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描述和分析2006年全国急性血吸虫病(急血)疫情分布和流行趋势。方法根据全国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网络直报)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上报的急血病例,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上报急血病例和突发疫情报表数据进行分析。结果2006年全国共报告急血207例,其中确诊病例161例,临床诊断病例46例;湖区5省报告203例,山区2省报告4例。全年非正式启动突发预案处理1次(2例),共报告输入性病例14例。结论长江流域的江湖洲滩地区是急血发病的重点地区,应做好重点人群防护工作。  相似文献   

2.
2005年湖区五省急性血吸虫病疫情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浩  李石柱  朱蓉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2006,4(3):127-129,139,F0004
目的描述和分析2005年湖区五省急性血吸虫病和突发疫情的分布、特点和流行趋势。方法根据急性血吸虫病周报告、零报告,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急感周报、网络直报数据和突发疫情报表数据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5年湖区五省共报告急性血吸虫病人515例,其中确诊病例411例,临床诊断病例104例;湖区五省共报告急性血吸虫病突发疫情5起,病例42例。2005年湖区5省急感病例以散发为主,突发疫情分布较为集中,急感病人多为农民和中小学生,主要感染方式为生产生活和嬉戏接触疫水。结论长江流域的江洲湖滩地区是感染急性血吸虫病、特别是突发疫情的重点地区;应重点加强血吸虫病的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3.
2005年全国急性血吸虫病突发疫情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描述和分析2005年急性血吸虫病突发疫情的分布、特点和原因。方法根据卫生部下发的突发疫情标准,对2005年各省发生的血吸虫病突发疫情调查处置报告和突发疫情报表数据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5年全国共报告血吸虫病突发疫情6起,其中湖北省报告5起,四川省报告1起,共报告急感病例55例,其中确诊病例30例,临床诊断病例25例;6起突发疫情中,疫情未控制地区4起,传播阻断地区2起;疫情发生时间较为集中,主要发生在7月底至8月初;感染人群主要为农民和学龄儿童,感染方式以农业生产、戏水游泳为主,各年龄组均有发病,男性多于女性。结论2005年血吸虫病突发疫情下降明显,血吸虫病防治的难点与不足正在逐步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2007年全国急性血吸虫病疫情,为血吸虫病防治工作提供参考。方法根据2007年全国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资料,描述当年急性血吸虫病分布特征,并分析其特点。结果2007年全国共报告散在发病的急性血吸虫病人83例,其中输入性病例9例,全年无突发疫情报告。急感病人多为中小学生和农民。结论长江流域的江洲湖滩地区是急性感染主要地点.应加强重点人群的血吸虫病监测与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5.
中小学生急性血吸虫感染控制策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血吸虫感染(急感)是衡量疫情变化和评价防治措施效果的敏感指标之一.中小学生对血吸虫感染免疫力低,接触疫水后易于发生急感,倍受各级政府和社会关注.据<全国急性血吸虫病与突发疫情周报>显示,2005年1~8月全国报告中小学生急感病例89例,占急感报告病例总数的40.6%(89/219).为了解当前中小学生急感的分布情况及主要原因,卫生部疾病控制司组织各疫区省血吸虫病防治机构对2005年1~8月发生的中小学生急感情况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6.
目的掌握2003~2007年湖南省急性血吸虫病(急血)疫情特点和流行趋势。方法收集全省2003~2007年血吸虫病流行区上报的急血病人个案表和急血突发疫情报表数据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3~2007年全省共报告急血485例,突发疫情8起40例。报告输入性病例10例,占2.06%。全省发病人数呈逐年下降趋势,病人以青少年居多,主要通过游泳嬉水和捕鱼虾等方式感染。结论湖南省急血病人主要分布在洞庭湖水区的岳阳、益阳、常德等市,降低水体感染性是洞庭湖区血防工作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收集2003~2008年大理州急性血吸虫病(急血)疫情资料进行分析。2003~2008年共报告急血100例,分布于5个县(市)23个乡(镇)40个行政村,2003年发生1起突发疫情,2008年无病例报告。6~9月为发病高峰期,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主要感染方式为生产、生活和嬉戏接触疫水。大理州急血疫情稳定,加强个体防护和健康教育是控制急血的重要措施和手段。  相似文献   

8.
湖北省2003~2007年急性血吸虫病爆发疫情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掌握和分析湖北省2003年~2007年急性血吸虫病爆发疫情发生、发展和处置情况。方法按照国家卫生部血吸虫病爆发疫情和突发疫情标准,对5年来在全省范围内发生的急性血吸虫病爆发(突发)疫情资料进行收集、核实和分析。结果湖北省2003年~2007年共发生急性血吸虫病爆发疫情14起,其中发生在未控地区11起(78.57%),传播控制地区2起(14.29%),传播阻断地区1起(7.14%);14起突发疫情共报告急性血吸虫病病例125例,其中男性79例,女性46例,男女性别比例1.72∶1。职业分布以农民与学生感染为主。全部急感病例都得到及时、有效治疗,疫源地得到彻底处理,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结论按照卫生部急性血吸虫病突发疫情处理预案实施应急处置,可有效控制突发疫情的蔓延与扩散;针对急感发生的特征与特点,适时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则能防患于未然,切实减少急感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掌握2004-2006年巢湖市急性血吸虫病(急血)的发病规律和特点。方法收集2004-2006年急血个案调查表和当年的急血调查报告进行分析。结果2004-2006年3年共发生急血15例,其中2004年5例,2005年6例,2006年4例,每年均为散在发病,无突发疫情。急血病人主要是中小学生和农民,感染方式主要是捕鱼捞虾和游泳嬉水。结论中小学生和一、二、三类流行村是防控的重点人群和重点地区,要进一步提高查、灭螺质量。实施环境改造是巩固血防成果的治本之策。  相似文献   

10.
2004~2006年荆州市急性血吸虫病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荆州市属湖沼水网型血吸虫病重流行区,2004年全市实施血吸虫病防治重点项目,为了解实施重点项目以来急性血吸虫病(急血)流行特征和规律,现将2004-2006年全市132例急血个案和3起突发疫情资料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急性血吸虫病流行状况,探讨急性血吸虫感染(下称急感)流行的原因及防治对策。方法对湖北省2005年急感疫情进行统计及现场调查分析。结果共157例急感病例,其中突发疫情6起。确诊病例128例,临床诊断病例29例。男性122例,女性35例。年龄最大80岁,最小6岁。职业分类以农民和学生为主。感染方式以生产、戏水为主。结论控制急感流行措施主要是加大血防宣传力度,提高疫区民众自我防护意识,同时搞好春查钉螺工作,确定易感环境,针对性开展灭螺。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2002-2010年我国血吸虫病疫情变化特征和趋势,为血吸虫病防治工作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02-2010年全国血吸虫病防治工作年报资料,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分析血吸虫病疫情变化。结果 2002-2010年间,四川、云南、江苏3省先后达到血吸虫病传播控制标准,湖北、湖南、江西和安徽4省于2008年达到疫情控制标准;全国未实现血吸虫病传播控制的县数从110个减少到80个。全国血吸虫病人数、报告急性血吸虫病病例数分别由2002年的81.04万、913例减少到2010年的32.58万、43例,分别下降了59.79%、95.40%;全国血吸虫感染病牛数从2002年的23 199头下降至2010年的7 173头,下降了69.08%;钉螺面积自2003年出现回升后始终维持在37亿~38亿m2,9年间新发现钉螺面积达1.25亿m2。至2010年,全国90%的血吸虫病人、急性血吸虫病病例、病牛和钉螺面积均集中分布在湖区5省,特别是洞庭湖、鄱阳湖地区及长江沿岸。结论 2002-2010年全国血吸虫病疫情显著下降。湖区是当前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区域,钉螺扩散和异地报告急性血吸虫病病例现象突出;应加强监测和病例管理,以巩固防治成果。  相似文献   

13.
我国山丘型血吸虫病流行区主要分布在四川、云南2省,虽然山丘型流行区血吸虫病防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局部地区仍存在血吸虫病疫情回升的风险。本文对2011、2013年发生在云南省传播阻断地区的两起血吸虫病突发疫情处置事件进行分析,指出目前山丘型流行区血吸虫病死灰复燃的风险依然存在,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4.
我国山丘型血吸虫病流行区主要分布在四川、云南2省,虽然山丘型流行区血吸虫病防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局部地区仍存在血吸虫病疫情回升的风险。本文对2011、2013年发生在云南省传播阻断地区的两起血吸虫病突发疫情处置事件进行分析,指出目前山丘型流行区血吸虫病死灰复燃的风险依然存在,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全国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中血吸虫病病例报告情况,查找病例报告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并对报告病例流行特征进行分析。方法 在全国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中,导出2015–2017年血吸虫病报告病例数据,分析病例上报情况及病例流行病学特征。结果 2015–2017年全国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共上报血吸虫病病例59 981例,其中删除病例1 460例、终审病例58 521例。病例报告中存在不规范问题,主要涉及随意删除病例、病例上报时间不符合规定、病例分类错误和漏报。58 521例终审病例中,男女性别比为1.83∶1;平均年龄(51.91 ± 11.30)岁,农民和渔(船)民分别占93.26%(54 577例)和3.46%(2 022例)。国内病例主要集中在安徽、湖南、湖北和江西,4省报告病例数占全国病例总数的99.73%。北京、浙江等省(直辖市、自治区)共报告11例国外输入性曼氏血吸虫病和埃及血吸虫病病例。结论 2015–2017年全国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中血吸虫病报告病例以临床诊断病例为主;与全国血吸虫病防治工作年报表相比,全国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中血吸虫病确诊病例漏报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