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突然加大硝酸甘油静滴剂量引起室颤致死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病例资料 患者,男性,40岁。因先天性主动脉瓣狭窄,反复心衰多次住院治疗。本次因呼吸困难,不能平卧,发作性心前区疼痛10天,水肿3天于1994年3月30日再次来院。入院查体:T36.3℃ P120次/分,R28次/分,BP14/9KPa。端坐位,口唇紫绀,颈静脉怒张,两肺底可闻及细湿罗音,主动脉瓣区可触及收缩期震颤,心界向左扩大,心率120次/分,频发早搏,心音低钝,  相似文献   

2.
1 病历摘要 男,28岁 .因咳嗽、咯血痰11个月,尿色加深3个月,发热1周于2006年3月8日入院.外院胸片示两肺中下野片状模糊阴影,按肺炎治疗无效.既往健康.体检:体温39℃,脉搏120次/分,呼吸28次/分,血压 12/6kPa,贫血貌,两肺可闻及痰鸣音 ,心率120次/分,律齐,心尖区可闻及收缩期杂音,肺动脉瓣第2心音大于主动脉瓣第2心音,肾区轻度叩击痛.  相似文献   

3.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53岁,因"活动后气促8年,加重伴咳嗽咳痰1个月"入院.患者入院时血压100/70mmHg,脉搏76次/min,呼吸25次/min,高枕卧位,口唇发绀,颈静脉充盈,双肺可闻及湿哕音,双下肢凹陷性水肿.专科检查:心前区无异常隆起,心尖搏动位于左侧第6肋间锁骨中线处,心界叩诊向左下扩大,心率76次/min,律不齐,可闻及早搏,约4次/min,S1稍低,P2>A2,P2亢进,二、三尖瓣听诊区可闻及3/6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主动脉瓣区可闻及舒张期叹气样杂音.  相似文献   

4.
1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83岁,因发作性胸闷40年,活动后气短3年,加重10余天,以“冠心病、心功能不全”于2008年7月30日13:30收入院。既往高血压病10余年,2型糖尿病1年,主动脉瓣重度狭窄1年。查体:血压11.3/8.0kPa,口唇无紫绀,颈静脉无怒张,双肺听诊未闻及干湿罗音,心率50次/分,律齐,主动脉瓣第一、二听诊区可闻及3级喷射性收缩期杂音,向颈部传导;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双下肢无水肿。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49岁,风心,二尖瓣、主功脉办联合病变,心房颤动一年,因转复心律于1986年5月21日入院。检查:T36.2℃,P80次/分,BP110/70mmHg。心界向左下增大,律不齐,心尖区可闻及Ⅲ级收缩期及舒张期隆隆样杂音,主动脉瓣付区Ⅱ级收缩期,Ⅲ级吹风样舒张期杂音。肝肋下3cm,肝颈征(+),下肢浮肿(+)。实验室检查:血沉2毫米/小时,抗“○”<333单位/毫升,其余(一)。正位胸片、超声心动图:左房、左室及右室增大,二尖瓣前叶尖角城墙,后叶同向,主动脉瓣回声增强。经强心、利尿等治疗,心室率80~100  相似文献   

6.
患者,女,27岁.因发热心累50天,双下肢水肿7天入院。T38℃,P96次/分,R25次/分,BP14.5/8kPa,急性病容,高枕卧位,全身皮肤无瘀点瘀斑或化脓点,咽部充血(++),颈静脉怒张、颈动脉搏动可见,双肺底细湿鸣,心界向左扩大,早搏8次/分,心尖区可闻(?)/6全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及舒张中晚期隆隆样杂音,主动脉瓣及副区可闻叹气样舒张早期杂音。肝于肋下7cm,剑下10cm,肝颈征(+)。双下肢凹陷性水肿(++),毛细血管搏动征(+)。水冲脉(+)。实验室检查:Hb95g/L,WBC17.2×10~9/L,N 0.87,L 0.13。肝肾功  相似文献   

7.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52岁,已婚.因发作性腹痛伴恶心、大汗、心悸、气促3个月,再发1 d入院.入院体格检查:血压120/80 mm Hg,脉搏115次/分,平卧位,急性重面容,烦躁,唇发绀,颈静脉无充盈,双上肺及左背部可闻细湿啰音,心界不大,心率115次/分,律齐,主动脉瓣第1听诊区可闻Ⅲ/6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向锁骨下、颈部传导,余瓣膜听诊区未闻杂音,无周围血管征,剑下、右肋下轻压痛,肝脾未扪及.  相似文献   

8.
患者 男性 ,41岁。因“咳嗽、全身酸痛 1 0天”于 2 0 0 0年 5月 5日入院。查体 :体温 38.3℃ ,脉搏 70次 /分 ,呼吸 1 8次 /分 ,血压 2 2 .7/ 1 2KPa(1 70 / 90mmHg) ,双肺 (— ) ,心尖搏动位于左侧第 5肋间腋前线处 ,心浊音界向左下扩大 ,心率70次 /分 ,心律齐 ,A2 =P2 ,心尖部可闻及Ⅱ /Ⅵ级吹风样收缩期杂音 ,胸骨左缘2、3肋间闻及Ⅲ /Ⅵ级吹风样收缩期杂音 ,胸骨右缘 3、4肋间闻及Ⅲ /Ⅵ级叹气样舒张期杂音。入院后摄胸片示 :左心室增大 ,主动脉增宽。心脏超声示 :左心室明显增大 ,左心室后壁与室间隔轻度增厚 ,主动脉瓣轻度…  相似文献   

9.
心律平(propafenoni)是I_c类抗心律失常药,对快速室上性和室性心律失常有较肯定的疗效,偶可见心血管及消化道副反应,但引起支气管哮喘尚罕见,本文报道两例。 例1,男性,27岁。因畏寒,发热,心悸,气促10天,于1993年9月10日入院。体检:T:39℃,P:110次/分BP:20/kpa,颈静脉轻度怒张,双肺无干、湿罗音,心界向两侧增大,心率110次/分,律齐,心音低,主动脉瓣区可闻及叹气样舒张期杂音。肝不大。血培养示:金葡菌生长,ECG示窦性心动过速,心脏B超示:心包中量积液,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入院诊断为:“金葡败血症,化脓性心包炎”。入院后3天,病员因室上性心动过速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不少临床工作者在处理心力衰竭时,常以硝苯吡啶与地高辛合用。而前者易诱发洋地黄中毒现象鲜为人知,有关报告甚少。笔者发现一例,报告如下。 刘×,男,22岁,住院号308221,因劳力性心悸,气促6年,症状加重1月,于1987年8月17日入院。6年前患者在某医院诊断为“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与关闭不全、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心脏扩大、心力衰竭”,常服地高辛0.25mg/日,症状即缓解。入院体查:半坐卧位,呼吸32次/分,脉搏100次/分。颈静脉充盈,颈动脉搏动。双肺基底部可闻少量湿罗音。心界向左下扩大,心率140次/分,节律绝对不齐,心尖区可闻Ⅲ/Ⅵ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及舒张期隆隆样杂音、主动脉瓣区舒张期吹风样杂音。肝于右肋下2cm。下肢中  相似文献   

11.
陈红勤  何国祥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0,22(11):1107-1107,1110
患者 ,女性 ,2 1岁 ,因“活动后心悸、气促 6年”于 1998年 8月20日入院。既往无晕厥、黑蒙、胸痛史。入院查体 :生命体征正常 ,双肺 (-) ,心界不大 ,心率 75次 /min ,律齐 ,S1有力 ,P2 >A2 ,二尖瓣区可闻及Ⅱ~Ⅲ /Ⅵ级吹风样收缩期杂音 ,胸骨左缘第三、四肋间可闻及Ⅳ /Ⅵ级喷射样收缩期杂音。腹部 (-) ,双下肢轻度水肿。入院后心脏彩超提示 :室间隔呈球样增厚达 45mm ,右室前壁增厚达 16mm ,左室后壁增厚达 2 0mm。心电图提示 :右室、右房增大。胸片呈肺淤血表现。入院 1周后行左右心导管检查 ,术中证实收缩期跨右室流出道压…  相似文献   

12.
1 病历资料 患者,女,71 岁,主因间断胸闷、心悸 8 个月,加重 15d 入院.查体:神志清醒;双肺呼吸音粗、满布湿性啰音;心率 87 次/min,律齐;主动脉瓣第一听诊区可闻及收缩期杂音、第二听诊区可闻及舒张期杂音;腹部膨隆,肝区压痛,无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下肢轻度凹陷性水肿.入院心电图示:①窦性心律;②左心...  相似文献   

13.
患者女,24岁,G2P0,孕29+6周,以“胸闷、憋气伴咯血半月余”为主诉入院.患者自幼即诊断为“先天性心脏病”,未诊治.孕前体力活动不受限,无活动后胸闷、紫绀.近2周出现胸闷、憋气和咯血,伴双下肢水肿、不能平卧.急诊入院,体格检查:体温37.1℃,脉搏116次/min,呼吸26 次/min,血压120/80 mm Hg(1 mm Hg =0.133 kPa),SpO2 45%,唇及四肢末端紫绀,心尖部、肺动脉瓣和主动脉瓣第一、第二听诊区及胸骨左缘3~4肋间可闻及4级收缩期杂音,双肺呼吸音粗,肺底可闻及湿啰音.  相似文献   

14.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45岁,汉族,已婚,工人.2007年12月18日因反复气促、心悸1年,加重半月入院. 入院时查体:T36.8℃,P82次/分,血压106/68mm Hg(1mm Hg=0.133kPa),颈静脉不怒张,肝颈静脉回流征(+),两肺未闻及干、湿罗音.心界稍向左扩大,心率82次/分,律齐,P2亢进但无明显分裂,心尖部可闻隆隆样舒张期杂音,无明显收缩期杂音,肺动脉瓣区可闻及喷射性收缩期杂音,胸骨左缘第Ⅲ肋间可闻轻度叹息样舒张期杂音.肝脾未触及,双下肢无水肿.  相似文献   

15.
1病例摘要
  患者,男,73岁。因间断活动后胸闷、胸痛6年于2012年9月第一次入院治疗。查体:血压140/45mmHg,心率80次/分,律齐,双肺底可闻及少量湿啰音,心音弱,主动脉瓣听诊区可闻及Ⅳ/6级收缩期隆隆样杂音。超声心动图提示主动脉瓣重度狭窄伴少中量反流,主动脉瓣瓣叶、瓣环增厚及钙化,平均跨瓣压差约59 mmHg;颈动脉超声提示左侧颈内动脉狭窄大于80%,右侧颈内动脉狭窄大于90%;冠状动脉造影提示第1对角支近端狭窄50%,第一钝缘支开口狭窄50%,右冠状动脉起始部狭窄70%。诊断为:心脏瓣膜病、主动脉瓣重度狭窄伴轻度关闭不全、心脏扩大、心功能Ⅳ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高脂血症;肾囊肿。建议进行心外科手术治疗,患者及其家属拒绝。继续予以药物治疗,症状发作有所减少。2013年2月患者感觉胸闷、胸痛加重,强化药物治疗仍无缓解,于同年8月再次入本院治疗。患者一般状态极差,半卧位,轻微活动或静息状态下反复出现胸闷、气促症状。入院查体:血压130/70mmHg,心率104次/分,律齐,双肺底可闻及湿啰音,心音弱,主动脉瓣听诊区可闻及Ⅲ/6级收缩期杂音,叩诊肝肋下两横指,有轻叩痛。超声心动图提示:左房前后径42mm,左室前后径56mm,左室射血分数36%,主动脉瓣平均跨瓣压差38mmHg,并提示主动脉瓣重度狭窄伴中量反流。入院化验:血清氨基N端末脑钠肽8588 pg/ml。  相似文献   

16.
患者男,64岁,1942年起,剧烈运动有胸前紧闷感,偶咯泡沫血痰,1963年在外省某医院发现心脏杂音,诊断为“先天性主动脉瓣狭窄”.1972年起轻体力活动出现心悸、气促,4年后明显加剧,不能平卧,反复尿少、浮肿、咳嗽、咳痰,发作性左胸闷痛.先后12次因症状严重住院,1977年还曾去上级医院会诊,均诊断为先心病.1989年2月27日因上述症状加重再入院.无关节疼痛史.体查:脉搏69次/分,呼吸24次/分,血压16/7kPa.发育正常,端坐呼吸,颈静脉怒张,双肺底湿罗音,心尖搏动弥散,主动脉瓣区扪及收缩期震颤,心界向双则扩大,心率98次/分,心律绝对不齐,心音强弱不等,心失区闻及Ⅲ/Ⅵ级粗糙SM,向腋下传导,未闻及DM,主动脉瓣区闻及Ⅳ/Ⅵ级SM和叹气样DM,肝肋下2.5cm,双下肢压迹性水肿.ECG:心房纤颤,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胸片:心影向双侧扩大,心尖部圆隆,左右室增大.心B超:左房及左右室内径增大,主动脉瓣反光增强,二尖瓣反光增强、增厚,开放受限,瓣口面积1.82cm~2.M超:二尖瓣类城墙样改变,前后叶同向  相似文献   

17.
同步直流电击转复心律,近年来日益广泛应用于临床。最近,我们遇到一例在电复律后2天和第21天,先后发生心室纤颤,最后导致死亡。为今后选择病例参考,特报告于后。病例摘要:女,45岁。因风湿性心脏病,反复发生心力衰竭及发现心房纤颤2年3个月,于1975年8月7日住院。入院时体检:自动体位,颈静脉充盈;心界向双侧扩大,心率120次/分,心律不整,主动脉瓣区有收缩期杂音,心尖区有收缩期及舒张期杂音伴舒张期震颤;脉搏短拙,脉率76次/分;肺呼吸音粗,无罗音;肝肋下1公分,肝颈反流征阳性,下肢无肿。  相似文献   

18.
硝酸甘油致视物模糊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临床资料例1患者女,72岁,因反复关节疼痛40余年,心悸20年,双下肢水肿1年,加重伴端坐呼吸3日,于2004年2月15日入院。既往无眼痛及视物模糊等现象。体格检查:体温36.8℃,脉博100~120次/m in,呼吸22次/m in,血压16/10kpa,二尖瓣面容端坐位,口唇紫绀,颈静脉怒张,双肺底可闻及细湿罗音,心界向左,左下扩大,心率100~120次/m in,心律不齐,强弱不等,心尖区可闻及4/6级全收缩期吹风样高调杂音,双下肢Ⅲ度水肿。心电图:快速性心房颤动。胸透:肺瘀血,心影扩大。心脏多普勒示:二尖瓣狭窄并不全,左心房,左心室,右心室增大。诊断为: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  相似文献   

19.
患者男,44岁,因"发现肌酐升高6月,维持性腹膜透析5月,腹痛1d"入院。查体:T 38℃,BP 120/70mmHg(1mmHg=0.1333kPa),四肢及腹部有散在出血点,双肺未闻及干湿啰音,心律齐,主动脉瓣区可闻4/6收缩期杂音,腹平软,有压痛,无反跳痛,双下肢轻度水肿。既往诊断"风湿性  相似文献   

20.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42岁,因"主动脉瓣置换术后9月余,胸闷、气促、下肢浮肿6月"入院.查体:T 36.3℃,面色腊黄,心率72次/min,心尖部可闻及Ⅱ/6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主动脉瓣区可闻及金属瓣音,Ⅲ/6级喷谢性全收缩期杂音及中度舒张期叹息样杂音.术后3个月复查超声示:主动脉瓣置换术后,左室内径恢复正常,无射流及返流.本次复查超声心动图示:风心病主动脉置换术后:主动脉瓣重度狭窄,流速为500 cm/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