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及药物依从性再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海根  李永强 《中国民康医学》2008,20(17):2062-2063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及药物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07年1至5月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00例,均为男性,随机分为单纯药物治疗组和药物治疗与护理干预组,每组各50例,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12周后对两组患者进行护士观察量表(NOSIE)调查,在出院后6个月内进行药物依从性调查。结果:药物治疗和护理干预组NOSIE评分与药物治疗组有明显差异(P〈0.01);药物治疗和护理干预组患者药物依从性明显高于单纯药物治疗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提高患者自知力的恢复,从而提高患者的药物依从性,降低复发率,使患者回归社会。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院内康复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方法:将我院10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结合康复训练,由经过培训的精神科护士进行指导。对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3、6个月时采用住院精神分裂病患者康复疗效评定量表(IPROS)评分及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NOSIE)进行干预前后的效果评定,并观察两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前IPROS评分和NOSIE评分结果显示,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3、6个月时,IPROS评分和NOSIE评分结果显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干预组服药依从性高于对照组。结论:院内康复治疗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精神症状,提高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  相似文献   

3.
王莉  肖燕  殷月华  马三美 《中国民康医学》2010,22(17):2297-2297,2300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社会流浪精神病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55例由公安部门送至本院住院的社会流浪精神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为单用药物组和药物结合护理干预组,在入院时和第8周末,对两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分别进行评定。结果:在治疗第8周末,护理组的ITAQ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患者的依从性比较:护理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社会流浪精神病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自知力的影响。方法:将精神分裂症80例随机分成药物治疗(对照组)40例和药物加心理护理(研究组)40例,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2周末进行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住院病人护士观察量表(NOSIE)和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ITAQ)测定。结果:BPRS在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NOSIE和ITAQ在治疗前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12周末研究组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心理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和自知力恢复有明显帮助。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伴强迫症状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72例精神分裂症伴强迫症状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用阳、阴性症状量表(PANSS)、强迫症状量表(Y-BOCS)、Hamilton抑郁量表(HAMD)、Hamilton焦虑量表(HAMA)、住院患者护士观察量表(NOSIE)评定两组治疗前、后的变化,并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总显效率(72.2%)明显高于对照组(36.1%)(P〈0.01);研究组PANSS、Y-BOCS、HAMD、HAMA、NOSIE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护理干预能明显提高精神分裂症伴强迫症状患者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刘桃芳  蔡效红 《中国民康医学》2007,19(5):223-223,225
目的:研究家庭干预对精神分裂症的疗效。方法:随机抽取出院精神分裂症患者80例分两组,采用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干预组采用药物治疗与家庭干预相结合,对照组为单纯药物治疗。结果:干预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家庭干预能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依从性,降低其复发。  相似文献   

7.
罗建慈  陈平勋 《中国民康医学》2008,20(21):2553-2554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作用。方法:将102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51例,对照组应用抗精神病药物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干预,并与对照组在治疗依从性、疾病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方面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观察组在治疗依从性、疾病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P〈0.01;P〈0.05)。结论:健康教育能明显改善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有效提高患者对精神疾病的认识水平,有利于促进患者的身心康复。  相似文献   

8.
健康教育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126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在接受常规治疗护理的同时,对实验组病人进行药物治疗依从性健康教育。结果:实验组病人药物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用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对药物治疗的依从性,减少疾病复发。  相似文献   

9.
药物自我处置技能训练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依从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雪梅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11):1256-1257
目的:探讨药物自我处置技能训练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护理依从性的效果。方法:将12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仅接受常规治疗和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为期12周的药物自我处置技能训练。采用治疗护理依从性问卷、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ITAQ)和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评价两组患者的依从性,并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护理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药物自我处置技能显著提高。结论:药物自我处置技能训练有助于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护理依从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观察组在给患者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根据患者不同病情对其进行心理护理,对照组单用药物治疗。结果:入组时两组对治疗的依从性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研究结束时观察组对服药依从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观察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心理护理可以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桂西北地区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及干预效果。方法将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温暖工程干预。两组患者入组时和干预1年后分别采用自制的服药依从性调查问卷表、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对患者进行测评,观察两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和社会功能状况。记录两组患者出院6个月、12个月疾病复发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和SDS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年后研究组的服药依从性评分较干预前显著提高(P〈0.01),SDSS评分显著下降(P〈0.01),对照组的服药依从性评分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DSS评分显著下降(P〈0.01),干预1年后研究组的服药依从性和SDSS评分改善程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患者出院6个月、12个月疾病复发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服药依从性调查分析后给予温暖支持工程干预,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减少疾病复发,促进患者社会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癫痫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以提高治疗与护理效果。方法:将2005年11月~2008年11月癫痫患者60例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癫痫常规治疗与护理措施;而干预组采用综合性治疗与护理干预措施,并讲授常用抗癫痫药的不良反应、药物治疗的机理、血药浓度控制的重要性以及用药指导等相关的知识。对两组的治疗依从性进行评定。结果:在护理干预前,两组治疗依从性无统计学差异;而护理干预后,干预组治疗依从性较对照组有显著提高(P〈0.01),癫痫发病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治疗依从性统计学具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采用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可提高癫痫患者治疗依从性,减少癫痫发作频率,有利于疾病的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6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在常规使用药物治疗的同时,给予精神科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采用简易问卷判断患者的服药依从性;采用阴性和阳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患者的病情。结果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后干预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ANSS总分,包括阴性、阳性症状、一般精神病性症状、BPRS评分等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提高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服药依从性;能够改善患者的社会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综合性康复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效果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7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予以常规的药物治疗与护理。干预组加用综合性康复护理,时间均为8周。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BPRS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NOSTE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或P〈0.01),且干预组治疗后改善幅度更明显(P〈0.05)。同时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均有明显上升(P〈0.05或P〈0.01),且干预组改善幅度更明显(P〈0.05)。结论综合性康复护理能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效果,降低患者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自我护理教育时康复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实验性研究设计,将1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81例和对照组7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一般性健康教育,干预组患者进行个体化的自我护理教育对康复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干预,时间为3个月;干预后二组均采用精神疾病知识问卷、病房护士观察量表(NOSI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和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量表(SQLS)测评及进行调查。结果通过自我护理教育后,干预组比对照组明显提高了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精神疾病知识知晓率及生活质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自我护理教育能有效地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自理能力,进而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康复训练对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病人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将符合标准的63例病人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对研究组病人同时进行12个月的康复训练,而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治疗和护理模式,分别于研究前、研究后6月、12月末运用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NOSIE)和住院病人康复疗效评定量表(IPROS)进行评定。结果:训练12月后两组NOSIE、IPROS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结论:康复训练能够提高患者的社会功能,是促进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康复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如何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社区服药的依从性。方法采取与社区联合干预的方式,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情况进行调查,随后根据调查结果采取干预措施。结果51例患者干预前服药依从性低,进行干预后患者服药依从性提高,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患者症状较干预前明显控制,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社区干预能够提高患者依从性,治疗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8.
张尧 《现代医学》2014,(7):823-825
目的:探讨护理延伸服务对PCI术后出院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98例PCI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48例),两组患者在住院期间以及出院时,均给予疾病常规护理及健康宣教。观察组在常规的健康宣教基础上,于出院后,给予电话、网络、上门服务随访等护理延伸服务项目。出院1年后比较两组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结果:干预1年后观察组患者药物治疗的依从性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在合理饮食、定期复查、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等情况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护理延伸服务对PCI术后出院患者,可提高药物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药物自我处置和症状自我监控技能训练对降低精神分裂症复发和提高患者药物依从性的作用。方法:将60例临床痊愈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技能训练组(训练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接受精神药物的维持治疗,对训练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为期6周、12周的药物自我处置技能训练。于6周、12周末采用自制的治疗护理依从性调查表、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ITAQ)和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评价两组患者的依从性,并进行比较。结果:入组6周、12周训练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药物自我处置技能显著提高。结论:药物自我处置技能训练有助于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减轻症状、降低复发率,有利于患者社会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20.
刘广香 《中国民康医学》2006,18(17):809-810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在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中的作用。方法:将符合人组条件的7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前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后者只做常规护理,观察时间为3个月。在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前后分别用阴性症状量表(SANS)、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NOSIE)进行评定。结果:两组在实施干预前NOSIE、SANS总分及各因子分差异不明显,具有可比性(P〉0.05),实施干预措施后两组SANS、NOSIE总分及各因子分差异显著(P〈0.01)。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的康复确实起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