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急性腰扭伤是指腰骶髂部软组织及棘间韧带的损伤,疼痛的部位或在脊中,或在一侧,或两侧俱痛,为临床常见病之一。本病常由劳动时姿势不正,负荷过重或腰提重物时用力不当等造成骶棘肌或棘间韧带损伤而发病,因此导致局部气血瘀阻、经脉不通。针刺治疗的主要目的是疏通经络、调和气血、行气活血止痛。笔者通过几年的临床治疗观察,对此病进行了辨证分析,采用经验穴和远端取穴分型治疗,获得满意疗效。现将80例急性扭伤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急性腰扭伤多因劳动时姿势不正 ,负荷过重或弯腰提取重物时用力不当而引起。过去笔者治疗本症多采用局部取穴针刺治疗 ,效果欠佳 ,以后根据疼痛部位 ,采取远道取穴配合耳穴按压法 ,疗效较满意。现介绍如下。选穴应根据损伤部位而定。病在足太阳经者 ,多为骶棘肌与腰背筋膜损伤  相似文献   

3.
吴厚琼 《中医杂志》2011,(Z1):153-154
急性腰扭伤多发生在腰骶、骶髂关节及两侧骶棘肌。腰肌及腰椎棘上韧带或棘间韧带的纤维组织撕裂,局部软组织充血水肿,产生外伤性炎症反应,刺激肌肉、筋膜附着处的神经末梢,产生腰肌痉挛全板状,剧  相似文献   

4.
针刺加拔罐治疗急性腰扭伤200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急性腰扭伤,是腰背痛中最常见的疾病,多因腰部弯曲时姿势不正或用力不当等造成的骶棘肌或棘间韧带损伤而引起,其表现为腰部疼痛突发性疼痛,活动受限。笔者自1971年以来,采用针刺加拔火罐治疗急性腰扭伤20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5.
手法治疗急性腰扭伤伴滑膜嵌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急性腰扭伤常因搬重物时骤然用力或弯腰、转身的姿势不当引起。受伤时,部分患者自觉腰骶部有一响声,即疼痛难忍。因疼痛加剧而腰部不能活动,不敢咳嗽、打喷嚏、深呼吸等等;甚者行走上楼、卧床翻身均困难。临床检查常可见腰椎呈强直前曲或侧偏位,腰部两侧骶棘肌有痉挛及压痛,有时压痛点在腰椎棘突或棘间部位。x线腰椎拍片检查,血沉、抗“0”检在,血常规检查,尿  相似文献   

6.
痛经的中医辨证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向黎 《中国中医急症》2009,18(7):1178-1178
痛经是女性常见问题,凡在经期前后或经期中,发生下腹部疼痛,或腰骶酸痛及其它不适,严重时出现恶心、呕吐,甚至影响工作和日常生活者,称之为痛经.情志抑郁、起居不慎,或六淫为害,均可导致冲任瘀阻或寒凝经脉,致使气血运行不畅,胞宫经血流通受阻,"不通则痛",出现经行腹痛.若气血虚弱,肝肾亏损,精亏血少,胞脉、冲任失于濡养,亦可引起痛经.临床根据疼痛发生的时间、性质、部位、程度,结合月经的周期、量、色、质以及兼证、舌苔、脉象辨别寒热虚实.按中医辨证可分为以下四型施治.  相似文献   

7.
骶髂关节错骨缝,是伤科临床中比较多见的腰臀部损伤性疾病。本病多因磕绊跌扑或跳跃扭转损伤,使凹凸相嵌的骶髂关节软骨面失去正常相符位置,处于不正常的交锁状态,从而导致患侧腰臀部剧烈疼痛,并向大腿部放射,部分患者可放射至小腿,行动时疼痛加剧,严重者行走困难。按压或叩击患侧骶髂关节相应部位(主要是髂后上棘),  相似文献   

8.
小针刀治疗腰骶棘间韧带损伤30例苏文利,鲁秋颍沈阳市新城子区医院(沈阳110121)腰骶棘间韧带损伤,多由腰部负重或用力过猛引起。笔者采用小针刀治疗30例1次即愈。主证  腰痛夜间为重,疼痛难忍,起床费力痛苦,劳累和受凉后更甚。中医称为“肾虚腰痛”。...  相似文献   

9.
急性腰扭伤在祖国医学中属伤筋范畴,又称损腰或瘀血腰痛,俗称“闪腰、岔气”是腰部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受损的部位多在腰骶部、骶骼部和两侧骶棘肌。笔者从1985~  相似文献   

10.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是由第三腰椎横突局部磨擦损伤腰部深筋膜和骶棘肌,引起局部出血、充血、水肿而产生的.部分患者经过一段时间休息后水肿被吸收临床症状有所缓解,当这种劳损反复发生时,附着在横突的肌纤维组织就粘连或者形成瘢痕,第2、3腰神经后支受到嵌压时就会产生疼痛,疼痛严重时不能弯腰工作,不能持久站立,甚至床上翻身都感到困难.  相似文献   

11.
答:扭挫伤是指四肢关节或肌肉、韧带、筋膜等软组织损伤,而无骨折、脱臼、皮肤破损,中医称为“伤筋”。临床主要表现为受伤部肿胀疼痛,关节活动受限等。扭挫伤多由剧烈运动或用力时体位不当、闪挫、跌仆、牵拉、扭转过度等原因引起,使局部气血瘀滞,经脉闭阻而成。损伤部位,可出现关节屈伸不利,局部因瘀阻而肿胀疼痛、红肿青紫。慢性扭伤上述症状不典型,但常因气候变化或过劳而反复发作。  相似文献   

12.
齐刺法电针治疗腰骶棘间韧带损伤42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齐刺法出自《灵枢·官针第七》。齐刺法电针疏密波促进气血循环 ,改善组织营养 ,消除炎性水肿。腰骶棘间韧带损伤以下腰部正中疼痛、弯腰受限为主要症状。用齐刺法电针疗放显著  相似文献   

13.
浅谈针刺配合推拿治疗急性腰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腰痛大体可患有腰肌扭伤、棘间韧带损伤、腰背筋膜炎、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骨质增生等,基本都发生于搬抬重物时腰部姿势不正,致使腰肌和韧带受到强力牵拉损伤,引起局部气血瘀滞,临床从腰部一侧或两侧有炸裂或闪断的感觉,随即发生疼痛,且痛势较剧,不敢俯仰或转侧,动则痛甚,局部有明显压痛.笔者近些年来,运用针刺单穴后溪、龈交,和足太阳膀胱经、督脉及足少阳胆经等多要穴,配合推拿推揉点,斜扳和伸腿屈腰等手法,治疗急性腰痛12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骶髂劳损是腰痛主要原因之一,常常急性发作,发病原因多与急性扭伤或长时间不良姿势下劳动所引起。有时合并腰骶劳损及腰肌劳损,尤以骶棘肌髂骨附丽处及骶髂韧带上部极易受累。我院2001年3月-2004年3月采用确炎舒松A局部注射,治疗急性骶髂劳损22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王钢 《家庭中医药》2013,(12):40-40
临床上,腰腿痛是一种常见病,腰部肌肉、韧带、骨和关节的急慢性损伤常可引起腰腿疼痛的症状,可见于急性腰扭伤、腰肌纤维炎、腰椎骨质增生、腰椎间盘病变、慢性腰肌劳损等疾病。腰腿痛属于中医“痹证”范畴,腰痛又称为“腰脊痛”,是因外感风、寒、湿、热等邪痹阻经脉,或跌仆闪挫,气血运行不畅,不通而痛;或因内伤气血、禀赋不足,  相似文献   

16.
单穴针刺治疗急性腰扭伤15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永刚  李查 《吉林中医药》2008,28(7):514-514
急性腰扭伤一般称"闪腰",多由于剧烈运动或负重不当,牵拉以及过度扭转等原因,引起筋脉及关节损伤,气血瘀滞腰部,腰部活动受限,一侧或两侧疼痛,静止时疼痛较轻,活动时疼痛加剧,局部肌肉痉挛,扣之痛剧,不能转侧俯仰.笔者采用针刺水沟穴、扭伤穴单穴法治疗150例急性腰扭伤,获得较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急性腰扭伤多发生于剧烈运动时,腰部姿势不正,腰肌和韧带受到强烈性牵扯损伤,引起局部气血瘀滞,表现腰部一侧或两侧突然有‘炸裂’或‘闪断’的感觉,疼痛、屈伸活动受限,局部明显压痛,重者可有肿胀,甚者疼痛向臀部及下肢放散.在治疗上各家有很多方法.笔者近年来采用手针疗法治疗急性腰据伤32例,收到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腰神经后支骨纤维管综合征指腰部一侧或双侧酸胀、疼痛,有时伴有臀部及大腿部疼痛.其症状体征为下腰痛,疼痛部位恒定在椎间隙深部,为牵涉痛,重复受伤姿势则疼痛更甚,并向上内或向外方放射;下腰部指痛:指痛区在腰椎间隙外侧,相当于腰椎间孔的外方,还包括沿腰神经后内侧支、后外侧支行经的部位;步态正常,腰椎活动有轻微受限,无骶棘肌痉挛,无脊椎侧凸,直腿抬高试验与加强试验阴性,腰椎X线无骨质病变.  相似文献   

19.
<正>腰痛,又称“腰脊痛”,是指因外感、内伤或用力不当、挫闪导致的腰部气血运行不畅,引起腰脊或脊旁部位疼痛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疾病。发病常以肾虚为本,感受外邪、跌仆挫闪为标。患者由于瘀血阻于腰络,不通则痛,腰及大腿气血失养,故腰部至大腿疼痛。治疗时实证重在驱邪,祛风散寒除湿、舒经活络定痛;虚证重在扶正,补肝肾、强腰膝、养血益气。治疗本病,  相似文献   

20.
痛经是指妇女正值经期或行经前后,出现周期性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骶,甚则剧痛昏厥,临床上多见。冲任气血郁滞,气血运行不畅是痛经的发病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