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采用二步法血浆凝血因子X测定方法检测了96例肝病患者的血浆凝血因子X活性,且与60例健康成人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发现,急性血吸虫性肝病患者血浆凝血因子X活性较正常人低,但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慢性持续性肝炎患者的血浆凝血因子X活性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代偿期的病毒性肝硬化和代偿期血吸虫病性肝硬化患者的血浆凝血因子X较正常组的因子X活性极明显降低(P<0.001);失代偿期病毒性肝硬化患者的血浆凝血因子X活性进一步下降。结果显示:随肝细胞受损害程度的加深,血浆凝皿因子X活性呈梯度下降。  相似文献   

2.
恶性血液病四种血浆凝血因子测定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恶性血液病血浆凝血因子Ⅴ、Ⅶ、Ⅷ、Ⅹ的活性变化。方法:采用COAG-A-MATEXM 型血凝自动分析仪,测定了40 例恶性血液病(AL 24 例,其它16 例)血浆凝血因子Ⅴ、Ⅶ、Ⅷ、Ⅹ活性水平。结果:①AL患者4 种凝血因子活性均低于对照组( P< 0.05~0.001),缓解后恢复正常。②其它恶性血液病因子Ⅴ、Ⅹ活性低于对照组( P< 0.05),缓解后恢复正常,因子Ⅶ、Ⅷ活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③有出血倾向者因子Ⅴ、Ⅷ、Ⅹ活性比无出血倾向者显著降低( P<0.05~0.001)。结论:检测凝血因子Ⅴ、Ⅶ、Ⅷ、Ⅹ活性水平对恶性血液病,特别是AL的病情判断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3.
血浆凝血因子Ⅶ测定在冠心病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冠心病患者血浆中活化因子Ⅶ(FⅦa)、因子Ⅶ相关抗原(FⅦAg)与因子Ⅶ活性(FⅦC),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FⅦa采用重组可溶性组织因子法,FⅦAg采用ELISA法.FⅦC采用一期法测定。结果稳定型心绞痛组(3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组(20例)、急性心肌梗死(AMI)组(20例)FⅦa测定结果分别为(2.6±0.8)μg/L、(2.8±0.9)μg/L与(2.9±0.9)μg/L,均较对照组(40例)(2.2±0.7)μg/L为高(P<0.05)。三组中FⅦa/FⅦAg分别为3.20、3.88与3.81,均较对照组(2.60)为高(P<0.05),三组中的FⅦC仅稳定型心绞痛组增高(P<0.05),不稳定型心绞痛组降低(P<0.05),AMI组正常,而FⅦAg仅稳定型心绞痛组降低(P<0.05),其他组无明显改变。结论检测FⅦ评估冠心病及其危险事件的发生,以FⅦa、FⅦAg与FⅦC三项同时测定为好,而且用FⅦa绝对值及FⅦa/FⅦAg相对值作为高凝状态与危险因子比单测FⅦC更为可靠。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核黄素光化学法处理对血浆凝血因子活性和凝血功能的影响,探讨光化学法处理时间与凝血因子活性及凝血功能改变之间的关系。方法:采集健康献血者新鲜血液,立即分离血浆,经核黄素光化学法处理后立即检测血浆凝血因子活性和血浆PT、APTT、TT、纤维蛋白原浓度及血浆pH值,观察处理前后及各处理因素对上述试验结果的影响。结果:经核黄素光化学法处理后的血浆Ⅴ因子、Ⅷ因子、X因子活性分别下降17.51%、28.34%、12.63%。结论:光化学法处理后的血浆凝血因子活性有一定下降,应用于临床时应注意其量效关系的变化。  相似文献   

5.
严辉 《山东医药》2009,49(51):60-61
目的 探讨紫外线照射充氧处理对血液临床应用效果的影响.方法 采集10例健康献血者新鲜血液各20 ml,分为20份(10 ml/份)并分为两组各10份,观察组经紫外线照射充氧处理10 min后立即分离血浆,对照组避光保存10 min后分离血浆,采用全自动血凝仪磁珠法检测两组血浆凝血因子活性和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和凝血酶时间(TT)及纤维蛋白原浓度.结果 与处理前比较,观察组血浆Ⅴ、Ⅷ、Ⅹ因子活性分别下降17.60%、7.64%、3.30%;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PT、APTT、TT有一定延长,纤维蛋白原水平有一定下降.结论 紫外线照射充氧处理后的血浆凝血因子活性有所下降,凝血功能受到一定影响,但临床使用效果不受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6.
MB/光化学病毒灭活对血浆内凝血因子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12例无偿献血者捐献血浆进行亚甲蓝(MB)/光化学病毒灭活,灭活前、加入MB进行光照灭活后和过滤MB后分别检测FⅦ因子和FⅨ因子活性。发现经MB/光化学法进行病毒灭活处理后,血浆中的FⅦ因子水平下降,但活性水平仍〉75%,FⅨ因子活性无明显变化。可见MB/光化学病毒灭活工艺对血浆内FⅧ、FⅨ因子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7.
EB病毒(EBV)属于γ疱疹病毒科,是一类普遍存在的人疱疹病毒。急性白血病(AL)、多发性骨髓瘤(MM)、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再生障碍性贫血(AA)的发病机制不清,据研究资料表明,此四种恶性血液病的发病与病毒感染有关。我们应用PCR技术检测了2000~2003年新发生于黑龙江地区且住入我院的AL、MM、MDS、AA患者EBV感染情况。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凝血因子Ⅶ (FⅦ )在心肌梗死 (MI)发病中的作用 ,为MI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测定 31例健康者和 33例陈旧性心肌梗死 (OMI)患者血浆FⅦ促凝活性 (FⅦC) ,并观察 2 2例MI患者急性期 (AMI)的动态变化。结果 ①OMI患者血浆FⅦC(12 0 0± 15 3) %显著高于健康者(10 6 0± 12 3) % ,P <0 0 1;②AMI患者血浆FⅦC 于发病 12h内 (10 3 5± 16 3) %和 3天时 (10 6 5±11 0 ) %与健康者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其后逐渐升高 ,至 3周时 (12 4 7± 16 9) %与OMI患者水平相近 (P >0 0 5 )。③血浆FⅦC 与血清甘油三酯呈显著正相关 (r =0 78,P <0 0 1)。结论 心肌梗死患者存在FⅦ的慢性激活和高凝状态 ;AMI病程初期伴有FⅦ的短暂激活和大量消耗。  相似文献   

9.
血浆凝血因子Ⅶ活性测定的临床意义彭云龙,郭兴城,赵嫣近年来高凝状态在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受到了广泛重视,认为冠心病患者处于高凝状态。本文对40例冠心病患者进行凝血因子Ⅶ活性测定,以探讨其临床诊断意义。1对象与方法对象冠心病组40例,男32例,...  相似文献   

10.
高血压患者血浆细胞因子的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1.
李昌喜  刘扬  朱慕云 《临床肺科杂志》2008,13(12):1580-1581
目的探讨慢性呼吸衰竭患者凝血指标临床意义。方法对28例慢性呼吸衰竭患者治疗前后血气分析、凝血指标及28例对照组的凝血指标分别进行测定。结果血浆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在呼衰期明显升高;血浆凝血因子Ⅱ水平明显降低。血浆纤维蛋白降解产物与血氧分压呈负相关,与血二氧化碳分压呈正相关。结论慢性呼吸衰竭患者存在高凝状态,并容易导致肺小动脉血栓形成。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与血浆FDP水平增高有关。血浆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凝血因子Ⅱ测定对反映慢性呼吸衰竭患者的高凝状态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2.
血浆凝血因子X是人体血液凝固共同途径的凝血因子之一。据国内外研究表明:因子X的活性可以敏感地反映人体凝血功能的改变。因此,因子X的测定对于DIC的诊断,一般血栓病以及血栓前状态的判断都有较重要的临床价值。我室采用自行设计的血浆因子X二步测定法,测得健康人、血栓病和血栓前状态病例的因子X活性,现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正常组:健康献血员65例,男33例,女32例。年龄20~45岁。一般血栓病组:其中  相似文献   

13.
[摘要]目的 了解凝血因子V(简称V因子)在重型肝炎(简称重肝)预后因素中的作用及临床诊断标准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高甘油三酯冠心病患者血浆凝血因子Ⅶc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冠心病 (CHD)患者甘油三酯水平与血浆凝血因子Ⅶc (FⅦc)、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及其抑制物 (PAI I)活性的相关性。方法 :73例确诊CHD患者分为两组 :高甘油三酯组 (2 4例 ) ,正常甘油三酯组 (49例 )。 80例对照者亦分为高甘油三酯组 (40例 )和正常甘油三酯组 (40例 )。血清甘油三酯浓度测定采用酶法 ;PAI I及tPA测定采用发色底物法 ;FⅦc测定采用一期法。结果 :CHD患者及对照者中高甘油三酯者FⅦc、PAI I活性均有升高 ,tPA活性下降 ,其中高甘油三酯CHD患者改变最为显著 (P <0 .0 1)。结论 :高甘油三酯与FⅦc、tPA、PAI Ⅰ有明显相关性 ,高甘油三酯血症影响凝血纤溶功能  相似文献   

15.
肝硬化患者血浆凝血因子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系列检测50例肝硬化患者血浆凝血因子,分代偿期与失代偿期两组,并分别探索其临床意义。方法:凝血因子抗原测定采取火箭电泳法,凝血因子活性测定采取一期凝血法或发色底物法。结果:除凝血因子Ⅶ活性升高外,其余各凝血因子的抗原性与活性均呈不同程度的降低,其中失代偿期因子Ⅴ与纤维蛋白原的降低显著,结论:因子Ⅴ降低见于肝硬化失代偿期,其降低表明病情恶化与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6.
检测167例各类肝病患者的几种血浆凝血因子。22例息肝FⅦ:CA为90.1±24.6%,与正常组(107.5±14.5%)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26例肝硬化及20例重肝FⅦ:CA分别为38.8±10.4%及29.8±23.9%,与正常组比较,P<0.001。检测37例急肝Fg。Ag为4.06±1.04g/L,显著高于正常组(2.88±0.67g/L),P<0.05;38例肝硬化和30例重肝Fg。Ag分别为1.86±0.64g/L及0.163±0.095g/L,与正常组比较,P<0.001。各类FⅧ:CA、VWF:Ag/Ⅶ:CA、VWF:Ag均高于正常组(P<0.01)。因此,上述测定对观察疗效及判断病情有参考意义。VWF:Ag/Ⅶ:Ag对诊断肝病并发DIC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肺癌患者血浆心钠素测定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肺癌患者血浆心钠素测定的临床意义高建飞,潘显光,刘志遐,李清泉,骆红星我们用放射免疫吸附法检测75例肺癌患者血浆心钠素(ANP),比较20例肺癌患者治疗前后ANP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75例肺癌(I组)均经病理和/或细胞学证实,年龄53.42±12...  相似文献   

18.
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浆凝血因子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相似文献   

19.
恶性血液病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证实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 VEGF)能刺激骨髓血管形成 ,参与恶性血液病 ( MHD)的发生和发展 ,在 MHD发病中起重要作用、为此 ,我们测定了 2 0例MHD患者血清 VEGF水平 ,并探讨其临床意义。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本文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血液科2 0 0 0年 2月至 2 0 0 1年  相似文献   

20.
恶性血液病患者血清和骨髓透明质酸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放免法测定43例恶性血液病、37例良性血液病和23例健康人血清、骨髓液HA。结果表明:恶性血液病患者血清和骨髓液HA显著高于良性血液病(P<0.01)及健康人(P<0.01)。骨髓液HA分别是血清的2~2.5倍。若以血清HA>185μg/L为标准,则血清HA对恶性血液病诊断的敏感性为81.6%。血清和骨髓液HA在急性白血病完全缓解时下降,复发时又升高。观察血清和骨髓液HA变化,对鉴别良、恶性血液病、判断急性白血病病情及估计预后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