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岭南骨伤科流派是中医骨伤科学术流派、岭南医学流派的重要分支,深受岭南地区环境、文化、历史等的影响,以精确的理伤手法、独特的固定方法及有效伤科药剂著称。为加快岭南骨伤科流派学术的传承与发展,充分发挥正骨理筋手法技术等岭南骨伤科流派特色,提高临床诊治的疗效,本文对岭南骨伤科流派概况与传承脉络进行总结归纳、同时从师带徒临证、集百家之长、挖掘流派名家用药经验、院内制剂与基础转化、研发专利、骨伤科名医经验融入中医临床诊疗指南等方面探索岭南骨伤科流派的传承与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2.
中医学术流派在历史上丰富和发展了中医药理论与实践,文章首次提出中医学术流派的概念,对于如何保护、传承与发展中医学术流派等学术研究过程中必须深入思考和认真解决的重大的、规律性问题进行了探讨。在共性的传承传播规律中寻找适合流派生存发展的土壤和空间,立足于"继承",着眼于"创新",充分挖掘流派文化的价值内涵,增强流派文化的凝聚力和吸引力,注重中医学术流派之间相互沟通、融合借鉴、科学整合,在彰显中医学术流派特色的基础上提高临床疗效、扩大影响、吸纳参与者,发展壮大流派,是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发展中值得深究的话题。  相似文献   

3.
探讨“象思维”在中医流派临床传承中的应用。认为对某一中医流派临床传承的研究,其重点在于从大量的病案记载中探析其中蕴含的对疾病“象”的认知方式和干预方法;“象思维”对中医流派本身的传承与发展,对中医理论的创新和完善,对后来者的学习和借鉴,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中医学术流派丰富和发展了中医药学理论与实践,其传承研究对于弘扬发展中医学至关重要。本文介绍了中医学术流派的形成与历史背景,论述了中医学术流派的传承与发展模式,对现代中医学术流派传承与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并结合当前社会大环境及中医学的发展规律,提出了中医学术流派传承与发展的几点对策,为进一步促进中医学术流派的生存壮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正>江苏文化底蕴深厚,中医药源远流长,流派纷呈,历代名医辈出,名家荟萃,孕育出吴门医派、孟河医派、龙砂医派、澄江针灸学派等众多著名的中医学术流派。吴门医派、孟河医派等中医学术流派鼎盛于明清,名震海内外,并不断开枝散叶,培育出海派中医、金陵医派等近现代著名学术流派,学术传人中名医荟萃。江苏地区中医流派是中医药宝库中的瑰宝,其丰厚的学术资源值得我们去继承、发扬、推广。江苏省中医流派研究院的成立,必将有力推动江苏地区中医流派的传承创新发展。我就其建设方案略提几点建议如下:  相似文献   

6.
以一指禅推拿学术流派的介绍为切入点,全面阐述中医推拿从起源到发展形成独立学科,并形成学术流派的过程,阐明了推拿学术流派应包含的四要素.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推拿教育是带有抢救性的学校教育和传统师带徒传承模式相结合的,学校教育(推拿学校)使得传统中医推拿在全国范围内奠定了广泛的基础,而师徒结对的传承又使得许多推拿学术流派得以薪火相传.现阶段推拿学术流派的传承可采取临床师资直接面向在校学生传授和中青年骨干医师临床传承两线并进的形式.根据推拿学术流派传承的特点如何做到因材施教,在传承的基础上如何适应新形势下的医疗环境,使得推拿学术流派进一步发扬光大,是我们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范凯  王凯  宋敏  彭斯伟  李金益 《光明中医》2022,(17):3110-3112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传承精华,守正创新”为新时代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中医学术流派作为中医药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中医药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当下正处学术流派弘扬发展的好时机,如何进一步把握“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深刻内涵对于推进学术流派的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通过对学术流派与传承创新之间内在联系的深度探讨,辨证地分析了传承与创新的协同关系,以期促进中医学术流派的兴盛发展。  相似文献   

8.
传统中医正骨理筋学术流派是中医药发展传承至今的重要组成部分,清宫正骨流派是中医骨伤学派的经典流派之一。于清代中后期逐渐兴盛,推动了近现代中医骨伤科事业的成型与发展。清宫正骨流派传承脉络清晰,学术特点鲜明,对于骨伤科常见疾病有独到的见解理论和特色有效的治疗方法。笔者通过查阅文献并结合自身学习体会,介绍清宫正骨流派传承历史渊源及学术思想理论,描述常见的清宫正骨理筋特色手法操作方式及治疗原理,结合当下清宫正骨手法的创新研究及应用现状,为现代中医骨伤科学术流派的传承发展提供借鉴,更好地启发中医骨伤科临床及科研工作者。  相似文献   

9.
海派中医流派是上海中医界的宝贵财富,其近年来的传承与发展备受关注。对近20年海派中医流派研究的文献进行计量学可视化分析研究,可以较为直观地呈现出海派中医流派近期的发展状况。通过对可视化结果分析发现,海派中医流派在近年来有着良好的发展趋势,政府支持是海派中医流派传承发展中的主要外在驱动力,研究团队和研究基地是海派中医流派传承发展的重要保障,目前已构建了多个较为稳定的学术型研究团队及科研机构,为“十四五”期间海派中医的发展提供了经验支撑和阵地基础。  相似文献   

10.
海派中医是我国中医药发展史上的一朵奇葩,在近代中医发展史上曾取得过辉煌成就,使上海成为民国时期我国中医药的学术及政治活动的中心。海派中医以流派纷呈为主要特色之一,其传承具有承古融今、交融创新、家校结合、注重跟师等特点。  相似文献   

11.
从流派的演变规律探讨骨伤手法传承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流派在传承、发展、变化等方面具有一定的规律性。虽然中医流派众多,但一般均遵循着相似的演变过程,即"源、立、传、承、变"5个环节。骨伤手法本身特性决定了中医骨伤手法流派在流派发展中的特殊性。在把握流派演变规律及手法特殊性的基础上分析骨伤手法流派的积极意义与局限性,其目的在于清晰的认识流派自身变化中的诸多因素,弃其所短,扬其所长,传承流派精华。  相似文献   

12.
当今中医学术界在大力倡导创新精神的时候,忽然发现我们曾经拥有的许多宝贵经验却正在逐步丢失.但无论如何今天重视对中医学术流派的传承研究,对弘扬发展中医学是一件大好的事情. 中医学术流派究竟应该传承什么?怎样传承?毫无疑问,我们应该着重传承中医流派独特的学术思想及诊疗经验.除此以外,笔者以为,对形成学术流派起重要作用的文化传承是不可忽视的.历史告诉我们,各种不同文化是形成各地中医学术流派的重要根基.  相似文献   

13.
李友白  刘跃光  郭胜伟  李爱民  张敏 《中医杂志》2012,53(7):544-546,552
孟河医派作为中医史上较有影响的一大地域流派,有着300余年的无断代传承,对孟河医派发展的文化、经济及地理条件等社会背景进行了简要分析,并初步总结了孟河医派的流派地域特征逐渐淡化、强调一归醇正的医学教育思想、传承形式不断改革及不拘门户、相互协作和学术交流的四大传承特点,对当今中医教育在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加强中医经典教学、处理好传承与创新的关系、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等方面有重要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14.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大数据的理念与技术应用于中医药领域的研究正在蓬勃发展。中医学 术流派是中医学术发展与理论创新的重要形式,是中医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鲜明特色。当前中医学术流派数据 具有异构性、广分布、多样性、海量等特点。本文通过分析大数据时代带来的影响,提出将大数据分析技术应用 于中医学术流派研究的思路和方法,期望能为地域性中医学术流派大数据环境提供一个坚实的支撑平台,推动地域性中医学术流派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5.
海派中医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中医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海派中医眼科更是流派纷呈。海派中医眼科是海派中医发展的一个缩影。其学术思想的发掘及继承有利于探讨中医药发展模式和促进中医经验的传承。近百年来海派中医蓬勃发展,近代以姚和清为代表的姚氏眼科及以陆南山为代表的陆氏眼科奠定了海派中医眼科的学术地位.此外,范新孚的眼科在其中也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推动了上海中医眼科学术的多元化发展。因此.整理海派中医眼科流派及学术思想,可进一步促进学术流派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6.
当代中医学术流派研究与传承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研究与专家访谈、问卷调查、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法,对当代中医学术流派的研究与传承发展情况进行了总结.分别从传统学术流派研究、专科性学术流派研究、少数民族医学流派研究、现代中医学术流派研究、中医学术流派现代传承发展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发展建议等方面报告了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17.
王金权 《山西中医》2012,28(2):49-50
平遥道虎璧王氏中医妇科流派家学渊远,始于宋"广济堂",传29代,历800余载,传承不断,名医辈出。在挖掘研究的基础上,王氏妇科入选国家级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王氏后人致力于该流派学术思想的传承。  相似文献   

18.
流派研究是近年来全国中医界热点话题之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上海设立了“中医流派研究工程”。海派中医妇科流派众多,名医辈出,著名妇科流派有十余家,如江湾蔡氏、南通朱氏、浦东陈氏、慈溪胡氏、浦东王氏、松江骆氏、川沙胡氏、金山唐氏等,各家流派之间或以不同治疗群体,不同治疗手段,或以不同重点治疗病种,形成了各自独特的学术经验和技术专长,对海派中医妇科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对海派中医妇科流派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学习,既可提高中医妇科的学术水平和临床疗效,又进一步促进了海派中医妇科特色的传承与发展。本文主要阐述了海派中医妇科各家流派的家学渊源及其独特的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19.
该文对15位当代妇科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进行归纳整理,通过总结分析各妇科名家学术特点,融合各家之长,探究学术共性,旨在加强临床医师对各学术流派之间的相互学习与理解,以便更好地提升自身理论知识水平与临床实践能力,对促进妇科名家学术思想的传承,进一步指导中医妇科医师的临床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江苏自古中医流派众多,皆推崇张仲景学说。本文简要概述江苏中医流派(虞山医派、吴门医派、孟河医派、山阳医派、金陵医派、龙砂医派)的学术特点:刊刻《仲景全书》、秉承寒温一体发展温病学说及促进经典教育等,并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治、人才培养、发展经方等角度探析苏派中医对张仲景学说的古今传承,在此基础上围绕医派学术思想的临床验证、影像记录及媒体传播等多方面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