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对大理州流行性出血热疫情进行监测,分析其流行病学特点,掌握流行规律,为科学防制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本地区该疾病疫情监测资料。结果 2008-2012年共报告80例病例,其中祥云54例、宾川5例、南涧5例;2008-2012年发病率分别为0.37/10万、0.26/10万、0.23/10万、0.42/10万和0.99/10万;目前未出现病死病例。结论大理州本病疫区不仅老疫区稳固存在,近年来疫区不断扩大,发病数不断上升,新发现的疫源地也逐年增多,鼠间感染普遍存在,带毒率也较高,局部地区发生暴发流行的可能性依然存在。  相似文献   

2.
<正>流行性出血热(EHF)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严重危害人们身体健康的急性传染病,是磐石市发病率高、病情重、治疗后身体康复慢、治疗费用高的传染病。近6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对重点人群疫苗接种和科学灭鼠、加强宣传等综合防制措施的落实,EHF的发病率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部队流行性出血热发病特点与规律,探讨部队防治策略。[方法]用全军疫情监测管理系统和Excel软件统计分析数据。[结果]1991~2008年某部共报告发生流行性出血热400例,死亡4例,其中战士发病占72.50%,干部发病占24.50%。发病趋势从1991~1996年发病呈逐年增高,1997~1999年发病有较大幅度下降。[结论]采取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预防接种的综合性防制策略对控制部队流行性出血热的发生及流行具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4.
摘要:目的 了解北京市海淀区流行性出血热发病情况及流行特征,为预防控制流行性出血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对2008-2012年海淀区流行性出血热疫情监测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008-2012年海淀区报告流行性出血热病例12例,无死亡病例报告,年报告率分别为0.04/10万、0、0.04/10万、0.15/10万和0.15/10万,在全区约一半的街道均有病例的发生,呈散发态势,但某村出现了家庭聚集病例,发病的街乡主要集中在城乡结合部。主要在春季发病,3-5月发病9例,占75%(9/12)。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性别比3∶1,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以青壮年为主,20-50岁年龄组发病10例,占总病例数83.3%(10/12)。发病人群以农民、民工、无固定职业为主,文化层次较低。结论 2008-2012年海淀区流行性出血热发病以散发为主,但近几年呈现升高趋势,应加强灭鼠防鼠相关工作。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海州区流行性出血热流行病学特征,为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海州区2010-2014年流行性出血热疫情监测资料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4年间共报告流行性出血热病例94例,年均发病率为2.77/10万,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男女病例比为3.7∶1,职业以农民为主(占75.53%),年龄以30~69岁为主(占79.79%),秋冬季节高发,其中11-12月发病数占67.02%。年均报告率居前5位的地区分别为云台农场(22.04/10万)、宁海乡(8.83/10万)、新坝镇(8.78/10万)、浦南镇(5.32/10万)和锦屏镇(5.26/10万)。结论海州区流行性出血热疫情呈现上升趋势,发病有明显的地区性、季节性以及性别差异,应加强防治措施的落实和宣传工作。  相似文献   

6.
目的更好地了解和掌握2008-2012年长白朝鲜族自治县流行性出血热流行特征和规律,预测疫情的流行趋势,为采取及时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8-2012年本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法定报告传染病年报表中流行性出血热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2008-2012年5年间本县共报告93例流行性出血热病例,年均发病率为117.21/10万,死亡3人。发病最高年份为2009年,报告病例45例,发病率为53.53/10万,占5年报告病例总数的48.39%。本县流行性出血热春夏季发病明显,5-8月为高发月份,5年间共报告69例,占全县报告病例总数的74.19%。病例主要集中在长白县马鹿沟镇辖区各参场,5年间共报告病例41例,占全县报告病例总数的44.09%。性别及职业特征明显,以农村男性壮年为主,男女性别之比为4.2∶1。结论长白县流行性出血热疫情自2009年发病高峰年后,2010、2011年发病率明显下降,2012年疫情较2011年有所回升,流行性出血热危害的主要人群是青壮年农民,并有一定的周期性,要针对该病流行环节做好重点人群防控工作,减少流行性出血热的危害。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驻马店市流行性出血热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10—2016年驻马店市流行性出血热疫情进行分析。结果 2010—2016年驻马店市累计报告流行性出血热260例,年均发病率为0.54/10万,发病率平均增长速度为-0.67%;5—6月和10—次年1月呈现2个发病高峰,分别占19.62%和60.77%;男女比为2.47∶1,病例主要集中在20~59岁(占75.77%);职业以农民为主,占90.77%。结论驻马店市流行性出血热疫情呈下降趋势,发病以男性青壮年为主,今后应实施以健康教育、灭鼠和接种疫苗为主的综合性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部队流行性出血热发病特点与规律,探讨部队防治策略。[方法]用全军疫情监测管理系统和Ex-cel软件统计分析数据。[结果]1991~2008年某部共报告发生流行性出血热400例,死亡4例,其中战士发病占72.50%,干部发病占24.50%。发病趋势从1991~1996年发病呈逐年增高,1997~1999年发病有较大幅度下降。[结论]采取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预防接种的综合性防制策略对控制部队流行性出血热的发生及流行具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9.
福州市1984-2004年流行性出血热疫情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分析福州市1984—2004年流行性出血热(EHF)监测数据,提出预防策略。[方法]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疫情资料,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FAT)检测人和动物HV抗体。[结果]21年来,我市报告EHF病190例,年平均发病率0.81/10万。发病总体趋势上升。每年3~6月发病高峰。发病以20~45岁青壮年农民为主,男高于女。褐家鼠为优势鼠种。[讨论]我市流行性出血热的流行特征符合家鼠型疫区的流行特点。  相似文献   

10.
费县属沂蒙山区 ,近年来流行性出血热 (简称出血热 )疫情不断变化 ,疫区类型不断发生演变 ,为了解出血热流行特征和规律 ,评价防治效果 ,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我们分析了1 975 - 2 0 0 0年费县出血热疫情资料及宿主动物监测资料。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 .1 资料来源 各监测点调查监测资料及全县疫情报告资料。1 .2 宿主动物病原体检测 各监测点每季度 1次 3~ 5夜用鼠夹法 ,定期在室内外捕鼠 ,鉴定鼠种 ,计算鼠密度 ,检测鼠带毒率。1 .3 血清学检测 无菌采集各医院临床诊断病例和可疑发热病人 ,抽样检测血清抗体。2 …  相似文献   

11.
宁德地区自 1972年首发流行性出血热 (简称EHF)以来近 3 0年疫情没有间断 ,且呈上升趋势 ,发病地区不断扩大 ,成为福建省重点疫区之一。为探索宁德地区EHF流行规律 ,以便有的放矢地采取措施加以控制 ,现将 1972 -2 0 0 0年以来的疫情资料分析如下。1 资料来源与方法1 1 资料来源 疫情数据来源本站传染病疫情年报表。人口资料来源宁德地区统计局年鉴。1 2 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方法 ,使用SPSS10 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2 结果2 1 流行概况  1972 -2 0 0 0年全区共报告EHF5 5 4例 ,年均发病率为 0 75 /10万 ,…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1950-2012年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流行性出血热的流行特征,判断疾病发展的趋势,探讨有效干预措施,为防制该病提出建议和对策。方法根据本州历年传染病疫情统计报表,对历史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1950-2012年本州流行性出血热年平均发病率为18.13/10万,年均病死率为4.18%。发病时间集中在秋冬季节和春末夏初;发病年龄集中在25~45年龄组;占总发病数的59.12%;男性明显高于女性(男∶女=4.68∶1)。结论 2005年以来本州通过广泛开展流行性出血热疫苗接种工作来保护重点人群,发病率持续下降,防制流行性出血热在本州的传播是长期而艰巨的工作。  相似文献   

13.
自 1 981年灵宝市发生首例流行性出血热病以来 ,目前已成为灵宝市的主要传染病之一。为探讨本病的流行规律、预测流行趋势、为制订切实有效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 ,我们对 1 981 - 2 0 0 0年流行性出血热疫情资料进行了分析 ,报告如下 :表 1 灵宝市各年度流行性出血热发病统计年份发病数 发病率(1/ 10万 ) 死亡数 死亡率(1/ 10万 )病死率(% )198110 .171982 10 .171984 5 0 .851985 2 0 .3410 .175 01986 4 0 .6 710 .172 519872 0 .331990 30 .4 6199181.2 21992 4 0 .6 019932 0 .2 91994 131.881995 30 .4 31996 6 0 .8619974 0 .5 719982 …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1992-2009年吉林市流行性出血热的流行特征,判断疾病发展的趋势,为防治该病提出建议和对策。方法根据吉林市历年传染病疫情统计报表,对历史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1992-2009年吉林市流行性出血热平均发病率为4.29/10万,平均死亡率为0.04/10万,病死率为0.89%;发病时间集中在秋冬季节(11-12月)和春夏季节(5-6月);年龄别发病集中在25~45年龄组,1 908例,占总发病数的57.47%;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农民占总发病数的75.29%。结论 1992-2009年吉林市流行性出血热疫情,经历了平缓-上升-下降-平缓的过程,必须持续、全面地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控制疫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鄞县位于浙东沿海 ,有 2 4个乡镇 ,人口 73 .3万 ,总面积 15 4 3 km2。于 1 972年首例流行性出血热 (EHF)病例报告 ,以后逐年均有发病。为探讨流行性出血热的流行特征和规律 ,调整防治措施 ,现将 1 992 - 2 0 0 1年流行性出血热疫情分析如下 :1 资料来源与方法1 .1 疫情资料 来自鄞县卫生防疫站疫情监测统计报表。人口资料由鄞县统计局获得。1 .2 检测方法 鼠类调查用夹夜法捕鼠 ,计算鼠密度和鉴定鼠种。采用直接、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鼠肺、病人及健康人群的EHF抗原抗体。2 结果2 .1 发病情况 鄞县 1 992 - 2 0 0 1年流行性出血…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 分析泉州市2005-2010年流行性出血热(出血热)疫情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疫情和个案调查资科进行分析.结果 2005-2010年,泉州市共报告出血热77例,年均发病率为0.21/10万,无死亡病例.近年疫情有上升趋势,发病时间主要集中在5~11月;男性多于女性;农民占46.8%,其他人群...  相似文献   

18.
2005-2010年宁波市流行性出血热监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近年来宁波市流行性出血热疫情概况及流行规律,为加强预防和控制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宁波市2005-2010年流行性出血热疫情数据及宁海县流行性出血热监测点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5-2010年宁波市共报告流行性出血热病例951例,年均发病率为2.45/10万。存在两个发病高峰,发病主要以成人为主,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男女发病率比为3.40∶1,职业主要以农民和民工为主。宁波市中南部地区是流行性出血热高发地区,鄞州区、象山县、奉化市、宁海县各年度发病数和发病率均位居宁波市前4位。宁海县监测点鼠密度为1.66%,室内高于室外,褐家鼠、黄胸鼠为优势鼠种。结论:近年来宁波市流行性出血热疫情总体呈下降趋势,但发病率仍处于较高水平,尤其是中南部4个高发地区,应进一步加强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19.
罗志平 《职业与健康》2013,29(5):602-604
目的 通过对天门市手足口病疫情进行流行病学分析,探讨流行规律,为防治手足口病提供依据.方法 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将传染病网络直报信息系统2008-2011年天门市手足口病报告病例导出,用2003Excel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8-2011年天门市共报告手足口病病例1 770例,年平均发病率为27.10/10万.手足口病有明显的季节、年龄、性别分布.每年的4-7月为手足口病发病高峰,0~3岁儿童是发病重点人群,占发病总数的89.72%;1、2岁为高峰,10岁以上儿童鲜见发病.男性发病1 208例,女性562例,男女比2.15∶1,男性明显高于女性.病原学检测结果为肠道病毒71型(EV71)阳性30例(34.09%),柯萨奇病毒A16型(CoxA16)阳性19例(21.59%),其他肠道病毒阳性39例(44.32%),有20例患者由上述2种病毒型同时感染(22.73%).结论 天门市手足口病疫情处于较高流行强度,防治的重点应放在每年的4-7月和0~3岁儿童,应加强对手足口病疫情的监测和预防控制.  相似文献   

20.
诸暨市1994年流行性出血热疫情分析浙江省诸暨市卫生防疫站311800翁康忠诸暨市自1972年发生首例流行性出血热病人以来,发病逐年增多,1994年呈流行势态。为探索该病的流行趋势,以采取有效的防治手段,本文对诸暨市1994年流行性出血热流行情况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