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对广州市口服治疗消化性溃疡药物的应用情况作回顾性分析,探索用药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药物流行病学的用药频度分析法,对广州市2000-2003年口服治疗消化性溃疡药物的用药金额、用药频度 (DDDs)、日均用药频度(DDDs/d)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广州市2000-2003年口服治疗消化性溃疡药物消耗金额逐 年增加,质子泵拮抗剂、消除幽门螺旋杆菌的抗菌药和H2受体拮抗剂稳居前3位。日均用药频度结果显示价格低廉的药品 如碳酸氢钠4年来仍居首位。结论 质子泵拮抗剂和消除幽门螺旋杆菌的抗菌药使用量高。疗效好,价格合理,不良反应少 的口服治疗消化性溃疡药物是临床的要求和趋势,因此此类药品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广州市口服治疗消化性溃疡药物的应用情况作回顾性分析,探索用药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药物流行病学的用药频度分析法,对广州市2000—2003年口服治疗消化性溃疡药物的用药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用药频度(DDDs/d)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广州市2000—2003年口服治疗消化性溃疡药物消耗金额逐年增加,质子泵拮抗剂、消除幽门螺旋杆菌的抗菌药和H2受体拮抗剂稳居前3位。日均用药频度结果显示价格低廉的药品如碳酸氢钠4年来仍居首位。结论 质子泵拮抗剂和消除幽门螺旋杆菌的抗菌药使用量高。疗效好,价格合理,不良反应少的口服治疗消化性溃疡药物是临床的要求和趋势,因此此类药品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3.
我院2004年~2007年抗消化性溃疡药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004年-2007年我院消耗的抗消化性溃疡药物金额、用药频度及日均费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年中用药金额和DDDs前10位的药品变化不大.用药金额、DDDs居前的为质子泵抑制剂。DDDs中雷尼替丁、硫糖铝排在10名以内。说明我院抗消化性溃疡药物的临床应用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南京地区34家医院2013—2015年口服抗消化溃疡药物的使用情况及发展趋势。方法对2013—2015年南京地区34家医院口服抗消化溃疡药物的用药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及药品排序比(B/A)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口服抗消化溃疡药品的用药金额和DDDs逐年增长,质子泵抑制剂逐年增长,胃黏膜保护药增长迅速,抗酸药增长缓慢。雷贝拉唑3年的用药金额均居首位,DDDs排名前2位的是奥美拉唑和兰索拉唑。质子泵抑制剂中,DDC最高的是艾司奥美拉唑,其次是雷贝拉唑钠。将近一半药品的B/A基本接近于1,表明大多数药物同步性较好。结论质子泵抑制剂是治疗消化性溃疡的首选药物,胃黏膜保护药发展迅速,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我院抗消化性溃疡药物的应用情况和趋势。方法:采用销售金额和用药频度排序法。对我院2006年1月-2007年12月年抗消化性溃疡药物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及日均费用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抗消化性溃疡药物销售金额和DDDs增长明显;质子泵抑制剂销售金额占抗溃疡药的较大份额,尤其是奥美拉唑;价格较低的雷尼替丁的DDDs连续两年稳居首位;胃黏膜保护荆的销售金额和数量呈下降趋势;2007年绝大多数药品的DDC较上年均有所下降。结论:我院抗消化性溃疡药物销售金额的增长率明显高于年度销售总金额的增长率,其中国产奥美拉唑上升趋势明显,而合资奥美拉唑则趋于稳定。应加快药品国产化,以不断降低药品费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医院口服抗消化性溃疡药物的用药现状和趋势作出客观评估,确保临床供应与管理。方法对解放军94医院2011-2013年口服抗消化性溃疡药物的用药金额、药理分类、用药排序及用药频度(DDDs)、限定日费用(DDC)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口服抗消化性溃疡药物的销售金额逐年上升,其中质子泵抑制剂3年的销售金额均居首位,DDDs排名前2位的是兰索拉唑胶囊和奥美拉唑胶囊。结论 2011-2013年我院口服抗消化性溃疡药物的用药趋势较平稳,使用情况基本合理,其中以兰索拉唑胶囊为首的质子泵抑制剂用药数量呈逐年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我院门诊口服抗消化性溃疡药使用情况及趋势,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10—2012年门诊口服抗消化性溃疡药的类别、品种、销售金额及用药频度(DDDs)进行排序,并对日均费用(DDC)和排序比(B/A)进行分析。结果:我院门诊口服抗消化性溃疡药3年来销售金额逐年上升,质子泵抑制剂所占比例最大,单品种销售金额和DDDs最高的均为雷贝拉唑。结论:我院口服抗消化性溃疡药应用基本合理。质子泵抑制剂占口服抗消化性溃疡药的主导地位,代表了临床用药的方向。  相似文献   

8.
陈立书  蒋红艳  王昕  邓庆华  顾群  许燕 《中国药房》2012,(30):2798-2800
目的:评价某"三甲"医院口服抗消化性溃疡药的应用情况及趋势。方法:对某"三甲"医院2009-2011年口服抗消化性溃疡药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及日均费用(DDC)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从各类药物的销售金额构成比来看,质子泵抑制剂所占比例最大,每年均在65%以上;其次是胃黏膜保护药,每年均在18%以上。从单品种药物来看,各年度销售金额排在前3位的均是雷贝拉唑、兰索拉唑、泮托拉唑。从DDDs排序来看,各年度居前列的均为雷贝拉唑、奥美拉唑和雷尼替丁。结论:该院口服抗消化性溃疡药的应用符合消化性溃疡的药物治疗原则,也代表了现代临床用药的趋势和方向,其中质子泵抑制剂占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9.
尹进 《中国药业》2010,19(15):62-63
目的通过用药分析,优化消化道溃疡的治疗方案,促进合理用药。方法从医院计算机管理系统中提取2006—2008年治疗消化性溃疡用药的消耗数量及销售金额,采用限定日剂量(DDD)法计算用药频度(DDDs),对销售金额和DDDs进行排序。结果注射剂销售金额大于口服制剂,口服制剂品种数和总DDDs大于注射剂;雷贝拉唑、奥美拉唑销售金额及DDDs排序居榜首,胸腺蛋白口服液等新制剂DDDs呈上升趋势,雷尼替丁等老药DDDs呈下降趋势。结论医院治疗消化性溃疡用药基本合理,质子泵抑制剂用于消化性溃疡的疗效肯定,一些新制剂疗效已逐渐得到医生及患者的认可。注射剂销售金额偏大,医院应规范医生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0.
刘锋  黄玉芳  江川  肖钦 《海峡药学》2011,23(6):154-155
采用回顾性调查法,对我院2008~2010年门诊使用的质子泵抑制剂口服药品的用药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用药金额(DDDc)等进行统计、分析。雷贝拉唑肠溶片用药频度和金额排序居前列。  相似文献   

11.
阮玉琼  温悦  孟德胜 《中国药业》2012,21(16):76-77
目的了解医院抗消化性溃疡药物的应用情况及发展趋势,促进合理用药。方法采用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及日均费用法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2008年至2010年,医院抗消化性溃疡药物销售总金额逐年增加,质子泵抑制剂药(PPI)与胃黏膜保护剂在用药中占主导地位。结论该院抗消化性溃疡药应用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该院口服抗酸药及消化性溃疡药的利用情况与趋势.方法 对该院2009-2010年抗酸药及消化性溃疡药的应用品种、销售金额、用药频度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9年和2010年销售金额最高的均是泮托拉唑钠肠溶胶囊,DUI为0.33;2009年DDDs居第1位的是奥美拉唑肠溶片,DUI为4.00;2010年DDDs居第1位的是兰索拉唑片,DUI为2.00.结论 该院抗酸药及消化性溃疡药应用基本合理,H2受体拮抗剂和质子泵抑制剂以其长效、不良反应小的特点占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医院口服质子泵抑制剂的应用情况及趋势.方法 对医院2008-2010年质子泵抑制剂应用品种、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Dc)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8-2010年医院质子泵抑制剂用药频度呈快速上升趋势.结论 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泮托拉唑肠溶片和埃索美拉唑镁肠溶片已成为医院口服质子泵抑制剂的首选药物,质子泵抑制剂的应用日益广泛.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上海地区医院治疗消化性溃疡药物的应用情况及变化趋势.方法:以限定日剂量数为指标对上海市盯家医院2000年~2003年治疗消化性溃疡药物用药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药品销售总金额基本正常,DDDs呈逐年下降趋势.结论:H2受体拮抗剂用药频率最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医院口服质子泵抑制剂的应用情况及趋势.方法 对医院2008-2010年质子泵抑制剂应用品种、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Dc)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8-2010年医院质子泵抑制剂用药频度呈快速上升趋势.结论 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泮托拉唑肠溶片和埃索美拉唑镁肠溶片已成为医院口服质子泵抑制剂的首选药物,质子泵抑制剂的应用日益广泛.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该院口服抗酸药及消化性溃疡药的利用情况与趋势。方法对该院2009-2010年抗酸药及消化性溃疡药的应用品种、销售金额、用药频度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9年和2010年销售金额最高的均是泮托拉唑钠肠溶胶囊,DUI为0.33;2009年DDDs居第1位的是奥美拉唑肠溶片,DUI为4.00;2010年DDDs居第1位的是兰索拉唑片,DUI为2.00。结论该院抗酸药及消化性溃疡药应用基本合理,H2受体拮抗剂和质子泵抑制剂以其长效、不良反应小的特点占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7.
1999年及2004年我院口服抗消化性溃疡药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我院1999年与2004年治疗消化性溃疡药物的使用情况及变化。方法:对我院1999年与2004年消化科住院患者的用药情况,包括用药金额、品种、刚药频率(DDDs)、进口、合资国产药品用药情况等进行分析。结果:2004年与1999年相比.用药金额与总用药金额同步增长。H2受体拮抗剂DDDs排序仍保持前列,而奥美拉唑DDDs呈上升趋势。结论:H2受体拈抗剂,仍是当前主要的口服抗消化性溃疡药。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上海地区医院治疗消化性溃疡药物的应用情况及变化趋势。方法以限定日剂量数为指标对上海市47家医院2000年~2003年治疗消化性溃疡药物用药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药品销售总金额基本正常,DDDs呈逐年下降趋势。结论H2受体拮抗剂用药频率最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价该院抗酸药及消化性溃疡药的利用情况与趋势.方法 对医院门诊2009年抗酸药及消化性溃疡药的种类、用量、销售金额、用药频度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抗酸药及消化性溃疡药销售金额排序与用药频度排序基本同步,胃酸分泌抑制剂应用最广.结论 医院抗酸药及消化性溃疡药应用基本合理,H2受体拮抗剂、质子泵抑制剂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20.
张宇博 《中国当代医药》2009,16(22):146-147
目的:调查本院住院部口服消化系统用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本院住院部2008年口服消化系统用药情况采用频度分析法和金额排序法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用药金额和用药频度(DDDs)最高的是治疗消化性溃疡药。结论:本院住院部消化系统用药品种结构稳定,药品的应用合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