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倪伟平  黄东标 《中国基层医药》2013,20(11):1641-1642
目的 探讨血清总胆汁酸(TBA)检测在肝炎后肝硬化患者预后评估中的意义.方法 将临床诊断为肝炎后肝硬化患者92例作为观察组,按Child-Pugh评分标准进行分级(A、B、C级),另外选择32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分别检测研究对象血清总胆汁酸(TBA)水平并比较.结果 观察组血清TBA水平为(84.26±49.03)μmol/L,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的(3.52±2.67) μmol/L(t=17.53,P<0.01);Child-Pugh A、B、C级血清TBA水平依次增高,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84、6.21、5.49,均P<0.05).结论 血清TBA检测能有助于判断患者肝硬化程度及预后.  相似文献   

2.
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所致失代偿性肝硬化15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拉米夫定(Lamivudine)治疗由慢性乙型肝炎所致失代偿性肝硬化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15例失代偿性肝硬化患者均经超声、CT和胃镜证实,所有患者血清中HBsAg和HBV-DNA均阳性,血清转氨酶≥80IU/L;Child-Pugh分级C级7例,B级6例,A级2例.给予拉米夫定口服100mg,每日1次,疗程6个月.结果治疗2个月后,绝大多数患者(14/15)血清HBV-DNA转阴,并持续到疗程结束,伴转氨酶(ALT)下降(P<0.05);治疗6个月后,患者肝功能有显著的改善,血清总胆红素从(65.6±23.1)μmol/L降至(30.4±4.6)μmol/L(P<0.05),血清白蛋白从(29.4±2.1)g/L增至(35.6±1.1)g/L,Child-Pugh分级计分从10.1±0.4降至7.6±0.5.结论拉米夫定通过抑制乙型肝炎病毒的复制,可显著改善慢性乙型肝炎所致的失代偿性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分析肝炎肝硬化患者实施肝功能生化检验的效用以及价值。方法选取50例肝炎肝硬化患者作为试验组,另选取同期接受正常体检的健康人群5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研究对象均行肝功能生化检验。比较两组的肝功能指标(总胆汁酸、血清白蛋白、血清胆碱酯酶、血清总胆固醇)水平,并比较不同肝功能分级患者的肝功能指标水平。结果试验组总胆汁酸水平为(52.36±22.17)μmol/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19±1.84)μ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血清白蛋白、血清胆碱酯酶以及血清总胆固醇水平分别为(27.23±6.34)g/L、(2451.67±315.39)U/L、(3.04±0.86)mmol/L,对照组血清白蛋白、血清胆碱酯酶以及血清总胆固醇水平分别为(67.84±7.58)g/L、(7492.84±968.82)U/L、(4.25±1.43)mmol/L;试验组的血清白蛋白、血清胆碱酯酶以及血清总胆固醇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功能A级患者共15例,其总胆汁酸、白蛋白、血胆碱酯酶以及血胆固醇水平分别为(19.08±4.45)μmol/L、(39.05±7.19)g/L、(3145.67±341.39)U/L、(3.68±1.13)mmol/L;肝功能B级患者共20例,其总胆汁酸、白蛋白、血胆碱酯酶以及血胆固醇水平分别为(45.28±20.34)μmol/L、(26.17±5.38)g/L、(2208.49±295.12)U/L、(3.05±0.72)mmol/L;肝功能C级患者共15例,其总胆汁酸、白蛋白、血胆碱酯酶以及血胆固醇水平分别为(93.42±42.14)μmol/L、(20.86±4.35)g/L、(1505.83±203.15)U/L、(2.16±0.51)mmol/L。不同肝硬化级别患者的总胆汁酸、血清白蛋白、血清胆碱酯酶以及血清总胆固醇水平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肝功能分级的升高,患者的血清白蛋白、血清胆碱酯酶以及血清总胆固醇随之不断降低,而总胆汁酸水平则随之升高。结论对肝炎肝硬化患者实施肝功能生化检验,能够有效反映患者肝脏受损情况。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联合测定肝病患者血清胆固醇(CHO)与总胆汁酸(TBA)的含量水平,以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对160例肝病患者按照Child-Pugh肝功能分级法分级后与80例健康者比较血清中CHO与TBA水平。结果肝硬化组和肝癌组血清CHO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而TBA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CHO在肝硬化组C级中最低,与A级和B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A级和B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BA在A级、B级和C级各级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肝功能Child-Pugh分级的增高而增高。结论肝病患者CHO、TBA能敏感反映肝功能及肝硬化的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5.
杨琳 《中国医药指南》2011,9(12):250-251
目的探讨血清总胆汁酸(TBA)测定在新生儿溶血患者肝损害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循环酶速率法检测55例新生儿溶血患儿血清TBA水平,同时对其肝功能相关指标进行测定。结果新生儿溶血观察组患儿的血清TBA水平为(65.86±37.63)μmol/L,正常对照组为(6.53±4.87)μmol/L,两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TBA检测的灵敏度明显高于其他常规肝功能检测项目,同时血清TBA水平与丙氨酸转氨酶(ALT)、γ-谷氨酰基转移酶(GGT)、血清总胆红素(TBIL)等呈正相关。结论血清TBA是一项高敏感性肝功能检测指标,可作为新生儿溶血病患者肝损害疗效观察及预后判定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慢性无症状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携带者(chronic asymptomatic HBsAgcarrier,CASC)血清总胆汁酸(total bile acid,TBA)、胆碱酯酶(cholinesterase,CHE)的分析,为其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分析CASC血清中的TBA、CHE与正常对照组血清中TBA、CHE结果。结果在156例CASC的试验组中,TBA为(19.87±7.34)μmol/L,CHE为(4.12±1.88)kU/L;对照组TBA为(6.05±3.34)μmol/L,CHE为(10.29±1.26)kU/L。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TBA高于正常参考值者47例,占30.8%;CHE低于正常参考值者25例,占16.0%。结论CASC应定期作包括TBA、CHE等多项肝功能指标的检测,并进行综合分析、合理治疗。  相似文献   

7.
袁立新  陈忠 《天津医药》2011,39(5):424-425
探讨血清前白蛋白(PA)、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和总胆汁酸(TBA)在肝硬化Child-Pugh分级中的的作用。120例肝硬化患者按Child-Pugh分级标准分为三组:A组(A级,40例); B组(B级,42例); C组(C级,38例)。另设正常对照组40例。采用自动生化分析仪分别测定血清PA、RBP和TBA的含量。 肝硬化患者血清中PA和RBP含量较对照组均减低(P<0.01或P<0.05),且随着Child-Pugh积分升高而递减,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而TBA较对照组明显升高, 且随着Child-Pugh积分升高而递增, 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联合检测PA、RBP和TBA可以较好地判断肝硬化患者分级状况,对患者的治疗及预后提供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肝硬化患者血清胆固醇总胆汁酸检测意义探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探讨检测肝硬化患者血清胆固醇(CHO)及总胆汁酸(TBA)的临床意义。方法前瞻性研究85例肝硬化患者和68例健康者的血清胆固醇及TBA水平。结果肝硬化组血清CHO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TB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CHO在Ch ild-Pugh C级中最低,与A级和B级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TBA在A级,B级和C级间均存在着显著性差异,且随着肝功能Ch ild-Pugh分级的增高而增高。结论TBA能敏感地反映肝硬化的程度,联合检测CHO有助于病情的判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清总胆汁酸(TBA)测定在肝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180例肝病患者,其中急性肝炎92例,慢性肝炎活动期58例,肝癌6例,肝硬化24例。选择同期无肝胆疾病的健康体检者20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循环酶法检测受检者TBA水平,并采用速率法检测受检者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分析TBA检测在肝病患者诊断中的意义。结果对照组血清TBA值均为阴性(<10μmol/L);急性肝炎和慢性肝炎活动期TBA、ALT、AST异常率均为100%;肝癌和肝硬化患者TBA异常率高于ALT和AST,且肝硬化患者TBA异常率高于肝癌患者。结论血清TBA测定对肝脏疾病的诊断有较高的敏感性,也是评价肝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应列为肝功能检查和常规项目。  相似文献   

10.
车建强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3):492-492
目的探讨血清前白蛋白(PA)、总胆汁酸(TBA)在肝硬化分级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经临床诊断为肝硬化患者76例按Child-pugh评分标准进行分级(A、B、C级),32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血清PA、TBA水平,并同时检测肝硬化不同病因的血清PA、TBA水平,比较其差异。结果肝硬化患者血清PA和TBA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肝硬化患者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A在A级与B、C级之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TBA在C级与A、B级之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血清PA、TBA能敏感地反映肝硬化程度,有助于病情及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