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隔物灸疗法是指将药物、药物研末混合物或其他物体置于相应穴位上,再把艾柱放其上,使皮肤与艾柱隔开进行施灸的一种治疗方法。本文通过对古代隔物灸文献的分析,总结古代隔物灸隔物种类及所治疾病的特点。1研究对象本次研究主要以电子书籍《中华医典》中收录的先秦到清代的所有针灸推拿医学专著以及《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外台秘要》等综合性书籍中涉及隔物灸  相似文献   

2.
正隔物灸,又称间接灸,是指用某些药物将艾炷与施灸腧穴部位皮肤隔开进行施灸的一种外治法,具有艾灸疗法的一般特点,又因间隔物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特点。此疗法具有艾灸与药物的双重作用,患者易于接受[1],现将古代医家对隔物灸间隔物的论述浅析如下。1东晋医家论隔物灸间隔物东晋医家葛洪所著《肘后备急方》被认为是记载隔物灸现存的最早文献,文中详细记载了隔物灸间隔物有大蒜、盐、椒面饼、巴豆、豆豉、瓦甑、雄黄7种,可治疗多  相似文献   

3.
浅议梅花二十四灸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阐述梅花针灸学派吹灸疗法、点灸笔灸、灸架熏灸、通脉温阳灸、脐腹灸、胸阳灸、头颈灸、按摩灸、肢体灸、管灸、足灸、温针灸、化脓灸、隔物灸等14种单式灸法的命名原则、治疗器械、操作方法、适应病症、理论依据,以及在远近配穴法、上下配穴法、前后配穴法的指导下,两种或多种单式灸法相互配合应用的10种组合灸法,提出将灸法分为化脓灸和温和灸、隔物灸和非隔物灸,将灸疗器械分为治疗性艾灸器械和辅助性艾灸器械.  相似文献   

4.
隔物灸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创造的一种疗法,最早出现于东晋葛洪所著的《肘后备急方》。隔物灸经过历代医家的努力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大量专著中都有记载,并将隔物灸广泛用于治疗各类疾病。到现代隔物灸应用范围扩展到防病、保健,并重视其实验研究。对葛洪、孙思邈、《外台秘要》、宋金元医家、明清医家、现代医家有关隔物灸的论述进行了总结归纳。  相似文献   

5.
隔物灸脐作为中医传统外治疗法之一,充分利用穴位、灸法及药物三重作用发挥效力,在创伤骨科卧床患者术后并发症的防治中效果明显,具有辨证灵活、操作简单、毒副作用小、耐药性低等优势。此文围绕隔物灸脐疗法的种类、作用机制极其在创伤骨科患者中的应用进行阐述,以明确隔物灸脐疗法的研究进展及应用现状,为进一步扩大隔物灸脐在临床中的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灸罐药雾疗法,是一种使用于神阔穴的灸罐结合疗法,它采用隔物灸法,同时在艾住中灵活掺入药物本,置于脐部点燃后,用拔罐将其吸附罩住,使药雾热浓缩在拔罐之内,这样所灸部位在药雾热及拔罐的作用下,产生药物吸入、神经刺激、经络传导,从而达到调节脏腑功能,治疗疾病的目地。神阙穴的灸罐药雾疗法@王双明$安徽阜阳地区医院!236004@梁兆一$人民卫生出版社!100050  相似文献   

7.
《山东中医杂志》2017,(8):669-671
任脉灸疗法是指在腹部任脉段进行隔姜、隔药物灸的一种灸疗方法。该法集任脉、隔姜及隔药物灸作用于一体,通过任脉的疏通经络、隔姜灸的温通、药物的纠偏三重作用全面广泛地作用于人体,最终达到调和阴阳、未病先防、既病调体的目的。从任脉灸疗法的理论渊源、操作步骤、临床作用三方面进行探讨,以指导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隔物灸治疗寒湿凝滞型原发性痛经的作用机制。方法:以隔物灸治疗寒湿凝滞型原发性痛经患者105例(隔物灸组),并设中药月月舒作对照104例(药物组),观察临床疗效,同时对两组各40例进行了治疗前后经期β-内啡肽(β-EP)含量的变化检测。结果:隔物灸组总有效率为95.2%,优于药物组的85.6%(P<0.05);隔物灸组β-EP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结论:隔物灸对寒湿凝滞型原发性痛经患者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之一可能是通过调节血浆中β-EP的水平而发挥止痛效应。  相似文献   

9.
隔物灸温热刺激的作用途径与机理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结合生物物理学知识,分析了隔物灸温热刺激的作用途径与机理。隔物灸主要通过热传导和热辐射完成从间隔药物到穴位皮肤的传热过程,而穴位皮肤到深部组织和其他部位的热传递则主要通过生物传热效应完成。结合生物传热有关理论对隔物灸穴位后的生物传热过程进行研究对揭示隔物灸临床机理十分有益。除温热效应外,艾灸与穴位红外共振辐射可能是其发挥疗效的基础,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0.
仇丽丽 《光明中医》2016,(17):2563-2564
铺灸疗法属于艾灸疗法中隔物灸的一种,是在背部正中抹上姜汁,于其上均匀撒铺一层铺灸药末,再在药末上铺设灸饼,将艾炷置于灸饼上,状如长蛇,从上、中、下点燃艾炷,故又称"长蛇灸"。其施灸面积大,燃烧时间长,温通作用持久。铺灸疗法作为一种独特的艾灸疗法,是在传统施灸的基础上加以改进,能激发经气,平衡阴阳,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铺灸疗法能更好地促使药物渗透吸收,能增强疗效,临床用于治疗多种疾病,现对强直性脊柱炎、痛经、遗尿3种疾病进行分析,阐述其独特疗效。  相似文献   

11.
《辽宁中医杂志》2021,48(2):217-220
隔物灸是失眠的可行治疗手段之一。现行多个版本的关于失眠的治疗指南均提倡:(1)在失眠的治疗过程中,应尽量避免短期失眠发展为长期失眠;(2)在失眠的治疗中首选包含中医药在内的非药物疗法。因此,研究隔物灸的起效机理对失眠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文章综述近年来隔物灸治疗失眠的临床报道,发现隔物灸,特别是督灸对失眠具有突出的治疗效果。大多数医家以姜蓉覆盖大椎至腰俞节段的督脉和膀胱经第一、第二侧线,再于姜蓉上点燃艾炷施灸,取得了很好的疗效。其机理可以从中医理论中调理阳气,调理心神的作用得到解释:按"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的说法,艾灸督脉可鼓动阳气,使神气得养,神养于心。也能从调节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之间的兴奋、抑制平衡的西医学角度得到解释:即艾灸的温热刺激和药物的药效可借助脊髓侧角将刺激传入脊髓,抑制过度兴奋的交感神经,并兴奋以迷走神经为主的副交感神经,达到调理睡眠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艾灸疗法具有温经散寒、活血通络、益气固脱、防病保健作用,对多种虚证、寒证、痰证、瘀证有很好的作用。艾灸的类型根据使用的原料不同有清艾条灸、药艾条灸、红外热敏灸:根据艾灸的剂型有艾条灸、麦粒灸、薄棉灸;根据艾灸手法有回旋灸、雀啄灸、混合灸、急灸、缓灸;根据隔物不同有隔物灸、直接灸,其中隔物灸有隔姜灸、隔蒜灸、隔附子饼灸、隔盐灸等。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隔物温和灸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方法]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以隔物温和灸配合针刺,对照组60例以针刺疗法进行治疗。[结果]显愈率治疗组83.3%,对照组65%。[结论]传统针灸疗法结合隔物温和灸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疗效显著,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隔物温和灸治疗膝骨关节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采用隔附子饼温和灸足三里、膝眼的方法,观察其治疗膝骨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隔物温和灸组用隔物温和灸治疗,穴取患膝犊鼻、内膝眼、足三里;药物组口服仙灵骨葆胶囊治疗.治疗4周后采用关节主症疼痛量表(VAS)、膝关节骨关节炎严重性指数(ISOA)量表评估临床疗效.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关节疼痛、严重性指数的改善都明显优于治疗前(P<0.01);治疗后隔物温和灸组止痛效果、病情严重性指数的变化均优于药物组(P<0.05).隔物温和灸组基本临床痊愈率为80.0%,起效时间为(10.91±4.17)天,药物组为53.3%、(12.28±4.60)天,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采用隔物温和灸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优于口服仙灵骨葆胶囊.  相似文献   

15.
隔物温和灸治疗膝骨关节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观察隔物温和灸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以针剌疗法为基础疗法,治疗组采用隔物温和灸,对照组采用物理热疗加拔罐疗法,对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日常生活能力分值进行评估。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膝关节临床症状及日常生活能力均有改善(P〈0.05),治疗组治疗后患者晨僵、关节肿胀、关节压痛、关节活动障碍及最大步行距离、行不平坦地面改善程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控制18例,对照组临床控制6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隔物温和灸治疗膝骨关节炎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6.
目的:回顾2000至2016年隔盐灸临床研究文献,探讨隔盐灸的临床应用现状。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重庆维普数据库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2000至2016年关于隔盐灸的临床研究文献,采用文献计量学分析方法对其穴位选择情况及疾病谱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根据检索到的隔盐灸文献,经阅读摘要、关键词、全文最终确定符合标准的隔盐灸临床文献共95篇,涉及病症37种,主要用于治疗尿潴留、腹痛、腹泻、原发性痛经等疾病;涉及穴位27个,神阙穴使用频次最多,其余依次为关元穴、中脘穴、气海穴和阿是穴。结论:隔盐灸具有广泛的适应证,且不良反应少,这一绿色疗法正在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17.
<正>强直性脊柱炎病因迄今不明,一般认为是一组多基因遗传病、复发性、非特异性炎症,临床治疗较为棘手。近年来笔者采用铺灸疗法治疗该病,取得较好疗效。现将操作方法和临证体会总结如下。1铺灸疗法简介传统铺灸又称"长蛇灸"、"督灸",源于隔物灸,是针灸工作者从民间疗法中总结出来的。因在施灸时沿脊柱铺敷药物、姜、蒜泥,形如长蛇而得名。其铺灸面广、火力足、温通力强,非一般灸法可及。施灸部位为脊柱督脉和膀胱经循行部位,督脉为"阳  相似文献   

18.
脐疗法属于中医外治法,具有悠久的历史,被广泛运用于包括急症在内的中医临床各科疾病。古代常用的急症脐疗方法包括直接灸脐法、隔物灸脐法、熨脐法、药物敷贴法、脐部按摩法、浴脐法、脐部拔罐法等。脐疗法的作用机理与脐的特殊生理和解剖结构有关。但就现在急症脐疗法的研究而言,相应文献整理总结仍属空白。笔者希望今后对急症脐疗法相应的文献进行进一步的整理挖掘,总结适宜病症,提炼适合现代临床的治法,来更好的应用于现代临床急症。  相似文献   

19.
摘要:本研究探讨近10年艾灸研究中隔物灸与灸量对灸温的相关研究概况,为艾灸防治的相关研究提供新思路。本研究从隔物灸、灸量及灸量对灸温的影响三方面进行总结显示出不同隔物类型及不同灸量对灸温均存在差异性影响。此外,艾灸治疗中对灸温的效应研究在对隔物灸作用原因以及灸量选择等实验设计及观察内容方面尚存在不足,今后有待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20.
目的系统评价隔物灸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pubmed数据库,起止时间均为1995年1月至2017年6月。收集隔物灸治疗肠易激综合征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纳入隔物灸与中药或西药对照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随机和半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由2名研究者按照Cochrane Handbook标准对每个纳入试验进行偏倚风险和质量评估,并使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计纳入9个研究,合计657名患者。Meta分析显示隔物灸法在有效率[RR=1.23,95%CI(1.15,1.33)]上优于中西药物对照组。结论隔物灸治疗肠易激综合征优于常规中西药物治疗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