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价规范化培训在口腔专科新入职护士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17年新入职护士作为研究对象,护理部统一出试题,试卷涵盖所要掌握的6项基础知识,在集中2d岗前培训后进行测试,经过3个月的临床学习带教后再次采用同一试卷进行测试,培训前后对6项基础知识掌握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规范化培训后新入职护士在6项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均优于培训前(P0.05)。[结论]通过对口腔专科新入职护士进行规范化培训可提高护士对口腔专科知识的掌握度,从而提高其临床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2.
朱恒美  房树恒  刘洁  艾文婷  孙莹  许丽丽 《全科护理》2021,19(11):1570-1572
目的:探讨多元化培训模式在肝胆专科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9年7月25名新入职护士为研究对象,将2017年8月—2018年7月新入职的12名护士作为对照组,将2018年8月—2019年7月新入职的13名护士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重点培养优秀带教老师、新入职护士统一理论授课、制订规范的带教及考核计划、专科理论授课、案例分析情景模拟训练、视频反馈教学等多元化培训模式进行规范化培训。两组时间均为1年。比较两组培训前后新入职护士理论成绩、操作成绩、自我效能感、核心能力及带教老师、新入职护士对培训形式的满意度情况。结果:培训后观察组新入职护士理论成绩、操作成绩、核心能力、自我效能较对照组提升(P<0.05),培训后观察组带教老师及新入职护士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多元化培训模式教学方法可提高新入职护士综合能力及新入职护士和老师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反思任务驱动教学法对重症监护室(ICU)新入职护士综合能力的影响。[方法]将医院ICU新入职护士80人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40人,对照组予以传统教学法带教,观察组予以反思任务驱动教学法带教,比较两组护士的综合能力。[结果]观察组护士护理评估、护理问题、护理措施、护理评价、应急处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士科室评分、操作成绩、理论成绩、病人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CTDI-CV)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反思任务驱动教学法带教可提高ICU新入职护士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水平,培养其评判性思维能力,从而提高ICU新入职护士的综合能力,带教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基于微课支持下的导学模式在新入职护士护理安全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2015年7月外科新入职护士50人为对照组,采用传统培训模式;2016年7月外科新入职护士50人为观察组,采用微课支持下的导学模式,比较两组新入职护士护理安全理论考核成绩、病人对新入职护士护理安全管理满意度以及两组新入职护士对培训方法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安全理论考核成绩为93.71分±4.39分,对照组为82.96分±7.67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病人对护士提供安全教育、看着病人服药之后再离开及安全告知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观察组护士对培训方法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课支持下的导学模式激发了新入职护士的主动学习兴趣,使新护士顺利完成从新职工到专业护理人员的角色转变,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和病人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精细化管理在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6年4月的新入职护士22名为对照组,2016年7月—2017年5月的新入职护士19名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方法,观察组将精细化管理引入医院新入职护士临床带教中,评价两组临床教学效果,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及住院患者满意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住院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细化管理在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中行之有效,能提高带教老师临床带教水平,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元认知理论下的学考评一体化移动教学平台在新毕业护士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医院新毕业护士69人,将2016年1月—2016年12月新入职护士32人设为对照组,采用传统学考评模式,将2017年1月—2017年12月新入职护士37人设为观察组,采用元认知理论下的学考评一体化移动教学平台模式,比较两组新毕业护士培训1年后的临床能力及新毕业护士、临床带教老师对培训模式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新毕业护士临床能力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师生对培训模式满意度评价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元认知理论下的学考评一体化移动教学平台以灵活便捷的教学形式、系统动态的考评形式,有效激活新毕业护士头脑中的医学知识碎片,帮助其有效调动、调整、输出医学知识以解决临床实际问题,从而提升其临床能力,该培训模式师生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在胃肠外科新入职护士带教中采用King达标理论联合以团队为基础的教学法(TBL)协作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1月于福建省肿瘤医院胃肠外科新入职的90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教学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45名)和观察组(45名)。对照组采用TBL协作模式进行培训,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King达标理论进行培训。比较2组的自主学习能力、考试成绩,以及新入职护士及带教老师对护理带教的满意度。结果 培训4周后,2组的自主学习能力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较培训前升高(P均<0.05),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的理论、操作考核成绩及总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新入职护士对临床带教的满意度和临床带教老师对新入职护士的工作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King达标理论联合TBL协作模式可提高新入职护士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升其知识应用能力及实际操作能力,且护理带教的满意度较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基于微课支持下的导学模式在新入职护士护理安全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2015年7月外科新入职护士50人为对照组,采用传统培训模式;2016年7月外科新入职护士50人为观察组,采用微课支持下的导学模式,比较两组新入职护士护理安全理论考核成绩、病人对新入职护士护理安全管理满意度以及两组新入职护士对培训方法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安全理论考核成绩为93.71分±4.39分,对照组为82.96分±7.67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病人对护士提供安全教育、看着病人服药之后再离开及安全告知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观察组护士对培训方法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课支持下的导学模式激发了新入职护士的主动学习兴趣,使新护士顺利完成从新职工到专业护理人员的角色转变,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和病人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情境模拟训练在新入职护士简易呼吸囊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7年80名新入职护士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人,观察组应用情境化培训模式,对照组应用传统教学模式培训。比较两组新入职护士培训后考核成绩、操作合格率、满意度以及主观感受。[结果]观察组护士操作考核成绩、操作合格率、对培训的满意度、主观感受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新入职护士应用情境模拟方法进行简易呼吸囊培训,可提高培训考核成绩,培养新入职护士的发散性思维,提高对培训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贯彻落实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颁布的《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大纲(试行)》,寻求一种适合ICU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的教学方法,提高新入职护士在ICU轮转期间岗位胜任能力。方法将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本院新入职并在本科规范化培训的221名护士作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2组,其中观察组114人,对照组107人,对照组给予传统带教方式进行带教,观察组根据《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大纲(试行)》要求,结合ICU专科特点制定新入职护士培训方案,在临床实践中使用行动导向教学模式进行带教,比较2种带教方式的效果及护士的满意程度。结果经过对2种带教方法进行比较,观察组规范化培训护士的理论及操作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护士临床实践能力、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能力、工作统筹能力、学习兴趣和临床带教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在ICU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护理带教中效果显著,能使其临床护理能力得到全面提高,值得在新入职护士护理教学中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标准化家属模式在培训新入职护士护患沟通能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急诊科2011~2013年新入职的57名护士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29名和实验组28名,对照组采用传统培训方法,实验组采用标准化家属模式培训,应用新入职护士沟通能力考核成绩、考生反馈、带教老师及医生满意度三种方式对两组培训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实验组新入职护士护患沟通能力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6个月后带教老师及医生对新入职护士满意度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标准化家属模式在新入职护士能力培训及考核中效果显著,可以在新入职护士培训中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改良迷你临床演练评估(Mini-CEX)结合临床操作技能评估(DOPS)评价模式在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考核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名新入职护士按照组间匹配的方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名。观察组采用改良Mini-CEX结合DOPS评价模式进行临床规范化培训及考核。对照组采用传统方式进行临床规范化培训及考核。比较两组护士的临床综合能力,理论、操作成绩,三方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在理论、操作成绩,临床综合能力,教学满意度,患者满意度、管理满意度等方面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Mini-CEX结合DOPS的带教培训考核模式能明显提高护士临床综合能力并提高培训与考核的效率和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的新护士培训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某三级甲等医院2015年7月入职的新护士78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9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培训方法,观察组在传统教学培训方法的指引下结合多元智能的教学理念进行临床培训,比较两组培训效果。[结果]观察组理论成绩、专科操作考核评分、科室满意度及病人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结合多元智能理论对新护士进行培训有助于增强培训效果,利于新护士掌握专科护理技能,提高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对机动护士实施重症监护室(ICU)规范化培训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将在医院ICU轮转学习的92名机动护士按入科时间分为对照组(45名)和观察组(47名),对照组采用传统跟班带教培训3个月,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个体化实践训练3个月,带教老师与机动护士签署学习契约书,带教老师根据机动护士的基本情况、工作特点、技术基础水平、学习能力等制订规范化培训计划,依据计划执行规范化培训,注重危重症实践护理与应急能力的训练,定期进行理论及实践技能考核。对两组培训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培训后观察组专科理论及实践技能考核得分、对带教的总体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ICU规范化培训可提高机动护士的专科理论及实践技能成绩,提高机动护士的综合临床能力,使其更好地适应岗位需求。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护理专业新毕业即将进入口腔科的护士进行岗前培训,探索口腔科护士岗前培训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0~2011年新入职的护士32名为对照组,该组护士接受常规岗前培训;另选我院2012~2013年新入职的护士36名为观察组,该组护士接受规范化岗前培训。对比2组护士接受培训后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及医生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在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都优胜于对照组,医生对观察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科护士岗前规范化培训,有助于护理专业新毕业护士更快向口腔专科护士转型,同时全面了解口腔各专业知识及护理操作,有利于护士专业素质的提高,促进护理学科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微课教学在新护士临床护理技能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新入职护士50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技能培训方法,观察组通过微课教学进行护理技能培训,在培训结束后1个月比较两组护士的操作考核成绩及学习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士操作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学习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课教学在新护士临床技能规范化培训中可提高新护士的操作规范性及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学姐妹"带教模式在新入职护士人文关怀能力培训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方法选取2015年至2016年93名新入职护士为对照组,2017年至2018年92名新入职护士为观察组,对照组沿用传统导师制模式进行带教培训,观察组采用"学姐妹"带教模式,包括组建培训师资和"学姐妹"带教团队、制订培训体系、实施培训方案。培训结束后,比较两组新入职护士的理论成绩、操作技能成绩、临床护理能力及人文关怀品质。结果观察组新入职护士的理论成绩、操作技能成绩、临床护理能力及人文关怀品质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通过"学姐妹"带教模式在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中的实施,不仅提高了新入职护士的临床护理能力和人文关怀品质,而且对稳定护理队伍、提升团队协作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为新入职护士的培训模式提供了借鉴,值得护理管理者关注和探索。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主副带教结合专科组教学模式在手术室新护士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0~2011年新入职的21名护士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一对一导师带教模式,将2012~2013年新入职的26名护士作为试验组,采用主副带教结合专科组教学模式。比较两组护士在培训满1年时的理论和操作考核成绩;抽取40名外科医生和10名高年资护士,调查他们对新护士的满意度;采用Maslach工作倦怠量表,调查新护士的工作倦怠情况。结果试验组新护士的理论和操作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1);医生和高年资护士对试验组新护士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Z=4.985,P<0.01);试验组新护士情感枯竭和去人格化得分低于对照组(P<0.01),而工作成就感得分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主副带教结合专科组教学模式可有效提高新护士的理论与技能水平,减轻其工作倦怠,提高医生和高年资护士对新护士的满意度。同时,能使人力资源的配置更加合理化,是培养专科化手术室护士的有效模式。  相似文献   

19.
陈星  胡郁  王洁 《上海护理》2020,20(6):39-42
目的探讨军队医院规范化培训对提高新入职护士核心胜任力的影响。方法通过整群抽样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6月新入职护士233名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入职培训方法集中开展1个月的岗前培训和3个月的专科护理培训。选择2014年1月—2015年6月新入职护士219名为观察组,对其进行3年的规范化培训,主要包括精选培训内容、优化培训方式、结合学分管理开展理论培训、形式多样的技能培训、院级临床护理培训基地轮转。比较两组护士核心能力、培训满意度及3年离职情况。结果观察组新入职护士培训后其评判性思维和科研、临床护理、领导能力、伦理和法律实践、专业发展、教育咨询等方面的能力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人际关系方面的能力与对照组相比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入职护士对培训计划、内容、方法、基地带教、评估方式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3年内离职率(5.47%)低于对照组(15.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规范化培训提高了军队医院新入职护士的核心胜任力,为稳定军队医院护理队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构思-设计-实现-运作(CDIO)培训模式在新入职护士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7年1月~12月本院新入职护士56名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8名。对照组入职时行常规性岗前培训。观察组入职前采用CDIO教学模式进行培训。比较两组护士临床核心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及对培训满意度评分的差异。结果观察组评判性思维能力、临床护理能力、领导能力、人际关系、专业发展、教育咨询、法律法规及核心能力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学习动机、学习合作能力、信息素质、自我管理及自主学习能力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对教学形式、教学技能、教学安排、师生交流、课堂氛围、学习效率及教学满意度总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CDIO培训模式能有效提高新入职护士临床核心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及对培训满意度,保障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