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的精神科护士创伤后应激障碍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本研究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创伤后应激障碍自评量表-平民版、工作场所暴力频度测定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心理资本问卷中文修订版对遭受过工作场所事件暴力的351名精神科护士进行问卷调查。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的精神科护士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影响因素。结果 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的精神科护士创伤后应激障碍发生率为19.37%,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文化程度、工作场所暴力事件频度、社会支持水平、心理资本水平是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的精神科护士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的精神科护士是创伤后应激障碍的高发人群,护理管理者应积极制定措施维护该群体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脑卒中病人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水平及影响因素。方法:对110例住院脑卒中病人进行创伤后应激障碍现状及影响因素的问卷调查,采用SPSS 19.0软件对数据进行描述和分析。结果:110例脑卒中病人PTSD症状最低得分17分,最高64分,其中40例(36.4%)病人表现出明显PTSD症状;不同卒中痛苦自评程度、医学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水平之间的PTSD症状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病人发生PTSD较常见,其自觉卒中痛苦程度越轻,应对方式越积极,社会支持水平越高,PTSD的发生率越低。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高危妊娠女性创伤后应激障碍现状,以及疾病不确定感、应对方式与创伤后应激障碍之间的关系及作用路径,建立三者的关系模型。[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创伤后应激障碍清单平民版、Mishel疾病不确定感量表和特质应对问卷对南京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待产的306例高危妊娠女性进行调查。[结果]高危妊娠女性的创伤后应激障碍阳性率为16.3%,低学历、非独生女、无固定工作、存在疾病史或创伤史、双胎妊娠及睡眠质量不满意的高危妊娠女性得分较高(P<0.05)。疾病不确定感可以直接或通过不同的应对方式间接影响创伤后应激障碍水平,应对方式在疾病不确定感与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之间能够起到完全或部分中介作用。[结论]建议加强对高危妊娠女性心理需求的理解和支持,借助产科护理门诊提供高危妊娠人群的集中管理,给予与疾病相关的充足且具有实际指导意义的信息,以降低疾病不确定感,帮助调节孕期不良情绪反应,通过强化积极正向的应对方式缓解应激症状。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住院高危妊娠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发生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5—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产科住院的503例高危妊娠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创伤后应激障碍检查表-普通版(PCL-C)、社会支持量表、心理弹性量表(CD-RISC)对其进行调查,采用多重线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的护士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发生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使用自编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创伤后应激障碍自评量表平民版(PCL-C)、抑郁自评量表(SDS)以及职业倦怠量表(MBI-GS)对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的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1)工作场所暴力发生最多的类型是两种及以上暴力(49.3%);在近一年的时间内有63.7%的护士至少遭受过一次工作场所暴力。(2)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的护士PCL-C平均得分为(35.02±14.37)分;创伤后应激障碍阳性率为21.8%。(3)在年龄组、遭受暴力频率、类型方面,PTSD阴性组与PTSD阳性组存在差异(P=0.0230.05,P=0.0000.01,P=0.0030.01)。其中26~30岁(48.9%)、近一年内遭受超过5次暴力(34.0%)与受两种及以上暴力种类(64.9%)的护士在创伤后应激障碍阳性组中所占比例最大。(4)职业倦怠各维度(除专业低效能感外)与PCL-C总分及各维度均呈显著正相关(r=0.227~0.382,P0.01);抑郁总分与PCL-C总分及各维度均呈显著正相关(r=0.260~0.416,P0.01)。(5)回归分析显示,工作场所暴力频率、类型、情绪耗竭、消极怠慢、与抑郁是创伤后应激障碍发生的影响因素。结论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的护士是创伤后应激障碍的高发人群,护理管理者应该制定有效措施维护该群体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7.
《护理研究》2015,(30)
[目的]探讨烧伤科护士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发生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编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创伤后应激障碍检查量表平民版(PCL-C)、职业倦怠量表(MBI)、组织支持感量表(POS)对纳入本研究的烧伤科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士的不同工作年限、职称PCL-C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支持感中,除工具性支持与回避/麻木、警觉性增高两维度不具有相关性外,组织支持总分及各维度与PCL-C总分及各维度均呈负相关(P0.05);职业倦怠中,除去人格化与重新体验、警觉性增高两维度不具有相关性外,各维度与PCL-C总分及各维度均呈正相关(P0.05);回归分析显示,情感耗竭、情感性支持、低成就感是创伤后应激障碍发生的影响因素。[结论]烧伤科护士是创伤后应激障碍发生的高危人群,护理管理者应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维护其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8.
9.
急诊科护士创伤后应激障碍流行病学特点及危险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 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是对创伤等严重应激因素的一种重度精神反应,它发生在经历过灾难性事件的人群或特殊职业人群,对PTSD的研究利于结合医学、护理学与社会心理学知识来提高疗效。综述了国内外文献中急诊科护士PTSD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危险因素,认为急诊科护士PTSD发生率高于一般人群,其危险因素包括创伤性事件、与工作相关的压力源、个体易感因素、社会支持及社会历史文化因素。指出护士是护理事业的主体,其身心健康直接关系到护理服务质量,呼吁社会各界高度重视急诊科护士PTSD问题,关注护士的身心健康,促进急救护理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 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是对创伤等严重应激因素的一种重度精神反应,它发生在经历过灾难性事件的人群或特殊职业人群,对PTSD的研究利于结合医学、护理学与社会心理学知识来提高疗效.综述了国内外文献中急诊科护士PTSD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危险因素,认为急诊科护士PTSD发生率高于一般人群,其危险因素包括创伤性事件、与工作相关的压力源、个体易感因素、社会支持及社会历史文化因素.指出护士是护理事业的主体,其身心健康直接关系到护理服务质量,呼吁社会各界高度重视急诊科护士PTSD问题,关注护士的身心健康,促进急救护理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创伤后应激障碍社会心理学危险因素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 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是指遭受强烈的威胁性、灾难性心理创伤,导致延迟出现和长期持续性的精神障碍,以反复重现创伤性体验,持续的警觉性增高,持续的回避为特征性临床表现,具有一定的生物学特点。本文主要从PTSD的社会人口学、社会心理学的危险因素进行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道路交通事故(RTA)后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发生的相关因素及转归进行分析。方法:对156例RTA受害人中患PTSD者进行确认,应用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生活质量量表进行评定,并应用卡方检验分析数据。结果:PTSD发生率女性明显高于男性;随着伤残等级的增高,申请赔偿的RTA受害人发生PTSD的可能性也相应增加;另外获得赔偿的受害人PTSD的发生率远低于未获得赔偿的。结论:RTA发生率与性别、伤残等级、是否获得赔偿的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手术室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本院手术室护理人员85名,通过调查问卷方式采集护理人员负性生活事件、创伤事件数据,并分析其与PTSD发生的相关性.[结果]手术室护理人员手术室创伤事件发生率为97.65%(83/85),PTSD发生的阳性率为36.47%(31/85).骨科手术室创伤事件与PTSD发生相关(P<0.05),创伤事件影响程度与PTSD发生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手术室护理人员承受多方面压力,受影响程度越大,越易发生PTSD,其生活与工作状态应受到广泛的关注,尽量避免相关创伤因素对护理人员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是指由异常威胁性或灾难性心理创伤导致延迟出现和长期持续的精神障碍,主要表现为病理性重现创伤体验、持续性警觉性增高、持续性回避、对创伤性经历的选择性遗忘以及对未来失去信心等症状.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探讨烧伤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发生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统计86例烧伤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发生状况,比较发生与未发生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的一般资料,并对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本组86例烧伤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发生率为45.3%。发生与未发生创伤后应激障碍烧伤患者年龄、病程、文化程度、婚姻状况、烧伤深度、烧伤部位及烧伤面积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05或0.01);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病程、文化程度、婚姻状况、烧伤深度、烧伤部位及烧伤面积均是烧伤患者发生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影响因素(P<0.01)。结论烧伤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发生率较高,其影响因素众多,临床上在治疗烧伤的同时,应关注患者的心身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乳腺癌住院病人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发生率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事件冲击量表(IES-R)、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及自我效能感量表对101例三级甲等医院乳腺癌病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乳腺癌病人创伤后应激障碍总分为(27.29±15.41)分,临床症状阳性检出率达26.7%,轻度症状占57.4%,中度症状占25.7%,重度症状占2.0%;年龄、文化程度、有无生育计划、肿瘤临床分期和化疗反应程度是乳腺癌病人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评分的影响因素;乳腺癌病人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与领悟社会支持、一般自我效能感呈负相关。[结论]乳腺癌病人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处在轻度和中度之间,有生育计划、癌症晚期及化疗反应重的病人创伤后应激障碍发生率较高,社会支持不足、自我效能感低的病人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较重。 相似文献
18.
ICU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护士》2020,(5)
目的探讨ICU治疗后生存者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本院ICU患者208例,采集一般人口学资料,采用创伤后应激障碍自评量表(PCL-C)评估ICU患者的心理状况,应用SPSS进行统计描述和分析。结果 PTSD症状的检出率为23%(48/208),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TSD发生的影响因素为年龄较小、ApacheⅡ评分较低、病前精神病理和ICU期间谵妄(0.05)。结论 ICU患者若年龄较小、ApacheⅡ评分较低、病前精神疾病和ICU期间谵妄可能更容易出现PTSD。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调查产后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在遵义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产科病房、门诊及盆底肌康复中心,采用便利抽样法,招募分娩后0~12月的产妇,运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及城市分娩创伤量表(City BiTS)对其进行调查。结果 243名产妇中有22名达到产后PTSD诊断标准,阳性率为9.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工作状况(OR=15.112,95%CI=1.905~119.856,P=0.010)、阴道助产(OR=6.556,95%CI=1.678~25.610,P=0.007)、是否存在孕期不适(OR=3.936,95%CI=1.205~12.862,P=0.023)是产后PTSD的影响因素。结论 本地区产后PTSD阳性率处于中等水平,提示临床工作者及管理者应提高对无固定工作、分娩方式为阴道助产、存在孕期不适产妇的重视,并早期实施预防干预。 相似文献
20.
背景:1980年美国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3版首次采用创伤后应激障碍这一诊断。目前已在全球范围内引起广泛关注,但是对于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早期预防和干预还存在不足。目的:回顾创伤后应激障碍的预测因素、早期筛查工具以及干预措施的研究进展,帮助心理工作者在创伤事件发生后早期发现创伤后应激障碍的高危易感者,早期实施有效干预,减少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发生。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Elsevier电子期刊全文数据库1993-01/2004-12关于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文章,检索词:“posttraumaticstressdisorder,PTSD,predictors,intervention”,并限定文章的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利用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4-01/2004-12期间的相关文章,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检索词“创伤后应激障碍”,同时在图书馆手工查阅相关资料。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纳入标准:①关于预测创伤后应激障碍发生因素、早期筛查、早期干预等方面;②对具体事件的回顾调查研究。排除:重复性研究内容。资料提炼:共收集到符合上述要求的文献40篇,排除14篇重复性研究。26篇符合纳入标准:其中3篇关于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发展趋势,19篇关于创伤后应激障碍早期预测因素,2篇关于筛查量表,2篇关于应激事件的干预研究。资料综合:预测伤后应激障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