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初步探讨婴幼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病因,分析其疗效。方法:对135例0-3岁ITP进行临床分析。结果:135例中90例发生于病毒感染性疾病之后,占66.7%;15例发生于疫苗注射后,占11.1%;5例发生于以原体感染之后,占3.7%;5例弓形虫IgM阳性,占3.7%;20例原因不明,占14.8%,发生ITP。其中急性118例,占87.4%;慢性17例,占12.6%。结论:病毒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发病有关,0-1岁ITP患儿疗效较1-3岁ITP患儿好,血小板相关抗体IgG(PAIgG)的高低及变化可以作为判断疗效和预后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2.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儿童常见的一种出血性疾病,大多数是自限性经过,担急性期及部分慢性病地由于血小板数过低,容易导致严重出血。因此,在短时间内提高血小板数是关键。我们于1992年6月至1998年5月采用静脉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重度ITP28例,疗效优于泼尼松和/或输注新鲜血液常规治疗方法,分析如下:1·材料和方法小儿重度ITP72例,全部为近6年来住院确诊病儿,符合1986年杭州会议所制订ITP诊断和分型标准。男性45例,女性27例,急性型53例,慢性型19例,病例随机分成三组。治疗前血小板计数均<2.5X10’/L,治疗过…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中药紫癜圣愈散对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测定30例ITP患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血小板相关抗体、T细胞亚群、白介素2(IL-2)及其受体(IL-2R)的水平。结果:紫癜圣愈散能提高血小板数,明显抑制抗血小板抗体的活性,提高CD4^ 细胞,IL-2及IL-2R的表达水平。结论:免疫调控可能是紫癜圣愈散治疗ITP的重要作用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4.
殷平玲 《中国乡村医生》2010,12(11):120-120
目的:观察江南卷柏片联合激素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6例ITP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3例,予以地塞米松1.5mg/(kg·日),连用5天后改强的松每日1.0mg/kg,顿服,总疗程4~6周;治疗组23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江南卷柏片口服,5—6片/次,3次/日,治疗1个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血小板上升速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江南卷柏片联合地塞米松治疗ITP较单纯应用地塞米松能够更快地提升血小板,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应用重组干扰素治疗慢性丙型肝炎近期与远期疗效观察研究。方法:3×106IU,ih,1次/2d×3个月为1疗程,接受2-4个疗程干扰素治疗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20例,治疗结束后随访观察1-3年。结果:根据干扰素疗效评价标准,第2个疗程治疗结束时,分别有45,0%(9/20),40.0%(8/20)和15.0%(3/20)的患者表现为完全应答,部分应答和无应答。完全应答者有3例分别在第2疗程结束后的6个月、9个月的间隙期内复发。有6例患者接受3-4个疗程治疗。在2-4个疗程治疗结束后随访1-3年,6例(30.0%)患者表现为持续完全应答,11例(55.0%)患者为部分应答,3例(15.0%)患者无应答。结论: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干扰素治疗的早期疗效较好,但完全应答者的复发率较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冲击疗法配合维生素C方案对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疗效。方法33例慢性ITP患者均给予大剂量地塞米松冲击疗法治疗,并于停用的第2天起开始应用大剂量维生素C维持8w,于第2、8及16周末比较血小板水平。结果治疗后第2周末患者血小板接近正常,与治疗前比较,P〈0.01;治疗至第8周末患者均已恢复正常,但与第2周末比较,P〈0.05;治疗至第16周末患者血小板水平较第8周末上升,但两者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大剂量地塞米松冲击疗法配合维生素C治疗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具有疗效稳定持续、副作用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硫酸长春地辛Ⅲ期临床试验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国产二类新药硫酸长春地辛(VDS)对61例恶性肿瘤的疗效和毒副作用。方法:采用VDS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结果:完全缓解(CR)15例,部分缓解(PR)34例,总有效率80.3%(49/61)。毒副作用:主要是恶心,呕吐,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下降,脱发,肢端麻木,眩晕倦怠等。结论:VDS对中晚期期食管癌,肺癌,淋巴瘤,鼻咽癌,乳部有较高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常见的出血性疾病之一,当血小板<50×109/L时,有出血倾向;<20×109/L时,病人可因严重内脏出血危及生命,且因血小板数过低而一部分病人无法手术治疗。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采用丙种球蛋白联合VLAP方案治疗慢性pplo例,取得明显疗效。临床资料与方法1病例选择10例慢性ITP患者均为我院1996年8月一1998年8月住院患者,符合1987年首届中华血液学学会全国血栓与止血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男1例,女9例,年龄19-56岁(平均月.对岁,病程1周一5年。6例为初发,4例为复发。复发者过去均接受过VLAP…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rhlL-11)联合长春新碱治疗慢性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40例慢性难治性ITP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rhlL-11联合长春新碱治疗,对照组单用长春新碱治疗。结果 两组治疗后2周、1个月、3个月血小板计数均有显著差异(P<0.05);根据FAB疗效标准,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总体有效率75%,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 采用rhlL-11联合长春新碱治疗慢性难治性ITP临床疗效满意,无严重副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难治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选择难治性ITP住院患者20例,使用他莫昔芬治疗。结果:11例血小板升至正常,7例血小板有所上升,2例无效。结论:他莫昔芬能治疗难治性ITP可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临床表现、发病季节、诱因、治疗与效果。方法:将1992年1月-2001年10月因ITP入院77例按急慢性型,不同诱因、症状、体征、实验室结果进行归类,对发现病例数及病因、诊断、治疗情况进行分析。结果:ITP治疗急性与慢性型痊愈率分别为89.7%和31.6%。结论:ITP出血的根本原因在于血小板数量的减少和功能异常,其主要由免疫性血小板破坏引起,大剂量丙种球蛋白静脉应用具有止血迅速等特点。  相似文献   

12.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因免疫异常引起血小板破坏加速的出血性疾病。应用大剂量丙球制剂治疗ITP25例,每日400mg/kg,静脉滴注,连用5d,以后每周再用1d,共4周。结果:19例出血症状好转或消失;血小板平均数由治疗前(18.4±8.8)×109/L增高至(119.5±80.5)×109/L;其中显效14例,有效6例,无效5例,而血小板相关抗体无明显变化,未见严重的不良反应。与激素治疗组24例相比较,血小板计数上升速度快,上升量多。  相似文献   

13.
生血康治疗慢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cITP)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生血康治疗慢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癍(cITP)临床疗效,阐明其疗效机理和作用环节,探索辨证分型与辩证疗效。方法:治疗组30例,采用生血康(蒙药)观察外周血象、骨髓象的变化。结果:从临床出血症状及血小板数量的恢复、持续时间的长短等综合疗效来看,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生血康通过调节免疫功能提高ITP病人的血小板数量和增强血小板功能。  相似文献   

14.
拉米夫定联合干扰素—α2b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研究比较拉米夫定(LAM)和干扰素(IFN-α2b)联合治疗和各自单一疗法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02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随机分组分别接受:A)LAM;B)INF-α2b;C)LAM加INF-α2b联合治疗。结果:治疗结束时,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复常率在A、B、C组分别为76.5%(26/34)、73.5%(25/34)、79.4%(27/34);HBV DNA阴转率分别为88.2%(30/34)、41.18%(14/34)和91.18%(31/34)。结论:采用LAM或IFN-α2b治疗CHB均有较好的效果,但二者联合使用无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疗效。方法160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随机分为甲(IVIG0.4g·kg^-1·d^-1)、乙(IVIG0.2g·kg^-1·d^-1)、丙(地塞米松10mg·d^-1)三组进行治疗,5天后进行疗效对照比较。结果有效率三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甲,乙两组相比,血小板计数上升时间与峰值差异无显著性(P〉0.05);血小板计数上升时间与峰值丙与甲及丙与乙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IVIG与皮质激素比较,有效率接近,但IVIG治疗组血小板上升更迅速,2种剂量的IVIG对ITP治疗疗效基本相似,IVIG总剂量1g/kg可能是治疗ITP的有效剂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本科收治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48例,其中5例确诊为难治性ITP,均经糖皮质激素、长春新碱、大剂量静脉用丙种球蛋白等药物治疗后效果不佳,而采用脾切除的办法治疗者的远期疗效。方法5例难治性ITP中男性1例,女性4例,中位年龄42岁(22~63岁)病程最短1.5年,最长6年。5例病例术前静脉滴注地塞米松或静脉用丙种球蛋白,手术当天和术中酌情输注单采血小板1~2u。结果手术前5例病人血象:Hb133(115~145)g/L,WBC15.6(8.5~25.3)×10^9/L,Plt27(5~39)×10^9;手术后7~9d复查病人血象:Hb113(86—133)g/L,WBC16.7(9.4—23.7)×10^9,Pit430(310~575)×10^9;术后随访复查血象:Hb119(107~126)g/L,WBC11(7.5—14.1)×10^9,Plt297(193—366)×10^9。结论通过观察和对比该5例病人脾切除前后的血象变化,统计学有着显著意义。对于难治性ITP采用脾切除,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大剂量地塞米松短期冲击治疗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12年2月20例新诊断的慢性ITP患者,使用大剂量地塞米松(4|Dmg/d)冲击治疗,4天为一疗程,疗程结束后观察患者血小板及全身出血情况。结果使用大剂量地塞米松短期冲击治疗新诊断的慢性ITP疗效佳,有效率达77%。耐受性良好。结论大剂量地塞米松短期冲击治疗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疗效好,无严重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抗幽门螺杆菌(H.pylori)治疗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瘢(ITP)患者的疗效以及其对血小板的影响。方法:收集2006年4月至2008年4月,H.pylori阳性的ITP患者31例进行抗H.pylori治疗(奥美拉唑20 mg/次+克拉霉素0.5 g/次+阿莫西林1.0 g/次,均2次/d共1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7,14,28 d检测血小板计数。结果:31例ITP患者抗H.pylori治疗后,有21例治愈,10例无效,根治率为67.74%。H.pylori治愈患者血小板计数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治疗无效患者的血小板数量改变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抗H.pylori治疗可使H.pylori阳性ITP患者的血小板升高,H.pylori感染可能与部分ITP患者的血小板减少有关。  相似文献   

19.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常见的出血性疾病,为患者血循环中存在血小板抗体而引起的血小板破坏增多为主的自体免疫疾病。临床上分为急性型和慢性型。在治疗上迄今为止仍采用传统的治疗方法,疗效不甚满意,尤其对少数难治性慢性病例在治疗上存在许多难题。国内外有报道认为,脾切除是一个比较安全并行之有效的方法。我们1990-1999年对20例ITP患者行脾切除治疗并对疗效进行随访观察,其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20.
小儿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转变为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纯红再障),尚未见报道。现报告1例如下。患儿男,8岁。周身出现瘀点、瘀斑2年,发热、头痛、呕吐2天,干1996年7月4日入苏医附儿院。2年前,在外院经骨髓涂片检查,诊断为ITP。采用“强的松、硫唑嘌呤、长春新碱”等治疗。入院时查:T37.5℃,P100次/分,R22次/分,BP13/8kPa,神萎,满月脸,苍白,皮肤无瘀点、瘀斑,肝脾未触及。外周血象:wBCN.6\I矿/L,RBCI.43XIc‘几,Hb499/L,Pit133X10’/L;头颅CT无异常。骨髓象:有核细胞增生活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