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山豆根能清热解毒,多用于热毒蕴结之咽喉肿痛,为治疗咽喉肿痛之要药,其又能入阳明胃经,清胃火,能治疗胃火上炎之牙龈肿痛,口舌生疮等。  相似文献   

2.
山豆根与北豆根的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山豆根为常用中药材,始载于宋《开宝本草》,味极苦性寒,主清热解毒、利咽、杀虫。用于火毒蕴结,咽喉肿痛,齿龈肿痛。《本草求真》载:"解咽喉肿痛第一要药。"然而各地以"山豆根"为名的药用植物有20余种,其中就有北豆根药材。北豆根始载于《中国药植志》,原名蝙蝠葛根,其性味苦寒,有小毒,具有清热解毒、祛风止痛、理气化湿之功效。传统用于治疗咽喉肿痛、肠炎痢疾、风湿痹痛等症[1]。故为了保证临床  相似文献   

3.
山豆根毒副作用4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豆根,味苦性寒,有毒,归肺胃经。具有清热解毒。利咽消肿之功。为治疗咽喉肿痛的要药。如《本草汇言》云:“山豆根,苦寒清肃,得降下之令,善除肺胃郁热,凡一切暴感热疾,凉而解毒,表里上下,无不宜之”。《本草求真》云:“山豆根,功专泻心保肺,及降阴火逆,解咽喉肿痛第一要药”。故临床中凡热毒蕴结而致的咽喉肿痛均可应用,并可取得显著疗效。但本品有毒,大苦大寒,过量服用易引起呕吐、胸闷、头晕、心悸等副作用,脾胃虚寒,食少便溏者不宜应用。常用量:3~10g,可是笔者根据中医辨证施治原则,用常用量治疗咽喉肿痛时,碰到较重中毒反应4例,现加以报道,以引起大家使用时注意。  相似文献   

4.
中药山豆根具有清热解毒、利咽消肿的作用,广泛应用于咽喉肿痛、牙龈肿痛、湿热黄疸、心律失常以及肿瘤等治疗领域.本文就山豆根药理作用、毒性表现以及临床不良反应做一综述,以供科研及临床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5.
山豆根易致呕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山豆根,味苦性寒,归心、肺、大肠经,具有清热解毒,利咽消肿之功。故临床常用此药配伍射干、马勃、桔梗、玄参、薄荷、牛蒡子、甘草等,治疗热毒上壅之咽喉肿痛证。对脾胃虚寒,食少便溏之人忌用。一般用量为3~9克。此药历来有喉科专药之称。我们近几年来,不断发现在配有山豆根(用量为9  相似文献   

6.
山豆根中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豆根,又名广豆根。其性苦、寒,有毒,归肺经。具有清热解毒,利咽喉,散肿止痛的功效,是治疗咽喉肿痛和子宫颈癌,恶性葡萄胎的要药。在香港,鲜有人认识山豆根的毒性作用,山豆根内含的苦参硷、氧化苦参硷、甲基金雀花硷等生物硷对胃肠道、呼吸系统、脑神经均有强烈的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7.
山豆根栽培及其化学成分与药理研究概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凌征柱 《时珍国医国药》2008,19(7):1783-1784
山豆根Sophoro tonkinensis Gagnep.为豆科植物,药用部位为根,是临床常用中药,为《中国药典》所收载。山豆根药材味苦、寒,有毒。具有清热解毒、消肿利咽功效。用于治疗火毒蕴结,咽喉肿痛,齿龈肿痛、湿热黄疸、湿热带下以及钩端螺旋体病等症。现代研究证明,从山豆根中离析出多种生物碱,其中的苦参碱(Matrime)、氧化苦参碱(Oxymatrime)等具有抗癌和抗霉菌作用。山豆根主产于广西的西南部至西北部,广东、云南和贵州也有少量分布。由于山豆根的地域分布较窄,且零星生长于石灰岩山区石缝之中,一般海拔高度500~800m的地方。  相似文献   

8.
山豆根山《开宝重订本草》,又名广豆根。性味:苦、寒;归肺、胃经;功效:清热解毒,利咽消肿;主治,火毒蕴结,咽喉肿痛,急性扁桃腺炎,牙龈肿痛,肺热咳嗽等。山豆根有毒始见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85年版。笔者在临床中使用山豆根已20多年,观察到山豆根饮片在配方中用10克以上易出现毒  相似文献   

9.
山豆根为较常用中药。始载于宋《开宝本草》。具有清热解毒、利咽消肿的功能。用于咽喉、牙龈肿痛、肺热咳嗽、热结便秘等病症。《本草纲目》列入草部蔓草类。目前各地以山豆根为名的药材不下二十余种之多,其中以华南产的广豆根和北方产的北山豆根应用最为普遍。广豆根为豆科植  相似文献   

10.
<正> 清解喷雾液(以下简称喷雾液)由穿心莲、薄荷油、僵蚕、板蓝根、山豆根、冰片等组成,经提取精制而成。具有清热解毒,疏风散邪之功。主治恶寒、发热、咽喉肿痛。临  相似文献   

11.
儿童服用山豆根中毒1例报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山豆根为治咽要药 ,临床应用较为广泛。山豆根性味苦寒 ,有清热解毒、利咽消肿之功效 ,常用剂量为 3~ 9g。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山豆根主要含生物碱及黄酮化合物 ,生物碱有槐果碱、苦参碱、氧化苦参碱等多种生物碱 ,黄酮类包括柔枝槐酮、柔枝怀素等。近年来山豆根中毒患者较多见 ,尤其是超量服用者。2 0 0 3年 7月 6日 ,我院收治 1例超剂量服用山豆根中毒儿童患者。报告如下。谢某 ,男 ,8岁 ,4天前因咽喉肿痛、扁桃体发炎 ,去个体诊所诊治 ,取回中药 4剂煎服。服药 2剂 ,患儿出现神志不清、大小便失禁 ,急带原始处方来我院就诊 ,发现方中山豆根…  相似文献   

12.
山豆根毒副反应综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山豆根为豆科植物越南槐Sophora tonkinensis Gapnep.的根及根茎。其性寒、味苦,功能清热解毒,消肿利咽。主治火毒蕴结,咽喉肿痛,龈肿齿痛、肺热咳嗽、湿热黄疸、痈肿疮毒等症。《本草求真》言:“山豆根大苦大寒,功专泻心保肺,及降阴经火逆,解咽喉肿痛第一要药。”临床治疗咽喉疾患极为普遍。古代本草言其无毒,其有毒的记载始见《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86年版。近代研究认为  相似文献   

13.
钟成 《河北中医》2010,32(12):1865-1865
<正>山豆根又名北豆根、云豆根、土豆根,性味苦寒,归肺经,功能清热解毒、散肿止痛、利咽,临床上为治疗咽喉肿痛的首选药。笔者曾遇见过量服用山豆根引起中毒1例,现介绍如下。唐某,男,50岁。2010-07-19就诊。因咽喉干痛,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利湿退黄类中药治疗急性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方法:采用自拟虎杖汤加减(虎杖、丹参、板蓝根、茵陈、生大黄、山栀子、白术、山豆根、生黄芪等)治疗急性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116例。结果:总有效率94%。提示:本方法对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利湿退黄,降低胆红素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吴顺俭 《北京中医药》2002,21(2):106-107
山豆根来源复杂,药典规定了两个品种,以“山豆根”和“北豆根”命名以区别之,但在山东及北方许多地区,处方中开的山豆根,实际配付的多为北豆根,并且北豆根之名在处方中亦少见,说明两者使用上并未严格区分。虽然它们的作用相近,都有清热解毒、消肿利咽之功能,但所含成分不同,尤其在近代研究发现有不同的新作用,有的具有较高的开发价值,受到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6.
鼻咽灵片中苦参碱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晓晴  黎炳华 《中药材》2000,23(3):171-171
鼻咽灵片由山豆根、玄参、麦冬、半枝莲等多味药材组成,具有清热解毒、软坚散结、益气养阴之功效,用于治疗急慢性咽喉炎.山豆根在处方中是主药之一,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  相似文献   

17.
吴顺俭 《北京中医》2002,21(2):106-107
山豆根来源复杂,药典规定了两个品种,以“山豆根”和“北豆根”命名以区别之,但在山东及北方许多地区,处方中开的山豆根,实际配付的多为北豆根,并且北豆根之名在处方中亦少见,说明两者使用上并未严格区分,虽然它们的作用相近,都有清热解毒,消肿利咽之功能,但所含成分不同,尤其在近代研究发现有不同的新作用,有的具有较高的开发价值,受到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8.
山豆根又叫广豆根、苦豆根、豆根。豆科植物越南槐的干燥根及根茎。常用的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消肿利咽,止痛的功能。中医临床上用于治疗咽喉炎、牙龄肿痛、肺热咳嗽、热结便秘等症;外用治毒虫咬伤,热毒疮肿。现代药理研究;出豆根所含氧化苦参碱有着抑制肿瘤作用。广西是山豆根的主要产地,目前主要产于桂西石灰岩分布的山区靖西、德保、那坡、凌云等县。云南、贵州亦产。而且每年均有一定数量进入广西市场,销往各地。  相似文献   

19.
自拟清肝解毒汤治疗乙型肝炎6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用自拟清肝解毒汤(白花蛇舌草,灵芝草,白茅根,山豆根,板兰根等)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60例,经3~6个月的治疗,治愈32例,好转2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6%。  相似文献   

20.
疏肝健脾活血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12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宗银 《四川中医》2003,21(6):39-40
本文根据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本虚标实的病理特点,提出了以疏肝理气、活血化瘀、健脾除湿、清热解毒为其基本治法,兼证则配以益气理气、滋补肝肾等论点,并论述了疏肝健脾活血汤用于本病的基本作用和理论根据,介绍了本方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治疗中的加减运用,并附有病例进一步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