分数及CD+4/CD+8细胞比值)及术前、术后第7天、术后第30天心肺功能指标〔包括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呼气峰值流速(PEF)、6分钟步行距离(6MWD)〕。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引流管放置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清扫淋巴结组数和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CD+4细胞分数、CD+8细胞分数及CD+4/CD+8细胞比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7天观察组患者CD+4细胞分数、CD+8细胞分数及CD+4/CD+8细胞比值高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患者FEV1、FVC、PEF及6MW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7天观察组患者FEV1、FVC、PEF高于对照组,6MWD长于对照组(P<0.05),而术后第30天两组患者FEV1、FVC及P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0天观察组患者6MWD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胸腔镜辅助肺叶切除术治疗早中期肺癌效果较好,能有效提高患者免疫功能,改善心肺功能,增强运动耐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4年1月在重庆市开州区人民医院行肺叶切除术的NSCLC患者96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开胸组40例和胸腔镜组56例。开胸组患者行开胸肺叶切除术,胸腔镜组患者行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时间、术后镇痛时间、住院时间)、术后30 d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3年生存率。结果胸腔镜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引流时间、术后镇痛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开胸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开胸组(P<0.05)。两组患者总并发症发生率、轻微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胸腔镜组患者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开胸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3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的NSCLC患者与行开胸肺叶切除术的NSCLC患者3年生存率相近,但其可有效缩短患者手术时间、术后引流时间、术后镇痛时间及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术后严重并发症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经胸腔镜与开胸肺叶切除手术后房颤发生率和术后心率变异性的差别。方法 60岁以上接受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胸腔镜组,n=112)与既往数据库中接受开胸肺叶切除术患者(开胸组,n=112),在性别、年龄等基础临床资料与其相匹配患者,在术后经动态心电图监测96 h,分析房颤发生率以及术后不同时间段的心率变异性指标变化。结果 胸腔镜组术后发生房颤19例(发生率17.0%)、开胸组发生20例(17.9%),房颤发生时间均在术后24 h之后,两组之间无显著差异。两组术后整体心率变异性无显著差异。结论 胸腔镜手术并不能降低房颤的发生率,不同方式肺叶切除术对术后心率变异性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电视胸腔镜与传统开胸肺叶切除术对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血糖(Glu)、血清前白蛋白(PA)、白细胞计数(WBC)及血气分析与肺功能的影响。方法接受手术治疗的原发性NSCLC患者112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56例。对照组实施传统的开胸肺叶切除手术,观察组实施电视胸腔镜辅助下的肺叶切除术,对比两组手术相关指标、血气分析指标及肺功能指标水平。结果观察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手术前Glu、WBC及PA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观察组GLU及WB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但P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手术后的肺功能均有一定损害,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电视胸腔镜辅助下的肺叶切除术对原发性NSCLC患者的炎症及应激反应的影响较低,对肺功能的损害亦较小,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完全胸腔镜与常规开胸施行肺叶切除术后患者急、慢性疼痛的发生情况及其相互关系。方法分析2015年9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接受肺叶切除术的90例患者。45例接受微创手术,45例接受开放手术。观察术后72h内急性疼痛和术后1、2、3、6个月慢性疼痛发生情况。结果在术后4 h、6 h、12 h、24 h、48 h、72 h急性疼痛评分方面,微创组患者均显著低于开放组(P0.05)。微创组术后疼痛持续1、2、3、6个月时的发生率均较开放手术组低(P0.05)。结论相对于开胸手术,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在术后急、慢性疼痛方面均存在优势。术后慢性疼痛与早期急性疼痛的程度和处理方式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近期疗效及远期生存状况。方法对224例行肺叶切除术的NSCLC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组(胸腔镜组110例)和传统开胸肺叶切除术组(开胸组114例)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置管时间和引流量、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等近期疗效,采用生存分析比较两组术后远期生存状况。结果胸腔镜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开胸组(t=6.015,P<0.001),术中出血量、引流管放置时间、术后引流量和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开胸组(t=6.138、6.408、12.659、7.081,均P<0.001)。胸腔镜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开胸组(χ~2=13.237,P<0.001)。胸腔镜组1、3、5年生存率与开胸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NSCLC具有降低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缩短引流管放置时间、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率等特点,且长期生存率较好,可作为NSCLC的推荐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应用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对患者心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73例NSCLC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7例)与对照组(36例),其中观察组行电视胸腔镜手术,对照组行传统开胸切除术。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手术前后心肺功能变化及维持治疗6个月、12个月、18个月时患者的无疾病生存期(Disease-free survival,DFS)。结果两组患者术前心肺功能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心肺功能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心肺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12个月、18个月的DFS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视胸腔镜手术对NSCLC患者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不仅能够减少术后并发症,改善患者心肺功能,而且还能有效延长患者的DFS。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对老年肺癌患者心肺功能与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62例老年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胸肺叶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各相关指标、治疗后3个月健康生活量表(SF-36)评分及治疗前后心肺功能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止痛剂使用量、术后排气、恢复进食时间、首次下床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生理职能(RP)、活动度(VT)、精神健康(MH)、社会职能(SF)、一般健康(GF)、体力功能(PF)、躯体疼痛(BP)、情感职能(RE)方面的生活质量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治疗前,两组心功能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末端脑钠肽前体、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舒张早期最大血流(E)/二尖瓣心房收缩期最大血流(A)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上升,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且观察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老年肺癌患者,不仅具有创伤小、康复快及并发症少等优点,还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促进患者心肺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对肺癌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以我院收治的60例行肺叶切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对照组行传统开胸手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效果、术后恢复情况和术中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的波动幅度。结果两组患者淋巴结清扫个数无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少于对照组,术后恢复速度高于对照组,术中对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小于对照组,其差异皆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可以有效治疗肺癌,其临床效果确切,术后恢复快,对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6.
余鑫 《临床肺科杂志》2013,(11):2084-2085
目的 研究肺癌疾病患者应用单向式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治疗的可行性.方法 筛选在我科治疗的126例肺癌患者病历资料.胸腔镜组63例患者行单向式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开胸组63例患者传统开胸肺叶切除术.结果 12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在术中失血量、术后胸腔引流量、切口疼痛评分、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上,胸腔镜组明显低于开胸组(P<0.05),在平均手术时间和1年无瘤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向式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是一种安全性和有效性都较高,并且操作简便,易于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朱军  翁鸢  蔡铭  段超  陈晓峰 《临床肺科杂志》2013,(12):2146-2148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与常规开胸肺叶切除术的淋巴结清扫差异.方法 收集我院确诊的非小细胞肺癌伴纵隔淋巴结肿大(直径≥0.5 cm)的患者98例,其中胸腔镜肺叶切除术40例,常规开胸肺叶切除术58例,术后两周均行PET-CT检查并明确纵隔淋巴结有无阳性.采用卡方检验分析两组术后淋巴结的清扫有无差异.结果 PET-CT检查结果提示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组术后的纵隔淋巴结阳性率为7.50%(3/40),常规开胸肺叶切除组术后的纵隔淋巴结阳性率为5.17%(3/58).两组术后淋巴结清扫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胸腔镜肺叶切除术能够让非小细胞肺癌伴纵隔淋巴结肿大的患者取得与常规开胸肺叶切除术同样的效果.同时胸腔镜手术具有微创,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心肺运动测试(CPET)指导心脏康复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肺功能、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6例CHF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3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包括:吸氧、休息,给予强心苷、利尿药、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钙通道阻滞剂、β受体阻断剂等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依据CPET客观定量评估,精确定制个体化运动处方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心肺功能、生命质量、心功能分级、6分钟步行距离(6WMD)、血浆N末端B型脑钠肽原(NT-pro BNP)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心肺功能指标峰值氧耗量(peak VO2)和无氧阈氧耗量(VO2AT)均明显增加,而二氧化碳通气当量斜率(VE/VCO2slop)显著下降,且观察组上述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0. 05);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各项指标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 0. 05);且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各项指标评分增幅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两组患者6MWD水平均显著上升,且观察组明显大于对照组(P 0. 05);两组患者NT-pro BNP水平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治疗后,观察组心功能分级优于同期对照组(z=2. 95,P 0. 05)。结论 CHF患者通过CPET指导心脏康复治疗不仅可以改善患者心肺功能,还可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老年外周型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行单孔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术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老年外周型早期NSCLC患者9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7例,采用单孔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治疗,观察组47例,行单孔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且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平均术中出血量、术后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死亡,且无转行开胸手术病例,术后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12个月,两组均未发生肿瘤复发及转移现象。结论采用单孔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术及肺叶切除术对老年外周型早期NSCLC有较高的可行性与安全性,尤其是对于Ⅰa期肺癌、不耐受肺叶切除术、不易行肺楔形切除术治疗、肺功能较差者或预计肺叶切除术后易引发多种并发症者。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在早期肺癌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盛京医院早期肺癌的患者,将其随机划分为观察组(31例)与对照组(31例),其中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开胸肺叶切除术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方法,对二者的疗效及手术情况。结果观察组出现术后并发症1例,总有效率为80.6%;对照组出现术后并发症4例,总有效率达到58.1%,两组疗效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存在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在早期肺癌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显著,与传统的开胸肺叶切除术治疗方法相比,可更好地缓解临床症状,能够有效进行淋巴结清扫,减少转移和复发,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