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黄帝内经·灵兰秘典论》云:"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而当今社会,资讯发达,竞争激烈,在多重压力之下,人们谋虑过用,情志不遂,反成伤肝之变。李培教授从事消化系统疾病临床、教学、科研近40年,治学严谨,造诣精深,于肝之生理病理研究深入,诊治思路机巧堪法,今撰此文对其妙技传真,比作医海浪花,共美天下。  相似文献   

2.
1 中、西医学对心与脑的认识发展概述中医学奠基之作《黄帝内经》的脏腑学说及藏象学说 ,均认为“五藏六腑之大主”、“君主之官”心脏的功能既“主血脉”(如《素问·痿论》曰“心主身之血脉”等 ) ,又“主神明”(如《素问·灵兰秘典论》曰“心者 ,君主之官也 ,神明出焉”等 )  相似文献   

3.
<正>广泛性焦虑症与中医学"郁证""惊悸""怔忡""不寐"等病都有相关性。近年来,笔者应用疏肝养心法治疗广泛性焦虑症,临床疗效显著,兹作以下探讨。1病因病机《内经》认为"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类经》中记载:"情志之伤,虽五脏各有所属,然求其所由,则无不从心而发。"心主神志藏神,肝主疏泻藏魂,情志病与心肝二脏息息相关。二者乃母子之脏,生化有序、相互为用,心主血、肝藏血,心肝气血是情志活动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4.
鉴于肝喜条达恶抑郁的生理特性及其特殊的生理功能,《素问?灵兰秘典论》曰:"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肝被喻为将军说明肝在人体像将军保卫国家一样,具有抵御外邪护卫机体的作用,若肝功能失调极易干犯他脏引起各种疾病。肝的卫外作用主要体现在促进元气升发和敷布、升发卫气、疏利气血、协调脏腑、调畅情志、排泄废物等六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中医学“肝”,之生理功能甚广,现代医学认为其“主情志”多为神经精神系统的功能。《内经》中“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即是指人的情志活动由肝所主。然其主情志实乃肝的疏泄功能中尤为重要的一环::疏泄正常,则气机舒畅,气血和调,心情开朗;疏泄失常,则气机不畅,易致肝郁,若稍受精神刺激,即抑郁难伸;疏泄功能太过,阳气升腾而上,则急躁多怒;反之,又复持久的情志异常(如郁、怒等),  相似文献   

6.
<正>老年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发生、发展与肝脏的功能正常与否有着密切的关系。在肝虚的基础上,情志不畅,肝气郁结,肝的疏泄升发藏血功能失常,导致气、血、精、津、液及他脏功能失调,气滞、血瘀、痰阻、食滞、饮停、虚火等六郁丛生,使脏腑失去正常濡养,加重脏腑虚衰,精、气、神亏耗,从而产生虚实夹杂的病理循环。故治疗应从肝论治,以疏肝理气为主,兼顾标实。1肝的生理功能《素问·灵兰秘典论》载:"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  相似文献   

7.
张立艳  陈晓 《新中医》2015,47(11):266-268
<正>"相使贵贱"一词来源于《素问·灵兰秘典论》,言:"黄帝问曰:愿闻十二藏之相使贵贱何如?岐伯对曰:悉乎哉问也,请遂言之: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肺者,相傅之官也,治节出焉……"[1]。所谓"相使贵贱",《类经·藏象类》解释为:"相使者,辅相臣使之谓。贵贱者,君臣上下之分"[2]。"相使贵贱"指从整体看,脏腑之间是相互佐使、相互为用的关系,无明显贵贱差别,但在特定条件下,脏腑之间  相似文献   

8.
中医对“思维产生之处”的认识江苏省中医院(210029)干祖望关键词思维心脑《素问·灵兰秘典论》:“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肝者,将军之官也,谋虑出焉。膻中者,臣使之官,喜怒出焉。”所谓神明、谋虑、决断、喜怒者,都是人的思想活动,也就是思维。《素...  相似文献   

9.
二、调摄精神情志《内经》在养生学中,十分重视情志在发病学上的作用,将精神情志的调养,作为养生的重要原则之一。《素问·疏五过论》曰:“暴乐暴苦,始乐后苦,皆伤精气,……暴怒伤阴,暴喜伤阳。”“离绝苑结,忧恐喜怒,五脏空虚,血气离守。”提出了不良的精神刺激可以使人体气机升降失常,破坏人体阴阳的相对平衡,引起脏腑气血功能紊乱,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素问·灵兰秘典论》说:“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内经》在情志对人体影响的认识上,体现了以伤心为主,各脏均能受害的思想。《素问·口问篇》曰:“悲哀愁忧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说明情志的变化首先影响心,心神失常,对脏腑功能失去控制、调节  相似文献   

10.
君主之官指心。《素问·灵兰秘典论》:“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君主,是古代国家元首的一种称呼。由于心主血脉,藏神,为五脏六腑之大主,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故称。将军之官指肝。《素问·灵兰秘典论》:“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肝主谋虑,好比统帅军队的将军而运筹谋划,故称。仓廪之官指脾胃。《素问·灵兰秘典论》:“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仓廪,为贮藏粮食的仓库。脾胃好比粮食仓库一样的器官,胃主受纳水谷,脾主运化水谷精微,  相似文献   

11.
"将军之官,谋虑出焉"是肝之生理特性,对人体有重要的调控作用。"肝藏血"是寐寤的物质基础。肝血充则寐深,肝阳生则魂精。将军之性能够主导协调人全身的气血运行,使肝主疏泄、藏血等生理功能得到更好的发挥,从而促进人体保持健康和谐稳定的状态。谋虑太过,耗伤肝阴血或将军之气太过,肝阳亢盛、气机不畅是不寐的重要根源。"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其功能正常是良好睡眠的基础。肝气机条达、藏血充沛,是各脏腑气血阴阳调和、人体昼精夜瞑的重要条件之一。  相似文献   

12.
鉴于肝喜条达恶抑郁的生理特性及其特殊的生理功能,<素问·灵兰秘典论>曰:"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肝被喻为将军说明肝在人体像将军保卫国家一样,具有抵御外邪护卫机体的作用,若肝功能失调极易干犯他脏引起各种疾病.肝的卫外作用主要体现在促进元气升发和敷布、升发卫气、疏利气血、协调脏腑、调畅情志、排泄废物等六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凡十一脏取决于胆"当为"凡土脏取决于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树强 《国医论坛》2004,19(3):46-47
《素问·六节脏象论》“凡十一脏取决于胆也”一句,自王冰以降,诸注歧见纷呈,迄今尚未定论。历代较有影响的注释有:1以胆为中正之官立论。持此说者如王冰、马莳等。王冰在《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注云:“上从心藏,下至于胆,为十一也。然胆者,中正刚断无私偏,故十一藏取决于胆也。”明代马莳在《黄帝内经素问注证发微》中亦引《灵兰秘典论》指出:“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故凡十一脏皆取决于胆耳。盖肝之志为怒,心之志为喜,脾之志为思,肺之志为忧,肾之志为恐,其余六脏,孰非由胆以决断之者乎。”正因胆主决断,参与精神情志活动,故云:“凡十一…  相似文献   

14.
《内经》"惊伤心神"的理论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素问·宣明五气篇》云:“心藏神”。《素问·灵兰秘典论》云:“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心藏神即心主神明,是指心具有主宰人体五脏六腑、形体官窍的一切生理活动和人体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功能。正如《类经·脏象类》所云:“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心为一身之君主,禀虚灵而含造化,具一理而应万机,脏腑百骸,唯所  相似文献   

15.
《素问&#183;灵兰秘典论》云:“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这是中医脏象学说的起源,是古代劳动人民在与疾病作斗争的实践过程中总结出来的生理病理概念。脏腑之间分工合作在心的主导下肺的治节下进行着有条不紊,而规律不息的生命活动。  相似文献   

16.
<正>凡是伤肝胆的习惯都不可避免地会伤脾,因为它们的关系太密切了。所谓"见肝之病"就"知肝传脾"。《黄帝内经》把肝称作"将军之官"。肝将军不高兴,总是找脾发泄。经常生气、情志不舒、不吃早餐、熬夜吃夜宵等都是肝胆最不喜欢的。就拿熬夜吃夜宵来说吧,夜里11点到凌晨1点是胆经当令的时候,熬夜影响胆气的疏泄,肝胆相表里,因此必然也影响肝脏,进而就会影响到脾。所以,  相似文献   

17.
糖尿病,中医并无此名,根据临床表现,宏观地统归于"消渴"病范畴。医籍中早有论述。但绝大多数都从肺、胃、肾三脏热盛伤津,阴虚火旺立论。然临床中并非尽然。余在临床中从肝论治糖尿病多例,已收到意想不到效果。无论从理论与临床上,皆不悖于情理,值得商榷。浅述如下。肝的生理功能主疏泄、藏血、主筋、开窍于目。在人体生理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可涉及各个脏腑组织。故《素问?灵兰秘典论》说"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  相似文献   

18.
"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一语出自《素问·灵兰秘典论》.一般认为"将军"是指肝的生理特性,笔者认为"将军之官"与肺为"相傅之官"一样,是对肝脏生理功能的概括, 主要体现在护卫机体方面.  相似文献   

19.
任宏丽  胡琪祥 《养生月刊》2013,34(7):584-585
肠,小篆写作,《说文》曰:"肠,大小肠也。"中医学认为,肠属六腑(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是人体内重要的消化与排泄器官,主要分为小肠和大肠两部分。中医学经典著作《黄帝内经》说:"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大肠者,传导之官,变化出  相似文献   

20.
中医基础理论常取象比类将脏腑与官职相比附,对脾胃官职描述尚有分歧。《素问·灵兰秘典论》对"十二脏相使",将脾胃合而论之为"仓廪之官",《素问遗篇》将脾胃分别类比"谏议之官"与"仓廪之官"被认为是伪作;《中藏经》和《千金要方》中"十二脏相使"的内容也与《素问·灵兰秘典论》中大相径庭,《中藏经》称脾为"谏议之官",《千金要方》称脾为"谏议大夫",两书均早于王冰的《灵兰秘典论》。学者多认为王冰补充完善了"十二脏相使"并修改篇名,或是抄录了前人加工后的文章补充在此。与此不同的是在《刺法论》和《本病论》中将脾比拟"谏议之官",胃比拟"仓廪之官"。推至《内经》思想构建之时,脾胃官职说法不应合而论之,当为《素问遗篇》中"脾者,谏议之官,知周出焉","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脾胃同时出现之处应为《素问·六节藏象论》,并与大肠、小肠、三焦、膀胱共同表达饮食水谷的受纳、运化与排泄的过程,为"仓廪之本",正是因为年代久远,经文遗失,加工,整理以及补充的过程,造成今天的学术分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