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灯盏花素心血管药理及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灯盏花素是从灯盏花中提取的黄酮类活性成分,为灯盏花甲素、灯盏花乙素的混合物,主要为灯盏乙素。灯盏花素具有增加血流量、改善微循环、扩张血管、降低血黏度、调节血脂、促纤溶、抗血栓、抗血小板聚集等作用。该文介绍了近10年灯盏花素心血管方面的药理及临床研究概况。  相似文献   

2.
注射用灯盏花素为灯盏细辛提取的灯盏甲素和灯盏乙素混合物的无菌干粉,主要为灯盏乙素,具有扩张脑血管作用、降低脑血管阻力,增加脑血流量,改善微循环,同时增加外周、冠脉和心肌血流量,抑制血小板聚集,增强纤溶性,降低血液黏滞度[1],目前广泛应用于临床,主要用于缺血性脑血管病、冠心病等的治疗。随着灯盏花素的广泛应用,临床上灯盏花素与其他药物配伍使用也存在许多配伍禁忌,现对此做一综述,以供临床用药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3.
灯盏乙素和灯盏花素对急性心肌梗死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林莉莉  邹浩军  常静 《中国药业》2010,19(13):12-13
目的研究灯盏乙素和灯盏花素对急性心肌梗死的保护作用。方法建立大鼠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后,腹腔注射不同剂量灯盏乙素和灯盏花素,4h后取出心脏行氯化硝基四氮唑蓝(NBT)染色,测量心肌梗死面积,比较两种药物对心肌梗死面积影响的量效关系;建立犬急性心肌梗死模型,股静脉注射50mg/kg灯盏花素或灯盏乙素,记录不同时间点的心外膜电图,比较两种药物对心肌缺血程度和范围的影响。结果灯盏乙素单体能够降低心肌梗死面积,抑制梗死区心肌细胞的凋亡,50mg/kg灯盏乙素能够降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后犬心外膜电图抬高的∑ST段。结论灯盏乙素单体是灯盏花素的主要药理活性成分,较灯盏花素具有更好的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4.
体外条件对不同类型灯盏花素缓控释制剂释放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燕  曾祥腾  潘卫三 《药学学报》2008,43(11):1161-1164
灯盏花素是从灯盏花中提取的黄酮类活性成分,包括灯盏乙素和灯盏甲素.灯盏乙素是其主要活性成分,在临床上被广泛用于治疗脑血管栓塞等症及心血管疾病等[1].随着中药现代化的兴起,将服用次数多、生物利用度低的灯盏花素普通制剂开发成新制剂已成为热点.以渗透泵和凝胶骨架技术为代表的缓控释制剂以其安全、顺应性好等优点发展快速.  相似文献   

5.
目的 拟制备灯盏花素胃漂浮缓释片,研究剂型提高其生物利用度.方法 采用HPLC建立灯盏花素胃漂浮缓释片的体外分析方法,考察制剂的体外释放度和漂浮性能.结果 制备的3批灯盏花素胃漂浮缓释片中灯盏乙素的含量合格,RSD%为1.22;在偏碱性条件下,3批灯盏花素胃漂浮缓释片的释放性能基本稳定,均能达到胃漂浮缓释片体外累积释释放的要求.灯盏花素胃漂浮缓释片漂浮性能表明在胃液中持续漂浮达8h以上.结论 该制剂具有提高灯盏乙素利用率的优点,延长药物在胃中的滞留时间,有利于灯盏花素以原形药的形式吸收,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冰片对灯盏花素在大鼠体内药动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冰片对灯盏花素在大鼠体内药动学的影响。方法:建立高效液相色谱(HPLC)方法测定大鼠血浆中灯盏乙素的浓度。大鼠尾静脉注射灯盏花素注射液(灯盏乙素24 mg.kg-1)及灯盏花素冰片注射液(灯盏乙素24 mg.kg-1 冰片0.96 mg.kg-1),用HPLC法测定大鼠给药后不同时间血浆灯盏乙素的浓度,BAPP数据处理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灯盏乙素在0.05~60μg.mL-1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9 4)。灯盏花素与冰片配伍给药可使灯盏花素中灯盏乙素的药动学参数t1/2α,t1/2β和t1/2γ较单独给药时明显减小[t1/2α:(1.87±0.14)vs(3.46±0.45),P<0.01;t1/2β:(11.18±2.07)vs(14.74±2.89),P<0.05;t1/2γ:(53.31±8.21)vs(161.16±15.48),P<0.01],而K12较单独给药时明显增大[(0.120±0.042)vs(0.039±0.037),P<0.05]。结论:冰片可加快灯盏花素在大鼠体内的分布与消除。  相似文献   

7.
灯盏花素是从灯盏花中提取的黄酮类成分,以灯盏乙素为主,含有少量灯盏甲素。灯盏花素具有扩张血管、增加脑血流量和心脏冠脉流量、降低血液黏度、改善微循环等作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等疾病,疗效确切。动物实验发现,灯盏花素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但具体的细胞和分子保护机制报道较少。本文着重将其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作如下综述。  相似文献   

8.
两种方法测定灯盏花素经Caco-2细胞模型的转运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目的研究灯盏花素经Caco-2细胞模型转运的特性。方法用培养于Transwell上的Caco-2单层细胞模型研究灯盏花素双向转运;采用生物活性测定及HPLC的方法测定介质中灯盏花素或灯盏乙素的转运量。结果两种方法测定结果显示灯盏花素与灯盏乙素的双向转运Papp具有高度一致性,两者Papp(A-B)均小于1×10-6cm.s-1,流出率ER均大于2。结论采用生物活性法测定灯盏花素Papp具可行性。灯盏花素在Caco-2细胞单层吸收上存在明显外排,这可能是其生物利用度极低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野黄芩苷药动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万丽丽  郭澄 《中国药房》2007,18(30):2385-2387
灯盏花素是从灯盏细辛中提取出来的黄酮类成分,主要由灯盏乙素和灯盏甲素组成,其公认的有效化学成分是灯盏乙素,又名野黄芩苷(Scutellarin),结构式为5,6,4′—三羟基黄酮-7-葡萄糖醛酸苷。目前,对灯盏花素的药理学活性研究主要是围绕其有效成分野黄芩苷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野黄  相似文献   

10.
Gong YJ  Wang JX  Zhang Y  Shen M  Fu CM  Shen T 《药学学报》2011,46(10):1262-1267
建立清醒大鼠肠系膜淋巴管和颈静脉的双插管模型,以探索灯盏花素口服经肠淋巴通道的转运规律。采用HPLC法测定血浆和淋巴液中灯盏乙素浓度。双插管大鼠模型分别进行静注和口服灯盏花素的药动学实验。灯盏乙素静脉注射后存在从血液循环向肠淋巴系统的分布,肠淋巴累积转运量为(2.78±0.25)μg,是静注剂量的0.079 2%。灯盏乙素口服经肠淋巴通道12 h累积转运量为(0.92±0.08)μg,是口服剂量的0.008 3%;口服主要经门静脉通道吸收,绝对生物利用度为4.91%。灯盏乙素与乳糜微粒表面载脂蛋白的结合可能是其肠淋巴转运的主要形式。本研究为通过促进灯盏乙素肠淋巴转运而获得高生物利用度的灯盏花素脂质给药系统的研制提供了生物药剂学基础。  相似文献   

11.
灯盏花素制剂中灯盏乙素含量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灯盏花素片中灯盏乙素的含量.方法 ZORBAX-C18柱(4.6 x 250 mm,5 μm),流动相:甲醇-0.02 mol/L磷酸二氢钠水溶液(调pH为7.0)(30:70)为流动相;流速:1.2 ml/min;检测波长334 nm;柱温:室温.结果 灯盏乙素在0.327~3.270 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8.13%,RSD为0.98%.结论 本法简便、快速、灵敏、准确,可作为灯盏花素片的质量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12.
沈倩  李秀琴 《首都医药》2006,13(24):32-33
灯盏花素是从灯盏花中提取出来的,其有效成分灯盏乙素,具有增加脑血流量、心脏冠脉流量、降低血液粘度、改善微循环、抗血小板凝聚等作用,临床上主要用于脑血栓、冠心病、心绞痛等疾病的治疗。现对其药理作用、药效、药动、生物利用度、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灯盏花素在犬体内的药动学和绝对生物利用度研究   总被引:60,自引:3,他引:60  
采用 RP- HPL C法在 335 nm处测定血浆中灯盏乙素的浓度。双周期自身交叉设计 ,beagle犬随机静注 90 mg或口服 1.8g灯盏乙素 ,6 d后交叉试验。血浆中灯盏乙素的定量限为 0 .0 2 5 μg/ ml;方法回收率大于 93.2 % ,日内、日间 RSD小于 8.31% ;灯盏乙素血浆样品常温下不稳定 ;静注给药药 -时曲线符合三室模型。经剂量校正 ,口服给药的绝对生物利用度为 (0 .4 0± 0 .19) %。灯盏花素静注给药体内消除迅速 ,口服给药几乎不吸收  相似文献   

14.
刘美辉  濮存海 《中国药业》2012,21(16):37-39
目的 研究灯盏花素β-环糊精包合物在大鼠体内的吸收情况.方法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鼠血浆中灯盏乙素质量浓度,比较大鼠口服灯盏花素β-环糊精包合物和灯盏花素市售片的平均药时曲线及药物代谢动力学参数.结果 灯盏花素β-环糊精包合物最高血药浓度为0.338μg/mL,普通片最高血药浓度为0.184 μg/mL,包含物的口服吸收率优于普通市售片.结论 该方法线性范围良好,准确、方便、可靠,取样量少,灵敏度可达0.025 μg/mL,尤其适用于动物体内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  相似文献   

15.
灯盏花是菊科飞蓬属植物短亭飞蓬的全草,其醇提物制成了灯盏花注射液。主要成分有黄酮、灯盏乙素、飞蓬甙、飞蓬双甙等。本文通过观察灯盏花注射液对糖尿病肾病尿蛋白的影响,观察其在防治糖尿病肾病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灯盏花素片在中国人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方法:2 0名健康志愿者单剂量口服12 0mg灯盏花素片,用高效液相 质谱联用法测定血浆中灯盏乙素总苷元。结果:本实验建立的血药浓度测定方法,血浆中杂质不干扰样品的测定,线性范围为0 .0 12 6~3.2 4mg·L-1;日内和日间精密度均小于12 .0 %。2 0名健康受试者单剂量口服灯盏花素片(12 0mg)后,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Tmax =7.0±2 .3h、Cmax=0 .9±0 .5mg·L-1、AUC0 -tn =5 .6±1.6mg·h·L-1、AUC0 -∞=5 .8±1.6mg·h·L-1、MRT0 -tn=8.0±1.1h、MRT0 -∞=8.6±1.4h。结论:建立的LC MS法适用于灯盏乙素人体药代动力学研究。灯盏花素片口服药代动力学特点是达峰时间较长,约占受试者总人数4 5 %的药时曲线有双峰现象。  相似文献   

17.
岳广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21):3254-3255
目的:探讨灯盏花素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的血流变影响.方法:灯盏花素组18例支气管哮喘患者急性期加用灯盏花素治疗2周后测定血液流变学指标,与18例对照组(未用活血化瘀药物)进行对比统计分析.结果:加用灯盏花素组治疗后各项指标好于治疗前,也好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支气管哮喘患者急性期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加用灯盏花素等改善微循环、降低血液黏滞度的药物.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花芪通脉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处方中的灯盏花、黄芪和延胡索进行鉴别,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灯盏花中灯盏乙素的含量。结果:在TLC色谱中均能检出灯盏花、黄芪、延胡索;在HPLC色谱中灯盏乙素在0.74—3.70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6,灯盏乙素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7%,RSD为0.69%(n=5)。结论:所建鉴别方法专属性强,定量方法准确性和重现性好,适用于花芪通脉颗粒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索冰片对大鼠经鼻腔给药灯盏花素体内药代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采用同位素标记法125I检测实验大鼠经过尾静脉注射、单纯鼻腔给药和鼻腔给药联合冰片三种途径摄入0.4mg/kg灯盏花素以后的药代动力学,测定1、5、10、30、60、90、120、150、180、210、270min的血浆中灯盏乙素的浓度,绘制药时曲线并比较三种途径的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经鼻腔给药联合冰片组大鼠的tmax为22min短于单纯鼻腔给药组的tmax30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73,P=0.025);经鼻腔联合冰片组和单纯鼻腔给药组的Cmax分别为0.55、0.52μg/mL,绝对生物利用度分别为53.21%和53.71%,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冰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大鼠经鼻腔灯盏花素给药,使其血浆灯盏乙素浓度的达峰时间缩短,但是对灯盏乙素的绝对生物利用度没有明显影响,可以为灯盏花素新制剂的研究提供新方向。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灵敏、专属的HPLC-ESI-MS测定法, 用于测定家兔口服灯盏花素缓释片(2片 60 mg/片)后的血药浓度.方法该定量方法采用芦丁作内标,用固相萃取(SPE)进行样品前处理.以甲醇10 mmol·L-1醋酸铵水溶液(pH 8.0)梯度洗脱,流动相流速0.4 mL·min-1,柱温35 ℃,经过Zorbax Extend-C18 (150 mm×2.1 mm ID, 5 μm)色谱柱分离,电喷雾质谱检测器在负离子模式下检测灯盏乙素和芦丁.结果在2~200 ng·mL-1范围内灯盏乙素与内标峰面积与浓度线性关系良好,且准确度、精密度满足生物样品分析的要求.结论本实验建立的兔血浆中灯盏乙素的HPLC-MS分析方法灵敏度高,可用于口服给药后灯盏乙素的血药浓度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