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表里俱病治法表里俱病有三说:一、表有邪而里虚,或里有邪而表虚,为表里俱病,当虚、邪同治。二、由里虚而病表,或由表病而及里,为表里  相似文献   

2.
《金匮》产后病,首标三证,即病痉、病郁冒、病大便难也。产后不只三证,而独以此三证为言者,以其每易相因同见,而为产后病之大纲也。后人不察三证为三大法,如太阳之麻桂青龙焉,实为错误。盖三证之本固同,惟兼  相似文献   

3.
胎前之病甚多,然以大要分之,有二大别:一为因胎以成病者;一为因病而碍胎者。因病碍胎,无论外感内伤,均能致此,当于杂病门中求之。惟未伤胎时,以去病为主,安胎  相似文献   

4.
妇人胎产,列为专科,代有名家。妇科之书,浩如烟海,非能以数言尽也。《金匮》亦列妇女一门,明乎胎产之证,虽非专家,而其大旨,亦当知晓。故今所言者,乃仅释《金匮》之妇人病耳。妇人门共分三证,即妊娠、产后及杂病也。妊娠、产后,均为妇人所独有,杂病治法,本同男子,惟有独为女性所有之杂病,  相似文献   

5.
辨合病合者同也,会也,二病三病相混同,谓之合病。盖其初感邪,表里同时受病,故设此目,以为治法之标准也。张介宾曰:今时之病,皆合病并病耳,合并二者治法之紧关,不可不明核,若内外并治,则不止难愈,百坏变  相似文献   

6.
伤寒、温热、湿温重证,究竟可下与否,吾曾与章次公、徐衡之诸兄谈及,均谓是一大堪研究之问题。今详论之。一、伏邪自利湿温、温热,均伏邪也。从内蕴发,并非从表邪不彻传入,《伤寒论》中,阳明热盛,白  相似文献   

7.
崩漏篇——程门雪遗稿之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崩漏,重症也,轻者缠绵成损,重者立致殒生,其治可不审乎。昔人云崩如山崩,忽然大下;漏如卮漏,不断淋漓。一则横决莫制,一则漫无关防,症见虽有不同,其为血之不守  相似文献   

8.
江南之人,十女九带。良以土地卑湿,风俗靡侈,或以思想之无穷,或属六淫之侵贼,故病者甚众。然轻者不为害,重者则非药不可。带下之名,亦有数说:带脉环腰,状如束带,带失约束,白液绵绵而下,故日带下,此一说也;带下者妇人隐疾,不便明言,古人束裳以带,故讳言腰以下之隐疾为带下,此二说  相似文献   

9.
程门雪先生的遗稿《妇科讲义》含经闭门、崩漏门、带下门、胎前门、妊娠门、产后门六篇,后五篇曾由门人何时希整理,在《中医杂志》刊出,今据程门雪先生之子——程焕章先生提供的手抄稿整理,使之完整。  相似文献   

10.
六经之目,出《素问·热论》,依经络以论,病之常理。又谓:“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更以六经示深浅次序,此理精细。而有热则有寒,有实则有虚,此亦理之常,故张氏(指仲景)扩而充之,乃全经(指《伤寒论》)不言经络,惟就阴阳对待,虚实并峙之义,以标其病位也。雪按:一日传一经,是必无之木,然人身经络相通,表里互贯,阴阳循环,亦理之常。  相似文献   

11.
二十二、消渴病中医治消渴向来分三焦:上消主肺,肺热津伤,渴饮无度,叫做消渴,即“内经”所说“心移热于肺,传为鬲消”;中消主胃,胃热常觉饥饿,能食消瘦,叫做消谷,即“内经”所说“瘅成为消中”;下消主肾,口渴引饮,小洩浑浊如膏,叫做肾消,即“内经”所说“肾热病苦渴数饮身热”。三消口渴不尽属于热症,故由于火盛者称做阳消,也有气化无杈的称  相似文献   

12.
二十五、黄疸病中医诊断黄疸,除观察目黄、溲黄的深淡及肤色的鲜明和晦滞外,特别重视全身症状,如发热和胸腹部病变等。也就是说,中医治疗黄疸以辨证为根据,或汗或吐或下或利尿,方法并不简单,金匮上指出了谷疸、酒疸、女劳疸等,是指病源而言,若从性质来分,只有如下两类:(湿热)1.夫病酒黄疸,必小便不利,其候心中热、足下热,是其证也;2.酒黄疸者,或无热、清言了了,腹满欲  相似文献   

13.
<正> 4、痞痞是病人自觉心下满闷、痞塞不通的一种症状。有按之软者,称为气痞;有按之较硬者,称为痞硬。两者成因不同,病理各异,治疗方法也不同,所以耍分别论述。  相似文献   

14.
<正> (三)误下下法是从肠中为里邪开一下出之路,必须表证已罢,邪热悉归阳明,正气已没有向上向外的抗拒形式时,才可使用,因此它是太阳病之大禁。若误用之,其后果较误用吐法更为严重。尤其是汗吐下三法同时乱用,更能造成难治或不治的坏病。太阳病误下后的变证,由于体质的强弱,发病日数的长短,方剂的轻重,各有不  相似文献   

15.
三、胎前门妊娠腹痛曰胞阻,《金匮》治之胶艾汤芎归胶艾汤,出《金匮要略》.治妊娠腹痛,胎动不安,漏红等症;因胞气阻滞,故名.四物胶艾加甘草,酒水各半煎服康阿胶、当归、地黄补胞宫之血,芎行血中之滞,艾叶温子藏之血,芍药、甘草缓子宫之急.或加干姜一味,温经散寒,开凝通阻,安子而止血.许氏奇效再加芩,阳搏阴虚崩证当奇效四物汤,出《类证普济本事方》,即芎归胶艾汤去甘草加黄芩,治阴血不足,妊娠腹痛而有热,失血内崩.重用黄芩30克.身有潮热去艾草,加入葱白续断良葱白能去客邪兼安胎,川续断补肾以安胎.原方加减,非奇胲也.肝脾不和腹?痛,《金匮》当归芍药散当归芍药散,出《金匿要略》.治妊娠腹中急痛如绞,因木克土而致肝脾不和,运化失常,水湿内生,阻于任督而致腹痛.和肝养血芍归芎,健脾化湿术苓泻白芍、当归、川芎和肝养血,白术、茯苓、泽泻健脾化湿.当归散治胎不安,苓泽易为芩术剂当归散,出《金匮  相似文献   

16.
本文第一篇发表于本刊1980年第2期,第二篇刊于同年第6期。至此,已全文刊完。在此,同时发表读者来信一封。  相似文献   

17.
五、狐惑病“余匱”上说:“狐惑之为病,状如伤寒,默默欲眠,目不得閉,臥起不安,蝕于喉为惑,触于陰为狐,不欲飲食,恶聞食臭,其面目乍赤、乍黑、乍自,蝕于上部则声喝(一作嗄),(?)草瀉心湯主之。”狐惑究竟是什么病?历来註家沒有明白指出,特別是因“蝕”字而認为虫病,似可考虑。我个人的淺見:狐惑是古代以为出沒無常、不可捉摸的东西,狐惑  相似文献   

18.
<正> 一、何谓“疫疠”?疫疠病原说是何时创始的? 疫疠,是一类具有强烈传染性的外来致病邪气,又指由这类致病邪气所引起的传染病。其名最早见于《内经》,分称为“疫”、“疠”,其义同。如《素问遗篇·刺法论》就有“五疫之至,皆相染易”及。火疠”、“土疠”等记载。至于疫疠之生,则认为是运气  相似文献   

19.
第四节三承气汤的临床运用三承气汤是指调胃承气汤、小承气汤、大承气汤三方的总称伤寒论说:“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欲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若胃气不和谵语者,少与调胃承气汤。”(摘第29条)  相似文献   

20.
第五节伤寒发黄的原因及其证治伤寒论说:“太阳病中风,以火刧发汗,邪风被火热,血气流溢,失其常度,两阳相熏灼,其身发黄……”(第111条) 又:“阳明病,无汗,小便不利,心中懊(忄农)者,身必发黄”(第199条) 又:“阳明病,被火,额上微汗出而小便不利者,必发黄”(第200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