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胃癌预后指标的多因素回归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目的探讨影响胃癌患者长期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方法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对可能影响胃癌患者预后的15个临床病理、治疗措施及分子生物学指标,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TNM分类、病期、肿瘤生长方式、淋巴管静脉侵犯、术前动脉插管介入化疗、术后腹腔化疗、CD44拼接变异体V6(CD44V6)和E-钙黏附素(E-CD)表达及增殖细胞核抗原标记指数(PCNALI)与胃癌患者术后生存率显著相关(P均<0.05)。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按作用强度、TNM分类、术前动脉插管介入化疗、术后腹腔化疗、肿瘤生长方式依次为影响胃癌患者长期存活的预后因素。结论TNM分类、术前动脉插管介入化疗、术后腹腔化疗、肿瘤生长方式为胃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术前动脉插管介入化疗和术后腹腔化疗对改善胃癌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残胃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对1992年1月至2008年7月138例残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及生存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性122例,女性16例,平均年龄61.5岁,距首次手术时间平均为21.9年.结果 本组残胃癌病理特征以未分化型(83.3%)、Borrmann Ⅲ+Ⅳ型(92.7%)为主,肿瘤直径>4 cm者(75.7%)多见,其手术切除率(72.4%)及根治性切除率(59.4%)均低于一般胃癌.1、3、5年生存率分别为59.2%、30.1%、14.2%,总体中位生存期19.4个月.单因素分析中组织学类型、Borrmann分型、肿瘤直径、TNM分期、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数、远处转移及治疗方式是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多因素分析中TNM分期、浸润深度、远处转移及治疗方式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根治性切除者中位生存期(36个月)明显长于姑息性切除(8个月)、短路手术及其他组(5个月,P<0.05),行联合脏器切除的无远处转移T4期患者生存期为18.6个月,较无联合脏器切除组明显延长(P<0.05).结论 残胃癌恶性程度较高、预后较差,TNM分期、浸润深度、远处转移及治疗方式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早期诊断及根治性切除是改善其预后的关键.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opat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prognostic factors of gastric stump cancer(GSC). 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138 patients with GSC treated from January 1992 to July 2008 were reviewed and analyzed. The patients included 122 males and 16 females with a mean age of 61.5 years, and the mean interval between the initial operation and second diagnosis was 21.9 years.Results The endoscopy and pathological examination showed Borrmann Ⅲ/Ⅳ in 127(92.7%)patients and undifferentiated carcinoma in 115(83.3%)patients. The resectability and radical resectability rate were 72. 4% and 59.4%. The 1-, 3- and 5-year survival rates was 59.2%, 30.1% and 14.2%, respectively.The median overall survival time was 19.4 months. Univariate Log-rank test indicated that Borrmann type,histological type, tumor diameter, TNM stage, depth of invasion, number of metastatic lymph node, distant metastasis and option of treatment were significant prognostic factors for GSC. While TNM stage, depth of invasion, distant metastasis and option of treatment were prognostic factors on multivariable analysis. The median survival time of patients underwent radical resection was significantly longer(36 months)than that of patients received palliative resection(8 months, P<0.05)and chemotherapy only(5 months, P<0.05).Among patients with a tumor of T4 stage, the median survival time was statistically prolonged by combined evisceration(18.6 months)when compared with the patients received palliative surgery. Conclusions TNM stage, depth of invasion, distant metastasis and option of treatment are independent prognostic factors for GSC. Early diagnosis and radical resection may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improving the prognosis of GSC.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经手术治疗的胃癌同时性肝转移患者的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肠外科手术治疗的胃癌同时性肝转移53例患者的临床病理学资料,对单发和多发肝转移患者的生存率进行比较并进行预后分析。结果本组53例患者5年总体生存率为11.3%。单发肝脏转移患者34例,5年生存率14.7%,明显高于19例多发肝转移患者的0(P=-0.000)。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浆膜侵犯(P=0.000)、淋巴结转移(P=0.000)、手术根治度(P=0.044)、发生肝转移数目(P=0.000)和肝转移肿瘤直径(P=0.031)是影响胃癌肝转移患者预后的因素。其中浆膜侵犯(RR:3。355,P=0.012)和肝转移数目(RR:7.664,P=0.000)是影响胃癌肝转移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手术治疗可以提高无浆膜侵犯的胃癌单发肝转移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析了128例已行胃切作的胃癌病人的临床病理因素的预后意义。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的大小,大体形态和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的范围和数目与术后生存率相关。多因素分析表明,肿瘤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的范围和数目是与生存率独立相关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淋巴结转移的数目是影响预后最主要的因素,其次是肿瘤的浸润深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胃癌孤立性淋巴结转移的规律及其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5年1月至2003年12月期间83例接受D2根治术的胃癌孤立性淋巴结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胃癌孤立性淋巴结转移发生的部位及其与原发病灶的关系;比较跳跃性与非跳跃性淋巴结转移患者的预后差异;对本组患者的预后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 本组83例胃癌孤立性淋巴结转移患者中,第1站淋巴结转移者64例(77%),直接发生第2站淋巴结转移(跳跃性转移)者19例(23%),胃上、中、下部癌分别以No.3(40%)、No.3(42%)、No.6组(33%)淋巴结转移最为常见.本组77例(93%)患者获得随访,时间5~14年,其中位生存期为77.0个月,术后5年生存率为63%;跳跃性与非跳跃性淋巴结转移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分别为52%和67%,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响本组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是浆膜是否受侵和肿瘤病理类型,其中浆膜是否受侵为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 第1站淋巴结是胃癌孤立性淋巴结转移的主要部位,可以作为胃癌前哨淋巴结导航外科中淋巴绘图的主要目标;肿瘤侵犯浆膜层的胃癌孤立性淋巴结转移的患者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影响胃癌合并肝硬化外科治疗预后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4年3月至2006年3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52例合并肝硬化的胃癌根治性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患者的生存率,用Log-rank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应用COX模型进行预后的多因素分析.结果 本组52例患者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8%、44%、33%.单因素分析表明:年龄、Borrmann分型、病理组织分型、肿瘤大小、pTNM分期、Child-pugh分级、有无并发症、有无腹水、血浆白蛋白水平对生存率有影响(P<0.05);多因素分析提示TNM分期、Child-pugh分级、腹水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Child-pugh分级的危险度为3.005,TNM分期的危险度为1.594.结论 肝功能状况比肿瘤分期对胃癌合并肝硬化患者预后的影响更显著.对Child-pugh评分B级和C级胃癌患者在治疗时应以改善肝脏功能为主,Child-pugh评分A级患者的胃癌手术方式应选择标准的D2胃癌根治术. 相似文献
7.
胃癌预后因素的研究近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延龄 《国外医学(外科学分册)》1998,25(3):139-142
近期胃癌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已提示胃癌基因,粘附分子以及肿瘤相关蛋白酶等与胃 预后密切相关,大大丰富了习用的癌肿分期,组织学分化和类型,浸润深度,转移以及合适治疗等推测其预后的内容。 相似文献
8.
胃癌由于早期症状不典型且缺乏特异性,检出率相对较低,导致许多患者在初次就诊时就已处于进展期。而进展期胃癌患者的生存预后总体较差且差异较大,5年生存率为20%~60%。因此,需要制定更加个性化的治疗策略来提高生存率,缩小不同患者的预后差异。建立准确、可靠又方便的胃癌预后评估模型是当前胃癌诊治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Cox回归分析模型能够分析多种因素对患者预后的影响;列线图模型能够通过计算不同预后因素的得分,直观地显示不同预后因素对患者预后的贡献程度;神经网络模型可以自动学习,深度学习模型可以自动提取特征,建立高效的预测模型,适用于大规模数据的胃癌预后预测。诸如以上预测模型可以区分胃癌患者预后的危险程度,有望为个性化治疗方案和后续诊治提供参考,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预后生存。 相似文献
9.
10.
淋巴结外软组织阳性胃癌预后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淋巴结外软组织阳性(EM)与胃癌各种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以及其对胃癌预后的影响。方法2001年1—12月间,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手术治疗和经病理确诊、且随访资料完整的胃癌患者共计276例。回顾性分析这组病例的临床资料,确定EM的相关因素及与胃癌预后的关系。结果本组276例手术标本中有58例(21.0%)EM。无EM者和有EM的胃癌患者2、3、5年生存率分别为71.2%、55.4%、45.1%和24.1%、15.5%、8.0%(P=0.000);EM与胃癌病理分类(r=0.163,P=0.008)、浸润深度(r=0.215,P=0.003)、淋巴结转移(r=0.368,P=0.000)、远处转移(r=0.375,P=0.000)、TNM分期(r=0.441,P=0.000)、肿瘤最大径相关(r=0.167,P=0.007)(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EM为胃癌独立预后因素之一。结论EM与多种胃癌临床病理因素相关,是胃癌独立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11.
胃癌预后的分子生物学因素(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建昌 《国外医学(外科学分册)》1994,21(4):211-213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研究的进展,生物高新技术的不断开发应用,使肿瘤的临床预后判断不再仅仅停留在体上临床和病理资料方面。本文着重介绍癌基因激活、抗癌基因失活、肿瘤免疫机能和细胞DNA含量、细胞周期与胃癌预后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单国平|戎亚雄|姜丹乾|朱大刚|张良良|蒋继文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3,22(10):1271-1275
目的:探讨T4胃癌根治切除术患者的生存情况及预后影响因素。
方法:对2007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有完整临床及随访资料的183例T4胃癌根治切除术患者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全组患者1,3,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92%,60%,42%,单因素分析显示,淋巴结转移率、pN分期、肿瘤浸润深度、组织学类型与患者术后生存率有关(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淋巴结转移率、pN分期、肿瘤浸润深度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
结论:淋巴结转移率、pN分期、肿瘤浸润深度是影响T4胃癌根治切除术患者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13.
张公馥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1994,14(10):608-609
胃癌切除术切端癌残留的原因、预后及预防(附23例分析)上海邮电医院外科(200040)张公馥自1954年8月至1992年12月期间,我院行胃癌切除术321例,其中切端癌残留23例,占7.17%。本文结合本组病例,就胃癌切除术中切端癌残留的发生率、原因...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胃癌肝转移后实施肝切除患者的预后因素。方法对1996~2003年间实施肝切除的45例胃癌肝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临床病理学指标与患者生存期之间的关系。结果45例接受肝切除的患者有2例死于术后严重并发症。获得随访的39例患者的1,3,5年的总体生存率分别为54%,32%和21%。中位生存时间为29.5月,6例患者存活时间超过5年。胃周淋巴结转移、侵袭深度、辅助化疗、肝脏转移灶数目以及胃癌患者的组织学分级均与患者生存期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但年龄、性别、肝脏转移灶的最大直径以及是否进行肝脏介入治疗与患者的生存期之间未见相关性。结论无腹腔淋巴结广泛转移的胃癌肝转移后实施肝切除术可以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15.
胃癌腹膜扩散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胃癌腹膜扩散患者的临床病理因素以及姑息性切除术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4年8月至2005年7月间胃癌数据库资料中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及随访结果。结果 792例原发性胃癌患者中发生腹膜扩散105例(13.3%)。肿瘤穿透浆膜、淋巴结转移、全胃癌、未分化癌、BorrmannⅣ型、女性患者与腹膜扩散相关(P〈0.05)。腹膜扩散患者1、3、5年生存率分别为57%、23%、22%。接受姑息性切除术患者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66%、25%和20%,姑息性切除术后1年内各时点生存率均高于接受旁路手术或喂食性造口术患者和仅行剖腹探查患者(P〈0.05),而3组间术后3、5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胃癌腹膜扩散患者具有较差的临床病理特征;姑息性切除术可改善胃癌腹膜扩散患者的近期预后。 相似文献
16.
胃癌根治术后肝转移的预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影响胃癌根治术后肝转移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总结我院1996年至2001年间收治的胃癌根治术后发生肝转移患者87例的临床病理资料,回顾分析影响所有胃癌根治术后肝转移患者预后的相关临床病理因素。结果胃癌根治术后肝转移患者1、3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28.8%、3.6%和0,平均生存时间为(11.3±1.1)个月。单因素分析显示:原发灶部位、原发灶大小、分化程度、浸润深度、Lauren分型、淋巴结转移、血管浸润、神经浸润、腹膜转移、转移灶数目、转移灶肝内分布类型及转移灶切除与胃癌根治术后肝转移的预后显著相关。而多因素分析显示:仅原发灶部位、Lauren分型、转移灶肝内分布类型和转移灶切除是影响胃癌根治术后肝转移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原发灶部位、Lauren分型、转移灶肝内分布类型和转移灶切除与否是评价胃癌根治术后肝转移患者预后的重要参考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血小板升高与胃癌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8月至2004年1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收治的276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血小板正常201例,血小板升高75例.采用χ~2检验确定血小板升高的相关因素,通过Cox回归模型,最终确立影响胃癌预后的独立因素.Kaplan-Meier法计算累积生存率,Log-rank检验进行比较.结果 血小板正常的胃癌患者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2.4%、50.5%、41.9%,血小板升高的胃癌患者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4.7%、37.3%、25.3%.两者5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358,P<0.05);血小板升高与胃癌浸润深度、远处转移、TNM分期、肿瘤直径有关(χ~2=6.946,5.625,14.925,4.028,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血小板升高不是胃癌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 血小板升高与胃癌多种临床病理因素相关,与肿瘤进展及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18.
胃癌淋巴结转移率和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胃癌淋巴结转移率(MLR)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分析121例胃癌患者MLR与预后的关系。结果血管浸润和淋巴管浸润是独立的死亡危险因素(P〈0.05)。MLR高低与病检淋巴结数(大于或等于7枚)无相关性(P〉0.05),但MLR影响术后生存时间,两者间存在直线关系(P=0.001)。MLR预测术后3年内死亡的ROC曲线下面积与N分期的ROC曲线下面积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LR预测胃癌患者术后3年内死亡的准确性与N分期相当。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青年胃癌的临床病理及预后特征,以提高青年胃癌的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胃外科2004年1月至2006年12月间收治的63例青年胃癌患者(青年组.小于或等于40岁)的临床病理资料及预后情况,并与同期654例中老年胃癌患者(中老年组.大于40岁)进行比较。结果青年组中女性、存在家族史及未分化型患者比例显著高于中老年组(均P〈0.05)。青年组患者根治性切除率61.9%(39/63),低于中老年组的93.1%(595/6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53例(91.1%)患者获得了1~84个月的随访,青年组和中老年组术后5年生存率分别为40.5%和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预后分析显示,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手术根治性是影响青年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均P〈0.05)。分层预后分析显示,行根治性手术的青年组和中老年组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分别为63.2%和5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行姑息性手术后两组患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4.2%和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年胃癌恶性度高.根治性切除率低,总体预后不佳;但积极行根治性手术者可达到与中老年胃癌相似的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不同部位的胃癌肿瘤术式选择与预后。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自2008年10月至2012年10月以来收治的100例行手术治疗的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实际病症选择相宜手术,其手术方式分别为全胃切除术、联合脏器切除术、姑息切除术。分析手术结果及术后恢复情况。采用SPSS20.0软件分析统计学差异,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本组100例患者自2008年随访至今,47例死亡,8例失访,随访率92.0%。5年总生存率48.9%。上1/3部位、中1/3部位和下1/3部位胃癌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30个月、36个月和39个月(χ2=1.853, P=0.39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上1/3、中1/3、下1/3部位胃癌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6.0%、7.0%、9.4%,上1/3部位胃癌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比中1/3、下1/3部位胃癌患者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4.692, P=0.031)。全胃切除术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42.12个月)和联合脏器切除术组(30.80个月)明显高于姑息术组(11.21个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223, P=0.016)。全胃切除术组与联合脏器切除术组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χ2=0.008, P=0.927)。结论手术的选择还应根据患者实际病症选择适宜的手术方式,全胃切除术其生存时间较长,病死率较低,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