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继发性与特发性黄斑前膜的手术疗效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 探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后继发性黄斑前膜的影响因素,比较继发性黄斑前膜与特发性黄斑前膜的手术效果。 方法 分析26例黄斑前膜患者的26只眼(其中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后继发性黄斑前膜18只眼,特发性黄斑前膜8只眼)行玻璃体切割、黄斑前膜剥离等治疗前后的视力、眼底彩色照相以及部分患者的光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检查和随访3~12个月的临床资料。 结果 8例继发性黄斑前膜患者中,与手术有关者9例,占50.0%。巩 膜外冷凝、眼内激光光凝封闭巨大视网膜裂孔手术后继发黄斑前膜差异有显著性的意义(χ2=12.24,P<0.05)。与玻璃体积血有关的继发性黄斑前膜11例,占61.1%。手术后3个月内视物变形消失者8例,占30.8%;视物变形改善者18例,占69.2% ;两组患者手术后视力均有明显提高。其中,继发性黄斑前膜患者手术后视力平均提高1.33行,最好矫正视力为0.6;特发性黄斑前膜患者手术后视力平均提高3行,最好矫正视力达0.8。 结论 巩膜外冷凝封闭巨大视网膜裂孔、手术前后伴玻璃体积血是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后继发黄斑前膜的高危因素。特发性黄斑前膜的手术疗效明显好于继发性黄斑前膜。 (中华眼底病杂志,2003,19:90-92)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黄斑前膜手术治疗后的长期效果,评价视力预后与黄斑水肿的关系。 方法 回顾分析22例经玻璃体切割手术剥离黄斑前膜手术治疗并随诊1年以上的黄斑前膜患者22只眼的临床资料。其中,特发性黄斑前膜17只眼,占77%;继发性黄斑前膜5只眼,占23% 。所有患眼治疗前后均进行视力、眼底彩色照相、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 FFA)以及光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视力采用5分记录,FFA、OCT检查按常规方法进行。治疗前手术眼平均视力为(4.25±0.36),黄斑平均厚度为(499±114) μm;对侧眼视力正常,黄斑平均厚度(1 84±37) μm。黄斑前膜均经手术成功剥除,手术后随访 12~40个月,平均随访时间(23±8)个月。回顾分析时,采用线性回归分析的方法,着重对 比分析手术前后视力、眼底彩色照相、FFA以及OCT检查结果的相关关系以及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结果 13只眼视力提高,占59%;6只眼视力不变,占27%;3只眼视力减退,占14%。平均视力提高到(4.57±0.31),与治疗前视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0,P<0.05)。末次随访视力≥4.5者15只眼,占66%。黄斑平均厚度降低 到(286±104) μm,与治疗前黄斑平均厚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33,P<0.05)。但仍未恢复到对侧眼水平(t=4.68,P<0.05)。排除手术后白内障加重未行手术治疗的患眼, 手术前后视力与黄斑水肿程度呈线性相关( r=-0.64, P=0.001;r=-0.58, P=0.01)。6只眼手术中剥膜后黄斑区少量点状出血,占27%;2只眼手术中视网膜周边发生裂孔,占9%。 5只眼手术后继发高眼压 ,占23%;1只眼出现黄斑裂孔,占5%;8只眼白内障加重,占36%。 结论 经玻璃体切割手术剥离黄斑前膜可以减轻黄斑水肿,提高视力,是治疗黄斑前膜的有效方法。 (中华眼底病杂志,2008,24:206-209)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先天性视网膜劈裂(XLRS)及其并发视网膜脱离和(或)玻璃体积血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接受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的XLRS并发视网膜脱离和(或)玻璃体积血患者21例27只眼的临床资料.所有患眼眼底及光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均发现黄斑微囊样劈裂病变合并周边部视网膜劈裂.平均视力0.11±0.09,黄斑劈裂平均面积为(1.09±0.56) mm2.12只眼并发孔源性视网膜脱离,5只眼并发牵拉性视网膜脱离,6只眼并发玻璃体积血,4只眼同时合并视网膜脱离和玻璃体积血.均行经扁平部三通道闭合式玻璃体切割手术.根据情况行内界膜剥离,眼内激光光凝,C3 F8或硅油填充.手术后随访9~122个月,平均随访时间51个月.观察视力以及视网膜解剖结构改善情况.结果 末次随访视力提高者20只眼,占74.1%;维持不变者7只眼,占25.9%.平均视力提高至0.26±0.15.与治疗前平均视力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320,P=0.000).27只眼视网膜解剖结构复位良好,视网膜平伏.OCT检查显示,黄斑劈裂平均面积(0.29±0.21) mm2,较治疗前黄斑劈裂平均面积显著缩小(t=10.358,P=0.000);黄斑微囊样病变得到明显的改善.随访期间4只眼出现并发症,占14.8%.其中,2只眼分别在手术后6、8个月并发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伴牵拉性视网膜脱离;1只眼在手术后4个月出现并发性白内障;1只眼在手术后15个月因新发视网膜裂孔而发生玻璃体积血.给予再次手术治疗后,4只眼视网膜复位良好.结论 玻璃体视网膜手术能有效提高XLRS患者视力,恢复视网膜解剖结构,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 报告一组高度近视眼由黄斑裂孔引起的原发性视网膜脱离经玻璃体手术治疗的结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1996年3月至2004年3月连续进行的一组病例,纳入标准为原有屈光不正≥-6.00 D,或眼轴≥26 mm,未发现周边视网膜裂孔,且经玻璃体手术治疗、由黄斑裂孔引起的原发性视网膜脱离。 结果 本组患者83例, 其中女63例,男20例,85只眼,平均年龄54.1岁。手术前视力光感~数指49只眼,0.01~0.1者33只眼,0.12~0.2者3只眼。视网膜脱离范围仅限于黄斑部15只眼,1~2个象限11只眼,3 ~4个象限59只眼。手术中同时做晶状体切除或超声粉碎62只眼(72.9%),黄斑前膜切除37只眼,注入C3F829只眼(34.1%),注入硅油56只眼(65.9%)。手术后视网膜复位77只 眼(90.6%),未复位8只眼。手术后视力改善47只眼(55.3%),不变25只眼(29.4%),下降13只眼(15.3%)。 结论 由于黄斑裂孔引起的原发性视网膜脱离多发生在年龄较大、女性高度近视眼,玻璃体手术具有同时进行玻璃体后皮质和黄斑前膜切除、晶状体摘除和眼内填充的优势,手术后大多数眼能改善或保持视力。 (中华眼底病杂志, 2006,22:287-290)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相干光断层扫描(OCT)对白内障患者行术前眼底评估的优势。方法通过OCT对患者黄斑进行扫描,观察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术前黄斑区视网膜的显微结构。结果 127例(185只眼)白内障患者中,49例(52只眼,28.1%)患者由于晶状体混浊严重,用OCT仪无法进行扫描,107例(133只眼,71.9%)可通过OCT对黄斑区的细微结构进行大概评估。其中,80例(103只眼)OCT检查未见明显异常;术前OCT检查发现异常的有27例(30只眼):硬性渗出1例(1只眼),黄斑水肿8例(10只眼),视网膜前膜2例(2只眼),玻璃膜疣4例(5只眼),色素上皮脱离4例(4只眼),视网膜劈裂3例(3只眼),视网膜出血3例(3只眼),陈旧性脉络膜破裂1例(1只眼),玻璃体黄斑牵拉1例(1只眼)。结论术前通过OCT检查,可了解黄斑区视网膜的细微结构,及早发现眼底病变,可对大多数白内障患者的眼底进行有效评估。  相似文献   

6.
表面麻醉下25G经结膜无缝合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目的 观察表面麻醉下行25G经结膜无缝合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的疗效、适应证和并发症。 方法 回顾分析22例爱尔卡因滴眼液表面麻醉下采用25G经结膜无缝合玻璃体切割手术系统(TSV25G)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22例患者均为单眼患病接受治疗。其中特发性黄斑裂孔10只眼,特发性黄斑前膜6只眼,玻璃体黄斑牵引综合征4只眼,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玻璃体积血2只眼。根据病情行视网膜前膜、黄斑前膜和(或)内界膜剥离,气液交换和全氟丙烷(C3F8)气体眼内充填 。手术后随访1~11个月,平均随访时间6.4个月。主要观察分析手术中的镇痛效果、患者合作程度、手术效果以及手术中和手术后并发症。 结果 所有手术眼均可在表面麻醉下顺利完成手术操作。手术时间20~25min,平均手术时间约22min。手术中患者无特别不适,能配合手术;手术后2d内手术创口结膜轻度水肿,7d后已无明显痕迹。1个月时仅在巩膜表面见一浅的色素沉着点。手术后一过性眼压升高2只眼,晶状体后囊羽毛状混浊5只眼,玻璃体积血1只眼,结膜下气泡2只眼。未发生感染性眼内炎、医源性视网膜裂孔及视网膜脱离、脉络膜脱离以及其他与切口相关的并发症。特发性黄斑裂孔患者9只眼裂孔闭合,1只眼裂孔缩小但未闭合,特发性黄斑前膜、玻璃体黄斑牵引综合征、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玻璃体积血均治愈。 结论 表面麻醉下的25G经结膜无缝合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具有手术操作简单、时间短、创伤小、并发症少、手术后恢复快等优点,主要适用于特发性黄斑裂孔、特发性黄斑前膜、玻璃体黄斑牵引综合征、单纯玻璃体积血等手术操作相对简单的疾病的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 (中华眼底病杂志,2004,20:133-136)  相似文献   

7.
动静脉鞘膜切开术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的初步报告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
观察动静脉鞘膜切开术(arteriovenous sheathotomy)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anch retinal vein occlusion, BRVO)的临床疗效。
方法
分析6例BRVO患者经行睫状体平坦部玻璃体切割、玻璃体后皮质剥离、BRVO部位的动静脉鞘膜切开、动静脉分离等治疗的6只患眼术中所见以及随访3~12个月的视力、眼底彩色照相、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 FFA)、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OCT)、多焦视网膜电图(multifocal electroretinography,mERG)等检查的临床资料。
结果
手术中,切开动静脉鞘膜、分离动静脉时,均见近段静脉充盈增加。 随访期间内,5例患者的视力显著提高(最佳矫正视力为1.5),眼底彩色照相、FFA检查发现视网膜出血明显吸收,血管变直,荧光素渗漏减少,但有3例患者手术后3个月在鞘膜切开部位的远段FFA检查可见大片毛细血管闭塞区;OCT检查显示黄斑水肿较手术前大大减轻或消除;mERG检查显示黄斑区反应振幅明显高于手术前。1例患者因反复玻璃体积血而再次手术。
结论
动静脉鞘膜切开术治疗BRVO能提高患者视力,改善静脉回流,减轻黄斑水肿,但手术后
视网膜毛细血管的无灌注区的改善却不明显。 (中华眼底病杂志,2002,18:6-9)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放射状视神经切开术(RON)治疗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RVO)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 5例经平坦部玻璃体途径行RON治疗的CRVO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例患者手术前确诊为CRVO,手术前后分别进行视力、眼底照相、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彩色超声多谱勒(CDI)血流扫描、电脑视野及光相干断层扫描(OCT)等检查;3例患者因玻璃体积血接受手术治疗,手术中确诊为CRVO所致。5例均有明显黄斑水肿。对比观察患者手术前后视力、眼底检查及手术后眼底照相和OCT检查结果。手术后随访12个月。结果除1例患者视力下降外,其余4例患者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 眼底照相和(或)FFA、OCT检查显示手术后1个月时黄斑水肿均明显消退,手术后2个月时眼底出血基本吸收, 1例行视野检查者显示手术后视野改善。1例手术后出现玻璃体积血,2例手术中穿刺视盘时出血。结论RON可有助于CRVO患者改善患眼黄斑水肿,减少眼底出血,防止新生血管形成,并能一定程度地提高视力,对治疗CRVO具有一定可行性及临床价值。但尚需要较大规模、多中心的随机临床对照观察来进一步研究证实。(中华眼底病杂志,2005,21:6-9)  相似文献   

9.
黄斑部病变手术后解剖结构变化的客观评价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黄斑部手术后解剖结构改变的客观评价方法。方法对31例(31只眼)各种黄斑病变,包括黄斑裂孔(idi opathic macular hole, IMH) 15只眼,单纯黄斑前膜(epiretinal membranes ,ERMs) 8只眼,老年黄斑变性(age 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 AMD) 4只眼,特发性黄斑下新生血管膜4只眼。术前术后进行眼底检查、眼底照相、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undus fluo rescein angiography ,FFA)以及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术检查(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 phy, OCT),将各种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及评价。结果眼底检查、照相显示所有黄斑裂孔封闭,但 OCT发现 2例未完全闭合,1例黄斑区神经上 皮变薄;FFA发现 5例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 RPE)缺损。对于 ERM、黄斑下新生血管膜,检眼镜检查难确定是否已完全清除,FFA显示新生血管膜消失及不同程度的 RPE损害;OCT能清楚显示 ERM、新生血管膜消失,3例同时见神经上皮层变薄。结论常规的各种眼底检查可在一定程度上对黄斑 疾患手术后的解剖结构进行评价,OCT则能清楚、精确地显示黄斑部的各种病变,尤其对手术后黄斑部各种组织结构的改变能更精确、更全面地进行评价。(中华眼底病杂志,2001,17:33-36)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估亮蓝(BBG)辅助视网膜内界膜(ILM)剥离治疗病理性近视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前瞻性非对照研究.27例病理性近视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患者27只眼纳入研究.常规行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压、裂隙灯显微镜+90 D前置镜眼底检查,A和(或)B型超声、光相干断层扫描(OCT)及视野检查.所有患者行玻璃体切割手术(PPV),手术中采用BBG辅助ILM剥离,手术后采用C3F8气体填充.观察患者有无视网膜或角膜水肿、前房炎症反应、眼压增高等BBG毒性反应.手术后1、7 d,1、3、6个月进行随访,采用手术前相同的仪器设备行相关检查,对比分析手术前后BCVA、眼压、眼底表现、视野变化、黄斑裂孔闭合、视网膜复位等情况.结果 BBG辅助下,所有患者均完整地剥离ILM.无手术后角膜水肿、前房反应、眼压升高、视野缺损等不良反应发生.手术后1个月,27只眼中26只眼黄斑裂孔闭合、视网膜完全复位,占96.3%;1只眼黄斑裂孔未闭合、视网膜再脱离,占3.7%.手术后6个月,27只眼中25只眼视力提高,占92.6%;2只眼视力不变,占7.4%.手术前后BCVA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08,P<0.05).结论 BBG可充分染色ILM,且无不良反应发生;其辅助ILM剥离治疗病理性近视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一组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患者在玻璃体切除手术时联合黄斑部内界膜剥离而预防术后黄斑前膜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 取2006年1月至2008年10月42例(42只眼)复杂性视网膜脱离(complicated retinal detachment,CRD)患者接受玻璃体切除术治疗,将其分为两组:玻璃体切除联合内界膜剥离组20例20只眼(Ⅰ组),玻璃体切除未行内界膜剥离组22例22只眼(Ⅱ组),术后随防12~26个月,平均随访时间(18±8)个月.结果 Ⅰ组在硅油取出后随访未发现黄斑前膜形成;Ⅱ组在硅油取出后有6眼经OCT和(或)FFA检查证实有黄斑前膜形成,其中2只眼在硅油未取出前经OCT和(或)FFA检查发现就有黄斑前膜形成.结论 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患者玻璃体切除手术时联合黄斑部内界膜剥离可以预防术后黄斑前膜的形成.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internal limiting membrane (ILM) peeling at the macular for the prevention of epimacular membrane formation following vitreous surgery for the treatment of complicated retinal detachment. Methods From February 2006 to October 2008, 42 patients with complicated retinal detachment were underwent successful vitrectomy. According to ILM peeling or not during vitrectomy, all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group Ⅰ (peeling ILM) 20 eyes, the group Ⅱ (not-peeling ILM) 22 eyes, followed up for 12-26 months, mean at 18± 8 months. All of those were examined for visual acuity, fundus photography, ophthalmologic A/B ultrasonic imaging, OCT preoperatively and postoperatively,the parts of those were examined for FFA postoperatively. The epimacular membrane formation was decided by the last chance at one year to two years after removal of silicone. The epimacular membrane formation of two groups was analyzed statistically. Results No epimacular membrane formation was seen in group Ⅰ . The epimacular membrane formation of two eyes was verified by OCT or/and FFA before removal of silicone, and the epimacular membrane formation of four eyes was verified by OCT or/and FFA after removal of silicone.The comparison of epimacular membrane formation between group Ⅰ and group Ⅱ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Conclusion ILM peeling at the macular during vitreous surgery for the treatment of complicated retinal detachment may effectively prevent epimacular membrane formation.  相似文献   

12.
李彬  代艳  乔岗  李娜  王科  白煜 《眼科》2012,21(6):401-404
【摘要】 目的 通过相干光断层扫描(OCT)观察孔源性视网膜脱离行巩膜扣带术后黄斑区的结构 ,分析其与视力变化的关系。设计 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 绵阳市中心医院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已累及黄斑区,经行巩膜扣带术视网膜成功复位的41例(41眼)患者。方法 分别于术后1周,1、3 、6、12个月行最佳矫正视力、眼底检查,OCT检查。对术后6个月OCT检查视网膜下液完全吸收者, 第9个月增加一次最佳矫正视力、眼底检查,OCT检查。主要指标 最佳矫正视力,OCT表现。结果 (1)术后1周,1、3、6、12个月最佳矫正视力≥0.3者分别为3眼(7.32%)、8眼(19.51%)、22 眼(53.66%)、28眼(68.29%)、31眼(75.61%);各时间点OCT检查黄斑区视网膜下液完全吸收 者分别为2眼(4.88%)、11眼(26.83%)、21眼(51.22%)、37眼(90.24%)、40眼(97.56%)。 (2)OCT显示首次黄斑区视网膜下液完全吸收者,较之前一次检查时间最佳矫正视力提高2行以上 者35眼(85.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术后6个月内OCT示黄斑区视网膜下液完全吸 收的37眼,其后1~3个月最佳矫正视力再提高2行以上者22眼(59.46%),而黄斑区视网膜下液完全 吸收3个月之后复查时,最佳矫正视力较黄斑区视网膜下液完全吸收3个月内提高均未超过1行,两 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2)。结论 OCT检查可更好地判断黄斑区视网膜的解剖复位;视 网膜脱离术后解剖复位(黄斑区视网膜下液完全吸收)后功能恢复多在3个月内。(眼科, 2012, 21: 401-404)  相似文献   

13.
李毅斌  郝琳娜  陈长喜  顼晓琳  王鑫  张莉 《眼科》2010,19(4):264-266
目的观察急性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VKH综合征)频域相干光断层扫描(Spectralis OCT)黄斑区结构改变特征。设计前瞻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连续收集北京同仁医院急性期VKH综合征确诊病例10例(20眼)。方法所有病例均接受详细的病史采集,以及视力、裂隙灯显微镜、间接检眼镜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等检查。频域OCT检查于就诊当日完成,此后每2—7日进行定位随诊模式OCT扫描,直至患者黄斑区视网膜完全复位。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和OCT阅片诊断由同一名眼底病医师独立完成。主要指标定性描述OCT下黄斑区视网膜各层结构变化特点。结果间接检眼镜下所有VKH综合征患者均可见后极部多湖状浆液性视网膜脱离。OCT检查显示4例8眼(40%)表现为视网膜神经上皮脱离型改变,2例4眼(20%)为视网膜神经上皮外层劈裂型改变,4例8眼(40%)呈混合型改变。结论急性VKH综合征患者黄斑区多湖样浆液性视网膜脱离是视网膜神经上皮脱离与视网膜神经上皮外层水肿或劈裂的共同结果。  相似文献   

14.
特发性黄斑前膜183例的OCT图像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谢娟 《国际眼科杂志》2006,6(1):130-131
目的:特发性黄斑前膜患者183例202眼OCT图像进行分析,进一步认识特发性黄斑前膜的临床特点。方法:对183例202眼特发性黄斑前膜患者进行OCT检查,对图像进行分析。结果:患眼OCT图像特征为:视网膜前可见一层高反射光带,与视网膜表面明显分离或与视网膜表面紧紧贴附,其中191眼伴有黄斑区视网膜的增厚水肿。其中32眼伴有板层黄斑裂孔的发生,39眼伴有特发性黄斑裂孔期(裂孔前期)的发生。结论:OCT在特发性黄斑前膜的确诊方面具有很高的灵敏性。  相似文献   

15.
视网膜内界膜剥除在特发性黄斑前膜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描述视网膜内界膜剥离在特发性黄斑前膜眼中的应用效果及其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2004~2006年因特发性黄斑前膜需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患者31例(31只眼),男性3例,女性28例;年龄56~71岁,平均59.6岁.病程3~49个月.术前视力0.02~0.3.术中行前膜剥除后再行视网膜内界膜剥除.追踪观察6~38个月.结果 病程短者的视网膜内界膜能很容易剥除,病程长的内界膜不易剥除.术后矫正视力0.05~0.7,较术前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病程短者术后获解剖和功能的成功,视力提高显著(P<0.05);病程较长者虽获解剖成功但功能上的恢复不显著(P>0.05).尚未发现由视网膜内界膜剥离所致的严重并发症.结论 视网膜内界膜剥离在特发性黄斑前膜中应用不但可以松解黄斑区视网膜皱褶,还可以清除紧密附着在黄斑前视网膜表面的炎性物质,改善黄斑区局部的代谢,有利于黄斑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6.
玻璃体手术治疗特发性黄斑前膜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除联合黄斑前膜剥离术治疗特发性黄斑前膜的手术效果及手术时机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的特发性黄斑前膜58例(59眼),所有病例均行三切口玻璃体切除及黄斑前膜剥除术,其中20眼同时进行了内界膜撕除术。32眼行气液交换。6眼联合行晶状体超声乳化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手术后随访1~24月,平均4.7月。对视力、黄斑结构及手术并发症等进行了临床观察。结果随访期末视力提高43眼,占72.88%(其中提高2行以上者29眼占49.15%);不变15眼,占25.42%;下降1眼,占1.70%。随访期内未见前膜复发。OCT显示所有患眼的前膜均已消除,黄斑水肿不同程度逐渐减轻。并发症:术中少许点状出血6眼;手术后11d发生玻璃体积血1眼;周边小牵引孔3眼(其中视网膜脱离1眼);术中中心凹处小牵引孔1眼;手术后1a并发性白内障2眼。结论玻璃体切除术联合膜剥离治疗特发性黄斑前膜的手术效果较好,但也可能出现一些较严重的并发症。在手术技巧比较娴熟的情况下,较早手术治疗可能有助于恢复较好视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玻璃体手术治疗合并脉络膜损伤的外伤性视网膜脱离的效果。 方法 对1995年至2005年间经玻璃体手术治疗1075只外伤眼进行回顾性分析,外伤性视网膜脱离合并浆液性脉络膜脱离、出血性脉络膜脱离(含外伤性脉络膜分离)或视网膜下出血在内的不同类型脉络膜损伤共41例41只眼(3.8%),采用闭合式玻璃体手术进行治疗,统计比较手术预后。 结果 视网膜复位38只眼(92.7%),最终视力大于0.1者10只眼(24.4%);手术后视力提高者共29只眼(70.7%),其中合并视网膜下出血组14只眼(87.5%,14/16),合并浆液性脉络膜脱离组12只眼(75.0%, 12/16),合并出血型脉络膜脱离组3只眼(33.3%,3/9),三组患眼的视力提高率χ2=8.394,P=0.015,P<0.05。最终黑朦6只眼,均为出血型脉络膜脱离者。17只低眼压眼中8只眼(47.1%)需持续硅油填充,出血型脉络膜脱离5只眼(55.6 %,5/9)。 结论 合并脉络膜损伤的外伤性视网膜脱离玻璃体手术处理得当可获得较好的结果,其中合并视网膜下出血者手术预后较好;合并出血型脉络膜脱离眼预后较浆液型明显差,但也并非眼球摘除适应证。严重外伤性脉络膜分离眼预后较差常 为低眼压需长期硅油填充。 (中华眼底病杂志,2006,22:295-298)  相似文献   

18.
背景 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糖尿病SD大鼠是进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发病机制研究常用的动物模型,以往主要用离体眼球进行观察,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技术可活体观察眼底,但目前FFA和OCT联合用于DR模型的观察尚未报道. 目的 将FFA和OCT联合用于STZ诱导的糖尿病SD大鼠的眼底检查,动态观察糖尿病模型早期阶段视网膜血管的渗漏及视网膜厚度的变化情况.方法 将60只清洁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个组,糖尿病组大鼠一次性腹腔内注射溶于柠檬酸钠溶液的STZ诱导糖尿病大鼠模型,对照组大鼠以同样的方式注射柠檬酸钠溶液.分别于造模前及造模成功后第4、8、12周在大鼠全身麻醉状态下采用FFA联合Spectralis HRA+OCT(SD-OCT)动态观察和比较各组大鼠左眼视网膜血管的渗漏情况及视网膜厚度的变化情况.FFA检查时大鼠腹腔内注射质量分数20%荧光素钠(0.012 ml/g)并快速观察视盘及上方、下方、鼻侧、颞侧、鼻上、鼻下、颞上、颞下视网膜共9个方位的视网膜血管情况,OCT检查时测量距视盘上方、下方、鼻侧、颞侧2个视盘直径(DD)处的视网膜厚度.采用组织病理学检查测量视网膜厚度并与OCT测量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FFA检查结果显示,大鼠的视盘位于视网膜中央,血管走行呈放射状.荧光素钠注射后60 s背景荧光消失,需重复注射.至造模成功后12周,各组大鼠视网膜均未发现荧光素渗漏.OCT结果显示,正常SD大鼠的OCT图像与人类相似,共分为十层,与组织病理学检测的结果相吻合.距视盘2 DD处上方、下方、鼻侧、颞侧4个方向视网膜厚度及内外界膜间的厚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造模后4周、8周,与对照组大鼠比较,糖尿病组大鼠视网膜厚度无明显增加,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造模后12周糖尿病组大鼠的视网膜厚度和内外界膜间厚度与对照组大鼠比较均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OCT测量的视网膜厚度和内外界膜间量化分析结果与组织病理学结果并不完全一致. 结论 SD-OCT联合FFA有助于活体观察糖尿病大鼠视网膜厚度的动态变化,评估血管渗漏情况,为糖尿病的发病机制研究、防治及病情监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prevalence of complete posterior vitreous detachment in rhegmatogenous retinal detachment (RRD) patients and to evaluate the following diagnostic tests: fundus examination, B-scan ultrasound and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OCT). Methods Thirty patients (30 eyes) with RRD who underwent vitrectomy in Shanghai First People′s Hospital were included in this prospective case-series study. Patients received comprehensive ocular examinations that included fundus examination, B-scan ultrasound and OCT. TA stain (triamcinolone acetonide) was used to assist during the vitrectomy surgery as well as being the gold standard for PVD diagnosis. Data were analyzed using a Kappa test. Results The rate of detection for the prevalence of complete PVD was as follows: 10.0% by TA stain, 76.7% by B-scan, 36.7% by fundus examination and 13.3% by OCT. Different rates of PVD detection were found by the above examinations and, of these, the difference was most significant between B-scan and observation during surgery. Conclusion Observation during surgery with the help of TA is comparatively the most persuasive diagnostic method for PVD. Different examination methods can be selected for individual cas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