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抗甲状腺药物肝损害5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少明 《广东医学》2001,22(11):1075-1075
他巴唑和丙基硫氧嘧啶是国内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甲亢 )最常见的药物 ,疗效确切 ,但由其引起的肝损害临床上并不少见。现将我院 1996~ 2 0 0 0年应用抗甲状腺药物 (ATD)治疗甲亢过程中出现肝损害的 5 8例病例总结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5 8例为经确诊的甲亢患者 ,入院后按常规的药物剂量及方法治疗 ,并符合ATD肝损害诊断条件 ,其中男 12例 ,女 4 6例 ;年龄 15~ 65岁。服用他巴唑者 3 8例 ,起始剂量 3 0mg/d ;服用丙基硫氧嘧啶 2 0例 ,起始剂量 3 0 0mg/d。均无药物过敏史。肝损害在用药后 3个月内发生…  相似文献   

2.
抗甲状腺药物致粒细胞缺乏症相关因素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抗甲状腺药物(ATD)引起粒细胞缺乏症的影响因素、治疗措施及周围血白细胞计数监测的重要性。方法 对26例因抗甲状腺药物引起的粒细胞缺乏症住院患者进行因顾性分析。结果 ATD引起的粒细胞缺乏症不论服药剂量大小、患者年龄、服药时间长短、以及是否为初治或复治,均可发生。碳酸锂,G-CSF、糖皮质激素对ATD引起的粒细胞缺乏症治疗效果明显。常规监测周围血白细胞发现的无感染症状粒细胞缺乏症恢复时间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药物治疗仍是治疗甲亢的首选方法,常用的抗甲状腺药物包括丙基硫氧嘧啶(PTU)和甲巯咪唑(MMI)。其总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本文复习国内近年来有关该类药物不良反应的文献报道166篇,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抗甲状腺药物有时可引发粒细胞减少。我们采用具有整体调节和辨证论治的中医药方法治疗粒细胞减少患者36例,疗效较好,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36例,其中男13例,女23例;年龄20岁1例,21~60岁18例,60岁以上17例(70~80岁11例)。乏力36例,发热30例,扁桃腺肿大18例,咽部  相似文献   

5.
抗甲状腺药物致粒细胞缺乏症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抗甲状腺药物(ATD)致粒细胞缺乏症(粒缺)的发病情况、临床特征及治疗措施。方法:对9例因服用ATD致粒缺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ATD引起粒缺不管服药剂量大小、时间长短、以及是否初治或复治都能发生,单独应用糖皮质激素氢化考的松(HCSS)疗效肯定,联合应用G—GSF效果更明显。结论:对服用ATD患者必须常规监测白细胞,若发现粒缺尽早应用HCSS和G—GSF,如合并感染选用抗生素,配合支持治疗。  相似文献   

6.
抗甲状腺药物致粒细胞缺乏症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抗甲状腺药物(ATD)引起粒细胞缺乏症(粒缺)的临床特点=治疗措施及ATD引起粒缺的危险因子。方法:对12例由ATD引起的粒缺的临床资料作一回顾性分析。结果:11例由服用他巴唑(MM)引起,1例由服用丙基硫氧嘧啶(PTU)引起,多于服药后3-8周发病,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能显著缩短体温恢复正常的时间及粒细胞恢复正常的时间。结论:MM可能比PTU更易引起粒缺,对服用ATD者均应常规监测白细胞,G-CSF对ATD引起的粒缺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7.
周斌  文格波 《医学综述》2007,13(7):544-546
抗甲状腺药物(ATD)是治疗Graves病的主要方法之一,但治疗中出现的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粒细胞减少和粒细胞缺乏。ATD导致粒细胞减少、缺乏的发病机制仍不清楚,本文就近年来ATD致Graves病患者粒细胞减少、缺乏的发生机制及防治有关的研究进展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抗甲状腺药物引起粒细胞减少症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对本院抗甲状腺药物引起粒细胞减少症46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砖果患者的粒细胞在6~12d内全部恢复正常,体温在2w内降至正常,本组患者全部治愈。结论在口服抗甲状腺药物前,应该检查血常规观察粒细胞的变化,一旦在口服抗甲状腺药物过程中发生粒细胞减少症,轻者口服升高粒细胞的药物,重者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B—CSF),并结合控制感染,提高机体免疫力等治疗,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9.
10.
抗甲状腺药物(antithyroid drug,ATD)应用的历史已经超过了半个世纪,目前仍然是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的主要方法之一。在我国,常用的ATD包括甲巯咪唑(methylimidazole thiamazole,MMI)和丙硫氧嘧啶(propylthiouracil,PTU)。一般认为,应用这两种药物是安全的,但ATD也能引起多种不良反应,其中不乏威胁生命者。MMI的不良反应是剂量依赖性的,PTU则与药物剂量无明确关系。本文主要综述ATD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1.
对甲状腺机能亢进主要采用抗甲状腺药物进行治疗 ,而粒细胞减少是其严重的副作用 ,因而易引起感染、败血症、甲亢危象 ,甚至危及生命。 1998~ 2 0 0 0年 ,我院收治抗甲状腺药物所致粒细胞减少症 8例 ,结合国、内外文献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女 7例 ,男 1例 ,年龄 18~ 47岁。甲状腺机能亢进诊断符合临床、生化标准。除外药物过敏、妊娠及血液系统疾病 ,停用影响粒细胞的药物。5例给予他巴唑 30 mg/ d,3例患者给予丙基硫氧嘧啶 30 0 mg/ d。于治疗 2~ 2 0周出现白细胞(WBC) 2 .8~ 4.0× 10 9/ L,粒细胞 1.0~ 1.5× 10 9/ L,…  相似文献   

12.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是内分泌疾病中的常见病,而口服抗甲状腺药物(ATD)致粒细胞减少症是甲亢治疗过程中严重的不良反应,易引起感染、败血症、甚至死亡。现将我院1996—2002年间收治疗的60例服ATD致粒细胞减少症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3.
甲亢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血中甲状腺激素过量.致机体出现高代谢证候群的综合征,以Graves病最常见。在甲亢治疗中药物疗法应用最广,疗效较肯定.一般不引起永久性甲减.方便、经济、安全。但由于个体对药物敏感性不问,可发生严重的肝损害或粒细胞缺乏症。特别是粒细胞缺乏,其发生率为0.1%~0.5%,易导致感染.败血症.县至休克、甲亢危象,不及早发现、积极治疗会危及生命。在临床上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往往取得良好的疗效。笔者将自己的多年的观察研究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采用阶段护理策略对抗甲状腺药物致粒细胞减少的影响。方法对34例服用抗甲状腺药物引起粒细胞减少的甲亢患者进行不同阶段的护理干预。结果严重感染阶段患者显效率、护理满意度与轻度感染阶段患者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平均住院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据疾病不同阶段特征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有助于控制和改善抗甲状腺药物致粒细胞减少的预后,并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抗甲状腺药物在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过程中是否诱发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相关血管炎。方法对60例初诊Graves病甲亢患者进行研究,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分别予以他巴唑(MMI)及丙基硫氧嘧啶(PTU)治疗。检测研究对象初诊与药物治疗后第24个月的血清ANCA水平,以及TT4、TT3、FT4、FT3、TSH、TPOAb、TGAb、小便常规、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等临床指标。结果治疗组各25例完成2年追踪观察,失访率16.7%。两组在性别、年龄分布上无差别(性别:25%vs 40%,χ2=3.57,P=0.61;年龄(31.6±9.3)岁vs(33.8±10.8)岁,t=0.79,P=0.42。研究对象初诊时均无血管炎。药物治疗2年过程中,PTU组6/25例(24%)和MMI组5/25例(20%)患者发生小血管炎(24%vs 20%,χ2=0.17,P=0.70),其中PTU组4/6(66.7%)例与MMI组0/5(0%)例ANCA阳性(66.7%vs 0%,χ2=2.75,P=0.06)。结论在内科药物治疗过程中,丙基硫氧嘧啶(PTU)可以诱发ANCA及ANCA相关血管炎,而他巴唑(MMI)可能诱发与ANCA无关血管炎。  相似文献   

16.
17.
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1,PD-1)和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配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ligand-1,PD-L1)在肿瘤分期、复发、转移、浸润及预后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抗PD-1/PD-L1单抗药物在多种肿瘤的治疗中取得了令人鼓舞的进展,但是在治疗的同...  相似文献   

18.
抗精神病药物致高血糖症相关因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血糖增高情况及与其相关的因素。方法:随机抽取沈阳市安宁医院及铁西神经精神病医院目前住院≥4周的精神分裂症患者560例进行高血糖症相关因素调查,并用X2检验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高血糖症发生率为11.1%,为普通人群糖尿病2.5%发生率的4倍,年龄大、病程长、糖尿病家族史阳性、服用非经典抗精神病药物及联合用药患者高血糖症发生率高。结论:高血糖症的发生可能是抗精神病药物所致的一种延迟性慢性药物不良反应的表现,如对相关因素加以干预,有助于降低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生高血糖症的危险。  相似文献   

19.
<正> 抗甲状腺药物是治疗Graves病的主要方法,药物有硫脲类和咪唑类。我院常用他巴唑和丙基硫氧嘧啶。抗甲状腺药物最大副作用为引起白细胞减少,严重时可致粒细胞缺乏症,是常见内科急诊之一。我院内分泌科自1987~1997年收治Graves病人发生粒细胞缺乏症28例,现总结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28例,男7例,女21例,男女之比为1∶3。年龄14~76岁,平均为32.6岁。病程1个月~1.5年不等,平均为5.4个月。 1.2 服药种类及剂量:服他巴唑20例,服丙基硫氧嘧啶8例。服药最短时间为10天,最长为服药7个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