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恶性胸水常见于原发性或转移性肺癌、乳腺癌、恶性胸膜间皮瘤、恶性淋巴瘤等,临床较为常见。大量胸水不仅挤压肺组织导致病人呼吸困难,而且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和预后。而有效地控制恶性胸腔积液不仅能明显减轻病人的痛苦,也是肿瘤姑息性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我科近2年来单用榄香烯乳胸腔内注射治疗恶性胸水10例,获较好疗效,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回.回临床资料本组10例均为男性病人,年龄用一73岁,平均的岁。全部均经病理和细胞学证实,其中原发性肺癌4例,胸内转移性肺癌3例,乳腺癌2例,胸膜间皮瘤回例。在接受榄香烯乳治疗前…  相似文献   

2.
胸腔积液临床常见,其中恶性胸水约占胸腔积液的25~40%,尤其60岁以上患者发病率更高,最常见原因依次为肺癌、乳腺癌、淋巴瘤、卵巢癌等[1,2],胸水定性诊断较难,国内报告肺癌所致恶性胸水诊断率为18~25[1]。为进一步提高肺癌胸水的诊断率,我们对...  相似文献   

3.
人附睾蛋白4(human epididymis 4,HE4)属于乳清酸性4-二硫化中心(WFDC)蛋白家族,具有胰蛋白酶抑制剂的特性。在肺癌患者血清中及恶性胸腔积患者胸水中呈高表达,现有临床数据显示它与肺癌的诊断及预后有一定的相关性,因此可能成为临床上肺癌的诊断及预后评估的新指标。  相似文献   

4.
郑迪  周彩存  粟波  罗洁 《肿瘤》2004,24(2):167-169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良恶性胸腔积液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方法81例胸腔积液患者分成4组::27例胸液细胞学检查阳性的肺癌患者、16例胸液细胞学检查阴性的肺癌患者、26例结核性胸腔积液,12例其它病因(8例低蛋白血症、4例心衰).采用双抗体夹心法(ELISA)分别检测胸液中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sVEGF)、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lCAM-1)和MMP-9的表达水平.结果胸液中sVEGF、sI-CAM-1和MMP-9的含量为,肺癌恶性胸液细胞学检查阳性组(1187±757pg/ml,1423±607 ng/ml,151±112 ng/ml)、肺癌恶性胸液细胞学检查阴性组(655±538pg/ml,968±397,120±88 ng/ml)、结核性胸液组(465±565 pg/ml,1037±371 ng/ml,178±130 ng/ml)和其它病因组(116±78pg/ml,86±45,36±15 ng/ml).各组之间的sVEGF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恶性与结核性胸液中的sICAM-1和MMP-9均明显高于其它病因组(P<0.01).胸液中的sVEGF和sICAM-1与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呈显著性正相关(γ=0.58,0.38;P<0.05),MMP-9与腺苷脱苷酶(ADA)呈正相关(γ=0.38,P<0.05).结论恶性胸腔积液的形成与VEGF密切相关,同时ICAM-1和MMP-9也在恶性胸液的形成机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MMP-9可能与结核性胸膜炎的纤维化形成的组织重建有关.  相似文献   

5.
博莱霉素腔内注射治疗恶性胸腔积液临床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博莱霉素腔内注射治疗恶性胸腔积的疗效。方法:18例恶性胸水患者中肺癌11例,乳腺癌4例,胃癌2例,肾癌1例,抽液引流后腔内注射博莱霉素,观察疗效,结果:总有效率83.3%,副作用小。结论:该法操作简单、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恶性胸水中雌激素和NOK的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胸外科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行软式胸腔镜检查并确诊为恶性胸腔积液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40例,通过软式胸腔镜对入组患者进行胸腔探查并获取组织标本。确诊后所有患者均接受基于铂类的联合方案进行全身化疗。方法:主要评价胸水中雌激素和NOK表达水平对患者总生存期的影响。结果:NOK 蛋白和ER的表达在不同的淋巴结转移(P=0.02、P=0.01)和TNM 分期(P=0.01、P=0.0)中具有显著的组间差异;在不同的性别(P=0.35、P=0.26)、年龄(P=0.21、P=0.33)以及组织学类型(P=0.14、P=0.11)中未见明显组间差异;NOK 蛋白表达阳性患者的总生存期较阴性者短;ER阴性的肺癌患者较ER阳性的肺癌患者生存时间更长;NOK与ER的表达正相关;Cox回归分析显示,NOK蛋白和ER的表达以及TNM 分期是影响非小细胞肺癌胸水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论:胸水中雌激素和NOK表达阳性预示着非小细胞肺癌合并恶性胸水患者较短的总生存期,且ER与NOK的表达正相关。  相似文献   

7.
恶性胸腹腔积液是一种常见并难以处治的进展期肿瘤并发症,分为漏出液和渗出液,多是疾患不可治愈的征象.恶性胸腔积液多见于肺癌、乳腺癌、白血病等患者,其治疗目的是缓解积液引起的症状.但淋巴瘤、精原细胞瘤患者即使出现恶性胸腔积液,也有较大的治愈可能.现将斑蝥酸钠维生素B6联合顺铂腔内灌注治疗恶性胸腹腔积液的疗效观察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亚砷酸治疗肺癌合并胸腔积液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恶性胸腔积液是肺癌晚期的常见并发症。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特点是增长速度快、量大、血性居多,且常引起呼吸困难及其它症状,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平均生存期约6个月。因而恶性胸腔积液治疗常是晚期恶性肿瘤姑息治疗的方法之一。目前临床上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方法有多种,其中胸腔反复穿刺或插管引流并注入硬化剂,减少胸液的渗出封闭胸膜腔是最为常用的方法之一。平阳霉素是常用有效的药物,但平阳霉素可引起明显的胸痛和发热反应。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们采用中西药结合胸腔静脉双途径化疗,治疗肺癌伴胸腔积液12例(下称胸液),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临床资料本组12例患者均经过病理学检查确诊。原发性肺癌10例(术后复发2例),转移性肺癌2例(乳腺癌术后)。按病理分类,肺腺癌6例、鳞癌3例、小细胞未分化癌1例、乳腺癌(粘液腺癌、大汗腺癌各1例)2例。男性7例,女性5例。患者年龄40~70岁,平均年龄565岁。大量购液者6例,中等量胸液者4例,少量胸液者2例;胸液呈血性8例(占66.6%),草黄色者4例,胸液中查到肿瘤细胞7例(其中占583%,原发性肺癌6…  相似文献   

10.
应用中心静脉导管博莱霉素胸腔内灌注治疗癌性胸水40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临床上应用中心静脉导管博莱霉素胸腔内灌注治疗肺癌胸水,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40例患者均为临床确诊为肺癌引起的恶性胸水。所有病例胸水中均找到癌细胞,大量胸水24例,中等量胸水16例。28例为血性胸水。治疗前肿瘤放。化疗已停止4周以上;且未接受过胸腔内局部化疗。1.2治疗方法在B超定位下,胸腔内置入中心静脉导管,采用水封瓶持续引流胸腔内积液,待积液消失后,经导管向胸腔内注入博莱霉素60mg加生理盐水60ml,关闭引流管,嘱患者平卧并变换体位,使药液充分弥散整个胸膜…  相似文献   

11.
恶性胸腔积液在美国和我国居渗出性胸腔积液的第二位 ,其中由肺癌引起者约占 4 8.6 % [1] 。恶性胸腔积液为肿瘤晚期表现 ,肺癌患者出现恶性胸腔积液则预后很差[2 ] 。据报道有 2 0 %~ 30 %的患者不能得到有效的控制或控制数周、数月后又有大量积液渗出[3 ] 。为此 ,探讨控制肺癌引起的恶性胸腔积液的方法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有重要的意义。自 1998年起 ,我科在胸穿抽液的同时胸腔内注入丝裂霉素 (MMC)、顺铂 (DDP)以及注射用A群链球菌 (沙培林 ) ,三联序贯治疗肺癌恶性胸腔积液 ,取得一定效果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临…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恶性胸膜间皮瘤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和预后。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94年10月至2005年11月收治的15例恶性胸膜间皮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恶性胸膜间皮瘤的主要症状为胸闷、气促、咳嗽、胸痛;CT和X线主要表现为胸腔积液、胸膜不规则增厚、肺转移;胸水以渗出液为主,胸水LDH≥500u/L,葡萄糖<3.35mmol/L,血清CEA升高,血清CA125升高;主要依据手术后病检、胸膜穿刺活检、胸水细胞学检查确诊。结论:恶性胸膜间皮瘤以胸闷、胸痛、气促、咳嗽为主要表现,胸膜活检及胸水细胞学为主要确诊方法。有手术机会,多学科综合治疗者,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3.
胡晓  陈明 《中国肿瘤》2008,17(10):867-870
晚期肺癌患者临章对肺癌临床常见的脑转移、骨转移床常见,适当姑息放疗可提高大多数患者生存质量,并能延长少数患者生存期。文、脊髓压迫症、上腔静脉压迫症、恶性胸水的姑息放疗方法及相关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对肺癌转移性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王泽球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呼吸内科(上海200081)恶性胸腔积液(胸水)是常见病。然而在临床上,寻找原发肿瘤的鉴别诊断时却比较困难。在多数情况下,肺癌是恶性胸水的主要病因,本院统计,肺癌转移性胸水占同期整...  相似文献   

15.
肺癌性胸液GST-π含量测定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谢家印  肖世全  邹强  张培炽 《癌症》1999,18(2):203-204,207
探讨肺癌性胸液GST-π含量与临床诊断和疗效关系。方法采用BA-ELISA方法检测了279例肺癌患者血清和胸液GST-π含量。  相似文献   

16.
胸腔积液是恶性肿瘤的常见并发症,严重影响病人的生存质量,预后较差,目前尚无满意疗法。我院自1987年6月-1995年6月共收治恶性胸腔积液病人93例,分别采用了胸穿抽液、肋骨床闭式引流两种方法引出胸水,同时配合胸腔内注入化疗药物,现分析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一、临床资料全部病人经胸片、B超或CT诊断为胸腔积液,均经胸膜活检组织学或胸水细胞学诊断。其中男性54例,女性39例。年龄35-69岁,平均53岁。肿瘤原发部位:肺癌刀例,其中腺癌42例,鳞癌18例,小细胞癌8例,未分化类型3例;乳腺癌15例;食管癌6例,恶性胸膜间皮瘤1例;k…  相似文献   

17.
程蒿  高巍  雷光焰 《现代肿瘤医学》2014,(10):2352-2353
目的:探讨恶性胸腔积液患者血清和胸水中癌胚抗原(CEA)、癌抗原-125(CA-125)、铁蛋白(Ferritin)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对恶性胸腔积液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恶性胸水的肺癌患者共37例,测量其血清和胸水中的CEA、CA-125、铁蛋白、NSE含量,并进行比较。结果:肺癌患者胸水中CEA、CA-125、铁蛋白含量均明显高于血清组(均P<0.05),而胸水和血清中NSE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癌患者胸水中肿瘤标志物的阳性率要高于血清中。联合检测胸水中肿瘤标志物对于肺癌的诊断意义更大。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顺铂胸腔灌注联合静脉吉西他滨或培美曲塞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并恶性胸水的临床疗效。方法:41例非小细胞肺癌并恶性胸水患者,顺铂按75mg/m2胸腔灌注,同时行常规剂量的静脉吉西他滨或培美曲塞化疗,评价肺部肿瘤和胸水的控制情况、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结果:17例肺鳞癌患者中,胸水治疗RR 76.5%,肺部肿瘤RR 29.4%,DCR 76.5%。24例肺非鳞癌患者中,胸水治疗RR 75%,肺部肿瘤RR 37.5%,DCR 83.3%。胸水治疗RR与肺部肿瘤DCR有相关性。90.2%患者生活质量获得改善。治疗不良反应轻。结论:顺铂胸腔灌注联合静脉吉西他滨或培美曲塞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并恶性胸水的临床疗效肯定,不良反应轻。  相似文献   

19.
周箴  陈岗  宣学金 《肿瘤》2007,27(7):573-576
目的:探讨胸水细胞的DNA倍体以及VEGF、p53表达与恶性胸腔积液治疗疗效的关系和对湿性肺癌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随访43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的生存期,39例用图像细胞光度技术(ICM)检测DNA含量,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VEGF、p53,29例经胸腔引流术后胸腔内药物治疗。结果:DNA异倍体与胸水治疗的疗效有相关趋势(P=0.054)。经Cox多因素分析,仅p53是肺癌胸腔积液患者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P=0.05)。p53阴性组与p53阳性组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0.4±3.5)个月,(2.8±0.6)个月(logrank=0.0132)。一年生存率p53阴性组与阳性组分别为17.7%和0。结论:ICM检测胸水细胞的DNA倍体与胸水治疗的疗效有相关趋势。免疫组化检测p53能预测肺癌胸腔积液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20.
临床上很多良性和恶性疾病均可引起胸腔渗液,虽然细胞学、组织学检查或细菌培养等有助于确立诊断,但阳性率低。作者等对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肺癌54例、其它恶性肿瘤20例、结核性胸膜炎18例及其它良性疾病者的胸水作癌胚抗原(CEA)、铁蛋白、β_2微球蛋白(BMG)、酸溶性糖蛋白(ASP)、组织多肽抗原(TPA )、腺苷脱氨酶(ADA)以及免疫抑制酸性蛋白(IAP)等测定,以了解上述肿瘤标志物对胸腔渗液的鉴别及其诊断价值。结果如下: 肺癌及其它恶性疾病者胸水中CEA的平均浓度分别为104.6±47、4及261.9±251.2ng/ml,与良性疾病者胸水中CEA比较差异显著(P<0.01)。68%(34例)的肺癌者和44%(7例)其它恶性病者胸水中CEA水平>5ng/ml。13例胸水细胞学检查阴性的肺癌患者有9例(69%)CEA浓度>5ng/m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