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父母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1~12月收治的60名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父母作为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将2016年1~12月收治的60名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父母作为观察组,进行认知行为干预;比较两组父母干预前后负性情绪及应对方式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解决问题、合理化、求助等积极应对方面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而自责、幻想、退避等消极应对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认知行为干预能让父母能积极面对患儿疾病,改善患儿父母焦虑、抑郁情绪,有利于患儿父母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2.
3.
[目的]了解初产妇焦虑、抑郁状况,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初产妇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产科门诊88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产检及护理,观察组在常规产检及护理基础上实施认知行为干预。入组时和产后1周分别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比较两组干预效果,比较两组初产妇干预后分娩结局。[结果]观察组初产妇干预后SAS和SDS评分降低且低于对照组,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认知行为干预能够有效降低初产妇的负性情绪,降低剖宫产率,改善分娩结局。  相似文献   

4.
黄晶晶  徐文珠  陈婷婷 《全科护理》2021,19(28):3959-3962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血液透析)病人应对方式、睡眠质量及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择94例肾病血液透析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47例给予常规健康指导,观察组47例在常规健康指导基础上给予认知行为干预.于干预前、干预后12周采用疾病不确定量表(MUIS)评价疾病不确定感,采用生活目的测验问卷(PIL)评价生命意义感,采用应对方式问卷(CSQ)评估应对方式.于干预前、干预后4周、12周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估睡眠质量,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抑郁状态,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价焦虑状态.结果:干预后12周两组MUIS评分均低于入院时,PIL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干预后12周观察组MUIS评分低于对照组,PI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12周两组应对方式各项得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干预后12周两组自责、幻想及退避得分比较无差异(P>0.05),其余各项得分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随着时间延长,两组PSQI得分均有改善(P<0.05);干预后4周及12周观察组PSQI得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随着时间延长,两组SDS及SAS得分均有改善(P<0.05);干预后4周及12周观察组SDS及SAS得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认知行为干预可以有效降低肾病血液透析病人疾病不确定感,提高生命意义感,促进积极的应对方式,同时更好地改善睡眠障碍,降低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糖尿病足(DF)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将76例DF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入院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认知行为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两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出院时SAS和SDS评分均低于入院时及对照组出院时(P0.05),观察组出院时DF分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认知行为干预能够降低DF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认知干预对突发性耳聋患者负性情绪、应对方式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216例突发性耳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108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认知干预,观察住院全程。干预前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及抑郁自评量表评定两组焦虑抑郁情绪,简易应对方式量表评定两组应对方式,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定两组睡眠质量,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后两组焦虑自评量表及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显著低于干预前(P<0.01),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简易应对方式量表积极应对评分显著高于干预前(P<0.01),消极应对评分显著低于干预前(P<0.01),研究组较对照组变化更显著(P<0.01)。干预后两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各维度评分均显著低于干预前(P<0.01),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护理总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认知干预可以显著缓解突发性耳聋患者的负性情绪,促使其改变应对方式,提高睡眠质量,患者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母亲自我效能、应对方式、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的母亲(144名)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72名。两组均予以常规健康教育,研究组在此基础上予以认知行为干预,观察7 d。比较两组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相关疾病认知状况问卷、医学应对方式问卷、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及生活质量量表评分。结果 干预后两组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相关疾病认知状况问卷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升高(P<0.01),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两组医学应对方式问卷的面对维度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升高(P<0.01),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医学应对方式问卷的屈服、逃避维度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降低(P<0.01),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两组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降低(P<0.01),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两组生活质量量表总分及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躯体健康、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维度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升...  相似文献   

8.
精神分裂症患儿父母负性情绪的护理干预研究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占建华  唐利忠  孟建凤 《护理研究》2003,17(13):770-772
目的 :探讨精神病患儿父母的心理护理干预效果 ,更好地为心理卫生服务提供目标依据。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 -90 )、一般情况问卷对入住我院精神科且愿意接受心理健康测评及心理护理干预的40例精神分裂症患儿父母进行心理健康测评和心理护理干预。结果 :干预前SCL -90测评显示 40例患儿父母的 9个因子分中躯体化、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意均高于常模(P <0 .0 1) ,通过心理护理干预后 ,此 5个因子分均有明显的下降 (P <0 .0 1)。结论 :运用心理护理干预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儿父母的负性认知和不良情绪 ,转变他们消极的应对方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护理疗法对抑郁症患者负性情绪和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将46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3例)和对照组(23例),两组均使用抗焦虑、抑郁的药物并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针对性的认知行为护理疗法。干预前后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和应对方式问卷(CSQ)对两组患者的负性情绪和应对方式进行评估,并进行对比性分析。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CSQ得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认知行为护理疗法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抑郁、焦虑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2,3.98,P〈0.01);应对方式问卷中“解决问题、求助”因子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9,P〈0.05;t=5.38,P〈0.01),“自责、回避”因子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2,P〈0.01;t=3.58,P〈0.05),而“幻想、合理化”因子分则变化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8,2.39,P〉0.05)。结论认知行为护理疗法能显著改善抑郁症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提高其应对技巧,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恶性肿瘤化疗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月~10月经确诊为恶性肿瘤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单双号顺序,随机分为单号干预组60例,双号对照组60例,两组患者化疗期间予以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再给予认知行为干预,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焦虑、抑郁情绪状况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在未给予认知行为干预,焦虑、抑郁情绪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认知行为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认知行为干预可改善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期间的负性情绪,利于患者的治疗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调查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焦虑、抑郁状况,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 采取便利抽样法,选择我院血液透析中心78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实施认知行为干预、放松训练和健康教育.干预前及干预后3个月,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焦虑、抑郁得分与对干预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认知行为干预能够降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负性情绪.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改善急性高热患儿父母候诊期间不良情绪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急诊高热患儿父母150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候诊期间进行常规候诊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负性情绪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焦虑程度显著低于干预前及对照组(P0.05),对照组干预前后焦虑程度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实际候诊时间与心理候诊时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心理候诊时间较实际候诊时间长,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满意率为97.33%,对照组满意率为80.0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候诊期间对急诊高热患儿父母应用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负性情绪,缩短患儿父母心理候诊时间,提高其满意度及配合度,有利于患儿预后。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模式在肠易激综合征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运用便利抽样方法选取64例肠易激综合征病人,按照随机数字法将病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干预组在常规健康教育基础上给予认知行为干预,于干预前及干预后1个月、3个月、6个月、9个月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肠易激综合征症状严重程度量表(IBSSSS)对两组病人进行评价。[结果]干预后两组病人S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干预后6个月、9个月SD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IBS-SSS量表中排便满意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6个月、9个月其他维度评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均低于对照组。[结论]认知行为干预有助于减轻肠易激综合征病人的负性情绪,帮助其重建生活信心,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肝癌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2月至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74例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数字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3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肝癌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认知行为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自评量表( SAS)、抑郁自评量表( SDS)评分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对两组患者干预前SAS、SDS评分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实施认知行为干预后1个月,干预组SAS及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组生存质量评分( SF-36)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认知行为干预在肝癌患者治疗期发挥重要作用,不仅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同时增强患者治疗期间的舒适度,提高其生活质量,增强疗效,是一种科学的辅助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先兆流产急诊患者负性情绪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7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先兆流产急诊患者11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认知行为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负性情绪、治疗依从率、保胎成功率。【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SAS、SDS均明显低于同组健康前,观察组患者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依从率98.28%(57/58)明显高于对照组87.93%(51/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33,P<0.05)。观察组保胎成功率91.38%(53/58)明显高于对照组77.59%(45/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09,P<0.05)。【结论】认知行为干预能有效缓解先兆流产急诊患者的抑郁、焦虑程度,增强治疗依从性,提高保胎成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心肌梗死患者心绞痛发作及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 将60例心肌梗死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认知行为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心绞痛的发作及负性情绪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心绞痛的发作情况(AF)和心绞痛的稳定状态(AS)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负性心理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认知行为干预有助于缓解心肌梗死患者的不良心理,提高其应对技巧,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12):1996-1997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负性情绪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10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性护理模式,观察组实施循证护理模式,观察两组护理前后的负性情绪及睡眠质量。结果护理前,两组SDS、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SDS、SAS评分较对照组显著降低,且PSQI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实施循证护理模式,可避免患者面对疾病产生负性情绪,提高其睡眠质量,使病情加快恢复,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对改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患儿动脉血气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4月收治的82例NRDS患儿,根据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两组均予以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于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动脉血气指标水平;统计对比两组辅助通气时间、住院时间。结果护理前,两组pH、SaO_2、PaO_2、PCO_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pH、SaO_2、PaO_2、PCO_2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辅助通气时间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显著改善NRDS患儿动脉血气指标,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