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一次性真空采血管内负压不足的补救方法.方法 将2008年7月-2009年6月发生真空采血管内负压不足情况作为对照组,采用一次性注射器接采血针头抽取不足血量的补救方法,补充缺少的标本血量;以2009年7月-2010年6月发生真空采血管内负压不足的情况作为观察组,采用一次性注射器抽取真空管内相应空气量的方法,补足缺少的负压.结果 2种方法均能使标本血量达标,比较两组标本质量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一次性注射器抽取真空管内相应空气量的方法合格率高.结论 真空采血管内负压不足时,抽取真空管内相应空气量的方法可以提高标本合格率,保持采血系统密闭性,防止标本医源性污染,减少资源浪费,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一次性真空采血管是利用负压原理而达到定量采血的目的,是近几年来临床常用的采血容器,因采集血量不同而预置一定量负压,使其具有自动计量、无须回抽、洁净安全、分类明确、操作简单等优点而被临床广泛应用.但随着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经常会出现负压不足、负压消失现象.为避免以上现象发生,我们采取了以下方法进行补救,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更新,通过一次性血样采集针以及真空采血试管来收集血标本的方法逐渐取代了传统的抽血方式.但是在临床工作中偶尔会出现真空采血试管负压不足或无负压的情况(血标本无法注人试管内),通常的处理方法是更换真空采血试管或重新穿刺.这样不仅浪费时间和资源,还增加了患者的痛苦.笔者在实践中总结出一种简单、有效的补救方法,2008年通过在临床上100例患者中的应用(100例患者均为随机收治病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更新,通过一次性血样采集针以及真空采血试管来收集血标本的方法逐渐取代了传统的抽血方式。但是在临床工作中偶尔会出现真空采血试管负压不足或无负压的情况(血标本无法注入试管内),通常的处理方法是更换真空采血试管或重新穿刺。这样不仅浪费时间和资源,还增加了患者的痛苦。笔者在实践中总结出一种简单、有效的补救方法,2008年通过在临床上100例患者中的应用(100例患者均为随机收治病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更新,通过一次性血样采集针以及真空采血试管来收集血标本的方法逐渐取代了传统的抽血方式.但是在临床工作中偶尔会出现真空采血试管负压不足或无负压的情况(血标本无法注人试管内),通常的处理方法是更换真空采血试管或重新穿刺.这样不仅浪费时间和资源,还增加了患者的痛苦.笔者在实践中总结出一种简单、有效的补救方法,2008年通过在临床上100例患者中的应用(100例患者均为随机收治病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当前医学的发展带动了实验室技术的进步,新的检验项目不断增多,检验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保证了检验结果的可靠、准确,为临床疾病诊断、治疗带来帮助.  相似文献   

7.
正真空采血管因其操作便捷、实用安全等优点在临床应用广泛,但实际工作中常出现因负压不足导致采血失败的情况,即便采取补救措施也存在污染标本、针刺伤、漏血等风险。鉴于此,笔者研制出一种备用负压真空采血管。现报道如下。1材料与制作备用负压真空采血管包括管体、密封塞和管帽,管体和密封塞形成密闭的无菌真空管腔,管帽安装于密封塞外侧;管体分内外管,内外管之间的环状空腔内安装活塞环,活塞环将环状空腔分为上、下两个腔室,其中上腔室为调压腔,调压腔与真  相似文献   

8.
真空采血技术发明于20世纪30年代末,真空采血管具有使用方便、简单、全封闭、防污染等优点,为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所推荐,替代了传统静脉采血方式[1]。随着真空采血技术的普及,使用时的问题也就相应出现,真空采血管负压消失或不足就是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9.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是儿科们诊一种常见检查,需采集空腹及服糖后30,60,120,180 min的静脉血标本.为了保证静脉血标本的质量和整个试验的顺利进行,我院采血室根据留置针可保留的特点,自2005年开始使用静脉留置针连接真空采血管用于接受该项试验的患儿,至今已完成近600例,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并受到患儿和家长的好评,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真空负压静脉采血是近年来被绝大多数医院采用的一种新方法,此方法简便易行,减少了医患双方感染机会,很受医患双方欢迎,但在临床操作中,常因护士采集的标本溶血而被检验科退回,既影响了护理及检验科工作质量,又易引起医患纠纷。因此我们在采血中仔细观察,总结经验。我们发现这种情况一是多发生在取血量小于试管的指定容量时,如用5 m l管取1m l血时。因此在备管时应按取血量准备相对容量的真空管。二是采血管内负压很大,采血时采血针末端直插入负压采血管内,血液快速直接冲到管底,导致红细胞被强烈的震荡而破裂溶血。因此在采血时可采取:见回血先将采血针末端跟部塑料软管反折,再将采血针的末端针头插入负压采血管内,同时稍用力使针倾斜且针头贴近管壁,这时再松开被反折的塑料软管,血液即可沿管壁流入管内,避免了血液因快速冲击管底震荡而致的溶血。提高真空负压采血管采血质量防溶血现象发生@崔彩霞$解放军第十六医院!新疆阿勒泰836500 @李亚凤$解放军第十六医院!新疆阿勒泰836500血样采集/方法;;溶血/预防和控制  相似文献   

11.
真空负压静脉穿刺抽血失败的补救方法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真空定量采血器主要利用负压原理达到采血功能。经临床实践 ,该采血器使用方便 ,并可防止交叉感染 ,但有一部分病例因贮血器内负压不够 ,致使所需采血量不足而重新采血及拔除头皮针后血液从针尖处溢出 ,给护理工作增加了许多不便。通过临床实践 ,总结出一种补救方法 ,现报告如下。1 真空采血器结构  真空采血器包括通血器和贮血器两部分。通血器为一端带有 7号 (或 8号 )针头的一次性带翼静脉针 ,翼部用来固定一次性针头 ,另一端为无菌的试管穿刺针 (红胶套端 )。贮血器为真空负压管 ,根据抽血化验的项目不同 ,取用不同颜色的真空负压管 …  相似文献   

12.
13.
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尤其是做各种药物过敏试验,常规需准备和携带盐酸肾上腺素等急救药品。在为病人治疗前和日常药品管理检查中,均需对安瓿进行反复查对,易造成安瓿上的字迹模糊难以辨认,同时,每次核对后再次进行重新包装,增加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为此,我们利用一次性真空采血管作为急救盒使用,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真空负压采血管内含肝素锂抗凝剂、促凝剂留取标本对测定离子结果的影响.方法 对30例用含肝素锂抗凝剂及含促凝剂的真空负压采血管留取的静脉血液标本进行血清离子钾、钠、氯、钙4种离子含量测定.结果 肝素锂抗凝剂、促凝剂两种真空负压采血管的标本所测定钠、氯两种离子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钾、钙两种离子的测定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肝素锂抗凝剂真空负压采血管留取静脉血液标本测定钾、钙离子结果低于促凝剂真空负压采血管留取的标本所测定的结果.建议做钾、钙离子测定时应用促凝剂真空负压采血管留标本为宜.  相似文献   

15.
杨静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3):5789-5789
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尤其是要做各种药物过敏试验,常规需准备和携带盐酸肾上腺素等急救药品。在为患者治疗前和日常药品检查管理中,均需对安瓿进行反复查对,易造成安瓿上的字迹模糊难以辨认,同时每次核对后再包装增加了工作  相似文献   

16.
Ⅱ级血管(浅静脉不充盈、滑动的小静脉、能隐约触摸到的静脉、部分血管变硬)的患者采血时会比其他患者更紧张,对采血的心理负担较重,严重的甚至引发晕血现象。同时也会使操作护士紧张或手软,进一步导致穿刺的成功率降低。2007年11月以来,我院临床采用真空采血,并对394例患者  相似文献   

17.
童玉 《浙江临床医学》2011,13(7):830-831
近年来采用的真空负压静脉采集血标本是一种新方法,需要一次性静脉采血针和配套的真空负压采血管.真空负压采血管预制了准确的真空量,采血时自动将血液吸入试管,不像一般注射器采血针尖进血管后可见回血[1].此方法简便易行,并且使医患双方能最大程度避免交叉感染.作者自2011年1月至4月运用传统的注射器抽吸采血分别注射到普通试管和真空采血管,进行常规生化项目的检测,分析检验结果是否有差异,来评估真空采血管临床应用的意义.同时总结真空负压静脉采血的护理.  相似文献   

18.
我院血流变由化验室使用开口试管配置溶液,由于路途远需要取同备用,从而产生因试剂干涸、倾倒等原因引起剂量变化而影响化验效果.用真空采血管需要采血流变时会出现给病人重复采血现象(开口试管需要用注射器采血),从而增加病人不必要的痛苦和麻烦,近日我们利用真空采血管采血流变,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一次性真空采血管因其操作方便广泛应用于临床。除了采血作用,我们还将其用于药片的保管。工作中精神毒麻药品如地西泮片等必须班班严格清点,我们采用干燥管盛装,将药片根据不同包装方法直接装于玻璃管内或带包装一片片剪开放于玻璃管内,  相似文献   

20.
随着各种检验检测技术的发展,医疗诊断越来越依赖于实验室检测结果,对于医学试验而言,如何保证提供可靠的检测结果显得尤为重要.标本采集是保证检测结果准确、可靠的第一步,正确采集血液标本是检验工作中最基本的操作技术之一[1],也是检验人员给患者的第一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