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目的:观察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膝关节退变关节镜术后膝关节功能康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膝关节退变镜术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术后行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在康复训练基础上加用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2周、4周及术后3个月的疼痛、功能、活动度、肌力、屈曲畸形、稳定性等情况,应用膝关节HSS评分表进行计分。结果:术后2周时治疗组与对照组的HSS评分以及优良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4周、3个月HSS评分以及优良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独活寄生汤治疗膝关节退变关节镜清理术后功能康复和疼痛缓解具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独活寄生汤熏洗联合等速训练对膝关节外侧盘状半月板损伤关节镜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将98例膝关节外侧盘状半月板损伤关节镜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49例,2组术后均给予常规西医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等速训练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独活寄生汤熏洗治疗,2组均以6周为1个疗程,均治疗2个疗程。观察2组治疗前后局部疼痛、肿胀及压痛变化情况;记录2组治疗前后膝关节活动度、膝关节屈伸肌群峰力矩(PT)以及改良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HSS)变化情况;并利用膝关节功能评分(Lysholm)评价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 2组治疗1个疗程、2个疗程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肿胀评分及压痛指数评分均显著降低,膝关节活动度、膝关节屈伸肌群PT均显著改善(P均<0.05),膝关节HSS评分中的各指标及总分均显著升高(P均<0.05),且观察组各指标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1个疗程、2个疗程后膝关节功能优良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独活寄生汤熏洗联合等速训练能够显著缓解膝关节外侧盘状半月板损伤关节镜术后患者局部疼痛肿胀症状和体征,改善膝关节活动度及膝关节周围屈伸肌肉的功能,对促进膝关节功能的恢复有良好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中药熏蒸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124例膝关节置换手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2例。2组均给予术后常规治疗及早期康复训练,治疗组于手术2周后起加用中药熏蒸。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术后第2、3、4、5周末局部疼痛、肿胀程度和膝关节活动度、HSS膝关节评分。结果:术后第3周末至第5周末,治疗组患者膝关节疼痛、局部肿胀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膝关节活动度、HSS膝关节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熏蒸对膝关节置换术后肿胀的消退、疼痛的减轻及膝关节功能恢复有明显疗效,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电针联合中药熏洗对行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患者术后疼痛及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拟进行TKA患者120例,采用随机信封法分为传统组和联合组各60例,其中传统组患者使用西医系统化功能康复方案进行治疗,联合组患者在传统组的基础上,联合电针外治及中药熏洗进行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至术后1个月,并随访1年。比较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后临床康复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段(术后2周、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及术后1年)膝关节功能[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标准(HSS)]、术后疼痛(HSS膝关节疼痛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3个月后下肢力线恢复情况[髋-膝-踝角偏倚(HKA)],比较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假体位置[胫骨平台后倾角(LTC)、冠状面股骨组件角(FFC)、矢状面股骨组件角(LFC)],并统计两组患者术后1年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3个月,联合组患者临床康复优良率明显高于传统组(P<0.05);术后2周,两组患者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及之后时间段,两组患者HSS评分均明显高于术后2周,且联合组明显高于传统组(P&...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自拟中药熏蒸对重度类风湿膝关节炎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康复疗效及高凝状态和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将100例重度类风湿膝关节炎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及对照组50例,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西医治疗+关节康复功能锻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自拟中药熏蒸治疗,2组均治疗6个月。观察2组康复疗效及治疗前和治疗1个月、3个月、6个月后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FIB)和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8水平变化情况。结果治疗1个月、3个月、6个月后2组骨性关节炎指数评分(WOMAC)、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HSS)评分、膝关节最大屈曲度、膝关节关节活动度、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汉化版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分均明显改善(P均<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1个月、3个月、6个月后2组D-二聚体、FIB、IL-1β、IL-8水平均明显降低(P均<0.05),观察组上述指标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自拟中药熏蒸能够显著改善重度类风湿膝关节炎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膝关节僵硬度、功能及活动度,缓解疼痛,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其机制可能与其降低机体高凝状态及炎性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卧位蹬车训练联合针灸应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效果及对早期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将128例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4例给予针灸治疗,观察组64例在此基础上联合卧位蹬车训练,观察2组治疗前后膝关节疼痛、膝关节周径及早期功能指标(膝关节活动度、HSS评分、术侧股四头肌肌力)、血液流变学变化情况,统计2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膝关节疼痛、膝关节周径及高切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均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膝关节活动度、HSS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均0.05),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前后术侧股四头肌肌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卧位蹬车训练联合针灸应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效果较佳,有利于术后早期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复方黄柏液对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膝关节疼痛、肿胀程度、功能恢复及红细胞沉降率(ESR)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9年5月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术后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术肢使用复方黄柏液进行外敷。比较2组术后视觉模拟评分(VAS)、肿胀程度、膝关节HSS功能评分及血清ESR和CRP水平。结果术后1周、2周、1个月观察组肿胀程度均轻于对照组(P均<0.05)。术后1周、2周观察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术后1个月2组患者膝关节HSS功能评分均较术前明显增高(P均<0.05),观察组HSS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复方黄柏液外敷可有效缓解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疼痛及肿胀,可显著改善膝关节功能及降低ESR和CRP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关节镜下有限清理术联合中药烫疗治疗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0例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75例和对照组75例,对照组给予膝关节镜下有限清理术,术后给予玻璃酸钠注射液关节腔内注射,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中药烫疗包外敷患处,每日1次,每次30 min,5周为1个疗程。观察2组治疗前后HSS膝关节功能评分、VAS疼痛评分,并进行临床疗效评定。结果 2组治疗后1,3和6个月的HSS膝关节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均<0.05),VAS膝关节疼痛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均<0.05);2组治疗后1个月2项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治疗后3,6个月HSS膝关节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VAS膝关节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2=9.157,P<0.05)。结论关节镜下有限清理术联合中药烫疗治疗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好,可有效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缓解疼痛症状。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独活寄生汤配合中医康复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7年8月收治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9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各45例。研究组给予独活寄生汤配合中医康复治疗,对照组给予双氯芬酸配合中医康复治疗。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膝关节功能、关节疼痛情况,以及统计分析两组不良反应和临床疗效之间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2周、4周后研究组与对照组均有明显升高(P0.05),同时间段研究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关节疼痛VAS评分治疗前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2周、4周后研究组、对照组比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P0.05),同时间段研究组均要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1.11%)明显低于对照组(28.89%),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为治疗有效率93.33%,对照组为77.78%,研究组有效率和治疗效果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独活寄生汤配合中医康复治疗可以显著改善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膝关节功能,并减轻患者疼痛,临床应用效果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加味当归补血汤预防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失血性贫血的价值。方法将60例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30例,2组术后均常规给予琥珀酸亚铁片口服,干预组同时给予加味当归补血汤口服,检测2组术前1 d及术后7 d血红蛋白(Hb)、血小板(Plt)及红细胞压积(HCT),分别采用纽约特种外科医院(HSS)制定的HSS膝关节功能评分和Harris评分评估术前及术后1个月时2组患者膝关节功能和髋关节功能,采用VAS法评估2组患者术前1 d及术后1个月时患肢疼痛程度。结果术后7 d,2组Plt及干预组Hb、HCT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对照组Hb、HCT明显低于术前1 d及同期干预组(P均<0.05)。术后1个月时,2组HSS评分、Harris评分均明显提高(P均<0.05),且干预组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术后1个月时,2组患者患肢VAS评分均明显降低(P均<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联用加味当归补血汤有助于改善贫血指标,提高膝髋关节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舒筋活血汤联合中医推拿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将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东湖分院2016年8月—2018年4月收治的104例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舒筋活血汤治疗,对比分析2组患者治疗后康复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最大伸直角度明显下降(P均<0.05),最大屈曲角度均明显增加(P均<0.05),观察组各指标改善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2组H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均<0.05),观察组各时间点HSS评分升高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生理功能、生理角色限制、躯体疼痛、总体健康评分均明显升高(P均<0.05),观察组升高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2组患者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角色限制、心理健康评分均明显升高(P均<0.05),观察组升高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应用舒筋活血汤联合中医推拿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进行术后康复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膝活动度,促进膝关节功能早期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术后用独活寄生汤加减的效果。方法:74例随机分两组各37例。两组均用膝关节镜下清理术,观察组联合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结果:术后1个月及术后半年HSS评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术后用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可降低不良反应,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独活寄生汤配合腓骨近端截骨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初期疗效。方法回顾既往采用口服独活寄生汤加减配合腓骨近端截骨术治疗的内侧间室型膝骨关节炎患者26例,分别于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随访并比较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曼彻斯特大学关节炎指数(western ontario and Mc Master Universities osteoarthritis index,WOMAC)的变化。结果 26例患者均随访6个月。患者的VAS评分:术前的(7.18±1.64)降低到术后6个月的(1.80±0.54),P0.05;患者的WOMAC评分:术前的(126.90±6.38)降低到术后6个月的(63.30±5.69),P0.05。结论独活寄生汤配合腓骨近端截骨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可明显改善患者疼痛,创伤小,花费低,改善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4.
《光明中医》2021,36(16)
目的 研究桃红四物汤联合单髁置换对膝关节早期功能康复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36例行膝关节单髁置换术的患者,按入院次序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8例。分别于术后1 d、3 d、7 d、14 d和1个月进行VAS评分,术后7 d、14 d及1个月行膝关节HSS评分及膝关节活动度评分(ROM)。结果 观察组在膝关节单髁置换术后1 d、3 d、7 d、14 d的VA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7 d、14 d的HSS评分及膝关节ROM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1个月2组的VAS评分、HSS评分及膝关节RO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桃红四物汤能有效促进膝关节单髁置换术患者的早期疼痛,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5.
麦秀钧  黄永明  冯恩辉 《新中医》2018,50(10):187-189
目的:观察中医手法治疗膝关节置换术后膝关节疼痛的疗效。方法:纳入46例膝关节置换术后疼痛患者,纳入病例均在术后第3周、第4周时患者出现疼痛加重,应用中医理筋手法进行治疗,第1周、第2周、第3周、第4周、第5周、第6周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疼痛评分,采用膝关节评分(HSS)评估膝关节术后功能情况,通过膝关节活动度(ROM)评估关节活动情况。结果:与术后第1周比较,术后第2周VAS评分下降,HSS评分及ROM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第2周与术后第3周比较,VAS评分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HSS评分及ROM均有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术后第3周比较,术后第4周的VAS、HSS、ROM均较前改善(P 0.05)。术后第5周VAS、HSS、ROM与术后第4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第6周,VAS、HSS较术后第5周改善(P 0.05),但ROM与术后第5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膝关节置换术后在短期内有出现疼痛波动及加重的情况,通过中医理筋手法松解治疗可以有效缓解,有利于术后康复,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中成药》2017,(7)
目的观察伤科黄水(黄芩、黄连、黄柏等)对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膝关节疼痛、肿胀程度及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取2015.01—2016.01佛山市中医院关节科行全膝关节置换术和常规护理的8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外敷伤科黄水。比较2组术后肿胀程度、视觉模拟评分(VAS)及膝关节HSS功能评分。结果术后7 d、14 d、1个月观察组肿胀程度低于对照组。7、14 d观察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术后1、3、6个月2组患者膝关节HSS功能评分均较术前增高,但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所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期伤科黄水外敷可有效缓解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疼痛及肿胀,改善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7.
陈钢  辜锐鑫  徐丹丹 《中国针灸》2012,32(4):309-312
目的:探讨电针疗法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OA)患者全膝关节置换(TKR)术后康复中的作用。方法:70例行TKR的OA患者随机分为针康组和康复组,每组35例。针康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配合电针治疗,电针取穴以病变局部为主,取患侧血海、梁丘、犊鼻、内膝眼、阳陵泉等;康复组行常规康复治疗。两组患者均分别于术前及术后2周、6周、12周采用纽约特种外科医院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评分表(HSS)、患膝关节活动范围(ROM)、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徒手肌力检查法(MMT)评定患膝关节的功能。结果:术后2周、6周、12周针康组HSS评分明显高于康复组(P<0.05,P<0.01),VAS评分明显低于康复组(P<0.05,P<0.01),ROM和MMT比较,针康组虽然略优于康复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电针干预配合康复治疗可以明显抑制TKR患者康复过程中的疼痛反应,提高患者康复训练的耐受能力及积极性,明显促进膝关节整体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8.
郑晓捷  傅秀珍 《新中医》2019,51(7):264-266
目的:观察四子散热敷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患者术后膝关节疼痛、肿胀、关节功能和活动度的影响。方法:选取84例行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治疗的KOA患者,按照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康复锻炼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四子散热敷患膝关节。比较2组术后疼痛、肿胀程度、关节功能和活动度。结果:术后3天、7天及14天,观察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7天、14天和1个月,观察组膝上和膝下10 cm的肿胀程度均小于对照组,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HS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膝关节活动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四子散热敷干预行TKA治疗的KOA患者,可缓解疼痛,减轻肿胀,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经皮穴位电刺激改善膝关节置换术术后疼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18年4月—2019年9月在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98例,随机分为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基础术后镇痛治疗,TEAS组采用经皮穴位电刺激+基础镇痛治疗,观察比较2组术前术后各时点膝关节VAS评分、痛阈值和HSS评分,评定临床疗效。结果 2组术前及术后第1天膝关节VAS评分及痛阈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第3天及术后第7天TEAS组的膝关节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而痛阈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术前及术后第14天膝关节HS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第7天TEAS组的膝关节HS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可以作为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多模式镇痛的组成部分,可以明显减轻患者术后疼痛,促进术后膝关节功能早期康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膝关节均衡手法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术后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将60例TKA术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30例予常规康复治疗;康复组30例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加用均衡手法治疗。2组均治疗2周,采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HSS)观察2组术后、术后2周疼痛、功能、活动度、肌力、屈膝畸形及稳定性评分,应用三维步态分析仪检测步长、步速和步频步态参数。结果术后2周各项HSS评分均升高(P0.05),且康复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2周2组步态参数均升高(P0.05),且康复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膝关节均衡手法可明显改善TKA术后患者关节活动度,促进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