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介绍移动ICU的建立,总结1345次院内安全转运的护理情况。方法:分析2010年2月~2012年10月我院重症医学科"移动ICU"的建立及这个阶段完成的院内安全转运情况,总结"移动ICU"的护理工作规范。结果:"移动ICU"在重症医学科建立30个月以来,安全转运患者1345次。结论:"移动ICU"的建立,专业的护理转运人员,规范化的转运流程,提高了医护人员转运工作效率,保障了转运安全,有利于重症医学科患者转运的规范化管理。  相似文献   

2.
张伟  王彩虹 《全科护理》2011,(36):3359-3360
[目的]探讨和总结78例重症病人实施安全转运的方法和经验。[方法]对重症病人在实施转运前进行全面评估,配备有经验的转运医护人员及转运抢救设备,转运途中保持与ICU同等水平的监测,确保病人转运安全。[结果]78例重症病人均得到安全转运,无不良事件发生。[结论]加强护士急救技能和专业培训,严格遵守转运流程,可确保病人安全转运。  相似文献   

3.
重症监护室收治的危重病人病情稳定后,均遵医嘱转到普通病房继续接受康复治疗。2007年3~10月我科共转出335例,平均每天至少转出1例。由于病人本身的复杂性及治疗护理措施的特殊性,再加上工作人员的缺乏,在转运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如交接不清或上下衔接不紧密。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总结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提高ICU病人监护信息采集的准确性、病人服务满意度及护理工作效率。方法应用ICU信息管理系统进行病人信息、床位管理、医嘱处理、整体护理、电子病历、护理文书、科研统计、系统设置及效果评价。结果应用ICU管理信息系统后缩短了24 h护士书写文书时间,24 h护士床边护理时间明显延长,提高了护士护理文书书写合格率、观察病情及时率和病人对护理工作满意度(P0.01或P0.05)。结论 ICU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改进了ICU综合管理模式,提升了护士救护能力和病人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提高急诊患者安全转运率的效果。方法通过主题选定,确立以"提高急诊患者安全转运率"为主题,运用PDCA循环法则,针对主题进行现状调查、原因分析、目标制定及对策实施,之后进行了标准化评估,对显著效果进行了推广。结果急诊患者安全转运率由活动前96%提高至活动后9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可有效提高急诊患者的安全转运率。  相似文献   

6.
ICU病人的院内安全转运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通过 171例ICU病人院内转运情况分析 ,探讨安全进行重症病人院内转运的措施。包括转运前权衡与意外估计 ,与接收部门的协作 ,转运前病人准备、仪器选择、人员选择 ,转运过程中监测 ,转运中的记录等。  相似文献   

7.
ICU病人的院内安全转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院ICU是综合性监护科室,其中以神经外科、呼吸科及普外科的危重病人居多。对病情复杂的ICU病人来讲,从ICU转运到其他科室的风险很高,据报道,ICU病人与转运有关的并发症高达75%。本文分析了2008年1~12月共93例ICU病人的院内转运情况,以探讨ICU病人安全转运的护理。  相似文献   

8.
郑洋 《护理研究》2013,(25):2764-2765
[目的]探讨应用Rollbord转运滑板搬运ICU病人的可行性。[方法]选取年龄20岁以上的ICU病人121例,按入院时间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搬运法,试验组使用Rollbord转运滑板搬运法,评价两组搬运花费时间、人力及病人搬运前后心率及血氧饱和度变化情况。[结果]试验组在花费时间、人力、病人搬运前后心率及血氧饱和度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搬运ICU病人时应用Rollbord转运滑板,可以减少搬运时间及人力,对病人搬运前后心率及血氧饱和度影响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PDCA管理法在危重症患者院内安全转运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2月在本院急诊科住院危重症患者共260例,采用护理质量PDCA管理法,收集2012年1月~12月院内转运过程中的安全隐患130例为对照组,分析其影响因素,制定相应护理方案,并进行培训,于2013年1月~12月具体实施,选择130例作为观察组实施护理方案,比较2组转运过程中的护理安全隐患。结果较之对照组,观察组的护理安全隐患发生率明显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据院内安全转运制度,运用PDCA管理法,可以降低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的风险,同时有利于提升转运护送小组的整体水平,提高急诊危重症患者转运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标准化转运流程在胸心外科危重症患者术后安全转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应用回顾性研究将该院2019年3月至2020年2月采用常规转运流程的患者54例作为对照组,将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采用标准化分级转运流程的患者54例作为试验组。比较两组的院内转运时间、抢救成功率,统计两组与药物、仪器、人员、病情有关的不良事件发生率,评测其家属满意度评分。结果试验组的院内转运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抢救成功率两组差异不明显(P>0.05)。试验组与药物、仪器、人员、病情有关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转运流程顺畅评分、转运人员安置患者评分、转运人员服务专业评分、家属参与转运过程评分、转运人员主动讲解相关事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准化分级转运流程有助于缩短胸心外科危重症患者的院内转运时间,减少患者的转运不良事件,以及提升其家属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标准化分级转运单在急诊监护室危重症患者院内安全转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7年1月至12月急诊监护室危重症院内转运患者217例设为对照组,将2018年1月至12月急诊监护室危重症院内转运患者228例设为试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转运方法及流程进行院内转运;试验组运用标准化分级转运单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安排对应转运医护人员及物资,确定转运时间。结果试验组患者转运至CT室、手术室、重症医学科以及普通病房的转运时间短于对照组,试验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试验组患者对转运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将标准化分级转运单应用于危重患者院内安全转运中,能有效缩短危重患者院内转运时间,降低转运不良事件,确保危重患者的安全转运,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2.
李明曲  苏黎 《国际护理学杂志》2019,38(18):2936-2940
目的探讨预警分级管理在ICU患者院内安全转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12月该院ICU需要院内转运的患者30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院内转运方式,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预警分级管理。结果干预组转运前准备时间、转运时间及检查等候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组SpO2下降、SBP下降、严重输液外渗、非计划拔管、设备故障及不良事件总发生率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预警分级管理能够提高ICU患者院内转运效率,降低转运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转运质量,保证转运安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细节管理在ICU病人检查转运中的实施方法及效果。方法:制定检查转运细节实施方案,对本组96例病人进行检查前告知,转运前充分评估,完善准备,严密观察病人转运中病情变化,不断补充和完善实施方案。结果:方案实施后,检查转运途中无意外伤害、管道脱落,病人满意度提高,病情变化得到及时处理。方案最后形成科室常规和技术操作流程。结论:细节管理的实施,能确保ICU病人检查转运的安全,提高病人满意度,同时彻底改变护士服务理念。  相似文献   

14.
总结了312例危重新生儿转运的护理经验,为以后的护理工作提供指导。包括建立严格检车制度,设置专线电话,及时正确诊断,采取呼吸支持,建立静脉通路,监测生命体征,及时转运和监护,加强心理护理。认为对不同患儿采取适当有效的抢救护理措施,不仅能降低患儿的死亡率,而且为患儿进一步的治疗奠定基础。建立新生儿转运网络对成功救治危重新生儿具有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便携式呼吸机在危重症患者转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1日~2019年6月1日在本院转运的危重症患者70例,根据转运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4例和观察组36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转运护理,对照组使用简易呼吸气囊转运,观察组使用便携式呼吸机转运;比较两组转运时期护理需要度、不良事件发生率、生命体征及血氧饱和度(SpO_2)。结果:转运中和转运后,观察组护理需要度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转运中和转运后,观察组心率(HR)、自主呼吸频率(SR)、收缩压(SBP)及SpO_2均优于对照组(P0.01);转运后,两组HR、SBP均优于转运中(P0.05),对照组SpO_2优于转运前(P0.05)。结论:便携式呼吸机在危重症患者的转运过程中,能维持患者生命体征和SpO_2的稳定,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方便及时,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俞臻梁  王薇  蒋培余 《全科护理》2020,18(7):802-805
危重症病人时常因为诊断与治疗的需要在院内发生转运行为,相关研究已证明进行院内转运的危重症病人出现不良事件的概率高于未转运的危重症病人。目前的研究热点在于如何改进与规范院内转运流程,尽量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和最大限度地提高院内转运的安全性。本研究将从转运前准备、转运中监测和转运交接3个方面进行探讨,在此基础上对进一步开展危重症病人安全转运的研究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7.
张利 《全科护理》2021,19(32):4600-4604,4608
目的:探讨课题达成型品管圈在危重症病人院际转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进行院际转运的3618例危重症病人为研究对象,其中将老院区未开展品管活动的院际转运危重症病人设为对照组(n=1910),新院区开展品管圈活动后进行院际转运的危重症病人设为试验组(n=1708),按照课题达成型品管圈操作步骤,在现状调查基础上从人员、制度流程等对危重症病人院际转运模式进行构建,比较两组有形成果和无形成果.结果:两组病人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院际转运不良事件发生率、转运准备时间、转运反应时间、病人(家属)满意度分别是3.63%、21(3,65)、124(36,203)、95.72%;对照组分别是7.54%、35(15,80)、147(35,240)、91.8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663、Z=5.713、Z=3.445、χ2=23.055,P<0.05);此外,全体圈员运用品管手法的能力等无形成果均有显著提升.结论:通过课题达成型品管圈活动构建的危重症病人院际转运模式能够降低转运不良事件发生率、降低转运准备时间及转运反应时间、提高病人(家属)满意度,为危重症病人院际转运模式的推行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精准化管理在ICU患者院内安全转运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2015年3~12月ICU收治的388例需行院内转运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94例。对照组按照传统方法行院内转运,实验组按照精准化管理转运流程行院内转运。比较2组患者院内转运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及院内转运接收科室满意度。 结果 实验组院内转运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5.507,P=0.019),院内转运接收科室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Z=-8.385,P<0.001)。 结论 将精准化管理理念应用于ICU患者的院内安全转运中,使转运行为更加规范、严谨、细致、安全,提高了转运效率,提升了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及评估意识,降低了转运过程中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确保了患者安全,减少了医疗纠纷。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提高手术患者转运规范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对本科室手术患者转运规范存在问题进行现状调查,运用品管圈手术进行目标设定、要因分析、对策拟定并实施。结果手术患者转运规范率由改善前的70%上升到90%。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对提高手术患者转运规范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分级转运模式在急诊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6年6~12月从急诊抢救室转运的270例危重症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转运;选取2017年1~6月从急诊抢救室转运的273例危重症患者为实验组,实施分级转运模式。选择院内转运时间和发生并发症等不良事件作为评价指标,并从人员、病情、药品及仪器四个方面进行评价。结果:实验组转运至CT室、重症监护病房、介入室和手术室的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分级转运模式降低转运过程中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缩短转运时间,保证危重症患者的转运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