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陶利平  朱敏 《临床肺科杂志》2014,19(2):310-311,314
目的 观察利多卡因复合丙泊酚行无痛支气管镜检查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72例拟行支气管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单用利多卡因局部表面麻醉,观察组为利多卡因局部表面麻醉联合丙泊酚静脉麻醉,观察过程中患者的反应性症状,并记录患者生命体征变化,评价该方法的安全性.结果 两组麻醉前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及呼吸等指标比较无明显差异性(P〉0.05),观察组镜入声门时、操作中及苏醒后的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和呼吸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咽部不适、胸痛、不良记忆及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利多卡因复合丙泊酚行无痛支气管镜检查镇静效果良好,安全无痛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赵峰 《山东医药》2013,53(29):88-89
目的 探讨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胰岛素抵抗和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63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异氟醚联合芬太尼麻醉,观察组采用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麻醉.观察两组麻醉效果和肌肉松弛效果、拔管时清醒程度,测定手术前后患者胰岛素抵抗指数(IR)和血液hs-CRP水平.结果 两组麻醉效果和肌肉松弛均满意.两组术后IR、血液hs-CRP水平均有明显升高,观察组升高程度较对照组低(P均<0.05).结论 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能明显减轻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的胰岛素抵抗和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利多卡因复合丙泊酚行无痛支气管镜检查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72例拟行支气管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单用利多卡因局部表面麻醉,观察组为利多卡因局部表面麻醉联合丙泊酚静脉麻醉,观察过程中患者的反应性症状,并记录患者生命体征变化,评价该方法的安全性。结果两组麻醉前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及呼吸等指标比较无明显差异性(P0.05),观察组镜入声门时、操作中及苏醒后的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和呼吸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咽部不适、胸痛、不良记忆及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利多卡因复合丙泊酚行无痛支气管镜检查镇静效果良好,安全无痛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术后康复期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80例老年人骨科手术患者,按患者的麻醉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40例,采用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的方式进行麻醉;对照组40例,采用丙泊酚联合芬太尼进行麻醉,观察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镇静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丙泊酚用量、麻醉起效时间、阻滞完善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时使用药物的比例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麻醉效果显著,起效快,持续时间长,且不良反应少,并不影响患者术后的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老年无痛肠镜息肉电切术应用丙泊酚联合芬太尼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于我院行无痛肠镜息肉电切术治疗的60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采取麻醉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给予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静脉注射,对照组给予丙泊酚静脉注射。比较两组患者麻醉效果、围术期生命体征变化、麻醉起效时间、清醒时间、丙泊酚用量。结果观察组有28例麻醉效果为优,2例为良,对照组有22例麻醉效果为优,8例为良,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前、麻醉开始时、术中、术后四个时段的HR、MAP、RR、Sp 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中MAP、RR、Sp O2较术前、观察组有所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丙泊酚用量少于对照组;观察组麻醉起效时间与清醒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泊酚联合芬太尼应用于老年肠镜息肉电切术中满足了无痛的要求,不但提高了麻醉效果,有效维持了围术期患者的生命体征,减少了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而且具有麻醉起效快、术后患者易于清醒、减少丙泊酚用量的优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米索前列醇在早期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效果,以便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选取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我院妇科门诊的人工流产术患者200例,两组术前均给以丙泊酚联合舒芬太尼全身静脉麻醉,按照处理措施的不同分为两组,每组100例,对照组不采取任何措施,观察组术前1h阴道后穹窿放置0.2mg米索前列醇及舌下含服0.2mg米索前列醇,观察两组处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宫缩幅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扩宫困难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米索前列醇在早期人工流产术患者中应用效果较好,能够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软化宫颈,降低扩宫困难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7.
选择自愿要求丙泊酚静脉麻醉下终止妊娠的1600例ASAI级早孕妇女,随机分为四组,每组400例。A组:单纯丙泊酚静注;B组:丙泊酚+阿托品(0.5mg)静注;C组:术前半小时前舌下含化米索前列醇600μg,术中丙泊酚静注;D组:安定(5mg)+丙泊酚静注。结果四组中A组丙泊酚用量最多。C组术中宫颈扩张有效率最高,子宫收缩最好,且术中出血量最小(P〈0.05),手术时间短(P〈0.05)。D组清醒离院时间最长。认为丙泊酚联合米索前列醇用于无痛人流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8.
朱梅  范天琼 《临床肺科杂志》2012,17(12):2311-2312
目的观察芬太尼联合异丙酚麻醉在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40例拟行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68)采用2%利多卡因局部麻醉,观察组(n=72)采用芬太尼和异丙酚联合静脉麻醉。观察两组患者察麻醉前后、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完全清醒时心率、呼吸频率(R)、BP、SpO2等指标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在麻醉前后和完全清醒时各指标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纤支镜检查中观察组各指标变化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芬太尼联合异丙酚用于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是一种比较安全的麻醉方法,作用效果好、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在小儿急性阑尾炎手术中给予丙泊酚静脉麻醉与全凭七氟醚吸入麻醉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急性阑尾炎患儿70例进行分组研究,采用抽签的分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各35例。对照组麻醉方式为丙泊酚静脉麻醉,而实验组的麻醉方式为全凭七氟醚吸入麻醉,将其麻醉效果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相比于对照组,实验组患儿的疼痛反射消失时间、睫毛反射消失时间明显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于手术前,手术后,实验组患儿手术中呼吸频率、心率、平均动脉压明显较高;对照组患儿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心率、平均动脉压明显较低,各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急性阑尾炎手术中给予全凭七氟醚吸入麻醉具有良好的麻醉效果,在临床上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0.
林玉秀  王春雨 《山东医药》2011,51(31):95-96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0例,诱导气管插管后观察组以瑞芬太尼0.2~0.4mg/(kg·min)与丙泊酚4mr/(kg·h)全凭静脉维持麻醉。对照组行芬太尼2μg/(kg·h)、丙泊酚4mg/(ks·h)全凭静脉麻醉。两组均行机械通气,手术结束前5min停用麻醉药。记录麻醉诱导前、气腹前及气腹后5min、气腹毕和术毕的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SpO2、拔管时间、拔管时的清醒程度及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气腹后5min、气腹毕和术毕的HR、SBP、DBP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拔管时间及恶心、呕吐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麻醉效果满意,患者术后苏醒迅速,且较为安全,是一种较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超重患者无痛胃镜检查中依托咪酯联合丙泊酚与单独使用丙泊酚的效果。[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丙泊酚组(P组)和依托咪酯联合丙泊酚组(EP组)。P组在胃镜检查前首次给予1%丙泊酚(1 mg/kg),EP组给予1%丙泊酚(0.5 mg/kg)加依托咪酯(0.1 mg/kg)。后重复给予P组10~20 mg丙泊酚或EP组5~10 mg丙泊酚加1~2 mg依托咪酯,以维持足够的镇静水平。[结果]与T0比较,T1及T2时刻2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心率均明显降低,且与EP组相比,P组下降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P组麻醉后循环波动较小。与P组相比,EP组患者从静脉注入麻醉药物到患者意识消失的时间更长(P<0.05)。EP组低血压、呼吸抑制以及注射痛的发生例数低于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依托咪酯联合丙泊酚对超重患者无痛胃镜检查中的呼吸和循环影响不大,患者苏醒质量高,不良反应少,比单用丙泊酚更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右美托咪定复合小剂量丙泊酚在无痛纤支镜检查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进行无痛纤支镜检查患者103例,将患者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右美托咪定复合小剂量丙泊酚(右美组)和丙泊酚复合小剂量芬太尼组(常规复合麻醉组),对右美组和常规复合麻醉组患者的麻醉效果、呼吸频率、心率、平均动脉压、末梢指脉氧浓度和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右美组与常规复合麻醉组在麻醉效果的术后唤醒时间比较明显缩短,差别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右美组术中和苏醒后即刻平均动脉压和指脉氧饱和度要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右美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小剂量丙泊酚能够安全、有效地提高无痛纤支镜的麻醉效果。  相似文献   

13.
吴玉龙 《临床肺科杂志》2013,18(7):1244-1246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单肺通气麻醉的临床价值。方法 84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42例,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对照组42例,瑞芬太尼与异氟烷静吸复合麻醉。观察两组的血流动力学、血气分析及应激激素水平。结果实验组切皮前5min SBP、DBP、HR及术毕前10 minHR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切皮后30 min SpO2及切皮前5min、切皮后5 min、术毕前10 min PaO2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切皮后30 min、术毕前10 min Cor、AⅡ及切皮前5 min、切皮后5 min、术毕前10 min的IL-6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单肺通气麻醉的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小剂量丙泊酚复合芬太尼与咪唑安定应用于前列腺穿刺活检术的麻醉效应及其对呼吸、循环功能的影响,评价其实用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接受前列腺穿刺活检术的80例患者(≥60岁),随机分为静脉镇静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静脉镇静组给予咪唑安定0.02-0.03mg/kg,芬太尼0.001~0.002mg/kg,丙泊酚1-2mg/kg诱导,检查过程中以丙泊酚0.5mg/kg维持。对照组予1%利多卡因5mL局部浸润麻醉。比较静脉镇静组和对照组患者术中的反应及术前、术中、术后BP、HR及SpO2的变化。结果从注射丙}自酚至意识消失时间(33.05±6.5)s,前列腺穿刺活检术操作时间15~30min,意识恢复时间(5.5±4.1)min。静脉镇静组主诉疼痛、躁动发生率分别为2.5%、5.0%,而对照组为97.5%、57.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丙泊酚复合芬太尼与咪唑安定用于前列腺穿刺活检术安全有效,患者对手术耐受性好,有利于病灶的观察与活检。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比较异丙酚三种用药方式在肥胖症患者的无痛胃镜检查中的镇静效果,探讨异丙酚最佳用药方式。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18年5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行无痛胃肠镜检查的患者90例,年龄18~50岁,体重质量指数(BMI)>35 kg/m2,ASA分级Ⅰ~Ⅱ级,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n=30),三组患者均给予舒芬太尼0.1 μg/kg,A组2 min后给予异丙酚2 mg/kg ;B组在给于舒芬太尼的同时给于异丙酚1 mg/kg,2 min后追加1 mg/kg;C组给予舒芬太尼同时使用靶控输注(TCI)泵维持异丙酚血浆靶浓度(Cpt)2.5 μg/mL;三组均待患者入睡且睫毛反射消失后置入鼻咽通气道,由麻醉医师托起患者下颌待呼吸平稳后开始手术;若手术开始时或后续操作中有明显体动则追加异丙酚0.5 mg/kg。记录三组患者麻醉诱导前(T0)、麻醉诱导后(T1)、睁眼时(T2)的心率(HR)。呛咳的例数、明显呼吸抑制的例数、停止操作的例数、Ramsay镇静评分,开始时间(麻醉开始到胃镜操作开始的时间)、睁眼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认知力恢复时间和异丙酚用量(mg/kg)。 结果A组和C组T1时点相较于T0的HR有统计学差异(P<0.05),B组HR波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相较于A、C两组呼吸抑制发生率明显较低(P<0.05);A组相较于B、C两组术中呛咳和停止操作的发生率明显较高(P<0.05);A组相较于B、C两组术中Ramsay镇静评分明显较低(P<0.05);B组相较于A组和C组的开始时间(min)、睁眼时间(min)、定向力恢复时间(min)、认知恢复时间(min)明显较短(P<0.05);B组相较于A组和C组用药量明显减少(P<0.05)。 结论肥胖症患者的无痛胃镜检查中最佳的麻醉用药方式为分次给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STA无痛麻醉仪结合超声骨刀用于长期抗凝血药物治疗老年人残根拔除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9月在浙江医院行残根拔出的老年患者60例,其中30例采用STA无痛麻醉结合超声骨刀行微创拔牙(观察组),另30例采用传统卡局式注射器麻醉配合高速涡轮机与牙挺拔牙(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麻醉及拔牙过程中的VAS疼痛评分和麻醉前、麻醉后30 s、拔牙开始5 min、拔牙后30 min的血压和心率,以及拔牙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30 min的止血情况。组间计量的比较采用秩和检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及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结果两组患者残根均完整拔除。观察组麻醉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z=-2.462,P<0.05),拔牙VAS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802,P>0.05)。两组患者各时点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2.500、0.014、3.001,均P>0.05),但观察组拔牙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明少于对照组(t=2.553、-6.368,P<0.05或0.01)。两组患者拔牙30 min后,观察组止血效果亦明显优于对照组(χ2=5.450,P<0.05)。 结论对于长期抗凝血治疗的老年人,采用STA无痛麻醉仪配合超声骨刀进行拔牙术,可明显减轻术中疼痛程度和血压波动,且术中、术后止血情况良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芬太尼和丙泊酚复合静脉麻醉在支气管镜检查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A组40例患者在芬太尼和丙泊酚复合静脉麻醉后行支气管镜检查,B组40例患者常规局部麻醉在清醒状态下行支气管镜检查,两组同时监测记录各时点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呼吸及指脉氧的变化,并观察其不适反应和调查痛苦记忆。结果A组40例均顺利完成检查,与术前比较,术中各期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和呼吸略增加,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B组术中各期收缩压和舒张压明显上升,心率和呼吸增快,血氧饱和度下降,与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A组术后不能回忆当时情景,无不适感。B组80%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反应性症状,有不同程度的痛苦记忆。结论芬太尼和丙泊酚复合静脉麻醉运用于支气管镜检查中具有安全,无痛苦,心肺抑制等副作用少等特点,患者易于接受,值得在临床支气管镜检查中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静脉麻醉与雾化吸入麻醉在无痛纤支镜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5年1月~2010年3月间行纤支镜检查的本院住院病人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观察组行静脉麻醉无痛纤支镜检查,对照组性雾化吸入纤支镜检查。结果观察组患者麻醉效果、麻醉情况和术中生命体征监测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静脉麻醉在无痛纤支镜检查中是一项安全、高效、不良反应少的术前麻醉方式。  相似文献   

19.
赵峰  张宏  王晓琳 《山东医药》2009,49(11):39-40
目的探讨氯胺酮复合丙泊酚、瑞芬太尼在无痛胃镜检查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2例ASAⅠ~Ⅱ级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均行胃镜检查A组采用瑞芬太尼丙泊酚麻醉,B组采用氯胺酮、瑞芬太尼麻醉。观察两组丙泊酚使用剂量,术中OAA/S评分,苏醒时间及并发症。结果丙泊酚首次剂量、总剂量A组〉B组(P〈0.05),两组OAA/S评分无明显差异;两组苏醒时间(出镜一呼之睁眼)无显著差异;两组窦缓(HR〈60次/min)、注射痛发生率A组〉B组(P〈0.05),低氧血症(SpO2〈90%)发生率无明显差异,两组均无术中知晓、喉痉挛、恢复期兴奋、烦躁。结论瑞芬太尼加丙泊酚麻醉可明显减慢心率,复合小剂量氯胺酮能减少丙泊酚的首次剂量和总量,不影响麻醉效果、苏醒和恢复,并明显降低窦缓和诱导期注射痛的发生,是无痛胃镜检查术较为适用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