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散发型克-雅病(sporadic Creutzfeldt-Jakob disease,s CJD)的临床特点,以期更好地指导临床医师早期发现该病。方法纳入s CJD患者17例,分析其临床特点、早期症状、辅助检查结果以及生存期等。结果男女比例为1:1.83,平均发病年龄为(60±8.8)岁,首发症状以行走不稳(82.4%)、记忆力减退(64.7%)为主,其中,肌阵挛、磁共振"绸带征"、基底节异常信号、脑电图三相波、脑脊液14-3-3蛋白的阳性率分别为82.4%、76.5%、58.8%、82.4%、70%。随访过程中,12例患者已死亡,平均生存期为(12±7.7)个月。结论本研究中,s CJD患者多数中老年发病,首发症状无特异性,磁共振"绸带征"及脑电图三相波阳性出现的几率较高。  相似文献   

2.
最近的研究表明癫痫大多数发生在幼年期和暮年期,且75岁之后发病率较1~12岁高。目前有关癫痫发作症状的改变在时问上是否发生和怎样发生的情况还不清楚,尤其是现在还没有癫痫发作症状随年龄发生改变的研究,为了弄清楚这一点,作者从1100个门诊病人中,选择年龄>60岁,且在40岁之前有局部癫痫发作的53例病人(女性26例,男性27例),年龄60~87岁(平均68岁),首次癫痫发作年龄为2~40岁(平均23岁),癫痫病程时间为23~85年(平均44岁),有17例病人的病程超过50年。 作者收集了该组病人包括症状、发作期阳性的神经系统放射学检查、脑电图检查和评价、近期发作症状方面以及发作症状特征的演变情况的重点随访的所有有关的临床资料,结果表明53例病人中有37例(70%)在癫痫病程早期有局部和继发全身性  相似文献   

3.
Crow-Fukase 氏综合征又称 POEMS 综合征和Takatsuki 氏综合征。作者复习了日本国内102例的临床表现,并与国外所报导的进行比较。其中男69例,女33例。发病年龄27~80岁(平均46岁),40岁以前发病26例(25%)。其主要临床特征为:①慢性进行性周围感觉运动性多发神经病变(97%);②皮肤病变,如广泛的皮肤色素过度沉着(93%)、多毛和增粗(81%);③全身水肿:下肢凹陷性水肿  相似文献   

4.
我科20007-12—2012-12在药物保守治疗的同时给予高压氧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37例,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64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37例,男26例,女11例;年龄19~63岁,平均48岁;病程3~11d,平均5.76d。对照组27例,男13例,女14例;年龄16~65岁,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告1975年3月至1980年5月住院的TIA、RIND和卒中病人的血小板聚集的研究结果。 TIA病人35例(女16,男19,年龄28~70岁,平均54.4岁),RIND病人12例(女6,男6,年龄26~65岁,平均44.4岁),卒中病人54例(女19,男35,年龄25~75岁,平均51.2岁)。对照组为健康人,取血前至少10天不许服已知的抑制血小板功能药物,  相似文献   

6.
作者对133例脑血管病患者进行了临床免疫学研究。其中36例为动脉粥样硬化循环障碍性脑病,81例脑梗塞和16例出血性卒中。男62例、女71例。年龄:41~50岁14例,51~70岁96例,71~86岁23例。病情较轻者75例(全数和39例脑梗塞),中等者27例和严重者31例。其血液免疫学研究分析结果,表明、脑梗塞和出血性卒中时均可累及体液免疫(B-系统)与组织免疫(T-系统)。  相似文献   

7.
67例弥漫性轴索损伤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弥漫性轴索损伤(DAI)是神经外科临床常见的一种特殊类型的颅脑损伤。因其诊断和治疗困难,死亡率居高不下。现将我院1994年至2001年间明确诊断为DAI的67例患者临床和影像资料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67例。男41例、女26例,年龄3~71岁,平均38.3岁。①受伤原因:车祸伤43人,摔伤11人,坠落伤5人,打击伤5人,原因不明3人。②昏迷时间:昏迷1~3d6人,4~7d13人,8~14d21人,14d以上27人,其中6例超过3个月,平均为21.5d。③入院时GCS评分:>12分7例,9~12分15例,6~8分21例,<5分24例,中重度(GCS<9分)共45例,占67.15%(45/67),其平均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家族性重症肌无力(MG)的临床特点及其与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QA1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方法对15例家族性、36例散发性MG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研究,并运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 SSP)对HLA DQA1基因多态性进行分型。结果与散发性MG相比,家族性MG患者发病年龄较早(两者分别为18 7、34 4岁,P=0 006),病情较轻,预后较好;与散发MG组及健康对照组比较,家族性MG患者的DQA1 0301基因频率增高(三者分别为40 0%、19 4%和20 2%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这种差异在眼肌型的患者中同样存在,但未发现患者性别与DQA1相关。结论家族性MG有其独特的临床特点,DQA1 0301是家族性尤其是眼肌型MG的易患基因,提示家族性MG与散发MG可能有着不同的免疫遗传机制。  相似文献   

9.
以往对多发性硬化(MS)患者的淋巴细胞亚群的研究颇多,而对多形核白细胞(PMNL)功能的了解甚少。作者报告60例MS患者的PMNL的功能,并与正常组进行对照比较。60例中男性33例,年龄24~60岁(平均42岁),女性27例,年龄24~72岁(平均48岁),病程2个月~30年(平均15年)。全部患者均经临床或实验室检查确诊。60例中57例能自由行走,3例长期卧床。40例未服任何药物,12例服用可的松,7例应用硫唑嘌呤,1例可的松与硫唑嘌呤并用。在未服用药物的40例中,10例复发但无重复感染病史。全组中14例于3~8个月后进行了重复研究。选择年龄、性别与之匹配的60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PMNL来自外周血,其  相似文献   

10.
我院自1976年2月~1985年6月共收治中老年人(40岁以上)蛛网膜下腔出血(以下简称蛛血)63例,其中27例死亡,结合临床有关资料,将其原因分析探讨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中老年蛛血死亡27例中男性19例,(70.4%),女性8例(29.6%)。年龄:41~50岁12例(44.4%),51~60岁9例(33.3%),61~70岁4例(14.8%),70岁以上2例(7.4%)。职业:工人13例(48.2%),农民3例(11.1%),城市居  相似文献   

11.
作者研究初发及慢性两组精神分裂症病人周围血中 T-淋巴细胞功能活性和血清IgA、IgM、IgG 的含量。初发组病期在一年以内,慢性病期为15~20年。共检查58例病人:初发病人28例,年龄19~26岁(平均23.5岁);慢性病人30例,年龄35~47岁(平均39岁)。对照组由精神和躯体均健康的30人组成,年龄为19~26岁(平均23.5岁)。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一中枢神经系统血管母细胞瘤家系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对一个家族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母细胞瘤中存活的42名家族成员通过详细的体格检查和影像学筛查等措施,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该家族5代共54人,其中有19例Von Hippel-Lindau(VHL)病患者,男9例,女10例;初次诊断的年龄8~74岁,平均35岁;外显率35%(19/54),女性发病比男性多(10∶9);已死亡12例,现存的7例患者均为中枢神经系统血管母细胞瘤,其中合并视网膜血管瘤2例;脊髓血管母细胞瘤5例,髓内多发3例,小脑血管母细胞瘤3例,小脑半球多发1例;遗传可能来自母系(Ⅰ1成员)。结论家族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母细胞瘤的发病年龄较轻,多发病灶,易复发,新增病灶。对每个怀疑有家族史的中枢神经系统血管母细胞瘤患者都要对其家系成员进行普查,以期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相似文献   

13.
Binswanger病(Binswanger dementia,BD)又称皮质下动脉粥样硬化性脑病,是脑血管性痴呆的一种。现将我院32例本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26例,女6例,年龄50~81岁,平均63·8岁,其中有高血压史27例,糖尿病史4例,冠心病史3例,心房颤动史2例,  相似文献   

14.
赵勇 《四川精神卫生》2007,20(4):246-246
作者比较了硫必利合并氯硝西泮与单用氯硝西泮治疗广泛性焦虑的疗效和安全性,并报道于后。1对象和方法1.1对象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3)[1]中广泛焦虑的诊断标准的住院患者,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14分。随机抽取50例作为合用组(硫必利合并氯硝西泮治疗),其中男性23例、女性27例,年龄15~62岁,平均为(34.14±9.03)岁,病程0.3~32年、平均为(4.72±3.46)年。另取50例作为对照组(单独氯硝西泮治疗),其中男性24例、女性26例,年龄15~58岁、平均为(34.45±4.11)岁,病程0.4~28年、平均为(4.80±3.85)年。两组以上各项均无显…  相似文献   

15.
<正> 本组男33例,女21例,发病年龄在2~13岁之间,平均为7.5岁。其中4~10岁发病44例(占81%)。发作时间:于入睡后半小时至1小时发作者31例(占57%),晨间和醒前发作者11例(占20.3%),于睡初和醒前均有发作者12例(占22.2%)。发作形式。单侧面颊部抽动26例(占48.%),单侧面颊部和同侧肢体抽动16例(占29.6%)以全身强直一阵挛发作8  相似文献   

16.
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的临床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对16例家族性患者和10例散发性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患者进行病史采集、神经系统体格检查和CT或MRI检查,所得数据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6例患者,男10例,女16例;发病年龄为4~48岁,平均(17.46±12.95)岁。(1)首发症状:儿童期(12例)和青春期(6例)发病患者多以肌张力障碍为首发症状,成年期(8例)发病者则以帕金森综合征或肌张力障碍发病。(2)症状波动性:儿童期组和青春期组患者症状均呈现日间波动性,成年期组仅4例症状具有日间波动性,3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χ2=10.227,P=0.006);而且症状波动性与年龄呈负相关(r=#0.715,P<0.01)。(3)姿势性震颤:3组患者姿势性震颤的发生率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χ2=8.073,P=0.018),其中以儿童期发病者发生率最低(5/12),成年期发生率最高(8/8);姿势性震颤的发生与患者年龄呈正相关(r=0.483,P=0.012)。(4)腱反射:3组间腱反射亢进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χ2=5.303,P=0.071),腱反射亢进发生率与年龄呈负相关(r=#0.356,P=0.044)。(5)药物反应:26例患者均对左旋多巴治疗有明显而持续的反应。结论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临床表现呈多样化,临床表现与年龄密切相关。左旋多巴对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患者可产生明显而持续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浆ACTH及血清GH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研究发现,急性脑出血有下丘脑—垂体轴紊乱。但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下丘脑—垂体轴功能状态研究少,对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及血清生长激素(GH)浓度测定未见报道。本文采用放免法观察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浆ACTH和血清GH浓度,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其临床意义。 1 材料与方法 1.1 对象 1992年3月~5月我科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36例(男24例,女12例),年龄35~81岁,平均58.9岁。全部病人均  相似文献   

18.
球囊压迫法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体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从2003年12月至2004年12月应用改良后经皮穿刺微球囊压迫(PMC)术治疗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病人共500例,其中包括双侧三叉神经痛8例及家族性三叉神经痛5例.年龄26~91岁,平均65.3岁.疼痛持续时间为8个月-38年,平均7.4年.均为经药物治疗无效或过敏及已经产生并发症者.多数患者在本次治疗前曾接受过其他外科治疗,其中包括微血管减压手术(MVD)36例,选择性射频热凝术(RF)64例,伽玛刀治疗12例.  相似文献   

19.
二氯乙烷、苯乙烯、二硫化碳、三氯丙烷等有机溶剂中毒易导致中毒性脑病.我院应用抗氧化剂硫辛酸治疗有机溶剂中毒性脑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系2008年1月~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26例有机溶剂中毒性脑病患者,均有明确的有机溶剂接触史,接触时间为2个月~3年,符合卫生部发布的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性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标准.随机分为(1)治疗组:14例,男9例,女5例;年龄24 ~ 46岁,平均35.6岁;病程32~60d,平均42.8 d.(2)对照组:12例,男10例,女2例;年龄26 ~41岁,平均34.8岁;病程38 ~ 72 d,平均54.6 d.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探讨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糖及外周血白细胞数的变化及临床意义.1对象与方法1.1对象系2009年12月~2010年11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病程≤2 d的ICVD患者131例,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并经头颅MRI证实.(1)脑梗死组(梗死灶直径>1.5 cm):54例,男32例,女22例;年龄54 ~ 88岁,平均(72.5±9.6)岁.(2)腔隙性脑梗死(腔梗)组(梗死灶直径≤1.5 cm):52例,男29例,女23例;年龄56~87岁,平均(75.6±7.0)岁.(3)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组:26例,男17例,女9例;年龄53~82岁,平均(70.4±9.8)岁.(4)正常对照(NC)组:系我院同期健康体检者40人,男20人,女20人;年龄64 ~ 85岁,平均(71.2±9.4)岁.各组间年龄、性别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