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补片修补及皮下负压引流治疗巨大腹壁切口疝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腹壁切口疝是腹部外科常见疾病 ,尤其是巨大腹壁切口疝的治疗较棘手。我们采用补片修补皮下负压引流治疗巨大腹壁切口疝 ,疗效满意。报道如下。一、临床资料自 1996年 1月至 2 0 0 0年 12月 ,我们采用皮下负压引流补片修补治疗腹壁巨大切口疝 12例。男性 5例 ,女性 7例 ,年龄 3 5~ 81岁 ,平均年龄 68岁。疝囊最小直径为 5cm ,最大直径达 2 2cm。12例病人均有手术史 ,手术类型见表 1,12例病人均有合并症 ,见表 2。麻醉后 ,将原手术瘢痕切除 ,切开皮肤皮下组织 ,向四周游离皮下组织至肌鞘 ,距肌鞘边缘 4cm。切开疝囊 ,游离疝囊与腹腔内…  相似文献   

2.
我院自 1980~ 2 0 0 1年采用自体腹壁真皮片修补腹壁巨大切口疝 (大于 10cm) 2 9例 ,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 :本组 2 9例 ,男 9例 ,女 2 0例。年龄 44~79岁 ,平均年龄 6 2 7岁。 1次腹部手术史 8例 ,2次腹部手术史 18例 ,3次腹部手术史 2例 ,4次腹部手术史 1例 ;疝环最大 2 2cm× 13cm ,最小 10cm× 7 5cm。2 手术方法 :有效麻醉使腹壁肌肉充分松弛 ,龙胆紫将疝环以虚线标出 ,捏起松弛皮肤估计皮肤切除范围 ,以修补缝合时无张力为准并以龙胆紫实线标出 ;依实线以缺损为中心做梭形切口至深筋膜。巨大切口疝…  相似文献   

3.
<正>腹壁切口疝是腹腔内的器官或组织经原腹壁切口的薄弱区域突出而形成的,疝环直径大于10 cm为腹壁巨大切口疝,多由切口感染或切口裂开等因素诱发~[1]。腹腔镜治疗腹壁巨大切口疝以显著的疗效成为治疗的首选。2010年1月至2014年6月我科为74例腹壁巨大切口疝患者行腹腔镜无张力修补术,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腹壁切口疝是发生于原腹部手术切口的疝,是腹部外科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11^(1)。单纯直接缝合修补切口疝的复发率高达50%左右,对巨大切口疝修补更是外科治疗的难^(2)。我科2010年3月对1例腹壁巨大切口疝(〉10cm)行多点悬吊法腹腔镜腹壁巨大切口疝修补术‘引,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巨大腹壁切口疝围手术期处理策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腹部手术切口疝是腹部手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约为2%~11%[1] .切口疝是腹内脏器经手术切口所致缺损而突出于体表所形成的疝.欧洲疝学会将其定义为:在临床体检影像学检查中可看到或可触及的原切口下的腹壁缺损,可伴或不伴腹壁包块[2].切口疝的修补手术复杂,尤其是对于疝环最大距离≥10cm的巨大切口疝的修补是一项较困难的手术[3].围手术期的处理是手术成功的一个重要环节,由于围手术期时间跨度长,病情变化各异,有时候甚至病情变化突然,处理不当,会给患者带来严重后果.围手术期处理应该是从预防多器官功能障碍的高度着手,警惕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而非简单的皮肤切口、引流管的外科处理.  相似文献   

6.
切口疝通常发生于接受腹壁手术的患者,尤其是当原切口并发有感染后。有数据统计,腹部手术后切口疝的发病率波动在2%~11%[1]。巨大切口疝目前定义为腹壁缺损最大直径超过10cm或疝囊容积与腹腔容积的比值〉15%(不论腹壁缺损的最大直径为多少)[2-3]。巨大切口疝的手术修补非常困难,原因是:完全还纳长期脱入疝囊(第二腹腔)内的众多疝内容物,而原腹腔容量可能已经明显缩小,甚至小于第二腹腔。即使完全还纳并勉强完成了缝合修补,又会造成短期内腹腔压力(intra-abdominal pressure,IAP)的急剧升高,术后难免不再复发,甚至可能导致致死性的腹腔间室综合征(abdominal compartment syndrome,ACS)。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京西院区2013年10月11日收治了1例罕见的腹部巨大切口疝并伴有腹壁功能不全的患者,我们通过主动腹腔减容的方式并采用生物补片修补腹壁缺损,取得了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7.
腹壁切口疝的微创修补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腹壁切口疝是开腹手术后的常见并发症,发生率为10%~20%[1]。外科手术是治愈的唯一手段。应用人工合成修补材料是外科治疗切口疝新的里程碑,相对于组织修补术、补片修补术有较大的优势,如复发率下降、巨大切口疝得到治疗等。1993年  相似文献   

8.
<正>腹壁疝修补术是目前普通外科最常见的手术之一,每年在美国进行的手术达15万例[1]。在过去的十年,由于疾病过程复杂性的增加[2],腹壁疝的治疗方式和修补技术也已经发生着演变。这种演变过程可能是多因素的,其中包括日趋增多的复发性切口疝、肥胖病人增加以及伴有腹壁感染因素和腹壁功能不全的腹壁疝等[3]。一、复杂腹壁疝的定义参考2018版腹壁切口疝诊疗指南以及中国腹壁缺损修复与重建专家共识[4-5],腹壁疝定义为:各种原因所导致的腹腔内容  相似文献   

9.
巨大腹壁切口疝围手术期处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切口疝是腹部手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约为2%~11%[1]。欧洲疝学会将其定义为:在临床体检、影像学检查中可看到或可触及的原切口下的腹壁缺损,可伴有或不伴有腹壁包块[2]。切口疝的修补手术复杂,尤其是修补疝环最大距离≥10cm的巨大切口疝是一项较困难的手术[3],而且围手术期处理不当,会给病人带来严重后果,甚至造成病人死亡。近年来,随着手术操作技术的日臻完善,高科技补片材料的应用,以及围手术期支持治疗,病人的治愈率有了很大的提高。以下着重从巨大切口疝围手术期的处理谈谈体会。  相似文献   

10.
腹壁切口疝是腹部外科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疝修补手术的难度、并发症和复发率都较高[1-2]。我科对4例腹壁切口疝患者采用复合型补片行腹腔内无张力修补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