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自1996年1月~2000年1月以来,我们对102例急性脑出血患者用中医通腑泻热法及与西医综合疗法相结合治疗52例,并与单纯西药治疗的50例相比较,获不同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102例均为我科收治的脑出血患者,均经颅脑CT确诊。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本组男57例,女45例;年龄38~77岁,平均62岁。高血压合并脑动脉硬化者97例,合并缺血性心脏病者23例,合并糖尿病者12例。病程为2~4h。脑出血部位:基底节29例,正脑10例,脑叶12例,小脑10例。出血量:<10ml12例,…  相似文献   

2.
通腑泻热法治疗急性口腔疾病120 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两年来,笔者采用中医治病原则,以通腑泻热法治疗口腔急性炎症120例,并与常规西药治疗82例作对照,收到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诊断标准 依据 《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1],包括急性根尖周炎、急性智齿冠周炎、急性牙周炎、拔牙后感染等。胃腑积热证辨证标准参照《中医口腔科学》[2]:除见口腔息处红肿、热痛、脓肿等主症外,尚有口渴引饮,大便秘结,小便黄赤,口臭,舌质红,苔黄,脉洪数等。1.2 一般资料 中医辨证为胃腑积热证的口腔急性炎症患者202例,均为本院口腔科门诊及住院病人…  相似文献   

3.
一、咯血案,张某,男,12岁、90年8月15日初诊,患儿先患感冒,发热咳嗽未愈暑假于野外玩、口渴后吃生地瓜5个(约2斤),渐感胸闷不适,既之喉痒咳嗽并咯出鲜血数口持续不断。某医院诊为“支气管扩张并咯血”,予青毒素肌注、安络血、维生素C口服,用药6小时咯血未减反有增多之势,此时咯血量共约200毫升左右。急邀余诊治,但见患儿面色潮红,精神不振,烦燥不安,诉胸闷心烦口渴、喉痒咳嗽咯血鲜红而稠,大便3日未行,舌边尖红绛苔黄  相似文献   

4.
5.
汪四八  陈玉荣 《中医学报》2016,(12):1984-1986
目的:观察泻热通腑汤保留灌肠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64例急性黄疸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基础上给予泻热通腑汤保留灌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肝脏功能指标变化及症状消退时间。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有效率为87.38%,优于对照组的62.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总胆红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及白蛋白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0.05),且观察组患者上述指标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的凝血酶原活动度、内毒素、血氨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内毒素改善程度较为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黄疸、纳差及乏力的消退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泻热通腑汤保留灌肠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疗效显著,且可有效改善肝脏功能及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6.
通腑泻热活血化瘀治疗脑出血38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出血是临床急症 ,在急性期采用通腑泻热活血化瘀并结合西药常规处理等手段 ,能够显著提高疗效 ,为进一步康复治疗做好准备。 1996年 7月~1998年 12月笔者以此法治疗 38例 ,效果满意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6 2例中男 35例 ,女 2 7例 ;年龄 4 1~ 5 0岁 7例 ,6 1~ 70岁 30例 ,71~ 80岁 9例 ;glasgow Pittugh昏迷评分[1] 7~ 14分 13例 ,15~ 2 8分 2 7例 ,2 9~ 35分 2 2例 ;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2 ] :轻型(0~ 15分 ) 12例 ,中型 (16~ 30分 ) 19例 ,重型 (31~4 5分 ) 31例 ;于发病后 0 5~ 4 8h行头…  相似文献   

7.
目的 建立通腑泻热合剂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处方中作为君药的犬黄进行定性鉴别。结果 处方中的犬黄的薄层色谱具有鉴别特征。结论 该定性检测方法省时、快速、简便,可作为质量控制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8.
通腑泻热属下法范畴。具有直接排除体内有害物质,推陈致新的作用.正确及时地运用通腑泻热法,治疗小儿发热病,能取得药到病除的效果.笔者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运用通腑泻热法于儿科热病急症,屡屡见效。举例如下。 1 高热不退孙某,男,3岁,于1991年3月2日下午就诊。高热4天,经某医院使用青霉素与退热药未效,就诊时患儿面赤目红,烦躁不安,有汗不畅,不欲食,大便三日未解,小便短赤.查:体温40℃,脉搏145次/  相似文献   

9.
中医理论认为:"六腑以通为用",通腑泻热法就是本着这一中医基本理论而确立的一种治疗方法,从古至今,这种治疗方法广泛的应用于临床,对很多内科杂症的治疗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中药通腑泻热方配合常规治疗方法对胸科急性肺损伤患者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将58例胸科急性肺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8例,两组均按"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诊断治疗指南(2006)"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通腑泻热方(由大黄、芒硝、山栀子、忍冬藤、地胆头、蒲公英、莱菔子、葶苈子、虎杖、赤芍、枳实、厚朴等组成)治疗5 d,或至氧合指数恢复正常.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血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TNF-α、IL-6、IL-8水平均降低(与治疗前比较,P<0.01),其中治疗组降低更显著(与对照组比较,P<0.01);治疗组氧合指数恢复正常时间及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均缩短(P<0.05);治疗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发生人数和死亡人数有下降趋势,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胸科急性肺损伤疗效优于单纯西医常规治疗,辨证运用通腑泻热方能降低胸科急性肺损伤患者血中TNF-α、IL-6、IL-8水平,具有免疫调节、减轻肺部的炎症反应及肺组织损害作用,从而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12.
牙源性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是口腔外科的常见病[1] ,我院自 1984年以来 ,共收治牙源性间隙感染 350例 ,根据患者的病情 ,采用非手术治疗或手术治疗 ,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1 临床资料1.1 病例  350例患者中 ,男性 2 16例 ,女性 134例 ,年龄最小 2岁 ,最大 72岁 ,以 2 2~ 4 5岁最多。1.2 感染来源 智齿冠周炎 2 54例 ,占 72 .5% ,根尖周炎 88例 ,占 2 5.1% ;牙源性颌骨骨髓炎 8例 ,占 2 .3%。1.3 间隙感染部位 颊间隙 98例 ,占 2 8% ;颌下间隙82例 ,占 2 3.4 % ;嚼肌间隙 68例 ,占 19.4 % ;眶下间隙4 1例 ,占 11.7% ;翼颌间隙 2 8例 ,…  相似文献   

13.
14.
通腑泻热汤治疗急性胰腺炎92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5.
活血通腑方治疗术后粘连性肠梗阻56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活血通腑方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粘连性肠梗阻病人56例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28例采用单纯西医常规保守治疗,治疗组28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活血通腑方煎剂胃管注入及保留灌肠;就2组消化功能恢复和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28例,治愈及好转26例,手术2例;对照组28例,治愈及好转18例,手术10例,2组治疗方法对患者疗效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治疗组消化功能恢复时间也明显早于对照组(P<0.05)。结论;活血通腑方可提高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龚澄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2,18(9):1318-1319
目的:观察化痰通腑方治疗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42例脑出血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采取卧床、脱水降颅压、止血药用2~3d,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观察组22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自拟化痰通腑方随证加减,每日1剂口服或鼻饲,10~15d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显效6例,好转1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5.45%;对照组显效2例,好转11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65.00%;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16.8、2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痰通腑方综合了醒脑开窍、通络攻下等法,对脑出血的治疗确能起到促苏醒、退中枢性高热等作用,并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减少总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通腑泻热方对外科脓毒症患者降钙素原(PCT)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给予通腑泻热方灌肠,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肠。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第3、7、14天血中降钙素原(PCT)、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和CD14+单核细胞人白细胞DR抗原(HLA-DR/CD14+)的变化情况,同时也观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住院时间。结果:两组PCT均有下降,但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PCT下降更明显,差异有显著性(P〈0.01);两组CD3+、CD4+、CD8+、CD4+/CD8+、HLA-DR/CD14+均有升高,但只有第7、14天治疗组较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1);治疗组并发症和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1)。结论:通腑泻热方能降低外科脓毒症患者血清降钙素原水平,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具有减轻全身炎症反应和免疫调理作用;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预防MODS发生,从而降低病死率,同时也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8.
牙源性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是口腔颌面外科的常见病、多发病[1].我院自2004年以来,共收治牙源性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175例,根据患者的不同病情,采用相应治疗方法,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腑泻热法治疗小儿外感热病的临床经验.方法:在辨证用药的基础上加用大黄、枳壳.结果:大黄、枳壳可以导滞通便,达到泻热的作用.结论:通腑泻热法可以有效治疗小儿外感发热性疾病.  相似文献   

20.
急性牙源性感染是口腔科常见疾病.患者全身反应剧烈,局部疼痛难忍,虽去除病灶后,各种症状即可缓解,但长期以来.对感染期拔除病灶牙齿,众学者意见不一。近年,笔者对84例急性牙源性感染期患者进行了拔除病灶牙的临床观察,并追踪随访3年,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