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咽喉"是指口腔中相连但又不同的两个部位, "咽"是连接鼻腔后部和口腔后部的通道;"喉"是人体下呼吸道的入口。咽喉炎便是指这两部分发炎,通常由细菌引起,一般可分为急性咽喉炎和慢性咽喉炎两种,属于上呼吸道感染。咽喉本身是一个有菌的环境,正常情况下,人的自身防御力足以保护机体不受这些细菌的侵扰。但当人体过度疲劳,身体抵抗力减弱时,这些不会致病的细菌就会变成"致病菌",乘虚而入,造成咽喉部的感染,严重时会侵入人体的下呼吸道,引发更严重的疾病。  相似文献   

2.
摘要:抗生素的过度使用加剧了环境耐药菌的产生,给人类健康造成潜在风险。在食品链多个环节过度使用或滥用抗生 素,造成肉制品、水产品和水果蔬菜等多种食品中细菌耐药性逐年增强。携带耐药质粒的耐药菌通过“农场到餐桌”转移、定 植在人体肠道,引起人体肠道菌群变化和免疫功能改变。食品的全球化贸易进一步加剧了细菌耐药性的全球性传播。本文综述 了食源性耐药菌污染现状、传播途径和人体健康风险。同时,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对食品环境中抗生素耐药菌的研究重点进 行展望。  相似文献   

3.
在地球上,有一个区域被称为"魔鬼三角",那就是百慕大三角,在这个区域里,有许多飞机、轮船莫名消失,而至今却无人破解其发生的原因。在人体,也有这样一些危险三角区,它们之所以"危险"是因为它与  相似文献   

4.
丁玲 《首都医药》2014,(15):17-18
夏季到来,高温使得食物的变质速度大大加快,厨房多水、多油、多物品、多死角的环境也成为细菌滋生的温床。也许就在一个面积不到10平方米的小房间里,因为使用者在卫生方面的小小忽视,就会在短期内滋生出上亿的细菌,给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在厨房中最易出现什么细菌?哪些细菌对人体有害?不同的物品最易滋生什么样的细菌?摄入多少细菌会导致人体出现不良反应?有哪些方式能够清除有害菌?  相似文献   

5.
正众所周知,有些游客到某地游览,喜欢在景点的墙壁或树木上刻写"某某到此一游"以便"人过留名"。人体的肠道蛔虫也爱到胆道"旅游"。不过,蛔虫前往胆道却不仅仅是"到此一游",它会引发胆道蛔虫症或导致胆管结石。最近就有一位老阿婆肚子里的蛔虫到胆管"一游",然而它在胆管内"流连忘返",终于变为胆管结石而"虫过留尸",不得不通过手术将结石取出。且看新闻——据2015年12月6日多家媒  相似文献   

6.
由于抗菌素和化学疗法的普遍应用,环境因素和人体免疫力的改变以及细菌的变异,不少过去认为致病力较低的细菌和条件致病菌引起的严重感染日渐增多,如假单胞菌,沙雷氏菌,克雷白氏菌,巴氏杆菌,耶氏杆菌及部分厌氧杆菌等。现就近年来一些低致病力需氧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作一简要介绍。一、巴氏杆菌属鸟霍乱巴氏杆菌(pasteurella multocida)过去认为只引起动物出血性败血症和鸡霍乱。Nygaard自1963—1974年底自人体感染病灶分离452株,所致疾病有肺炎、脑膜炎、腹膜感染、菌血症、外伤感染、新生儿脑膜炎,也有自长期接受化疗的患者血液中分离而得者。该菌的形态为球菌至中等长的杆菌,两端浓染,有时易与奈氏菌混淆。细菌生长产生靛基质故有大肠杆菌样气味。分解葡萄糖,  相似文献   

7.
<正>全球卫生理事协会对浴室密封胶、冰箱、厨房抹布、水壶柄等日常频繁使用的物体进行了细菌检测。结果发现:浴室密封胶是家里最脏的地方,冰箱是排名第二的受污染重地,46%的家庭冰箱无法通过细菌检测。那么,冰箱里都有哪些细菌呢?冰箱里的细菌是由食物等带进去的,主要有沙门氏菌(来自于鸡蛋、肉类等农产品)、志贺菌(来自于蔬菜和水果)、李斯特菌(最喜欢躲在喝了一半的牛奶里)、耶尔森菌(主要来  相似文献   

8.
正往期跟大家分享过人体致病是一个邪正相交的过程,致病邪气有六淫:"风、寒、暑、湿、燥、火",每一种邪气都可单独导致发病,但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两个或以上的邪气致病。除了外来的六淫会导致人体发病,人体自身因为各方面条件的变化,也会产生一些"内邪",中医讲,人体致病邪气还有"内生五邪",谓之"内寒、内风、内湿、内火、内燥",是由于脏腑经络及精气血津液的功能失常而产生的化风,化寒,化湿,化燥,  相似文献   

9.
正原则一:针对细菌类型和感染部位选药抗生素类药都是处方药,一定要在医生的帮助下使用,不要因为家里的药箱里还有上次生病时剩下的,就自己随便吃。每次生病你可能会表现出发烧之类的相同症状,但这不代表得的都是同一种病,也许每次都是不同病因导致的不同部位被感染。只有医生才有能力指出具体病因以及感染的部位,比如"细菌性肺炎",这一具体名称明确了引起生病的是"细菌",给出了感染部位是"肺",而不是其他  相似文献   

10.
建立了啤酒酵终琼脂平板方法筛选溶解真菌细菌壁葡聚糖的活性物质,用已知抗真菌抗生素证实了方法的有效性,并已筛选到一些有溶菌活性的菌株。  相似文献   

11.
正所谓"冰箱病",指的就是人吃了存放在冰箱中的食物,引起腹泻或是肠胃疾病,称为"冰箱胃炎"、"冰箱肠炎"等。夏天,大家都想吃点凉的食物,这样很容易出现"冰箱病"。电冰箱的温度适合耶尔森氏菌大量繁殖很多人认为,冰箱的低温能把所有的病菌冻死,但事实上,耶尔森氏菌恰好相反,这种菌不但不怕低温寒冷,而且在4℃左右大量繁殖,这恰好是冰箱冷藏的温度范围(0~6℃)。耶尔森氏菌属中对人有致病性的有3种,最常见的是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这种细菌会分布  相似文献   

12.
<正> 由于抗生素大量而广泛的使用,在治疗外源性感染杀灭有害菌的同时也杀灭了机体的正常有益菌群,导致内源性感染或机会感染。更为严重的是抗生素的应用促进细菌之间耐药因子(R因子)的自然传播,使细菌自身不断优选出更高致病性和传播性新菌种,对人体产生更大的威胁。细菌由敏感菌转化为耐药菌只需十几个小时,而一个新抗生素问世要几年、十几年。微生态学的出现提出了抗感染的新战略,即由抗菌时代演化为促菌时代。目前所提倡的“促菌治疗”是利用“益生菌”(包括活菌、死菌及其代谢产物  相似文献   

13.
自70年代以来,细菌耐药性问题日趋严重。除了 医院是重要的耐药菌产生地外,医院外健康人 也是重要的耐药基因接受者的观点已为人们所接受。很多抗菌药物在医院外广泛地被用于人体和动物。这样,动物也个可避免地会出现耐药菌问题。动物体内细菌转座了和质粒上的耐药基因的扩散即是动物中人量使用抗菌药物的结果。动物间的粪便接触,特别是大规模圈养动物很容易增大细菌财药性的扩散程度。 动物使用抗菌药物的目的有三个:一是治疗细菌感染性疾病;二是预防细菌感染性疾病的发生;三是作为饲料添加剂以增加饲料利用率和加快动物的生长。…  相似文献   

14.
用超滤技术除灭果糖二磷酸钠小输液的细菌内毒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跃进 《中国药业》2003,12(11):31-31
用于静脉注射的果糖二磷酸钠小输液在生产中必须除菌、除细菌内毒素,以避免人体的热源反应。但果糖二磷酸钠小输液对热极不稳定,遇热活性变化较大,用一般传统的高温灭菌灭细菌内毒素方法不行,而用活性炭吸附法、离子交换法除菌除细菌内毒素时对果糖二磷酸钠小输液有副作用,而且也不可靠。因此,除菌、除细菌内毒素的处理在果糖小输液生产中已成为国内同类产品生产技术竞争的焦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验证目前使用的消毒剂对环境分离细菌的消毒效果,保证生产顺利进行。方法:采用沉降菌及浮游菌检测获得生产环境细菌,通过细菌鉴定仪进行鉴定;对消毒剂消毒效果进行验证。结果:环境分离细菌均为人体携带菌及自然环境菌,对75%乙醇敏感性较差,而来苏儿、新洁尔灭消毒效果较理想。结论:75%乙醇消毒效果较差,应对其进行更换。  相似文献   

16.
正一想到洗手间的马桶圈和公交车里的座位,大家都会认为它们有很多细菌,需要随时注意清洁。但是,大家身边一些看似干净的物品,里面的细菌含量非常惊人,更应该时刻小心。近日,美国《男性健康》杂志总结了5种看似干净、实际却是"细菌窝"的物品。  相似文献   

17.
什么是咽炎 咽是人体重要的器官之一,是人体与外界相通的要道.常言道"咽喉腹地,兵家必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可见咽喉的重要性.当咽喉受细菌和病毒感染时,就容易引发上呼吸道炎症.  相似文献   

18.
支原体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支原体是一群无细胞壁的真细菌,是能在无生命培养基中生长繁殖的最小的原核细胞微生物,支原体呈高度多型性,且能通过滤菌器。属于缺壁菌门,柔膜体纲,有6个属,其中支原体属和脲原体属与人体有关;目前人类能检测到的支原体有15种,对人致病的主要有肺炎支原体、人型支原体、生殖道支原体和解脲脲原体。  相似文献   

19.
##正##菜板中对人有害的微生物主要是真菌和细菌,适宜的温度及菜板上残留的水分和有机物为这些微生物提供了适宜的生长环境,菜板上凹凸不平的刀痕里,犹如无数个阴暗潮湿的"洞穴",非常适合真菌及细菌的生存繁殖。真菌包括各种曲霉菌及念珠菌等。有时我们肉眼  相似文献   

20.
煎服中药后的药渣人们一般都倒掉,其实,药渣中或多或少还残存一些药性,仍然可以"废物利用",患者可以将其加水煮热后用来泡脚。脚被誉为人体的"第二心脏",人体的重要脏腑、器官在足部均有各自的对应反射区,脚的脂肪层薄、保温差,又距离心脏最远、供血差,所以脚掌皮肤温度最低,极易受寒。一旦脚部受凉,人体抵抗力明显下降,空气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