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何剑锋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3,12(15):1219-1220,1223
目的探讨股前外侧游离穿支皮瓣修复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选择收治的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行股前外侧游离穿支皮瓣修复治疗的患者28例的资料为观察组,选择同期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行传统交腿带蒂皮瓣治疗的患者23例为对照组,观察两组皮瓣存活情况、血运恢复及感觉恢复情况,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和治疗费用均少于对照组,皮瓣存活率、移植皮肤两点别觉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皮瓣血运及外形良好,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股前外侧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足踝部皮肤缺损,存活率高,可减少二次手术,并发症少,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
背景:高能量损伤所致四肢大面积软组织缺损及口腔颌面部肿瘤切除术后软组织缺损是临床常见的组织缺损,应用股前外侧皮瓣修复此类缺损不但能覆盖创面而且对供区影响小.目的:总结分析游离股前外侧皮瓣在四肢及口腔颌面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临床效果及治疗经验.方法:收集41例四肢及口腔颌面创伤或肿瘤切除后软组织缺损应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的临床资料,软组织缺损面积为(12~25)cm×(5~11)cm,根据受区软组织缺损大小、形态切取股前外侧皮瓣,将皮瓣动静脉与受区动静脉吻合,覆盖创面.观察移植后股前外侧皮瓣成活、供区愈合情况,患者对手术的满意程度,受区的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与结论:所有皮瓣均完全成活,其中2例出现血管危象,均为移植后24~36 h出现皮瓣淤黑,予及时血管探奋发现均为静脉栓塞,经手术取栓后皮瓣成活.病例随访4个月~3年,均得到覆盖创面的目的,2例患者移植后因皮瓣臃肿再次入院行削薄手术.游离股前外侧皮瓣血管恒定,血管口径大,可切取面积大,修复四肢及口腔颌面皮肤黏膜大面积软组织缺损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应用股前外侧皮瓣修复上肢软组织缺损的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29例上肢软组织缺损患者行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创面制定护理计划,进行优质护理。结果本组29例病例经过精心的护理全部成活,其中1例术后12 h及时发现血管危象经及时处理,创面愈合。结论排除伤情及手术质量,良好的围术期护理,及时发现并处理血管危象是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上肢皮肤软组织缺损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急性创伤、烧伤等原因所致的足背部皮肤大面积缺损导致肌腱、骨外露 ,极易感染 ,是临床常见的难题之一 ,传统的疗法常难以奏效。 1998年 5月~ 2 0 0 1年 5月 ,我们应用吻合血管的股前外侧皮瓣游离移植修复足背部大面积皮肤缺损 5例 ,均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1 资料与方法1 1 应用解剖 旋股外侧动脉 84 %起自股深动脉 ,小部分起自股动脉。口径 3 0~ 3 4mm ,于股直肌深面走向外侧 ,在进入阔筋膜之前分为升支、横支、降支。股前外侧皮瓣一般以降支为血管蒂 ,有 1~ 2条降支伴行静脉为皮瓣回流静脉。旋股外侧动脉降支作为皮瓣血管蒂…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应用以旋股外侧动脉降支为血管蒂的股前外侧皮瓣游离移植修复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9例以旋股外侧动脉降支发出的皮支为血管蒂游离移植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切取皮瓣的范围为5 cm×10 cm~7 cm×14 cm。结果 19例术后股前外侧皮瓣全部成活,一期修复后外观、功能均达到优良,供区恢复良好。结论以旋股外侧动脉降支发出的皮支为血管蒂的股前外侧皮瓣是一种血供可靠、切取范围大、部位隐蔽、可带肌肉的皮瓣,是一种修复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可靠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皮瓣、肌皮瓣移植在修复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效果。方法 应用吻合血管皮瓣、肌皮瓣移植、修复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合并肌腱或骨外露10例。结果 随访0.5~5年,所有皮瓣、肌皮瓣均成活,外观及功能良好。结论 吻合血管皮瓣、肌皮瓣移植是修复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合并肌腱或骨外露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股前外侧皮瓣移植是针对四肢严重创伤、软组织缺损、骨骼、肌腱外露,经其他修复方法无法修复的情况下采用的一种外科手术方法。该皮瓣具有供区隐蔽,切取皮瓣后对肢体功能和外观影响小,血管解剖变异少,蒂长、径粗、行走恒定,皮瓣可取面积大等优点。分为吻合血管、顺行、逆行3种股前外侧皮瓣移植术。它从过去单纯切除病变组织提高到同时进行缺损组织的修复与重建,从而更好地恢复了患肢的功能和外形。  相似文献   

8.
总结34例股前外侧游离皮瓣修复皮肤与软组织缺损的护理。术后密切监测移植皮瓣血供,及时发现和处理血管危象,保证充足的血容量,做好用药、疼痛和心理护理,保持患者身体舒适,是皮瓣存活的关键。34例移植皮瓣中,32存活,2例皮瓣坏死。  相似文献   

9.
股前外侧皮瓣是以旋股外侧动脉降支为血管蒂的大腿前外侧部皮瓣,其供血动脉来自旋股外侧动脉系统的肌皮穿支或肌间隔穿支,属于穿支皮瓣的一种.1984年我国学者徐达传等[1]首次报道了股前外侧皮瓣的解剖学研究,而且提出了用旋股外侧动脉的肌皮穿支为轴心血管的游离皮瓣.随后罗力生等[2-3]在临床上首先开展了该皮瓣的应用,并获得了成功.经过多年的研究与临床应用,股前外侧皮瓣由于具解剖恒定,可供吻合的血管粗大,已在手外科和显微外科得到了较多的应用.目前,该皮瓣在国内外被广泛应用于头面颈部[4-5]、四肢[6]等部位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修复,还用于阴茎再造[7-8]、阴道再造[8]、舌再造[9]等,在临床上被称为“万能皮瓣”.由于此皮瓣诸多的优点,成为修复皮肤软组织缺损的首选皮瓣.现将该皮瓣的解剖基础和临床应用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股前外侧皮瓣游离移植在修复大面积四肢软组织缺损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2003年5月至2011年8月,选用股前外侧皮瓣游离移植修复大面积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患者56例。其中男39例,女17例;年龄17~76岁,软组织缺损面积最小为8 cm×10 cm,最大为16 cm×25 cm,皮瓣面积最小为9 cm×11 cm,最大为16 cm×27 cm。术后随访5~38个月,测评皮瓣的感觉、血运和外形等,对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本研究56例,皮瓣完全成活53例;3例边缘部分坏死,经换药和皮片移植而愈合;56例中随访到48例,随访时间5~38个月,平均15.2个月,皮瓣恢复保护性感觉,两点分辨觉为11~13 mm左右,质软有弹性,外形稍显臃肿,患者基本满意,恢复泌汗功能。皮瓣供区对下肢功能无明显影响。结论修复大面积四肢软组织缺损可以优先选用股前外侧皮瓣游离移植术。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逆行股前外侧皮瓣修复膝部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应用逆行股前外侧皮瓣转移修复膝部大面积软组织缺损6例,皮瓣最大面积20cm×15cm,最小面积12cm×10cm。结果6例皮瓣全部成活,创面Ⅰ期愈合,经6~12个月随访,效果满意。结论逆行股前外侧皮瓣血供可靠,不牺牲主要血管,可切取面积大,是修复膝部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一种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股前外侧皮瓣用于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的护理方法。方法对2011年8月-12月行手术治疗的42例口腔颌面部缺损患者使用股前外侧皮瓣修复,重点加强皮瓣血运的观察和血管危象的处理。结果 39例皮瓣成活,1例皮瓣坏死;2例出现血管危象,经积极抢救后成活。结论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术后加强皮瓣血运的观察和血管危象的处理对保证皮瓣成活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定带髂胫束的股前外侧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背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回顾2006年6月~2010年6月,用带髂胫束的股前外侧皮瓣游离移植修复伸指肌腱并发手背区皮肤缺损12例,皮瓣切取范围7 cm′10 cm~8 cm′12 cm。髂胫束的切取长度7~13 cm,宽度8~10 cm。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功能评定标准评定疗效。随访6个月~4年。结果 后所有皮瓣均成活。优3例,良6例,可3例。结论带髂胫束的股前外侧皮瓣游离移植是一种有效修复合伸指肌腱并手背区皮肤缺损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临床上儿童患者四肢外伤致软组织缺损行股前外侧皮瓣移植修复的病例并不少见。儿童皮瓣移植与成人相比,手术更加精细,风险更大,如何更好的护理是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关键。我院2004年4月-2006年8月应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四肢软组织缺损患儿共8例,经过精心护理,皮瓣全部成活,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同侧小腿中下段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方法: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同侧小腿中下段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骨与肌腱外露19例,其中,3便将小隐静脉与受区静脉吻合。结果:除1例未吻合小隐静脉之皮瓣部分坏死外,其余皮瓣均存活。结论: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是修复小腿中下段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较为理想的方法,具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6.
头皮鳞状细胞癌切除后大面积头皮缺损的修复一直是临床上的棘手问题.回顾分析我院2007年1月至2011年3月收治的大面积头皮鳞状细胞癌患者11例,运崩吻合血管的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一期修复缺损.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以腓肠肌内侧头动脉为受区供血动脉的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小腿复杂创面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0月—2022年9月苏州瑞华骨科医院收治的11例小腿复杂创面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存在小腿大面积皮肤及皮下软组织缺损,均接受游离对侧大腿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受区以腓肠肌内侧头动脉为供血动脉,供区皮肤直接缝合。结果 11例患者11块游离皮瓣均成活,供区、受区创面均Ⅰ期愈合。出院后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35个月。术后12个月随访结果显示,所有患者创面愈合良好,皮瓣外观、弹性良好;所有患者恢复正常膝、踝关节功能,具有自主生活能力;供区伤口愈合良好,无明显瘢痕增生。末次随访时,皮瓣感觉功能评定为S3级者2例、S2级者9例;患肢功能评分达优者5例、良者6例,优良率高达100%。结论 腓肠肌内侧头动脉血管口径适于吻合、位置恒定,以该动脉供血的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小腿严重创面,可有效覆盖软组织缺损,并避免损伤小腿残留主干血管,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8.
小腿胫前、踝关节及足跟部的软组织移动性差,血运欠佳,外伤后易引起软组织缺损,骨骼、肌腱等深部组织外露,是基层医院骨科治疗较为棘手的问题。本院自2002至2005年应用近端或远端为蒂的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皮瓣修复胫前、踝关节及足跟部皮肤缺损13例,获得较满意的疗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背景:传统股前外侧皮瓣移植的临床应用已非常广泛,新一代带穿支游离皮瓣移植在国内尚处于初始阶段。目的:观察头面部和四肢肿瘤切除术后应用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移植修复方法及其修复效果。设计:病例分析。单位:南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对象:选择2004-04/2006-04在南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烧伤整形外科及多伦多大学多伦多总医院整形外科收治的16例需要皮瓣移植的患者,所有患者软组织缺损不能直接缝合导致肌腱、血管、神经、骨质外露。男13例,女3例,年龄26~72岁。因头面肿瘤切除后造成软组织缺损、骨质外露修复9例,平均50岁;因四肢肿瘤切除术后造成软组织缺损、骨质外露修复7例,平均为39岁,所有患者均对手术项目知情同意。方法:患者均采取全身麻醉,气管插管。医生分两组同时或先后进行手术。肿瘤切除由头颈外科或骨外科医生承担,肿瘤切除后由整形外科医生承担修复任务,整形外科医生先确定受区血管床,并游离,准备好受区血管。其中有2例游离出神经断端做神经修复。根据创口情形切取穿支皮瓣:于髂前上棘及髌骨前外上缘连线作为皮瓣的纵轴线,确定中点,并在中点区域设计所需要的皮瓣。皮瓣最大面积达28cm×15cm,在皮瓣范围内用超声多普勒仪确定主要穿支浅出点(即超声回音最强点)一二个。沿设计线切开皮肤皮下,在放大镜下逐步切开分离皮下组织与深筋膜。遇到主要穿支后,确保一二支主要穿支不受损伤;并沿着穿支血管追踪分离深筋膜、肌肉或肌间隔,及至所需要的血管蒂的长度和所需要的血管管径的大小。必要时保留股前外侧皮神经,本组修复皮神经两例。供瓣区创面直接闭合,放负压引流。在显微镜下用9-0尼龙线吻合血管,用10-0尼龙线吻合神经,间断缝合皮瓣与受区创缘,同时放负压引流于瓣下。头部创口缝线术后9~11d拆除,四肢创口的缝线术后12~15d拆除,供瓣区缝线术后15d以后拆除,引流管在术后3d拔除。观察所有患者术后愈合情况(Ⅰ期愈合:术后伤口按期愈合;Ⅱ期愈合:术后伤口未按期愈合),同时观察皮瓣是否坏死、伤口是否裂开等。主要观察指标:所有患者皮瓣移植后成活情况、皮瓣供区和受区的外形及功能。结果:纳入需要皮瓣移植的患者16例均进入结果分析。15例患者移植皮瓣全部成活,1例皮瓣大部分成活,皮瓣远端小部分坏死。伤口Ⅰ期愈合14例,Ⅱ期愈合2例(1例皮瓣远端约2.5cm宽的皮瓣缺血坏死,清除坏死组织后直接缝合愈合,另1例面部上端与皮远瓣区伤口有约3cm长裂开,经换药、再缝合处理后愈合)。所有患者伤口愈合后外形满意,均未见明显疤痕,下肢负重、行走不受影响。结论:股前外侧穿支皮瓣游离移植,对供区损伤小,对受区修复效果好,是一种较理想的修复头面和四肢肿瘤清除术后软组织缺损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吻合血管的皮瓣移植术修复四肢软组织缺损的护理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创伤造成的四肢软组织缺损,常使骨骼、关节、肌腱等深层组织外露,临床修复难度大,用吻合血管的皮瓣移植术治疗外伤后的软组织缺损是有效的方法。我院自2002~2003年采用该种方式修复四肢软组织缺损16例,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