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对血液科住院患者自备口服药管理成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7年12月本院血液科需要进行自备药管理的132例住院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常态管理;选取2018年1月至2018年6月同类158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实施PDCA循环管理。对比两组患者药物知识掌握情况、不规范服用的发生率和专项护理工作满意度,以及两组时间段护理人员护理用药安全、风险意识调查结果。结果:观察组自备口服药不规范服用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药物知识掌握达标率和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时间段护理人员护理用药安全、风险意识调查结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PDCA质量持续改进,住院患者自备口服药管理获得显效,患者药物知识掌握明显改善,护理人员药物安全知识、责任心和管理能力得到全面提高,护理满意度提升。  相似文献   

2.
潘建芬 《全科护理》2011,9(33):3072-3073
[目的]总结持续质量改进在口服药管理中的应用和体会。[方法]成立持续质量改进小组,针对98例口服药护理缺陷进行原因分析,制订防范措施和预期目标。[结果]进行持续质量改进后,口服药护理缺陷明显减少。[结论]持续质量改进有利于减少给药差错的发生,提高了病人口服药的及时性、依从性,提高了护士的责任心,加强了护患沟通,提高了病人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持续质量改进护理模式在腹部创伤病人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预防中的应用。[方法]将消化肿瘤外科92例行择期手术病人按照入院时间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6例,干预组使用持续质量改进模式进行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口头宣教形式进行护理。[结果]干预后,干预组血流峰速度高于对照组(P0.05);DVT发生率(2.17%)低于对照组(23.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腹部创伤病人进行持续质量改进护理模式干预可以降低术后DVT的发生率,提高病人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CQI)在预防病人术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2年3月—2012年11月收治的12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高危手术病人为对照组,2012年12月—2013年8月收治的12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高危手术病人为观察组,术中采用持续质量改进措施,比较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前后病人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双下肢股静脉平均血流速度、护士操作技能及病人满意度。[结果]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后病人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率降低,各时点双下肢股静脉平均血流速度增快,护士操作技能提高,病人及家属满意度提高。[结论]持续质量改进在预防病人术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效果良好,不仅降低了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率,还提升了病人和家属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对急诊监护室(EICU)护士心电图操作技能及降低伪差现象的影响。[方法]2016年1月—2017年1月成立质量改进小组,分析影响EICU护士心电图操作技能及导致心电图操作伪差产生的原因,并设定改进目标,制定持续质量改进措施,比较持续质量改进实施前后的效果。[结果]实施后EICU护士心电图识读合格率、心电图操作合格率均高于实施前(P0.05),而心电图操作伪差发生率、护理纠纷发生率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医生对心电图质量满意度评分及EICU对心电图操作知识评分高于实施前(P0.05),而EICU护士心电图操作时间较实施前明显缩短(P0.05)。[结论]应用持续质量改进的方法改进EICU护士心电图操作规程能有效提高EICU护士心电图操作技能,预防心电图伪差的发生,避免医疗不良事件的发生,确保病人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品管圈活动对老年冠心病支架置入术后病人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对老年冠心病支架置入病人术后1年服药依从性现状进行调查,运用品管圈的十大步骤设立目标,制定对策,按照PDCA循环分阶段实施改进。通过口服药依从性测评量表(MMAS-8)、冠心病自我管理量表(CSMS),对品管圈活动实施前(2015年4月—7月入院,对照组)后(2015年8月—11月入院,观察组)病人服药依从性、冠心病自我管理能力及术后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品管圈活动后,观察组病人服药依从性评分(7.80分±0.48分)高于对照组(5.40分±0.32分),自我管理能力评分(87.69分±3.02分)高于对照组(49.52分±2.81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MACE发生率(1.7%)低于对照组(10.2%);观察组病人满意度(96.6%)高于对照组(67.8%),两组病人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医护一体化品管圈活动提高了老年冠心病支架置入术后病人的服药依从性,有效降低MACE发生率,提高了病人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综合内科住院病人口服药管理方法,保障病人用药安全。[方法]成立"医护药一体化"专项管理小组,对综合内科住院病人口服药管理现状进行分析,提出改进对策并实施。对实施"医护药一体化"管理模式前6个月和后6个月口服用药缺陷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实施后口服用药缺陷发生率明显低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医护药一体化"口服药管理有助于规范口服药物的使用,减少或杜绝用药缺陷,保障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现场管理对医院病人护理质量、满意度及安全隐患发生率的影响。[方法]2013年3月—2014年3月对本院护理工作引进现场管理理论,构建标准化管理模式,持续改进本院护理质量。比较分析现场管理实施前后1年本院护理质量、病人满意度、安全隐患事件发生率。[结果]实施现场管理后本院基础护理、特级护理、病房管理、文书管理、重点环节管理、急救药品管理及总护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病人对护理人员服务态度、护患沟通、业务水平、健康教育、满足需求及时性及总体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病人坠床、跌倒、意外伤、非计划性拔管、给错药、文书记录错误等安全隐患事件显著下降(P0.05)。[结论]现场管理能有效提高本院护理水平,降低安全隐患事件发生率,提高病人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根本原因分析法(RCA)提高手术病人复苏室交接班质量的应用效果。[方法]应用RCA对2011年5月—2012年4月62例手术病人复苏室交接班缺陷进行原因分析,归纳近端原因,找出根本原因,制定整改措施。并与整改措施实施后的交接班缺陷进行比较。[结果]实施RCA前手术复苏室手术病人交接班缺陷发生率为1.6%,实施后手术病人复苏室交接班缺陷发生率明显降低(0.2%),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RCA应用于手术病人复苏室交接班管理,能有效降低交接班缺陷发生率,从而推进医疗护理质量与安全的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外周静脉留置(PVC)针期间静脉炎的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确立"降低外周静脉留置针留置期间静脉炎的发生率"为主题,进行现状及原因分析,拟定对策后组织实施并进行效果验证,进行持续质量改进。[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PVC留置期间静脉炎的发生率由改善前的54.6%降至改善后的23.3%。[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不仅优化了PVC的操作流程,降低了静脉炎的发生率,也提高了圈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病人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应用FOCUS-PDCA提高护士给药过程个人数字助理(PDA)扫码率的效果。[方法]以2016年上半年我院口服药和静脉输液医嘱PDA扫码情况为实施前资料,以2017年上半年同期的数据作为实施FOCUS-PDCA后的情况与之前进行比较。遵循FOCUS-PDCA持续质量改进程序的9个步骤,分析护士在给药过程中使用PDA时存在的问题,制定系列改进措施,并持续跟进。[结果]口服药医嘱和静脉输液医嘱的PDA扫码率实施前分别为68.6%、71.1%,实施后分别为81.3%、79.3%,实施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应用FOCUS-PDCA可提高护士给药过程PDA扫码率,有助于保障病人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2.
方水芹 《护理研究》2013,27(10):928-930
[目的]探讨PDCA管理在病人满意度评价中的运用效果。[方法]根据PDCA管理方法制定持续质量改进计划表,确定质量改进问题、预期目标、实施方案及评价方法,自行设计病人满意度问卷调查表,每月进行1次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调查,根据调查结果运用柏拉图统计表进行分析,找出病人不满意的主要因素,及时制定相应的管理对策,如此周而复始。[结果]实施PDCA管理1年,护理质量得到持续改进,门诊病人的综合满意度由82.5%上升为95.0%,不满意项目由21.8%下降到5.2%(P<0.001);住院病人的综合满意度由79.9%上升为97.1%,不满意项目由24.7%下降到3.6%(P<0.001);整改前病人对门诊和病区护理工作的不满意频数分别为131项和207项,整改后不满意频数分别降至31项和29项,累计频率分别降至23.7%和14.0%,改善效果分别为76.3%和86.0%。整改前后病人满意度明显提高(P<0.001)。[结论]PDCA管理工具是实现护理质量及病人满意度持续改进和提高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13.
杨晓丽  张建华  赵秀兰 《护理研究》2014,(11):1350-1352
[目的]提高风湿免疫性疾病病人服用激素的依从性。[方法]从管理因素、护士因素、病人及其他因素3个方面用鱼骨图分析服用激素依从性差的原因,运用品管圈PDCA模式,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提高病人的遵医行为。[结果]服用激素依从性好的病人比例由开展品管圈活动前的81.4%上升到活动后的98.2%,活动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提高了病人的遵医行为,有利于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提高科室口服药品的管理质量。方法通过成品管圈活动小组,选定"提高口服药品管理合格率"为活动主题,选取本院自2014年6月~2014年10月对活动前科室口服药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制定改进方案、实施改进措施及效果评价。结果口服药品管理合格率在品管圈活动实施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影响住院患者自备口服药不能规范服用的因素较多,品管圈活动有助于系统的分析其要因并制定改进措施,有效提高住院患者口服药规范服用的有效率,促进患者健康。能够有效增加护理工作人员的协作意识,提升护理服务的质量与患者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针对目前无标准的阴道抹洗操作流程,制定规范、舒适的阴道抹洗操作流程,以提高服务质量和病人满意度.[方法]对改进前阴道抹洗病人进行满意度调查,找出存在问题确定目标,制定<阴道抹洗操作流程>并运用,统计改进后的满意度,持续改进质量.[结果]质量改进前后病人满意度由原来的65%提升至93%. [结论]遵循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原则有助于实现护理质量的优效管理.  相似文献   

16.
张桂芝  李寒  张庆来 《护理研究》2011,25(20):1814-1815
[目的]探讨应用持续质量改进(CQI)方法降低血液灌流时凝血发生的效果。[方法]分析2008年5月—2009年2月在CQI前72例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血液灌流时凝血发生情况及其危险因素,制定改进目标,实施干预措施,并进行效果评价,与CQI后87例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血液灌流时凝血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实施CQI后87例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共进行血液灌流697例次,Ⅱ级凝血3例次(0.43%),未发生一例Ⅲ级凝血。[结论]CQI可以降低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常规行血液灌流治疗中凝血的发生率和护理风险,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质量敏感指标在优化放疗科专科护理质量工作的应用效果。[方法]2016年6月—2017年6月应用质量敏感指标对放疗科护理服务工作进行评价,分析放疗科护理质量存在的问题,针对分析结果进行持续质量改进,并与未设立质量敏感指标前放疗科护理服务质量、不良事件及病人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实施后放疗科在放疗宣教、入院评估、放疗不良反应、放疗仪器维护、危重病人护理、日常基础护理、文书护理等方面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放疗科病人放疗依从率、放疗知识知晓率均高于实施前(P0.05);而病人放疗不适发生率、放疗意外事件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放疗病人对服务态度、生活护理、健康宣教、专科护理、不良反应护理等方面满意率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质量敏感指标可为放疗科护理服务效果评价提供指导,对放疗科持续质量改进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护理风险管理在心血管内科重症病人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13年4月本院实施护理风险管理为界,比较2012年4月—2013年3月(实施前)和2013年4月—2014年3月本院心血管内科重症病人护理风险发生情况,并使用自制的护理满意度问卷调查表评价护理满意度。[结果]在护理风险管理实施前,发生事故共12例,事故发生率为7.89%,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后,共发生事故4例,事故发生率为2.14%,管理实施后的事故发生率明显低于管理实施前(χ2=13.357,P<0.001)。实施管理前的护理满意度为80.26%,显著低于管理实施后的96.26%(χ2=30.478,P<0.001)。[结论]护理风险管理可以有效降低护理风险的发生率,提升病人对护理的满意度,改善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CQI)措施在胃癌根治术后病人经液囊空肠导管进行肠内营养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调查分析改进前胃癌根治术后病人经液囊空肠导管进行肠内营养过程中存在问题及原因为切入点,确定持续质量改进的评价指标,制定肠内营养护理流程并具体组织实施,统计评价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后的各项指标。[结果]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后,护士对肠内营养知识的掌握率及病人对健康知识的知晓率、肠内营养缺陷的频次、并发症发生率与改进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质量改进有助于胃癌根治术后病人应用液囊空肠导管行肠内营养护理质量的优化。  相似文献   

20.
唐月璐  石柳春  唐素荣 《护理研究》2013,27(13):1222-1223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艾滋病(AIDS)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方法]将2010年1月—12月的298例AIDS病人作为对照组,将2011年1月—12月的308例AIDS病人作为观察组,对对照组健康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对观察组进行持续质量改进,通过改变排班模式,提供个性化健康教育内容,加强专科知识及沟通技巧培训,采取整改措施并评价效果,比较两组病人健康教育知晓率、满意度、失访及复诊情况。[结果]实施持续质量改进1年后,观察组病人对健康教育内容的知晓率及满意度提高,病人的失访率降低,复诊率提高,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AIDS病人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提高了AIDS病人健康教育质量,降低了失访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