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亚甲蓝/光化学灭活病毒方法对血浆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亚甲蓝/光化学法可有效地灭活血浆中的病毒。为进一步观察该法对灭活血浆中诸成分的免疫活性及生化指标的影响,本研究用灭活病毒的条件处理单采血浆。将合有1μmol/L亚甲蓝的血浆置于照度为40000lux的可见光下,在室温条件下处理1小时。结果表明,除凝血因子调,PT和APTT有一定程度降低外,其它血浆蛋白活性未见明显变化,血浆中的白蛋白、葡萄搪、多种无机盐含量及血浆pH值未受影响。处理后的血浆经不同电泳及免疫化学技术分析,未见新的抗原产生,电泳迁移率与未处理组相同。结论:亚甲蓝/光化学法对大多数血浆成分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2.
<正>目前亚甲蓝光化学照射技术(methylene blue plus light,MBP)照射血浆以灭活病毒,已在采供血机构广泛应用。资料表明血浆病毒滴度降低程度与所用亚甲蓝浓度有直接关系,但进入人体的亚甲蓝过多,会对机体产生毒性作用,且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亚甲蓝/光照法病毒灭活血浆的制备及其临床应用评价。方法随机抽取200份病毒灭活血浆,检测灭活前后的血浆容量、总蛋白、凝血因子及亚甲蓝的残余量;选取15756人份HBsAg、抗-HCV、抗-HIV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阴性者的血浆,在病毒灭活前后分别进行HBV、HCV、HIV的核酸检测;临床随机抽取200例输注病毒灭活血浆的患者,观察病毒灭活血浆输注后是否出现输血不良反应。结果经亚甲蓝/光照法进行灭活处理的血浆,血浆容量达到(227.34±5.21)g,回收率达到(96.67±2.34)%;血浆总蛋白、血浆凝血因子(Ⅷ因子和纤维蛋白原)回收率分别达到(88.69±3.32)%,(86.84±2.16)%和(84.62±1.86)%,与处理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经病毒灭活后亚甲蓝的残余量为(1.17±0.05)μmol/L,而过滤后残余量减少至(0.16±0.03)μmol/L,去除率达到86.32%;对15756人份血浆进行HBV、HCV、HIV核酸检测,发现HBV阳性23例,HIV阳性1例,阳性率为1.52‰,进行病毒灭活后,HBV、HCV、HIV核酸检测均为阴性。病毒灭活血浆输注人体后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采用亚甲蓝/光照法进行病毒灭活的血浆,临床使用较安全;病毒灭活血浆能够有效降低经输血传播疾病的危险性,且不良反应较小。  相似文献   

4.
5.
张淑琴  温涛  赵君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15):3617-3618
亚甲蓝光化学法(MB-P)可消毒处理单袋新鲜冰冻人血浆,对经血液传播的主要病毒HIV、HBV和HCV等都具灭活作用,能显著提高临床输血的安全性,已在我国推广应用,但对于该法制备的病毒灭活血浆还缺乏系统规范的操作方法和质量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6.
亚甲蓝/光化学法灭活病毒对血浆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对血液进行病毒灭活是保障安全输血的措施之一,亚甲蓝/光化学法灭活人血浆中病毒的效果已被证实,但其对血浆成分影响的报道很少。目的:观察亚甲蓝光化学法病毒灭活血浆对血液成分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40份采血后6h内400mL全血制备的新鲜血浆称质量留样,然后与亚甲蓝病毒灭活过滤器无菌连接,亚甲蓝的终浓度在0.9~1.3μmol/L。将加入亚甲蓝的血浆置入4℃病毒灭活箱的搁架上,摆动频率60次/min,利用32000~38000Lx光照强度的可见光4℃照射35min,将光照后的血浆通过病毒灭活过滤器滤除亚甲蓝和残余白细胞,混匀后留样10mL,立即置于-80℃冰箱冻存。检测照射前后样品的血浆量、亚甲蓝浓度、FⅧ∶C、FⅤ∶C、VWF、Fib含量的变化。结果与结论:血浆病毒灭活后血浆容量、FⅧ∶C、FⅤ∶C、VWF、Fib的回收率分别为(96.39±1.73)%、(82.55±9.25)%、(81.03±15.27)%、(93.25±6.17)%、(81.61±14.25)%。亚甲蓝光化学法灭活血浆病毒对血浆中大多数成分的影响不明显,可以满足临床安全输血的需求。  相似文献   

7.
背景:对血液进行病毒灭活是保障安全输血的措施之一,亚甲蓝/光化学法灭活人血浆中病毒的效果已被证实,但其对血浆成分影响的报道很少。目的:观察亚甲蓝光化学法病毒灭活血浆对血液成分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40份采血后6h内400mL全血制备的新鲜血浆称质量留样,然后与亚甲蓝病毒灭活过滤器无菌连接,亚甲蓝的终浓度在0.9~1.3μmol/L。将加入亚甲蓝的血浆置入4℃病毒灭活箱的搁架上,摆动频率60次/min,利用32000~38000Lx光照强度的可见光4℃照射35min,将光照后的血浆通过病毒灭活过滤器滤除亚甲蓝和残余白细胞,混匀后留样10mL,立即置于-80℃冰箱冻存。检测照射前后样品的血浆量、亚甲蓝浓度、FⅧ∶C、FⅤ∶C、VWF、Fib含量的变化。结果与结论:血浆病毒灭活后血浆容量、FⅧ∶C、FⅤ∶C、VWF、Fib的回收率分别为(96.39±1.73)%、(82.55±9.25)%、(81.03±15.27)%、(93.25±6.17)%、(81.61±14.25)%。亚甲蓝光化学法灭活血浆病毒对血浆中大多数成分的影响不明显,可以满足临床安全输血的需求。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亚甲蓝残留量在病毒灭活血浆中的限量检测方法。方法留取病毒灭活血浆亚甲蓝滤过前和滤过后的样本各30份,每10份为一组,共分为三组:对照组,使用批号为2013001-A的病毒灭活过滤器;试验一组和试验二组,均使用批号为2013002-B的病毒灭活过滤器。采用固相萃取小柱对血浆样品和标准品中的亚甲蓝进行萃取分离,结合分光光度法进行测定;通过已知浓度的标准品计算得到3组试验中每袋血浆的亚甲蓝释放量、残留量/率。用双缩脲法测定总蛋白,计算总蛋白测定回收率;使用血凝仪测定VIII因子含量,计算VIII因子回收率。结果三组亚甲蓝释放量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试验一组和试验二组亚甲蓝残留量及亚甲蓝残留率增大,但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与试验一组比较,试验二组亚甲蓝残留量及亚甲蓝残留率降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新型过滤器对血浆中亚甲蓝过滤两次,既能缩短过滤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又能降低血浆中亚甲蓝残留率,保证血液产品质量,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血液的安全性越来越受到重视。为提高输血安全性,在血液检测项目增加的同时,血液检测技术也在不断改进。但这些都无法完全杜绝输血传播病毒的可能性。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亚甲蓝光化学法血浆病毒灭活技术对于提高输血安全性有很大潜力,本文就该技术的研究进展,以及在我国血站开展后的应用情况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对血液进行病毒灭活是保障安全输血的措施之一,亚甲蓝/光化学法灭活人血浆中病毒的效果已被证实,其病毒滴度减少程度与所用的紫外光照强度和亚甲蓝浓度直接相关[1,2]。我们观察亚甲蓝/光化学法灭活病毒前后血浆蛋白浓度和凝血因子活性的变化,以及照射后过滤吸咐亚甲蓝的血浆经速冻并最终制备成冷沉淀制品中凝血因子的变化。1材料与方法1.1试剂与仪器Dade Behring Marbury GmbH凝血因子检测试剂(德国Marburg,批号436515),总蛋白液体检测试剂(北京中生北控生物科技,批号040261);四联采血袋(长春泰尔茂,批号20040612),一次性使用病毒灭活输…  相似文献   

11.
亚甲蓝光化学法灭活血浆病毒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高血液制备技术,可有效地减少经血传播传染性疾病的发生。亚甲蓝(methylene blue,MB)光化学法灭活病毒技术能提高血浆输注的安全性,本文针对该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系统综述。  相似文献   

12.
随着输血医学的发展,血液安全得到了显著改善,但仍受到新发传染病病原体和未知病原体的威胁。免疫介导的反应是输注血浆最常见的不良反应。血浆输注的两大风险是感染风险和免疫风险。亚甲蓝光化学法是目前我国用于血浆病毒灭活的主要方法之一,能有效灭活大多数脂质包膜病毒。为探讨亚甲蓝光病毒灭活血浆应用的安全性,本文对其灭活病毒的有效性、对凝血因子的影响、输注的不良反应及血浆残余亚甲蓝的安全性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荧光与亚甲蓝联用对血浆中病毒灭活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细胞感染试验、凝血法、交叉免疫电泳等技术 ,观察荧光与亚甲蓝联用对血浆中水泡性口炎病毒 (VSV)和辛德比斯病毒 (SV)的灭活效果及血浆蛋白的变化。结果 ,向盛装在聚氯乙烯袋内的血浆中加 1μmol/L亚甲蓝并经荧光 (30 0 0 0Lux)照射 30min ,可将血浆中滴度 >7TCID50 (lg)的VSV和SV灭活。消毒后 ,血浆中的Ⅷ :C、Ⅸ :C、纤维蛋白原的回收率 >75% ,白蛋白、球蛋白的回收率 >85% ,蛋白免疫原性无变化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浆袋和灭活袋连接过程中,采用自动化设备进行穿刺替代人工穿刺,避免人工穿刺伤及手指,导致感染风险。方法将消毒空袋灌入200mL水,在血袋自动穿刺机与灭活袋进行穿刺连接,考察穿刺准确性,有无穿偏、穿漏情况,传感器响应、排出机构运行、整机程序优化、穿刺结合力测定、亚甲蓝浸润时间等项目。结果穿刺准确可靠,无穿偏及穿漏现象发生,穿刺结合力经抽查测试,符合要求。结论血袋自动穿刺机可以替代人工进行血浆袋和灭活袋的穿刺连接。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如何在提高病毒灭活血浆制备效率的基础上,尽可能减少血浆中的亚甲蓝残留量/率.方法 将30份200 ml新鲜血浆,平均分为3组,对照组使用旧型病毒灭活过滤器,实验1组和2组使用新型过滤器,对照组和实验1组对血浆中的亚甲蓝只进行1次滤除,实验2组对亚甲蓝进行2次滤除,留样测定每组滤过前、后的亚甲蓝含量,以及总蛋白...  相似文献   

16.
病毒灭活血浆制备流程的建立及其对血浆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病毒灭活过程对血浆质量的影响;建立病毒灭活血浆的工艺流程。方法分5次共制备200 ml病毒灭活血浆34袋,血浆容量和外观检测34袋,凝血因子效价检测15对样本,并对病毒灭活柜性能进行了控制和监测。结果经病毒灭活处理后血浆回收率为(91.8±1.4)%,与灭活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4.85);凝血因子回收率为(78.84±6.04)%,有9份样本凝血因子效价低于0.7 IU/ml;病毒灭活柜性能稳定。结论建立了优化的工艺流程,临床应用效果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7.
亚甲蓝光化学病毒灭活法对血浆质量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血浆输注在临床输血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主要用于治疗各种凝血因子缺乏引起的凝血功能障碍。由于血浆传播病毒的危险比较大,因此,用适合于血浆病毒灭活的方法处理临床输注的血浆,对于提高输血的病毒安全性有重要意义。本站于2007年8月起对血浆进行亚甲蓝光化学病毒灭活法处理后才供应于临床。为探讨本灭活处理对血浆FⅧ因子、纤维蛋白原和总蛋白几个质量指标的影响,笔者对病毒灭活后的血浆FⅧ因子、纤维蛋白原和总蛋白的抽样进行检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亚甲蓝光敏法对人血浆的消毒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亚甲蓝(Methyleneblue,下简称MB)是一种吩噻嗪类染料,化学名称为氯化3,7-双(二甲氨基)吩噻嗪-5-三水合物,结构式为C16H18ClN3S·3H2O。在可见光照射下,该化合物可被激发,并在661±2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峰〔1〕。早...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成分输血技术的不断进步,血液的安全性愈来愈受到关注。虽然对输血相关病原体检测方法的不断进步极大程度的减少了由输注血液成分传播的病毒性疾病,但由于病毒感染血液后“窗口期”的存在;现行的检测方法不能将病毒检出;对已知病毒有效的检测还不能100%检出;新出现的病毒和微生物还不能检测出来。因此,血液输注仍无法达到“零风险”。而血浆也是病毒含量较多的血液成分之一,未经病毒灭活处理的血浆常传播病毒影响输血安全。为了从根本上消除输血传播病毒的危险,必须将加强血液筛查与病毒灭活结合起来。近年来发展起来的血浆病毒灭活技术是提高血浆安全性的有效途径。目前,有关血浆病毒灭活的技术有很多,其中比较成熟的技术有:溶剂/去污剂方法和亚甲基蓝联合可见光照射方法,以及以病毒核酸为靶点的光化学技术。  相似文献   

20.
亚甲蓝光敏法对人血浆中病毒的灭活研究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向人血浆中加入1μmol/L亚甲蓝,以10000lx强度的溴钨灯光照射5min,可灭活1065TCID50的水泡性口炎病毒与10741TCID50的辛德毕斯病毒;作用2min可灭活10509TCID50的人免疫缺陷1型病毒。但作用60min仍不能破坏HBsAg抗原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