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医喉科吹药.俗称“吹口药”。是将药物直接吹入咽喉部位,治疗咽喉疾病的一种重要外治手法。历代著名喉科专家,都十分注重外用药的作用,但由于历史原因,大多祖传.交流甚少.甚至“传子不传媳”,严重影响了喉科吹药的研究和提高。现根据前辈经验和个人实践,对喉科吹药作一浅述。  相似文献   

2.
蒲黄一味治喉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父徐荷章系浙江省湖州市《西阳喉科》第五代著名中医喉科专家。以单味生蒲黄末外搽治喉痈,或以生蒲黄为主配制的喉科吹药治疗多种喉科疾病,更是得心应手,具有独到之处,今辑录验案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黄冕群(1907—1970)江苏无锡人,九代喉科,在苏南享有声誉。黄老治疗喉科疾病主张内外兼施,尤其擅长外用吹口药。黄氏吹口药祖传相继达二百余年,是反复临床实践经验的结晶。我随黄老近十年,屡见黄氏对吹口药的精细配制和灵活施用,深受教益。现略谈体会一二。一、研制精细,用法合度。常用吹口药,大致有明雄黄、西月石、薄荷、蒲黄、黄柏、甘草、龙胆草、青黛、枯矾、珍珠粉、冰片等二十余种中药,具有  相似文献   

4.
《喉科枕秘》是清代一部有实用价值的喉科专著,治疗喉疾主张针药并用,尤其推崇刀针、吹喉之法。本文从诊疾重视望诊,提倡喉症证因合参;详述喉症病因证治,图文并茂;外治疗法多样,尤重刀针、吹喉之法;内治主张分症,重视引药的运用;注重内外结合,强调针药并治五个方面介绍《喉科枕秘》的学术特色,以期为临床喉科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启发。  相似文献   

5.
江阴朱氏针灸起源于清乾隆年间,现已传承七代,以治疗喉科疾病见长,多从整体论治,倡导经络辨证,内治与外治并重,讲究层层调治,先予针刺,再予吹药噙含,后予中药汤剂口服,具有专科治疗特色.  相似文献   

6.
江阴朱氏针灸起源于清乾隆年间,现已传承七代,以治疗喉科疾病见长,多从整体论治,倡导经络辨证,内治与外治并重,讲究层层调治,先予针刺,再予吹药噙含,后予中药汤剂口服,具有专科治疗特色.  相似文献   

7.
黄莘农喉科临证经验拾零无锡市中医医院(214001)任思秀关键词喉科失音口疮梅核气喉痈黄莘农老中医经验黄莘农老中医系无锡黄氏喉科第九代传人,从事中医喉科临床与理论研究数十年,其外用吹药与内服中药相结合治疗喉科疾患有独到之处,名闻遐迩。笔者有幸随师学习...  相似文献   

8.
1 吹药发展史 中医喉科已有悠久的历史.早在<伤寒论>中治咽喉病提出用苦酒汤;<金匮要略>中的皂夹末吹鼻法;唐代孙思邈的<千金要方>及<千金翼方>中均有吹药记载,如:治牙痛、口禁不开用附子、黄连、矾石三味为末吹口.此后,喉科吹药逐步发展,<圣济总录>在咽喉口齿病的治疗上广泛地使用了吹药,提出了许多吹药方.到了清明吹药更加成熟与普及.在<口齿类要>中记载着喉科吹药的配制、运用已有了较高的水平.清代尤乘<尤氏喉科秘书>及张宗良<喉科指掌>等均公开了一些吹药的秘方及配制,使吹药方大大增加;晚清郑梅间<重楼玉钥>记载吹药方28个.说明清代吹药已成为喉科治疗的重要手段.此后李纪方<百喉全生集>也提出治白喉须内治与吹药并存;当代喉科名医张赞臣治疗喉痹使用内服药均配合吹药等等.  相似文献   

9.
<正> 喉科吹药是中医用来治疗咽、喉、口、齿、唇、舌疾病的外用散剂。一般是用各种功用不同的药物,分别加工炮制后,再根据制方规律,配制成极细的粉末。临证时用喉枪或吹粉器将散剂吹布于咽喉及口腔患处,使药物直接浸渍患处而达到治疗目的。吹药的次数,可视病情的缓急而定,一般每日2~3次。若病情危急,可频频吹药。喉科吹药是中医喉科具有特色的传统疗法。笔者根据先父配制喉科吹药的经验和多年来的临床实践,概略地谈谈这方面的体会,以供医界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10.
吹药“清咽消肿散”治疗咽喉疾病128例范平国*主题词咽喉疾病/中医药疗法中药吹药@清咽消肿散吹药是中医喉科传统的治疗方法之一,它是将药物直接喷吹于咽喉局部患处,具有用药省、疗效显著、使用简便、安全、副作用小等优点而被广泛地运用于临床。近二年来我院采用...  相似文献   

11.
口疮是以口腔黏膜局限性溃疡损害为特征的疾病,在口腔黏膜病中发病率较高。无锡黄氏喉科第9代传人黄莘农老中医勤求古训、博采众方,继承祖辈的临床经验,对复发性口疮治疗颇具独到见解。内服中药结合外用吹药,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秘本《包氏喉证家宝》及其包氏家传吹药。方法:研读《重纂包氏喉证家宝》的原文,归纳、整理、分析所列喉科特效方剂。结果与结论:包氏喉科秘授及其家传吹药的制用对后世医家治疗喉科疾病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正> 先父徐荷章老中医(1913~1985年)从医50年,擅治喉科疾病,积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按咽喉特殊的生理功能和病变部位,注重望诊,详察病机,内治用药以轻灵见长,外治以吹药为主,拯治喉科危症,颇有特色,不揣浅陋,作一简介。一、四诊合参注重望诊认为望诊是喉科的首要一环,一切喉科疾病均可以从望诊中得到诊断依据。望咽喉局部可辨病之疑似、虚实、深浅、日期、决其病情轻重。如喉痹与梅核气的疑似鉴别,从咽喉粘膜的色泽辨虚实;喉痈从红肿的程度判断发病日期和成脓与否;白喉从假  相似文献   

14.
中医喉科专著《重楼玉钥》,记载了喉风三十六症中12个与喉科相关疾病,在治疗上主张针药并用,尤其推崇针灸,强调“三针”的临床应用;在临证上善用内服外治,并以“紫地汤”一方通治;在治法上具有先治疗后调理,祛痰外出、开通经络的治疗特色。  相似文献   

15.
<正> 先父徐荷章(1913~1985年)擅治喉科疾病,特别对喉科吹药的加工炮制,配伍和临床运用颇有心得。喉科外治法通常以吹药最普遍。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先父对于喉科吹药药材的选择、贮藏等均十分讲究。现将其喉科用药经验略作简介。1、矿物类药常用:青礞石、西月石、白火硝、寒水石、钟乳石、炉甘石、生石膏、芒硝、龙骨、枯矾、雄黄、朱砂等。矿物类药物必须纯净无杂质,需煅制或水火共制;但也有取原药粉碎的,如朱砂水飞,务须研至无声为度,过100~120目筛,含在口中达到细腻无物感。如: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数据挖掘的方法,探究郑氏喉科流派运用吹药治疗喉风的治则和用药规律,为临床治疗咽喉危急重症提供决策支持.方法 在郑氏喉科代表性医著《重楼玉钥》《重楼玉钥续编》中,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吹药方剂建立数据库,采用频数、关联规则、系统聚类等方法,分析郑氏喉科吹药治疗喉风的用药规律.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吹药方剂22首,涉及中...  相似文献   

17.
喉科吹药在整体观念的前提下,根据人体正气盛衰,受邪之轻重,疾病的缓急,症状之主次,与内治一理,进行整体与局部相结合的辨证和应用.笔者通过十数年的临床实践,对其应用规律提出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18.
朱子云(1891-1945),上海江湾西唐家桥人。其父朱宝卿为乡村医生,擅长大小方脉,尤精喉科。于云幼承家传,成年后随父行医,将内、外、儿、喉各科熔于一炉,并在喉科中汲取各科精华,从而发展了中医喉科、成为上海朱氏喉科的奠基人。与其弟仲云同室应诊,求诊者踵接。朱氏喉科内服和外治并用,在外治中尤善用吹药。对白喉、烂喉痧(猩红热)等传染病,辨析入微,见解独特;遣方用药,运刀施针,匠心独运。其子宗云承继家学,亦以喉科见长。 上海中医药大学医史博物馆珍藏有朱子云处方一帧,系何时希先生生前捐赠,现转录如下,…  相似文献   

19.
吹药是中医喉科传统的治疗方法之一,它是将药物直接喷吹于咽喉局部患处,具有用药省、疗效显著、使用简便、副作用小等优点而被广泛地运用于临床。近年来对喉科吹药的临床运用及研究有了较大的进展,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笔者有幸从师于喉科世家黄莘农老中医,受益非浅。黄师家学渊源,历享盛名,临证四十余春秋,对喉科诸症积累丰富的经验,尤擅长于喉科外用吹药,造诣颇深。今选顽疾重症治验三则,以飧读者,亦示黄师学术思想及经验之一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