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0 毫秒
1.
目的观察间日疟原虫代谢产物疟色素(HZ)对树突状细胞(DC)成熟分化的影响。方法以间日疟患者感染红细胞获得间日疟原虫制备纯化HZ,体外刺激人单核来源的未成熟DC。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0.1、1.0、10.0μmol/L不同浓度的HZ作用下DC成熟相关分子CD83、CD86、HLA-DR的表达变化;同时观察DC在HZ刺激后再经脂多糖(LPS)诱导其上述分子的表达变化。结果 0.1、1.0、10.0μmol/L的HZ刺激的DC表达CD83、CD86和HLA-DR阳性百分率均低于LPS诱导组(P均0.05);1.0、10.0μmol/L的HZ刺激组的CD83、CD86和HLA-DR明显低于未刺激组(P均0.05);HZ1.0、10.0μmol/L组HLA-DR的表达低于HZ0.1μmol/L组(P均0.05)。与未刺激组DC相比,HZ0.1μmol/L+LPS组DC的CD83表达明显升高(P0.01),CD86表达明显升高(P0.05),HZ1.0μmol/L+LPS组的CD83明显升高(P0.01);HZ10.0μmol/L+LPS组CD86表达与HZ0.1μmol/L+LPS和HZ1.0μmol/L+LPS组相比明显降低(P均0.05)。结论间日疟原虫来源的HZ能导致DC的CD83、CD86和HLA-DR表达下调,但负载HZ的DC仍可以在LPS等诱导剂作用下部分上调这些成熟相关分子的表达。HZ对DC的成熟性分化具有剂量依赖性抑制的特征。DC对HZ的过度吞噬而导致成熟抑制可能是疟原虫逃逸免疫攻击的重要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2.
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HZ)的发生率及严重性随年龄增长而增加,研究证实≥85岁的老年人群HZ发生率甚至>50%,且有1%的概率再次发生HZ[1]。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患者住院期间继发带状疱疹(HZ)的临床特征、诊断、治疗及转归.方法 回顾2008年8月至2011年7月AECOPD患者住院期间继发HZ的住院病历.结果 AECOPD住院患者中HZ发病率为0.44%(22/4276患者),男19例,年龄(69.5±7.79)岁,FEV1...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浙江省流行的肠道病毒71型HZ08株的基因特征,研究肠道病毒71型的进化及变异状况。方法设计特异性引物,RT—PCR扩增HZ08株全基因,PCR产物纯化后克隆于T载体并进行序列测定和基因进化分析。结果HZ08株的全基因组由7405个核苷酸组成,编码2193个氨基酸。HZ08的5非编码区(UTR)、VPl、VP2、VP3、VP4、P2、P3、3非编码区(UTR)和全基因组的核苷酸与C4亚型的毒株序列较高,分别为96.2%~99.1%,92.6%~99.1%,92.7%~98.4%,88%~99.2%,93.8%~99.5%,89.4%~99.2%,91.4%~98.8%,87.8%~100%和91.1%~98.9%。HZ08株与其他亚型各区段的核酸同源性均低于90%。根据VPl基因和全基因序列进行种系统发生分析显示HZ08株与中国陆和台湾的病毒进化关系较近,与国际标准株以及东南亚毒株进化关系统较远。其中HZ08株与国内流行株BJ08和Fuyang08的进化关系最近。HZ08株与C4亚型相关氨基酸序列一致,VPl的抗原性表位发生了变异。结论HZ08病毒分离株为C4亚型,与Fuyang08和BJ08株进化途径相同,为肠道病毒7l型的基因组功能学和疫苗学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带状疱疹2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病人因免疫调节紊乱,免疫功能低下,常合并细菌或病毒性感染,其带状疱疹(HZ)的患病率明显增高。为了加强对SLE并发HZ的认识,我们对28例病人作了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人均符合美国风湿病学会(1982)制定的SLE诊断标准,HZ由皮肤科或神经内科确诊。本组均为女性,年龄16~48岁。  相似文献   

6.
<正>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是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HZ)最常见的并发症,好发于老年人,属于难治性疼痛,可以持续数年。PHN病人异常痛苦,容易抑郁,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最终可能导致职业和社会能力的丧失。1 HZ和PHN HZ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VZV)感染所致。在最初感染机体后,VZV病毒可以无症状地潜伏在中枢感觉神经节和脊髓背根神经节中多年~([1])。潜伏的VZV病毒更容易在老年人和免  相似文献   

7.
综合疗法治疗带状疱疹及疱疹后神经痛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带状疱疹(HZ)及疱疹后神经痛(PHN)可长期困扰患者。使其生活质量下降。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2002年3月至2003年12月,我们采用综合疗法治疗HZ及PHN176例。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动脉粥样硬化(AS)时二甲基精氨酸二甲基氨基水解酶(DDAH)活性的改变以及虎杖(HZ)对其的干预作用。方法:将36只日本大耳白兔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高脂组(HC组)、高脂加 1、3、9 g/d 3种不同剂量HZ组(SHZ组、MHZ组、LHZ组)和高脂加L 精氨酸组(L Arg组),测定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ADMA) 水平及肾脏DDAH活性。结果: HC组AS斑块明显,腹主动脉壁中层细胞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增强,内皮细胞染色减弱,ADMA水平增高,而肾脏DDAH活性却明显降低;不同剂量 HZ组呈剂量依赖性改善上述各项指标。结论:AS时DDAH活性降低而致血浆ADMA水平增高和 NOS系统紊乱,HZ能呈剂量依赖性地提高DDAH活性并具有抗AS效应。  相似文献   

9.
马冬梅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19):4262-4263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是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HZ)最常见并发症,主要临床表现为闪电样、刀割样或烧灼样痛,且疼痛呈一过性或持续性,程度轻重不一,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1~3〕。10%的HZ患者可并发PHN,60岁以上老年患者发病率更高〔4〕。目前仍有一半左右PHN患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分离自颅脑外伤病人痰液中鲍曼不动杆菌gyrA基因突变与环丙沙星耐药性的关系。方法用ATB药敏试验条板微量肉汤法测定27株鲍曼不动杆菌对14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及序列分析的方法分析gyrA基因序列。结果27株菌中除HZ16号菌株对环丙沙星敏感外,其余26株均耐药。序列分析表明HZ16号菌株gyrA基因无突变,其序列已登录GenBank(accessionAY642140),其余26株耐药菌均存在gryA基因突变,导致耐喹诺酮决定区(QRDR)第83位的丝氨酸被亮氨酸取代。其中HZ28号菌株gyrA基因序列也已登录(GenBankAY642141)。结论gyrA基因突变是导致分离自颅脑外伤病人痰液中鲍曼不动杆菌对环丙沙星耐药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老年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 HZ)病人急性期外周血甲基转移酶样因子3(METTL3)及半乳糖凝集素3(Gal-3)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预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 PHN)的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诊治的190例老年HZ病人为研究对象,另选取50例健康体检的老年人为对照组,检测受试对象外周血METTL3 mRNA及血清Gal-3蛋白表达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根据HZ病人是否发生PHN分为PHN组(n=44)和无PHN组(NPHN组)(n=146),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PHN的相关因素,绘制ROC曲线评估METTL3 mRNA及Gal-3蛋白表达水平对PHN的预测价值。结果 HZ病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 PBMC)中METTL3 mRNA相对表达量低于对照组,血清Gal-3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老年PHN病人METTL3 mRNA表达水平与VAS评分呈负相关(r=-0.612,P&...  相似文献   

12.
本文检测了130例住院及门诊病人,分为两组:第一组为心血管病组94例,其中冠心病51例、高血压病21例,心肌炎7例,肺心病9例及肥厚型心肌病2例;第二组为非心血管病组36例,其中原发性频发室早21例,心前区隐痛5例,黑朦1例及晕厥9例。结果:心血管病组LP阳性率为8.5%(25HZ)及12.7%(40HZ),冠心病组为8.17%  相似文献   

13.
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HZ)是由水疱一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常见皮肤病,泛发性带状疱疹是带状疱疹中比较严重的一型,文献[1]报道在带状疱疹中约占8%。HZ伴发排尿困难或尿潴留的报道更为少见。我院中医科最近收治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合并带状疱疹伴急性尿潴留患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高春喜  卢西爱 《山东医药》2007,47(27):19-19
带状疱疹(HZ)除可引起皮肤、黏膜的病变外,还可损害周围神经,少数可引起带状疱疹脑炎或脊髓炎,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因此,在临床护理此类患者时,不仅需要做好局部皮肤的护理,更需要密切观察神经系统并发症的早期症状,以利于患者早期治疗与康复。现将我们对98例HZ患者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正1引言带状疱疹(herpeszoster,HZ)是由潜伏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VZV)再激活引起的,多发生于免疫力低下人群,尤其是老年人。VZV初次感染人体后临床上表现为水痘或呈隐匿性感染,并潜伏于脊髓背根神经节、颅脑感觉神经节或肠道神经元。大约25%的病人出现HZ相关并发症,其中最常见的是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1]),我国定义为HZ皮损愈合后持续至少1个月的疼痛~([2]),但国际上最常用的定义即HZ皮疹出现后持续至少3个月的疼痛~([3])。PHN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神经可塑性是其产生的基础,其机制可能包括:外周敏化、中枢敏化、炎性反应、传入阻滞、交感神经功能异常等~([4])。PHN在许多老年人中表现为单侧皮肤神经痛,通常涉及一种或多种类型的疼痛:自发性疼痛、烧灼样疼痛、刀割样疼痛、异常性疼痛和痛觉过敏。受累部位的疼痛可能持续数月或数年并严重降低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利用基因工程小鼠研究细胞型Fas相关死亡区域蛋白样β白介素-1转换酶抑制蛋白基因(cFLIP)在压力超负荷诱导的心肌肥厚及心肌纤维化中的作用。方法 cFLIP杂合子小鼠(heterozygote,HZ)和cFLIP野生型小鼠(wild type,WT)各20只分别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假手术组,每组10只。主动脉缩窄术建立小鼠心肌肥厚模型,术后4周超声检测小鼠心室腔大小及左室短轴缩短率,组织病理学方法评价心肌肥厚及纤维化程度,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在mRNA水平检测心肌肥厚标志物心钠肽,脑钠肽,β-MHC以及心肌纤维化标志物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Ⅰ、Ⅳ型胶原(collagenⅠ,Ⅳ),TGF-β1。结果术后4周,HZ模型组较WT模型组和HZ假手术组心室腔增大,左室短轴缩短率下降(P<0.05,n=10);心肌肥厚及纤维化组织病理学检测及相关标志物表达水平模型组较假手术组升高(P<0.05,n=10),而HZ模型组表达增加程度较WT模型组更为显著(P<0.05,n=10)。结论cFLIP可抑制心肌肥厚及纤维化,对心功能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道1例并发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HZ)脑炎的类肉瘤。患者女性,59岁,1981年诊断为充血性心肌病。1982年曾两次心力衰竭,分别作前斜角肌和心肌活检,诊断为类肉瘤病和心肌类肉瘤病,用强的松龙治疗。1983年2月左腹部患 HZ,4天后出现头痛、(口恶)心、呕吐和嗜睡入院。体检:心率103次,律不整,表浅淋巴结不肿大,两肺吸气末有捻发音,左 T_(10)水平  相似文献   

18.
实时超声检查已广泛用于腹水的病因诊断。我院1982年5月至1984年7月,共检查腹水患者196侧,现将结果分析报道如下。资料方法本组196例中,男156例,女40例。年龄4个月至87岁。最后诊断系经手术或腹腔镜、核素肝扫描、ERCP 及临床检查确定。实时超声检查仪为日本东芝SAL-30A 线阵型,探头频率为3.5HZ,婴幼儿为5HZ,检查方法按常规进行。腹水的声像图表现,分为单纯典型和非典型二  相似文献   

19.
DIGESTIVE TRACT     
eonta邃n互ng two open reading frames.12HZ,33B3 and33B3 were novel sequenee、Theoe DNA fragmentswere delted in 20%~60%of EC tissues and,n 10%~20%of adjaeent mueosa.Conelusion:LosS of 33H4may be aeeompanied by deletion of an adjaeent gene.1 ZBI as transposon may suppress the tumorigenesis byaetivating suppressor genes and/or by;naetivatingoneogenes.12HI/33H3 12HZ,33B2 and 33B3 may beeandidates of tumor suppressor genesthe developmenr and theCanCef.Progress一onassoeiaredw宝thof esophagea…  相似文献   

20.
带状疱疹 (HZ)是由致病原水痘 -带状疱疹病毒 (VZV)侵犯脊髓后索和机体的免疫反应 ,带状疱疹愈后易遗留疱疹后神经痛 (PHN)。尤其在老年人 ,带状疱疹的发病率和疱疹后神经痛的发生率都极高。为了评价偏振光治疗仪 (SUPER L IZERHA- 5 5 0 )照射预防老年人 PHN的效果 ,我们对老年 HZ患者进行了常规治疗和加用偏振光照射治疗的对照观察。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6 0岁以上有典型的带状疱疹表现及神经痛 ,在出现疱疹 3d以内就诊 ,并能按本方案进行治疗者为入选病例。本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照射组。疼痛的严重程度用 4级记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