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研究人早孕期绒毛及滋养细胞趋化因子SDF-1的表达、分泌及其对蜕膜免疫活性细胞的募集作用.方法收集早孕期绒毛组织并检测SDF-1的定位表达;用ELISA分析早孕期滋养细胞培养上清液中SDF-1的浓度水平;分离早孕期蜕膜免疫活性细胞,以趋化试验研究SDF-1及滋养细胞培养上清液对蜕膜免疫活性细胞的趋化作用.结果人早孕期滋养细胞表达并分泌SDF-1;一定浓度范围的SDF-l对蜕膜免疫活性细胞具有趋化作用,最大趋化指数为3.27±0.89;滋养细胞培养上清液也明显趋化蜕膜免疫活性细胞,趋化指数为2.11±0.79.结论人早孕期滋养细胞表达的SDF-1对蜕膜免疫活性细胞具有趋化、募集作用,从而有助于形成蜕膜独特的淋巴细胞群体并维持母-胎免疫耐受.  相似文献   

2.
蜕膜自然杀伤细胞趋化因子受体的表达及募集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Wu X  Li DJ  Yuan MM  Zhu Y  Wang MY 《中华医学杂志》2004,84(12):1018-1023
目的 研究早孕期人蜕膜自然杀伤 (NK)细胞趋化因子受体谱的表达及其特异性募集的机制。方法 收集早孕期蜕膜组织 ,免疫磁珠分选CD5 6 brightCD16 -NK细胞 ;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RT PCR)检测CD5 6 brightCD16 -NK细胞中 18种趋化因子受体的转录水平 ,筛选出高表达的趋化因子受体 (即CXCR4及CXCR3)。原位杂交及免疫组织化学分析CXCR4特异性配体基质细胞衍生因子 (SDF 1)在早孕胎盘的定位表达 ;ELISA检测早孕滋养细胞培养上清液中SDF 1α的浓度水平。趋化试验研究重组人SDF 1α(rhSDF 1α)及滋养细胞培养上清液对蜕膜CD5 6 brightCD16 -NK细胞的趋化作用。结果 人蜕膜CD5 6 brightCD16 -NK细胞可转录多种趋化因子受体 ,其中CXCR4及CXCR3mRNA呈高水平表达。人早孕期滋养细胞表达趋化因子SDF 1;原代培养的滋养细胞可自发分泌SDF 1α,培养 6 0h后上清液中SDF 1α的浓度达 385ng/L± 91ng/L。rhSDF 1α及滋养细胞培养上清液对蜕膜CD5 6 brightCD16 -NK细胞具有显著趋化作用。当rhSDF 1α为 10 μg/L时趋化至Transwell下室中的细胞可达总细胞数的2 2 9%± 4 3%。结论 人早孕期蜕膜CD5 6 brightCD16 -NK细胞高水平转录CXCR4 ,而滋养细胞则表达并分泌CXCR4的配体SDF 1。SDF 1趋化、募集CD5 6 br  相似文献   

3.
目的:检测早孕期绒毛及蜕膜组织中泛素特异性水解酶22(USP22)基因和蛋白水平表达,以探讨USP22在母-胎界面的生理性调节作用。方法:分别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荧光实时定量PCR法、Western blot检测20例早孕期正常妊娠妇女及15例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患者绒毛、蜕膜组织中USP22的定位、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USP22在早孕期绒毛和蜕膜组织中均呈阳性表达。在蜕膜基质细胞,USP22主要定位于胞质,少部分定位于胞核;在绒毛滋养细胞,USP22主要表达于绒毛细胞滋养细胞的胞质和胞膜。实时荧光定量PCR及Western blot检测显示绒毛及蜕膜组织中均可见USP22mRNA及蛋白的表达;与正常妊娠组比较,复发性流产组绒毛USP22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蜕膜组织中USP22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USP22在人早孕期母-胎界面表达,并参与了正常早孕期绒毛滋养细胞侵袭的调控和正常妊娠的维持。母-胎界面USP22表达下降可能是导致自然流产发生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4.
自然流产病例的绒毛与蜕膜细胞增殖和细胞凋亡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从细胞增殖与细胞凋亡的角度探讨自然流产的发生机制。方法 对 30例正常早孕吸宫流产病例和 30例自然流产病例的绒毛与蜕膜组织进行研究。常规光镜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 ;免疫组织化学S P法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在细胞中的表达 ;用DNA缺口原位未端标记技术 (TUNEL)检测细胞凋亡 ;免疫组化S P法检测bcl 2 bax基因蛋白表达率比值。结果 自然流产绒毛组织形态学结构均出现程度不同的退行性改变 ,绒毛的细胞滋养细胞及蜕膜中增殖指数 (PI)较正常早孕时明显减少 (P <0 0 1) ,而合体滋养细胞中从未发生过增殖 ,PI为 0 ;与此相反自然流产绒毛的细胞滋养细胞、合体滋养细胞及蜕膜中凋亡指数 (AI)较正常早孕时明显增多 (P <0 0 5 ,P <0 0 1) ,同时 ,早孕流产的绒毛及蜕膜中促 /抑凋亡基因bcl 2 bax表达率的比值也较正常早孕时下降 (P <0 0 5 ,P <0 0 1) ,结果与细胞凋亡的发生一致。结论 细胞增殖和凋亡可能在孕卵发育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绒毛和蜕膜组织中大量的细胞凋亡是其形态学退变的根本 ,并进而阻碍了孕卵的发育。  相似文献   

5.
米非司酮对LIF在人早孕期绒毛滋养细胞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通过对比观察米非司酮对白血病抑制因子(leukem ia inh ib itory factor,LIF)在人早孕期绒毛滋养细胞中表达的影响,探讨米非司酮对终孕的分子免疫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20例米非司酮药流终孕的早孕期绒毛滋养细胞中LIF的表达情况。20例人流终孕的正常早孕期绒毛为对照组。结果:米非司酮药流组滋养细胞中LIF的表达较人流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其PU值(x-±s)分别为11.24±5.39,24.76±11.07。结论:米非司酮可明显降低LIF在人早孕期绒毛滋养细胞中的表达,进而不利于胚胎的生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环孢素A(CsA)在体外对早孕期滋养细胞产生白细胞介素10(IL-10)和干扰素Y(IFN-γ)的影响。方法采用酶消化法分离绒毛滋养细胞,加入不同浓度的CsA进行体外培养。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及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滋养细胞上IL-10和IFN-γ蛋白及mRNA的表达。结果CsA在0.1umol/L、1umol/L时较对照组对滋养细胞的IL-10的蛋白分泌和mRNA表达均有明显促进作用(P<0.05);不同浓度的CsA对IFN-γ蛋白分泌和mRNA表达均无明显作用(P>0.05)。结论CsA在合适浓度范围内对滋养细胞的IL-10、IFN-γ分泌有良性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7.
TGF-β/Smads信号通路与滋养细胞的恶性侵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人类胚胎植入过程中,滋养细胞对子宫内膜组织的有限侵袭是受严格精细调控的,其过度的侵入与绒癌的形成有关[1].研究表明,体内多种细胞因子对滋养细胞的侵入具有调节作用.如自分泌和旁分泌的TGF、TNF-α、IGF、EGF以及丝裂原等均能通过细胞内某些信号通路调控滋养细胞MMP、uPA等侵袭相关蛋白酶的表达,从而调节滋养细胞的侵袭作用[2-4].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是目前研究最多的参与滋养细胞侵入调节的细胞因子.研究发现,胎盘绒毛小叶的合体滋养细胞、细胞滋养细胞及绒毛的间质滋养细胞、蜕膜腺体细胞和间质细胞有TGF-β1表达,说明TGF-β1可能主要由以上几种细胞合成并分泌[5,6].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绒毛滋养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方法,用于探讨早孕期自然流产的病因。方法通过体外细胞培养获取较多的绒毛滋养细胞中期分裂相,制备染色体片进行核型分析,观察早孕期流产绒毛滋养细胞染色体畸形的发生率。结果成功建立了滋养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方法,58.3%(21/36)的早孕期自然流产患者滋养细胞染色体异常。结论开展流产绒毛滋养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对于明确早孕期自然流产病因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明确早期妊娠母胎界面中固有模式识别受体NOD1/NOD2的表达情况?【方法】 分别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及Real-Time PCR法检测12例早孕期绒毛及蜕膜组织中NOD1/NOD2表达?【结果】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绒毛组织中NOD1/NOD2主要定位于绒毛滋养细胞胞质中,蜕膜组织也检测到NOD1/NOD2分子的表达?在mRNA水平上,绒毛组织中NOD1/NOD2的表达量高于蜕膜基质细胞(DSC),分别为P = 0.03和P = 0.009;DSC中NOD1的表达量高于NOD2,P = 0.029,差异具有显著性?绒毛组织中NOD2的表达高于NOD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NOD1/NOD2在早孕期母胎界面中绒毛组织有表达,可能参与胚泡的着床?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外源性Neogenin对人滋养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凋亡机制中可能存在的传导通路.方法 行早孕期滋养细胞株TEV-1培养,应用吖啶橙/溴化乙啶(AO/EB)双染法检测经不同浓度的Neogenin处理细胞24 h后TEV-1细胞的凋亡情况,并同时检测Caspase-3活性的变化.结果 Neogenin可诱导TEV-1细胞凋亡,且存在剂量依赖性.在0、1、5、10及50 ng/mL浓度Neogenin作用下,其凋亡率依次为(5.34±0.32)%、(29.86±0.92)%、(38.15±0.24)%、(40.15±0.27)%及(52.37±0.20)%.但Caspase-3的活性变化不明显,依次为对照组的(1.02±0.02)、(1.06±0.00)、(0.93±0.02)、(1.04±0.01)倍.结论 Neogenin诱导滋养细胞凋亡,其凋亡信号通路与Caspase信号传导通路不存在必然联系.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检测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在正常早、中、晚孕期绒毛及蜕膜组织中的定位及表达情况来探讨其在妊娠期的可能作用.方法 分别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SP法)及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早、中、晚孕期绒毛及蜕膜中OPN的表达.结果 OPN在正常早、中、晚孕期绒毛及蜕膜中均有表达,其主要定位于细胞滋养层细胞、合体滋养层细胞及蜕膜细胞的胞膜和胞质中,此外在绒毛间质及血管中亦呈阳性表达.OPN mRNA及其蛋白表达水平的比较,在绒毛组织中,早孕期低于中孕期(P<0.05),中孕期低于晚孕期(P<0.05);蜕膜组织中,早孕期的表达量最高,与中、晚孕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在中、晚孕期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胚胎发育进程中.绒毛中OPN的表达量随孕周增加而增加,而蜕膜中以早孕期表达最强,推测它在孕早期可能更多是参与调节侵袭作用,而在中晚孕期可能更多的是维持免疫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基质细胞衍生因子(SDF-1)对体外培养的大鼠巨噬细胞的趋化作用和对培养的巨噬细胞株U937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mRNA表达的作用,以及蛋白激酶C(PKC)对其的影响.方法 用Boyden小室法观察人SDF-1对培养的大鼠脾巨噬细胞的趋化效应,以及蛋白激酶C抑制剂氯化白屈菜季铵碱对其趋化反应的影响;用RT-PCR方法观察浓度为100 ng/ml的SDF-1作用12 h后人U937细胞VEGF的表达以及氯化白屈菜季铵碱对其作用的影响.结果 SDF-1对体外培养的大鼠巨噬细胞表现出剂量依赖的趋化作用,100 ng/ml时作用最强,趋化细胞数为(398±159)个/视野;不同浓度的氯化白屈菜季铵碱预处理后均能抑制巨噬细胞的趋化反应,10ng/Lmol/L时抑制作用最强.SDF-1的趋化细胞数下降至(68±31)个/视野.SDF-1能使U937细胞VEGF的mRNA转录水平提高20%;当氯化白屈菜季铵碱预处理后,此促进效应受到明显抑制,氯化白屈菜季铵碱浓度为10靘ol/L时作用最强.仅可检测到微量VEGF.结论 SDF-1通过其受体CXCR4实现对巨噬细胞的趋化作用和促VEGF表达的作用,PKC参与调控该过程.  相似文献   

13.
沈媛  罗新  王晓玉 《广东医学》2008,29(3):419-422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β3(TGF-β1,TGF-β3)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方法60例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妊娠期高血压患者20例,轻度子痫前期患者20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20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分娩后胎盘滋养细胞及蜕膜细胞TGF-β3和TGF-β1的表达,20例正常妊娠孕妇为对照组。取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剖宫产后分娩胎盘绒毛体外培养24h,然后分别收集培养后1,4,12,24h上清液,采用ELISA法检测胎盘滋养细胞TGF-β1和TGF-β3的分泌。结果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绒毛滋养层细胞和蜕膜细胞TGF-β3阳性表达率和表达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TGF-β1阳性表达率和表达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重度子痫前期组分娩后胎盘绒毛体外培养24h后,于1,4,12,24h分别收集上清液中TGF-β1和TGF-β3的分泌均显著高于正常孕妇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胎盘绒毛滋养层细胞的TGF-β3,TGF-β1表达异常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PPARγ和MMP-2与早孕细胞滋养细胞浸润的关系;方法本研究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早孕早期和早孕晚期绒毛组织中PPARγ和MMP-2蛋白的表达;结果PPARγ蛋白主要定位在早孕绒毛细胞滋养细胞核及绒毛外滋养细胞柱和细胞岛的细胞滋养细胞核内,MMP-2阳性颗粒主要存在绒毛细胞滋养细胞和合体细胞滋养细胞胞浆内,绒毛间质细胞内亦有阳性染色,且早孕早期绒毛PPARγ表达量高于早孕晚期(P<0.05),而MMP-2表达量在早孕晚期高于早期(P<0.05),与PPARγ呈负相关(r=-0.74,P<0.01);结论PPARγ在调节滋养细胞浸润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而且其作用可能是通过调节MMP-2的表达实现的,为深入探讨PPARγ及配体在滋养细胞浸润机制中的作用提供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在妊高征子宫蜕膜及胎盘中的表达,在20例正常妊娠及24例中、重度妊高征患者中,以选择性剖宫产取其子宫蜕膜及胎盘,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其ICAM-1的表达,发现妊高征子宫蜕膜的血管中可见ICAM-1阳性的滋养细胞侵人,且这些血管周围有淋巴细胞浸润(P<0.05);胎盘合体滋养细胞染色明显强于正常妊娠(P<0.001).结果表明ICAM-1阳性滋养细胞侵入蜕膜血管伴血管周围淋巴细胞浸润,以及胎盘合体滋养细胞ICAM-1表达增强.提示ICAM-1介导的免疫机制在妊高征的发病中可能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EGF),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对滋养层细胞EGFR表达进行定位,定量分析,同时观察不同浓度的EGF对体外培养绒毛组织分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的影响。结果:EGFR在不同孕期滋养层细胞表达的强度不同,其中孕早期较妊娠中期,晚期表达强,平均A值高,而在孕早期不同阶段EGFR的表达也有差异,妊娠4-6周,7-9周滋养层细胞表达低于10-12周,EGF具有促进体外培养的绒毛组织分泌HCG的功能,且随浓度增加而分泌功能增强,当EGF浓度为100ng/ml时,HCG的分泌量达到峰值,EGF浓度达到200ng/ml时,HCG的分泌量不再增加。结论:EGFR在不同孕期滋养层细胞表达的强度不同,与妊娠期间孕妇体内HCG的浓度变化具有一致性;EGF在一定范围内具有促进滋养细胞分泌HCG的功能,由于EGFR在滋养层细胞上表达的数量是一定的,当EGF饱和了EGFR所有结合位点HCG分泌不再增加,所以EGF,EGFR可能是通过影响滋养层细胞HCG的分泌来调节胚胎的发育。  相似文献   

17.
Survivin在反复自然流产患者妊娠组织中的表达异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反复性自然流产(RSA)患者绒毛及蜕膜组织中细胞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的表达异常,及与反复性自然流产的相关性. 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26例RSA患者和20例正常早孕妇女绒毛及蜕膜组织内survivin在蛋白水平上的表达,并进行图像分析、比较、计算其平均阳性单位值(PU). 结果 Survivin在正常早孕及自然流产绒毛、蜕膜中均有表达,正常早孕组绒毛滋养细胞、蜕膜细胞survivin的表达分别为PU=15.12±2.05、PU=10.81±2.02,RSA组绒毛滋养细胞、蜕膜细胞survivin的表达分别为PU=8.86±2.31、PU=6.93±2.15,正常早孕组survivin的表达明显强于RSA组(P<0.01),有显著性差异. 结论 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在妊娠绒毛及蜕膜组织中低水平表达,可能是导致反复性自然流产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肿瘤转移抑制基因KAI1/CD82在自然流产绒毛和蜕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建立蜕膜基质细胞(decidual stromal cell,DSC)与滋养细胞共培养模型,探讨KAI1/CD82在人母—胎界面的生物学作用.方法 分别采用RT-PCR和Real-time PCR、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技...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地塞米松(DEX)对原代培养的早产胎盘绒毛滋养细胞11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2(11β-HSD2)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酶消化法和组织块培养法进行早产胎盘原代绒毛滋养细胞培养、纯化和鉴定;用DEX(100 nmol/L)模拟两疗程糖皮质激素给药干预原代堵养的绒毛滋养细胞,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免疫印迹法检测滋养细胞11β-HSD2 mRNA及蛋白表达情况;此外在DEX干预的同时加入RU486(1 μmol/L),检测滋养细胞11μ-HSD2 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DEX干预原代培养滋养细胞,培养1 d后11β-HSD2 mRNA表达开始上升.第2 d和第3 d继续升高(P<0.05),第4 d改为无药物培养液后表达明显下降,第5 d~7 d重复给药后再次升高(P<0.05);在DEX干预的同时加入RU486(1μmol/L)共同作用,可见每天滋养细胞11β-HSD2蛋白和mRNA表达下降不显著(P>0.05).结论 重复给予DEX具有刺激原代培养的早产胎盘绒毛滋养细胞增加11β-HSD2蛋白和mRNA表达的作用}故早产胎盘滋养细胞可以通过词节11β-HSD2表达起到保护胎儿的屏障作用.  相似文献   

20.
自然流产绒毛与蜕膜组织中细胞凋亡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细胞凋亡在自然流产患者绒毛和蜕膜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在自然流产中的作用。方法应用TdT介导的dUTP缺口原位末端标记技术(terminal deoxvnucleotidvl transferase-mediated dUTP-biotin nick endinglabeling,TUN-EL)检测40例早孕自然流产病例(研究组)和40例早孕人工流产病例(对照组)绒毛和蜕膜组织中细胞凋亡情况。结果凋亡指数在自然流产绒毛细胞滋养层细胞、合体滋养层细胞和蜕膜中分别为(24.54±3.21)%、(40.25±5.27)%和(56.14±4.56)%,早孕人工流产分别为(10.31±1.25)%、(15.65±5.45)%和(10.54±1.82)%,两组间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结论自然流产患者绒毛和蜕膜组织中细胞凋亡显著增加,其在自然流产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