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品管圈活动对提高老年患者24h尿标本留取准确及时率的影响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以提高老年患者24h尿标本留取的准确及时率为活动主题,将品管圈活动干预措施实施之前留取24h尿标本的老年患者设为对照组,品管圈活动干预措施实施之后留取24h尿标本老年患者设为试验组,对活动前后老年患者24h尿标本留取的准确及时率进行比较。结果品管圈活动后,老年患者24h尿标本留取的准确及时率从76.5%提高到95.0%,较活动前改善(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可以有效提高老年患者24h尿标本留取的准确及时率,提高了尿标本采集的质量,实现了质量的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内分泌科24h尿标本留取和采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0月住院的病人150例,通过成立品管圈、主题选定、拟定活动计划、现状把握、目标设定、原因分析、拟定与实施对策等步骤,最后评价实施品管圈活动后内分泌科住院病人24h尿标本留取正确率和护士素质。[结果]内分泌科住院病人24h尿标本留取正确率由品管圈活动前的26.7%提高到活动后的4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士综合素质有所提高。[结论]实施品管圈活动可以优化对内分泌科24h尿标本留取和采集过程的管理,从而提高正确留取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提高三岁以下住院患儿24 h尿标本留取成功率的效果。方法开展品管圈,选定"提高三岁以下住院患儿24 h尿标本留取成功率"为活动主题,通过对尿标本留取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留取成功率较低的原因,制订相应的对策并实施。结果通过品管圈活动,尿标本留取成功率由58.79%上升至92.93%,目标达成率为112%,进步率为63.17%。结论品管圈活动可提高三岁以下住院患儿24 h尿标本留取成功率,并提升了护士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24 h尿标本留取不合格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本院老年医学科中8名护理人员组成"莲心圈",确定"降低住院患者24 h尿标本留取不合格率"为本期品管圈活动主题,采用柏拉图、鱼骨图等工具分析尿标本留取不合格率原因并针对主要原因拟定对策实施。结果品管圈活动后,24 h尿标本留取不合格率从38.1%降至16.7%,目标达成率为118.9%,进步率为56.2%;通过品管圈,制定了规范的标准化流程。结论通过品管圈活动,降低了24 h尿标本留取不合格率,规范了工作流程,提高了护理工作水平。  相似文献   

5.
品质圈活动在提高24 h尿标本留取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品质圈活动在提高24 h尿标本留取的及时率中的应用.方法 成立品质圈,确立"提高24 h尿标本留取的及时率"为活动课题,对50例病人进行了现状调查,设定目标,然后进行原因分析,制定相应的对策并组织实施.结果 品质圈活动使24 h留取尿标本回单的平均天数由3.04 d降至2.18 d.结论 品质圈活动应用于提高24 h尿标本留取的及时率中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降低住院糖尿病患者24h尿标本留取错误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调查本科糖尿病患者留取24h尿标本错误情况,然后分析原因、设定目标、制定和实施对策等品管圈活动,比较运用品管圈前后患者24h尿标本留取错误率。结果患者24h尿标本留取错误率从22.0%下降到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正确运用品管圈手段能降低住院糖尿病患者24h尿标本留取错误率。  相似文献   

7.
蔡美笑 《全科护理》2014,12(7):602-603
[目的]观察两种方法指导患儿留取24h尿标本行尿蛋白定量实验的效果。[方法]将211例需送检24h尿标本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106例和观察组105例,对照组采用口述及书面讲解指导,观察组采用口述讲解辅以绘图描述法指导。观察两组患儿家属对留取24h尿标本方法的理解程度及尿标本合格率。[结果]观察组理解率为98.10%,尿标本合格率96.19%;对照组理解率89.62%,尿标本合格率88.68%。[结论]用边口头讲解边用绘图描述法演示指导患儿留取24h尿标本,易为患儿家属理解并掌握,从而提高尿标本的合格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护士积极参与品管圈(QCC),提高入院3 d病人大便标本送检率。[方法]成立品管圈,详细介绍持续质量改进在提高入院3 d大便标本送检率中的应用,具体应用PDCA,找出目前存在的问题,确定要因,制定并实施对策,进一步完善大便标本留取的流程,对实施质量改进前后大便标本送检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通过品管圈活动,入院3 d病人大便送检率由37.78%提升至80.00%。[结论]QCC在提高入院3 d病人大便送检率中取得显著的效果,护士解决病人潜在和存在问题的意识、能力提高,护患沟通增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应用品管圈活动提高女婴患儿尿标本一次性留取成功率。方法确定提高女婴患儿尿标本一次性留取成功率为品管圈活动主题,通过现状把握、原因分析、制定对策并实施。结果女婴患儿尿标本留取一次性成功率由实施品管圈活动前的36%提高到活动后的8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士的综合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结论女婴患儿留取尿标本实施品管圈活动后提高了女婴患儿留取尿标本的一次性成功率,为医生的诊断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同时减少了患儿反复留取标本带来的局部皮肤不适,提高了护士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开展品管圈(QCC)活动降低留置尿管病人尿路感染率的效果。[方法]开展"降低留置尿管病人尿路感染率"为主题的品管圈活动,运用PDCA循环方法对现状进行分析,设定目标,拟定对策并实施,观察实施的效果。[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留置尿管病人尿路感染率由活动前的31.7%降至活动后的14.3%(P0.01);QCC目标达标率为113%;进行品管圈活动后圈员的综合能力普遍得到提升。[结论]品管圈活动在降低留置尿管病人尿路感染率方面效果显著,可减轻病人的痛苦,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同时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能力和参与管理意识。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住院患者尿标本未留取率中的作用。方法 2016年2月起,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对上海邮电医院二病区住院患者的尿标本从通知留取至留取成功过程进行调查,分析导致尿标本未留取率低的主要原因并拟定对策,按品管圈活动程序实施对策和效果确认,比较品管圈活动前后尿标本未留取率的变化。结果 品管圈活动后,尿标本未留取率由17.8%降至0%,达到了制定的目标。全体圈员在解决问题的能力、个人的素质修养、沟通和协调能力、责任及自信心、团队的合作能力、品管圈手法的掌握度、活动的积极性8个方面能力均得到了显著提高,活动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品管圈活动可降低住院患者尿标本未留取率,提高护士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OGTT孕妇24h内标本送检率中的应用。方法成立品管圈,确立"提高OGTT24h内标本送检率"为活动主题,随机对100例住院孕妇进行现状调查,分析孕妇OGTT24h内留取率偏低的原因,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持续质量改进。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100例,对照组不作质量改进,观察组进行品管圈质量改进活动。比较2组OGTT 24h内标本送检率。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孕妇OGTT24h内标本送检率有了明显的提高,由活动前的81.3%提高到94.9%。结论运用品管圈能较好的提高孕妇OGTT24h内标本送检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术后24h卧床病人基础护理合格率中的作用。[方法]2014年3月—2014年10月,我科确立了以"提高术后24h卧床病人基础护理合格率"为主题的品管圈活动,历经8个月,本活动展开调查研究、讨论分析、拟定并实施对策,比较品管圈活动前后的效果。[结果]术后24h卧床病人基础护理合格率由开展品管圈活动前的89.05%提高到了活动后的94.90%。[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既能提高术后24h卧床病人基础护理合格率,还能加强团队合作精神,更新护理人员对优质护理的观念,调整服务内涵。  相似文献   

14.
邓艳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8):1852-1853
目的 探讨持续质量改进措施,提高24 h尿标本留取及时率.方法 对2008-07-2008-12住院的86例患者留取的100次24 h尿标本采集时间进行调查分析,总结出采集不准确的主要问题.2009-01开始运用持续质量改进的方法,制定改进措施,对实施质量改进前后24 h尿标本回单率进行分析.结果 改进后的24 h尿标本2 d回单率明显高于改进前,改进后没有发现采集错误现象.结论 持续质量改进应用于提高24 h尿标本留取及时率中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开展品管圈(QCC)活动在提高检验危急值通报及时率中的有效作用。[方法]成立品管圈确立活动主题,拟定活动计划、现状调查、要因分析、实施对策、效果评价等措施,比较品管圈活动前后检验危急值通报及时率。[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危急值通报及时率由活动前91.7%上升至99.2%。[结论]开展QCC活动通过分析优化工作流程,落实工作制度采取循环管理PDCA方法,提高检验危急值通报及时率,实现实验室危急值的质量管理,确保病人安全,医疗质量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普外科两便标本的及时送检率中的应用。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以提高普外科大小便标本的及时送检率为主题,通过品管圈活动步骤,对我科大小便标本完成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大小便标本未及时送检原因,提出整改措施并实施。结果品管圈活动前后,病人大小便标本送检率由68.2%提高至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便标本及时完成的平均时间由原来(52.9±3.9)h降至(38.1±14.5)h,小便标本及时完成的平均时间由原来(36±1.9)h降至(18.4±1.0)h,急诊小便标本及时完成平均时间由原来(11±3.6)h降至(4.9±2.4)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用品管圈活动,可提高提高普外科大小便标本的及时送检率。  相似文献   

17.
姜小梅  吴菊英  王赟  蒋银芬 《护理研究》2012,26(14):1305-1306
[目的]观察改良标本留取方式对中段尿培养结果的影响。[方法]将2009年6月—2010年12月诊断为尿路感染并符合中段尿培养指证的340例住院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将用灭菌注射用水清洗法留取的中段尿标本列为清洗组,用灭菌注射用水清洗、聚维酮碘消毒、再次用灭菌注射用水清洗留取的中段尿标本列为改良组,同一病人如有2次及以上培养,留取方式相同。两组病人均在护士指导下留取中段尿标本后及时送检,观察两组尿培养微生物检出率、阳性率、阴性率。[结果]清洗组和改良组标本污染率(假阳性率)分别为6.34%和2.65%;两组微生物检出率分别为30.56%和31.47%;阴性率分别为63.09%和65.88%。[结论]改良组在低假阳性的基础上达到了与清洗组相近的微生物检出率、阴性率,改良组中段尿培养标本留取方式可行。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提高病房24 h尿标本留检正确率的影响,从而促进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方法:将活动前需要留取24 h尿标本的10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按常规标本留取进行宣教指导;将活动后10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通过成立品管圈小组,进行现状调查,找出标本留检正确率低的要因,进行持续质量改进。结果:本组圈员的沟通配合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显著提高;观察组24 h尿标本留检正确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有效地提高了病房24 h尿标本的留检正确率,同时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及圈员的工作积极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品管圈在提高不卧床患者尿常规及尿培养标本留取正确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科室于2018年1月开始实施品管圈活动,从品管圈活动实施前(2017年1月至12月)和实施后(2018年1月至12月)收治的不卧床患者中各抽选53例分别纳入对照组和研究组,比较两组尿液标本留取正确率、圈员成长情况、患者对标本留取的理解程度。结果研究组的尿液标本留取正确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圈员的品管圈手法应用、脑力开发、沟通协调能力、责任荣誉感、团队精神及对留取尿标本重视程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对标本留取理解的优良率为92.45%,高于对照组的79.25%(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的实施可以提高不卧床患者尿常规和尿培养标本留取正确率,并可促进相关工作人员的脑力开发及对品管圈手法的应用,利于提高其沟通协调能力、责任荣誉感、团队精神及对留取尿标本重视程度,同时完全掌握正确留取标本的方式可为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提供前提保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降低住院病人痰标本漏检率的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确定以降低住院病人痰标本漏检率为活动主题,对活动前后呼吸内科住院病人的痰培养标本漏检率及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分析,并制定和落实整改措施。[结果]品管圈活动后,病人痰标本漏检率仅有15.78%,较活动前痰标本漏检率53.89%有明显下降(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品管圈活动可有效降低住院病人痰标本漏检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