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沈林是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省名中医、江苏吴门学派学术继承人及带头人之一、江苏省"135医学重点学科"中医消化临床医学中心学术带头人,师从全国著名脾胃病专家、吴门医派传人徐景藩教授学习多年,尽得薪传。刘师擅治脾胃病及消化道肿瘤,其论治之学术思想立意中焦,重后天之本;临证强调“识证之能力、辨证之准确”,紧扣疾病本质;其治疗慢性脾胃病,重视顾护脾胃阳气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朱杰 《江苏中医药》2008,40(4):74-75
目的:简述江苏省名中医王少华《中医临证求实》的概貌及主要学术思想。方法:从精湛丰盈、开卷有益,辨证详明、求实创新,语重心长、期待后学等3个方面阐明,同时对有关问题提出浅见与商榷。评价:该书专病论治真实可信,方药运用周到熨贴,变法实践启迪思维,医论医话不尚空谈,学术上重视脾胃,治法主通,擅用药对与双向组方,顺应脏腑喜恶特性,难辨证候巧用"探病法",疑难急重证妙用"变法",具有鲜明特色。结论:该书凝聚作者半个多世纪的临床经验,记录了王氏四代行医百年求索的轨迹,可资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3.
尤菊松  吴自强 《中医杂志》1997,38(7):400-401
江苏省名中医吴震西主任医师,精研岐黄,行医50载,擅治内科疑难杂证,倡内病外治疗法,尤精于咳嗽的治疗,辨证用药具有独到之处。笔者有幸侍诊左右,得益匪浅。兹就先生治疗咳嗽的经验整理如下,以飨同道。1 透达祛邪,宣肃肺气盖肺属上焦,位居胸中,处于脏腑的最高  相似文献   

4.
张蓓蓓  陈俊  丁砚兵 《江苏中医药》2016,48(7):24-25,28
凃晋文教授抓住"痰"这个病机关键,灵活运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各种痰证相关性疾病,如高血压病眩晕、偏头痛、癫痫、脑梗死、特发性面神经麻痹,临证收效满意。这体现了中医"异病同治"的内涵,有助人们认识疾病的共同规律,找到治疗疾病大的方向,为临床从宏观的角度辨识治疗疾病提供极大的方便,也是辨证治病的根本所在。  相似文献   

5.
南京中医药大学孟景春教授是江苏省名中医,从医60余载,辨证精细入微,用药熨帖稳当,尤擅治脾胃、妇科等疾病,临床每获良效。笔者有幸跟随孟老抄方,获益颇丰,兹将其临床验案举要如下。  相似文献   

6.
正唐兴荣教授是江门市五邑中医院主任中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暨南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江门市第2批"名师带徒工程"导师,广东省首批名中医师承指导老师,曾师从全国著名中医疑难杂病专家熊继柏教授,深得其真传。唐兴荣教授有深厚的中医理论功底及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在脉诊方面功力深厚,断证准确,中医辨证灵活巧妙,方药运用得心应手,疗效显著。从事中医临床及教学工作20余年,擅治内、外、妇、儿各科疑难杂病,年门诊量逾2万人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统编教材《中医外科学》、统编教材《中西医结合外科学》《泌尿系结石》等多种权威文献,以及学术界近20年来发表的文献中泌尿系结石中医辨证的综合考察分析,揭示权威文献与学术界之间泌尿系结石中医辨证存在的各种问题。研究表明,本病中医辨证标准极不规范,各证所属症状杂乱无章,与病无关症状繁多;同证异名、同症异名非常普遍;临床辨证各行其是,中医辨证标准形同虚设。因此,应该在统一证名和规范症状的基础上,给证和各证所属症状合理"瘦身"。借以提出本病中医辨证规范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8.
根据证候,辨别证素,组成证名,是中医辨证的规律与过程。中医辨证是非线性的复杂巨系统,为解决辨证研究中诊断权值的确定这个关键问题,在频数统计基础上,实行"双层频权剪叉"算法,获得了准确的辨证参数,在非线性、多变量分析上探索出了一种新的运算方式。  相似文献   

9.
<正>孙浩,原名孙亮臣,仪征市中医院主任中医师,南京中医药大学特聘博士生导师,江苏省名中医,第4、5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仪征市"臣"字门中医儿科术第5代继承人。早年随父孙谨臣学医,尽得心传,后又跟随中医儿科江育仁教授侍诊左右,从医60余年,学验俱丰,擅治儿科、内科杂症,临证常用中药散剂治疗小儿积滞、腹泻、湿疹、外感等  相似文献   

10.
戴永生 《辽宁中医杂志》2013,(12):2410-2411
作者采用跨年度大样本方法对9127例脾胃病与证进行回顾性调研分析,得出诊病的病名与《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10个病名比较,符合率9个占90%。断证的证名与《中医诊断学》脏腑辨证27个证名比较,符合率17个占62.9%;提出"脾虚胃实证"。规范五行辨证六型的病位、病性、临床表现在脾胃病辨证分型中应用,共同构建自我诊疗特色,以带好弟子和提高诊病辨证准确性。  相似文献   

11.
贝赫切特综合征既往称之为白塞病,其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是一种难治之疾。本病的病机关键为湿热毒瘀伤脉损络,临床上湿热阻络、毒瘀痹阻为其基本证候。临证主张辨证辨病相结合,治疗以清热解毒、祛湿化瘀为主且随证加减,在中医辨证的基础上,应选用一些对本病治疗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的中药,并提出在药物配伍中亦应用药对以增疗效。  相似文献   

12.
舌诊是中医望诊重要内容之一,不同医者临证体悟不同。江苏省名中医朱建华教授,从医四十余载,临证殊重舌象,长于紧扣舌象,察辨病机,多能辨中肯綮,应手瘥疾。胆囊炎治以清利肝胆是世医辨治胆病之常法,本文围绕朱师"以舌辨胆,鉴舌治胆"之临证思路,选取"寒湿内阻"及"气滞瘀血为主合并湿热"胆病验案两则,旨在从"借鉴舌象"切入,促进中医辨证具体化,为打破固囿,提高胆病中医辨治疗效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中医临床辨证局限性、中医临床辨证方法研究的历史和现状分析,提出中医临床辨证体系应有利于疾病的防治,尤其是应将几千年积累的不同证的症候群和仪器、化验诊断的指标结合起来开展现代化的临床辨证体系研究,使中医传统辨证的方法得到扩大和延伸.同时介绍了我们在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证的应用基础研究>的研究中对中医临床诊断新模式的探索思路,即如何使传统和现代"两张皮"结合起来的问题,展示了"同病异证"和"同证异病"研究的框架图.  相似文献   

14.
陆敏 《河南中医》2010,30(10):963-964
王德明教授为江苏省名中医,行医四十余载,勤研岐黄,探索奥义,对脾胃病颇有研究。王老临证脾胃之病擅从络病入手,药用莪术、三棱;并以益气化瘀为主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以交通心肾治疗肠易激综合征,屡有良效。  相似文献   

15.
米子良名中医谈中医临床辨证论治,认为辨证中应注意抓主症、辨病位和病性、注意证型联系、证外之证,辨静态证应守法,辨动态证须圆活,辨错杂证宜调平,还要注意隐症、有效证、无效证、加重证;论治应从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汤证论治、"病因+病位+症状"三位一体、辨现代病、辨症状用药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6.
朱文锋教授创立的以证素为核心的辨证新体系,是中医辨证学的重大发展。"证素"即证的要素,指辨证所要辨别的脾、肾、肝、胃等病位和气虚、血瘀、痰、寒等病性。每一证素都有一定的症状、体征等"证候",根据证候,可以辨别证素。明确了证素,便可组合成"证名",因而证素是构成证名的基本要素。为使证素辨证的方法与内容广为普及,特将其编成歌诀,使学者如同背诵方歌一样,便于学习掌握和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7.
辨证论治是中医诊疗理论体系的一大特色,辨证是论治的前提和依据,是临床诊疗的开始和关键所在,更是提高中医临床诊疗水平的重要环节。但是在临床辨证过程中,由于病情千变万化、证候复杂多样,导致证名互不统一、辨证易生多歧,影响了辨证论治的继承和传授。证素辨证是在传统中医理论指导下确立的辨证思维模式,其通过病位证素和病性证素确定病变的病理本质,根据证素的变化确定不同的证名,用有限的证素统领繁杂的证候和证名。证素辨证符合实际、便于学习,应用于中医临床教学,将有利于学生辨证能力和方法的提升。  相似文献   

18.
<正>吾师葛惠男教授系江苏省名中医,师承吴门医派名中医黄一峰,从事消化系统疾病临床与研究30余年。葛惠男教授临证中治疗顽固性腹痛效果显著,其辨证精准,处方用药配伍精巧,非常具有吴门医派特点,在病因病机的认识上气虚血瘀是其一大特色。笔者发现诸多久治不愈的顽固性腹痛患者,经吾师辨证诊治后效果显著,使患者摆脱疾苦;其常用处方益气活血方是黄一峰先生的经验方,后经葛师根据多年经验  相似文献   

19.
中医临床辨证是中医治病必须掌握的核心技术。由于中医证型繁多,临床表现错综复杂,其辨证思路应从复杂的证型中,梳理出具有共性特征的"基础证型";同时又"不必悉具,但求一证",以及"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方能正确掌握中医辨证方法。  相似文献   

20.
总结分析近1 0年来有关慢性肝炎中医辨证客观化的研究文献 ,认为存在问题至少有两个方面 :辨证分型标准不统一 ,证名不规范 ;缺乏系统的 ,整体水平的研究。其研究应该努力的方向是 :规范并统一证型 ,赋予证名精确的内涵 ;在此基础上 ,有组织、有领导地进行系统工程研究。同时结合临床进行大规模验证 ,以期建立慢性肝炎中医辨证新的诊断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