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疣状黄瘤是在增生性皮损中发生的黄瘤样真皮浸润,非常罕见,已报道见于不同的新生物样和炎症性疾病。作者报道1例72岁男性患者,腹部见一1cm大小黑色结节,无自觉症状。组织病理学检查示典型的棘层肥厚型脂溢性角化病,可见特征性的基底细胞样角质形成细胞增生及假性角囊肿;棘层肥厚的表皮间可见真皮乳头伴多数黄瘤细胞聚集;未见乳头瘤样增生、角化不全和中性粒细胞浸润等典型疣状黄瘤的组织学特征。泡沫细胞的CD68和弹性蛋白染色阳性,而角蛋白和S100染色阴性。巢式PCR未扩增出人类乳头瘤病毒DNA。患者血脂正常。脂溢性角化病中的疣状黄瘤样改变提示疣状黄瘤可能是发生于许多常见皮肤病中的一种反应性现象。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脂溢性角化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诊断要点。方法 分析研究了50例脂溢性角化病的临床资料,病理常规检查,并随访其发病规律与特点。结果 脂溢性角化病的基本病理特征为角化过度,棘层肥厚,乳头状瘤样增生,肿瘤的下端与正常表皮平行。结论 脂溢性角化病是一种良性瘤,不是癌前病变,不会转变为基底细胞癌或鳞状细胞癌。  相似文献   

3.
殷筱玲 《中国热带医学》2005,5(6):1252-1252,1246
目的观察微波治疗脂溢性角化病的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应用微波治疗仪治疗脂溢性角化病。6个月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231例脂溢性角化病,有效率92.2%,复发18例,复发率为7.8%。结论微波治疗有效、安全,提示复发可能与患者血脂代谢异常及治疗深度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脂溢性角化病皮损中环氧合酶 2 (COX 2蛋白 )蛋白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对 30例脂溢性角化病皮损组织及 10例正常皮肤组织中COX 2蛋白进行检测。结果 :30例脂溢性角化病皮损组织中COX 2蛋白表达阳性率为 36 .7% (11/ 30 ) ,而在正常皮肤组织中无COX 2蛋白表达 ;COX 2蛋白的表达在试验组和对照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COX 2蛋白的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组织学类型的相关性均不明显。结论 :COX 2蛋白过度表达与脂溢性角化病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脂溢性角化病皮损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肺阻抑因子-1(TSLC1)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30例脂溢性角化病皮损组织和15例正常皮肤组织中VEGF、TSLC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 脂溢性角化病皮损组织VEGF、TSLC1阳性表达率及表达强度均明显高于正常皮肤组织(P <0....  相似文献   

6.
电子皮肤镜对脂溢性角化病皮损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电子皮肤镜在诊断脂溢性角化病中的价值.方法利用电子皮肤镜观察诊断32例脂溢性角化病,临床肉眼观察诊断38例脂溢性角化病,经皮肤组织病理确诊,比较电子皮肤镜与临床肉眼观察诊断脂溢性角化病的正确诊断率.结果电子皮肤镜对脂溢性角化病的正确诊断率为93.8%,明显高于临床肉眼观察诊断组(71.1%).脂溢性角化病的皮损在电子皮肤镜下可分为4种类型.结论电子皮肤镜可以为诊断脂溢性角化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重要依据,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应用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confocal laser scanning microscopy,CLSM)对扁平疣(verruca planae)和早期脂溢性角化病(seborrheic keratosis)的图像特征进行归纳,从而对之进行鉴别。方法对2012年6~10月来解放军第二五二医院门诊皮肤科就诊患者30例扁平疣患者和30例早期脂溢性角化病患者皮损进行CLSM检测,获得扁平疣和脂溢性角化病皮损特征性图像。结果扁平疣患者图像显示表皮上部细胞体积大,大小较一致、胞质折光性低的空泡细胞形成,排列呈玫瑰花瓣样改变;脂溢性角化病患者图像显示明亮的角质层增厚,假性角质囊肿的形成,棘层增厚,乳头瘤样增生。结论应用CLSM有助于区分临床上容易混淆的扁平疣和早期脂溢性角化病。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叉头状转录因子P3(forkhead box protein-3,FOXP3)在正常人皮肤和不同表皮肿瘤皮损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20例脂溢性角化、19例日光性角化、21例鲍恩病、13例鳞状细胞癌及13例正常人皮肤中FOXP3的表达。结果   脂溢性角化、日光性角化、鲍恩病、鳞状细胞癌皮损中FOXP3+淋巴细胞阳性率均高于正常皮肤(P<0.01);脂溢性角化、日光性角化、鲍恩病、鳞状细胞癌间FOXP3+淋巴细胞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日光性角化FOXP3+淋巴细胞阳性率高于脂溢性角化(P<0.05);鲍恩病、鳞状细胞癌FOXP3+淋巴细胞阳性率均高于日光性角化(P<0.05),而其在鲍恩病与鳞状细胞癌间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OXP3+淋巴细胞在表皮良性肿瘤、癌前病变、恶性肿瘤中的表达呈逐渐增高趋势,在表皮肿瘤的免疫逃逸中发挥重要作用,促进了其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Q开关红宝石激光治疗早期脂溢性角化病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85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分别采用Q开关红宝石激光和超脉冲CO2激光治疗,比较2组的疗效和副作用。结果治疗组疼痛感低于对照组,脱痂时间短于对照组,2组治疗效果差别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的色素沉着发生率和瘢痕形成均低于对照组,2组色素减退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Q开关红宝石激光治疗早期脂溢性角化病效果好、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D C Doll  M F McCagh  W A Welton 《JAMA》1977,238(3):236-237
We report a case of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of the lung associated with the sudden appearance of seborrheic keratosis and acquired ichthyosis. We conclude that the sign of Leser-Trélat is a rare cutaneous manifestation of internal malignant disease.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Q开关紫翠宝石激光治疗皮肤色素性疾病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用Q开关紫翠宝石激光治疗4656例皮肤色素性疾病,包括太田痣、雀斑、咖啡斑、文身、雀斑样痣、脂溢性角化、颧部褐青色痣、伊藤痣、斑痣,对其疗效及不良反应等进行观察。结果 太田痣治疗6次有效率达92.31%,痊愈率达55.39%,治疗9次时痊愈率达100%;雀斑4次治疗可达到80%的痊愈率;脂溢性角化4次治疗100%痊愈;颧部褐青色痣4次治疗100%痊愈;文身包括文眉、文眼线和外伤文身经过3次治疗有效率超过77.18%,痊愈率超过50%;咖啡斑4次有效率50.00%,痊愈率21.43%;斑痣4次有效率50.00%,痊愈率25.00%;雀斑样痣4次有效率35.29%;伊藤痣4次有效率达25.00%。结论 Q开关紫翠宝石激光对太田痣、雀斑、文身、脂溢性角化、颧部褐青色痣治疗效果好,对伊藤痣、雀斑样痣、斑痣及咖啡斑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12.
Lectin binding patterns in psoriasis, lichen planus and seborrheic keratosis lesions were studied using 14 different biotinyl lectins and avidin-horseradish peroxidase. Compared with normal epidermis, there were significant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differences, some of which were characteristic.
  相似文献   

13.
目的检测干细胞转录因子Oct-4皮肤鳞状细胞癌(SCC)、脂溢性角化病(SK)的组织表达,分析其表达差异及与肿瘤干细胞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Oct-4在35例SCC、21例SK及15例正常对照皮肤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Oct-4在正常皮肤组织表达为阴性,在SCC、SK之间表达有显著性差异(P<0.05),间接反映SCC、SK的恶性程度不同。结论 SCC、SK中表达Oct-4基因的细胞很可能是SCC、SK的干细胞,这将为其最终分离和鉴定人SCC、SK干细胞提供重要基础,将有助于揭示SCC、SK的肿瘤起始细胞,从而对预防和治疗SCC、SK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22例各型血管角皮瘤(男13例,女9例)进行了分析。并对其中的单发丘疹型及限界斑块型的临床表现、组织病理改变及鉴别诊断也进行了讨论,以防止将血管角皮瘤误诊为色素痣、脂溢性角化、化脓性肉芽肿或黑素瘤。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角蛋白16 和17(K16、K17)在部分表皮肿瘤中的表达和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K16、K17在正常皮肤、脂溢性角化病、日光性角化病、皮角、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结果 K16、K17 在正常皮肤表皮各层呈阴性表达;在脂溢性角化病表皮各层中除了角质层外大多呈阳性表达;在日光性角化病表皮K16 均不表达,K17 除了角质层外在其他各层也不表达;K16 在皮角表皮棘层呈强阳性表达,但在其他各层均呈阴性表达,K17 在皮角表皮各层基本呈阳性或强阳性表达;在基底细胞癌中,K16、K17除了在棘层呈弱阳性表达外,在其他各层均呈阴性表达;在鳞状细胞癌中,K16 在基底层呈阴性表达,但在其他各层及K17 在表皮全层均呈阳性或强阳性表达。K16 除基底层外在肿瘤表皮其他各层表达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K17 在表皮各层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K16、K17的表达状况可为表皮肿瘤的鉴别诊断提供病理学方面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眼周常见肿物的临床病理学类型及分布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8-2015年间在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病理科存档的311例眼周肿物的临床组织病理学资料。结果:在311例眼周肿物病例中,男139例(占44.69%),女172例(占55.31%),年龄1~87岁;良性病变257例(占82.64%),恶性及恶性倾向病变54例(占17.36%)。115例60岁以上患者中,恶性及恶性倾向病变43例(占37.39%)。良性病变前3位分别为寻常疣、皮内痣和脂溢性角化病;恶性及恶性倾向病变前3位分别是基底细胞癌、日光性角化病和鳞状细胞癌,平均发病年龄分别为66.85、79.33和68.83岁;恶性及恶性倾向病变主要发生在下睑(占29.63%),其次分别为内眦、眉弓、上睑和外眦。结论:眼周组织重要而精细,易于发生肿物,其中基底细胞癌是最常见的眼周恶性肿瘤,对眼周肿物应常规做病理检查。  相似文献   

17.
张涛  孙秋宁 《医学综述》2012,(24):4208-4211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光动力疗法已经成为皮肤性病学的一项新的有效治疗手段。光动力治疗已经逐渐应用于多种皮肤病的治疗,其中包括尖锐湿疣、重度痤疮、脂溢性角化、银屑病、扁平苔癣、硬化萎缩性苔藓、寻常疣、皮肤癌和癌前病变,并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现就近年来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治疗在皮肤科的应用情况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8.
脂溢性角化病中TGF-α及EGFr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α(TGF α)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EGFr)在脂溢性角化病 (seborrheickeratosis,SK)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 30例脂溢性角化病 (SK)组织中TGF α和EGFr的原位表达 ,并选用 1 0例正常皮肤组织作为对照。结果 :SK组中TGF α、EGFr的阳性表达程度分别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SK组织中存在TGF α和EGFr的过度表达 ,这种异常高表达的TGF α和EGFr可能通过参与SK的自分泌生长环路而与SK的增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19.
人结肠小袋纤毛虫滋养体的电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人结肠小袋纤毛虫滋养体的超微结构特点。方法 在扫描和透射电镜下观察。结果 该虫呈椭圆形或卵圆形,体表有突起和小沟,纤毛从小沟内发出,胞口处有纤毛束,纤毛排列很有规律,其轴丝微管的“9 2”结构很清楚。虫体有大小核各一个,大核为肾形,小核圆形或三角形,位于大核的凹侧,大小核均有双层核膜和核孔。胞质内含有大量线粒体、食物泡和多糖颗粒。线粒体及粗面内质网分布在虫体的外周。结论 与前人报漕的甚本相同,但在线粒体和粗面内质网上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20.
[摘要]目的 探讨脂溢性角化症的临床特点、组织病理学改变和诊断情况.方法 对近5 a来286例组织病理学诊断为脂溢性角化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发病者以老年患者居多;男性多于女性;头、面、颈等暴光部位发病者占46.2%;病理分型中以角化型和棘层肥厚型最常见,临床和病理诊断符合152例,临床误诊率36.7%.结论 脂溢性角化症与性别、年龄、日光照射有关,组织病理学检查在其诊断及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