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李辉  赵锦欢  林伟斌  季波  赵树进 《中国药房》2011,(45):4258-4260
目的:为优化住院药房医嘱摆药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围绕住院药房医嘱摆药,通过对医嘱摆药系统常见问题及与医师、护士、药师有关的医嘱摆药常见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办法。结果与结论:住院药房实行中心摆药,方便了临床,提高了工作效率,但仍存在各方面问题,如医嘱摆药系统方面存在药品计价失败导致无法保存等问题,医师方面存在医嘱意愿与患者实际用药不符、长期医嘱执行时间不详等问题,护士方面存在非药疗项目选择药疗等问题,药师方面存在医嘱摆药系统时间选择有弊端、医嘱摆药系统不识别部分执行时间等问题。在实际工作中,医、药、护人员应加强沟通,针对性解决上述问题;而药师的临床药学专业实践能力也应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2.
马玉霞 《医药世界》2010,(5):434-435
目的:对住院药房现行口服医嘱摆药模式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参照相关文献提出整改办法,提高药学服务质量。方法:参照相关文献,根据药品的理化性质、工作流程和工作环境,分析现行模式存在的问题。结果:现行口服医嘱摆药模式,容易出现药品质量问题和职业暴露,需要及时解决。结论:现行模式属于传统摆药模式,不符合《优良药房工作规范》,需推行单剂量摆药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 建立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临时医嘱调配模式,为PIVAS临时医嘱开展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新泰市人民医院PIVAS临时医嘱运行现状,介绍临时医嘱批次、审核、摆药贴签、混合调配、复核包装、退药环节实践经验。结果 PIVAS可开展全院8:00—20:00临时医嘱调配服务,进一步满足临床静脉用药需求。结论 通过PIVAS临时医嘱调配的开展,提高了PIVAS服务效率,提升了临床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4.
医院信息管理中摆药模式及算法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龙其生  张磊 《中国药房》1998,9(4):164-166
本文从医院信息管理的实际应用角度出发,探讨了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下对医嘱进行摆药的需求、摆药的模式及算法。  相似文献   

5.
杨樟卫  朱梁 《中国药房》2011,(21):1946-1949
目的:测算医院住院药房调剂服务的项目成本,为我国开展相关调查以及合理设定药事服务费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作业成本法,在样本医院住院药房中测算不同调剂项目的单位医嘱成本,以获得病区医嘱调剂的单项服务总成本,并进行敏感度分析。结果:住院药房不同调剂项目单位医嘱成本单剂量摆药为0.68元,病区非单剂量摆药为0.31元,处方调配为1.99元,静脉输液冲配为3.41元。敏感度分析结果表明,相比固定资产成本等其他方面成本,人力成本对调剂总成本的影响最大。结论:作业成本法在调剂服务成本测算中具有可行性,可以更科学地分配间接成本。不同调剂项目之间的单位成本有显著差异,不能单纯以处方费或医嘱数量来计算药事服务费。  相似文献   

6.
张辉 《中国执业药师》2011,8(7):11-13,26
目的:审核口服用药医嘱单适宜性,为住院患者口服药剂的合理使用提供服务。方法:病区药房在摆住院患者口服药剂前,药师对口服摆药医嘱单的用药适宜性进行审核,并提出用药建议。结果与结论:住院患者的口服给药存在不合理用药隐患,药师通过摆药前审核口服用药医嘱单并及时为临床提供药学服务,有助于患者合理使用口服药剂。  相似文献   

7.
《中国药房》2015,(19):2689-2691
目的:建立一种成本介于全自动摆药和手工摆药之间、工作效率较高、操作规范简便、符合国家法规的新型半自动摆药模式。方法:自行设计了一种基于摆药单信息可自动打印在药袋上,实现自动装药、自动封装和自动出袋的半自动摆药系统,其摆药系统包括硬件(装药转盘和装药漏斗等机械结构、传动器件等)和软件控制系统(与医院信息系统的接口程序、微控制单元软件和计算机软件等)。通过试运行、正式运行以及统计3名药剂人员分别采用手工药袋摆药和半自动摆药模式对相同内容的18张口服摆药单进行摆药的消耗时间和摆药差错数,以评价半自动摆药系统的应用效果。结果:自2012年5月试运行及2012年9月正式运行起,该系统运行情况总体正常,获得实用新型专利;两种摆药模式下总摆药消耗时间分别为481、397 min(t=6.82,P<0.001),差错数分别为25、7次(χ2=9.353 8,P=0.002 2),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手工药袋摆药比较,半自动摆药模式可提高效率和降低摆药差错数,而且成本低于全自动摆药系统,故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实行微机联网式中心摆药的管理体会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证实微机联网的中心摆药是实行药品管理的较好模式,方法:按照微机自动处理的医嘱单实行摆药,结果:减轻了工作量,加强了药品管理,结论:微机联网的中心摆药值得各医院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中国药房》2015,(19):2734-2736
目的:为医院住院药房合理应用全自动片剂摆药机提供参考。方法:根据全自动片剂摆药机的工作流程和使用情况,总结分析我院在其使用中发生的差错及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和解决方法。结果与结论:使用全自动片剂摆药机的常见差错包括自动摆药机发生的差错(其中药盒缺药报警占58.61%,药盒内数量反应错误占36.96%)、人为因素产生的差错(包括医嘱录入错误和药师加药错误)以及耗材安装操作差错。提出的解决方法包括调整出药口的倾斜角度、控制贮药盒内药品添加的数量以减少自动摆药机发生的差错;药师提前审核医院信息系统中的医嘱、执行双人核对的措施以减少人为因素产生的差错;对操作人员进行操作培训以减少耗材安装差错;另建议安排专人负责摆药机的维护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住院药房摆药机夜间口服摆药时间优化方法,提高夜间药学服务质量,降低成本消耗。方法:选择2015年9月-12月某院住院药房夜间口服摆药处方,通过对摆药医嘱开具时间点、药师发药时间点的数据统计,依据80/20法则提出集中摆药优化方案,并使用统计学验证手法。结果:摆药总共花费时间从2小时21分钟降低到1小时29分钟(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夜间集中摆药,能优化摆药流程,降低摆药耗材消耗成本,减少机械损耗。结论:药房信息化管理及统计学应用,发挥自动化设备最大效益,提升医院药学服务质量与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目的:优化住院药房注射类药品摆药的工作模式,为进一步在住院药房推广应用全自动针剂摆药机提供参考。方法:在我院住院药房全自动针剂摆药机使用前、后各10个正式工作日内,分别选取5个科室进行2种模式摆药流程计时,统计和分析单个患者摆药各环节的用时并进行比较,估算其获益。结果:全自动针剂摆药机的应用,使单个患者的摆药总用时由1.5~2.1min减少为0.45~0.80min,显著提高了药品调剂效率,且效率提高程度与各科室需要摆药的患者数成正相关。结论:全自动针剂摆药机的应用,加快了注射类药品摆药速度,缩短了工作时间,节省了人力资源。  相似文献   

12.
张胤 《中国当代医药》2012,(32):170-171,174
住院药房口服药单剂量摆药在现有工作模式下存在许多问题,调查、分析摆药过程中影响药品质量的因素,寻找药品质量控制的方法与摆药过程的规范管理,以保证药品质量,提高药学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24 h工作模式下我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临时医嘱的运行模式,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分析PIVAS临时医嘱的审核、提取、批次安排、摆药、贴签、配置及扫描交接的运行模式。结果:临时医嘱PIVAS集中调配后,日均调配人数减少66.67%,调配时间减少77.78%,调配耗材减少13.64%。结论:我院PIVAS 24 h接收并配制临时医嘱,提高了工作效率,满足了临床配置临时医嘱的需求,保证了静脉用药的安全性及合理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神经外科ICU自动化智能药柜的建立,探讨改进传统基数药品管理模式,提高患者用药的及时性、安全性,为病区创建信息化药品管理模式提供参考。方法: 介绍我院神经外科ICU自动化智能药柜的主要构成、工作模式建立,并通过比较智能药柜与传统基数药管理模式下临时医嘱药品取用时间差异及对27名护士进行满意度调查问卷评价智能药柜应用效果。结果: 接入临床决策支持系统(CDSS)的智能药柜在神经外科ICU的应用实现了病区基数药品全流程闭环管理。与传统基数药取用模式比较,智能药柜的应用将每条临时医嘱取药和执行时间分别缩短至(5.7±3.86)min和(12.18±3.96)min。问卷调查中,护士对智能药柜的总体满意率为92.59%(25/27),有77.8%(21/27)的护士表示减少了用药错误的发生。结论: 自动化智能药柜的应用可以优化基数药品管理模式与工作流程,提高药物治疗及时性与安全性,提升工作效率和医疗质量,为病区创建信息化药品管理模式提供了思路与借鉴。  相似文献   

15.
我院门诊药房新型调剂模式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陈维中  袁欣  万日义 《中国药房》2005,16(18):1384-1385
目的:探求提高门诊药房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的调剂模式。方法:介绍我院门诊药房“按清单摆药”模式的硬、软件构成和运转情况,并与传统模式比较,分析其优劣。结果与结论:该摆药模式提高了门诊药房调剂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值得在大、中型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药品零加成下住院药房的定点发药模式。方法对比住院药房定点发药模式实践前后取得的效益。结果定点发药后,药房接听电话减少67. 54%,科室投诉降低75. 00%,出门差错降低69. 23%,工作人员减少8. 33%。结论通过减少药房与科室的无效沟通,节约了时间,减少了纠纷;让各部门的工作处于可预见、确定的状态,便于各部门工作细化职责、优化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和完善人力资源的配置,降低高峰时的工作压力,减少差错;节省的工作时间用于改善药学服务,提升患者的就医体验。  相似文献   

17.
18.
医院药房快速配药系统探讨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沈烽  张健  陆晓彤  刘佳 《中国药房》2005,16(1):30-32
目的 :为我国医院药房配 -发药模式的选用提供参考。方法 :对快速配药系统的流程进行分析 ,并对快速配药系统与传统配 -发药模式的优、缺点进行比较。结果 :快速配药系统能提高配 -发药速度和准确性 ,改善药学服务质量。结论 :快速配药系统更适合大规模的医院药房配 -发药。  相似文献   

19.
张浩  武超  华剑  刘雁  郑媛媛 《中国药房》2008,19(7):557-558
目的:探讨急诊药房处方调剂风险防范。方法:根据急诊药房夜间调剂的病例,应用临床药理学和文献资料分析怎样防范调剂风险。结果与结论:目前调剂风险防范操作还主要依赖药师的个人经验,非常有必要对现行工作模式进行一次全面的系统总结和理论升华,使药师对于调剂风险有衡量的尺度和防范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