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长沙市某区失能老人家庭照护者照护知识和技能现状及需求。方法 2016年12月,采用滚雪球法选取长沙市某区失能老人家庭照护者96名为研究对象,采用中文版Barthel指数量表评定失能老人的日常生活能力,同时使用失能老人照护知识问卷和照顾者所需知识与技能表对照护者进行调查。结果家庭照护者照护知识平均得分为(17.87±6.92)分。不同年龄、文化程度以及与失能老人亲属关系不同的家庭照护者,其照护知识的掌握情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家庭照护者对照护知识和技能需求的平均得分为(62.76±12.15)分。高中及以下人员、失能者的配偶及子女和照护的失能者Barthel指数较低者,其照护知识的需求得分较高,与其他照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家庭照护者对照护知识技能的需求排在前5位为疾病知识、康复、用药、身体不适和预防处理褥疮知识。结论长沙市某区失能老人的家庭照护者照护知识和技能亟待加强,学习需求强烈,应对其开展照护知识和技能培训。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失能老人家庭照护者照护技能缺陷状况,分析其影响因素及作用路径,为制订针对性的干预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22年9-12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唐山市5所三级综合医院住院治疗的失能老人及其主要家庭照护者共计370对为研究对象,采用失能老人家庭照护者照护技能缺陷评测量表对照顾者进行调查。结果 家庭照护者的照护技能得分为(50.55±17.15)分。照护者性别、文化程度、照护总时长、有无社会协助、对照护责任的看法、接受照护技能培训次数以及失能老人有无长护险是照护技能缺陷的主要影响因素(均P<0.05)。路径分析显示,接受照护技能培训次数、对照护责任的看法、失能老人有无长护险对照护技能有直接效应,照护者性别、文化程度、照护总时长、有无社会协助对照护技能既有直接效应又有间接效应。结论 失能老人照护者的照护技能存在中等程度的缺陷,应建立常态化的照护者技能培训计划,提升其照护技能水平。  相似文献   

3.
胡晋禄  汤观秀  颜萍平  雷俊 《全科护理》2021,19(11):1573-1577
目的:评价基于“照护者技能建立模型”对失能老人主要家庭照护者技能培训效果。方法:将70例失能老人及其主要家庭照护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家庭常规照护,观察组在家庭常规照护的基础上对主要家庭照护者实施每周1次、共6周基于“照护者技能建立模型”的照护技能培训。于基线时、干预第6周及干预第18周对两组家庭照护者照护知识技能掌握程度、家庭照护质量、照护者照护负担进行评估。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家庭照护者照护知识技能掌握率达95.85%,高于对照组72.10%(P<0.05);在基线时、干预第6周及干预第18周,两组家庭照护质量、照护负担得分均不同,时间效应、组间效应、交互效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两两比较显示,干预后观察组家庭照护质量总分及失能老人部分、照护者部分维度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除情感性负担外,观察组照护负担总分及其余维度得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失能老人家庭照护者照护技能培训可提高家庭照护者照护知识技能掌握率、家庭照护质量,减轻家庭照护者照护负担。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沈阳市皇姑区失能老人家庭照护者的抑郁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照护者的身心健康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对沈阳市皇姑区265名失能老人的家庭照护者进行调查。采用巴塞尔指数评定量表评价居家失能老人的日常活动能力,抑郁自评量表和社会支持量表评价照护者的抑郁和社会支持情况。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家庭照护者抑郁情绪的影响因素。结果265名失能老人家庭照护者中,40.4%存在抑郁情绪,抑郁得分(53.21±4.35)分。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失能老人家庭照护者抑郁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家庭月收入、失能老人巴塞尔指数、社会支持得分、照护年限、每日照护时间。结论沈阳市皇姑区失能老人家庭照护者的抑郁检出率较高,且家庭经济状况、失能程度、社会支持水平、照护时限和每日照护时间5个因素是影响抑郁的主要因素。需加强医院、社区以及养老机构的配合,给予失能老人照护者专业的照护技术支持、心理支持和帮助其维护良好的社会支持,以达到有效缓解照护者的心理压力,改变不良主观感受,缓解抑郁情绪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上海市天平街道居家失能老人居家照顾者呼吸道感染预防护理知识知晓情况。方法:向本街道80位居家失能老人的家庭照顾者和21位社区为老服务志愿者发放问卷调查表。结果:家庭照顾者照护知识及技能普遍较低,无法满足居家失能老人的护理需要。结论:提高照顾者照护技能,是发展养老事业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农村失能老人照护者对远程照护的认知现状及期待,为进一步构建远程照护模式,提高失能老人居家长期照护质量提供参考。[方法]对河南省12名农村失能老人照护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以Colaizzi分析法归纳主题。[结果]共提炼出3个主题:照护者对远程照护认知不足;照护者对远程照护有使用意愿;照护者对远程照护模式有具体期待。具体期待包括照护内容应实用、照护方式应多样化、村医应介入远程照护、远程照护交流中应语言通俗、远程照护平台操作应便捷、远程照护中能随时沟通。[结论]农村失能老人照护者对远程照护的期待较高,农村失能老人远程照护模式应体现个性化、通俗化特点,重视村医的重要作用,可采取线上与随诊相结合的模式,拓展多样化远程照护服务方式,提高农村失能老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沿海地区失能老年人居家照护品质与照护者社会支持系统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收集唐山市沿海地区2 155名失能老年人及其家庭照顾者的一般情况,应用失能老年人家庭照护品质量表、社会支持量表进行不同维度测评,应用方差分析法对不同分级社会支持的照护品质单项评分和总分进行比较,应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失能老年人家庭照护品质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结果:照护者高水平与低水平社会支持的照护品质各单项评分及总分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水平与中等水平社会支持比较,除水分获得、家庭成员的需求满足2项评分,其余项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水平与低水平社会支持比较,除去舒适程度、皮肤的完整性、照顾者与残病老人的关系品质、照护者获得个人成长、照顾者情绪的影响5项,其余项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失能老年人家庭照护品质评分与照护者的社会支持程度呈正相关(r=0.608,P<0.01)。结论:照护者受社会支持程度影响失能老年人家庭照护品质,注重照护者的社会支持,提高失能老年人家庭照护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享受长期护理保险失能老人及其照护者的获益及需求。方法采用质性研究的现象学方法,对广州市长期护理保险的60岁以上的疗养者及其照护者采用半结构式访谈,采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结果提炼的主题:享受长期护理保险失能老人及其照护者的获益包括减轻经济压力、提高居家照护技巧、缓解老人心理失能、保障出院后回归家庭和社会、解放在职照护者的自由、提高疗养者依从性;享受长期护理保险失能老人及其照护者的需求包括居家护理员培训需人性化考虑、长期护理保险宣传力度不够和建议专业医护远程诊疗协助。结论享受长期护理保险失能老人及其照护者能获得更便捷优质的医疗服务,但也有改善的空间,扩大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保障范围有利于养老事业的发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喘息服务"对失能老人及其照护者生活质量和照护负担的影响。[方法]实施"喘息服务"干预前后应用一般资料量表、简明健康调查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以及照护者负担量表等对随机抽样选取的20名失能老人及40名照护者进行调查。[结果]照护者的社会支持状况总体处于低度水平。"喘息服务"干预后,失能老人生活质量的社会功能、生命活力和心理健康3个维度得分提高(P0.05);照护者的生命活力、社会功能和心理健康3个维度的得分提高(P0.05);照护者的个人负担和责任负担得分下降(P0.05)。[结论]"喘息服务"有助于降低照护者的个人负担及责任负担,提高失能老人及照护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国内外失能老人长期照护的研究热点,为我国失能老人长期照护领域的研究与实践提供参考。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中文科技期刊与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运用citespace 6.1.R2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时间跨度设定为建库至2022年2月。结果 失能老人长期照护领域研究热度总体呈上升趋势,国内外研究热点主要为失能老人长期照护影响因素、照护形式、照顾者负担、保险制度。结论 国内失能老人长期照护研究仍需要得到更多关注,日后研究者可借鉴国外的研究热点前沿,探索有益的实践,从而提高失能老人生活质量,减轻照顾者负担。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我国居家照护养老模式的建立和发展提出有益的建议。方法通过文献复习,从居家照护的内涵、支持性策略、效果评价角度进行文献综述。结果失能老人居家照护内涵方面需将其与家庭照护加以区别;支持性策略包括公共资源支持、智慧支持、专业团队或技术支持;应用效果上,肯定了支持性策略有利于失能老人身体功能改善和失能家庭生活质量的提高。结论下一步研究可侧重建立统一、标准化的失能老人居家照护服务流程、质量控制体系,以及本土化的照护需求专业评估体系。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非正式照护对我国失能老人医疗服务利用的影响,为有效利用医疗资源和不断完善失能老人长期照护服务体系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2018年数据共2 330名失能老人为研究对象,描述性分析我国失能老人非正式照护及医疗服务利用现状,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是否接受非正式照护对其医疗服务利用的影响。结果 非正式照护是我国失能老人主要的照护模式,占失能老人总人数59.55%。接受非正式照护的失能老人门诊(OR=1.344,P=0.011)及住院(OR=1.528,P<0.001)服务利用概率更高,分别提升了4.2%和9.2%~9.6%。结论 失能老人以非正式照护为主,家庭照护负担较重,亟需有效配置长期照护、医疗资源等完善其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失能老人子女在长期照护中存在的问题,为缓解照护压力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对15名进行长期照护的失能老人子女进行深度访谈。[结果]长期照护失能老人的子女面临着多重角色困扰、护理能力有限、家庭关系紧张等问题。[结论]完善多元长期照护体系;提高子女们的照护水平;通过孝文化传播树立良好家庭伦理关系;营造良好社会支持氛围,保证子女自身的健康。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失能老人人数与日俱增,长期照护需求不断增加。目前的传统照护方式已无法满足失能老人的需求。应对失能老年人不断增长的需求需要长期照护服务体系的建立。长期照护服务体系也是失能老人研究中的热点,现对其研究进行综述,旨为我国建立失能老人长期照护服务体系进行参考与指导。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社区失能老人进行长期照护身体功能评估,了解社区失能老人的身体功能状况。[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应用一般资料问卷及日常生活活动量表和工具性日常生活量表对潍坊市奎文区3个社区中年龄≥65岁的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社区失能老人性别比例不均衡,男性身体功能状况优于女性;社区失能老人身体功能状况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慢性病,且缺乏专业照护;社区失能老人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强于工具性日常生活能力。[结论]应重视社区失能老人长期照护的身体功能评估,为社区失能老人长期照护提供照护依据。  相似文献   

16.
从供求现状、照护人才、照护内容、政策方面综述我国失能老人长期照护现状,提出相应的对策,认为应提升照护人才素质、基于物联网先进技术提高照护质量及效率、借鉴国外成功经验与启示,构建中国特色失能老人长期照护体系。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社区失能老人居家长期照护的康复需求。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12名社区居家失能老人进行半结构式访谈,运用Colaizzi的七步分析法进行访谈资料整理和分析。结果通过分析访谈资料,提炼出社区失能老人居家长期照护康复需求的4个主题:生活照料需求、医疗保健需求、心理慰藉需求和支持性服务需求。结论社区失能老人长期照护康复需求层次多样,需要各方力量共同努力,建立医院-社区-家庭联合医疗模式,为失能老人提供长期优质的服务。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失能老人的整合性照护服务现状、需求和影响因素,为构建失能老人整合性照护体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失能老人整合性照护需求调查表对北京市3所三级甲等医院及2个社区照护中心的198例失能老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社区目前尚未开展整合性照护服务,198例失能老人6类整合性照护服务需求均分排在前3位为基础护理(2.89±0.39)分、健康指导(2.89±0.37)分和专科医疗护理(2.88±0.40)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居住方式、经济来源、医疗保险月自付投入、医疗费用负担超过40%、如医疗保险不报销仍需专业护理人员上门服务、失能程度是主要影响因素(P<0.01)。结论失能老人对整合性照护服务需求高,以基础护理、专科医疗护理、健康指导的需求程度最高,以精神慰藉的需求程度最低。提示相关管理部门可通过社区了解失能老人的整合性照护服务实际需求,构建整合性照护服务体系,以满足失能老人的迫切需求。  相似文献   

19.
我国已进入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阶段,2013年度《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蓝皮书指出,我国老年人口数量将突破2亿大关,占全国总人口的14.8%,且将以100万人/年的速度递增.随着老年人口的不断增长,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的老人(简称为"失能老人")数量也在逐年增加.失能已逐步成为老年人晚年生活的自然现象,而现有的"421"家庭模式已远远不能满足"失能老人"的养老需求,社会可提供的养老、护老、终老服务资源的严重缺乏,使得失能老人的长期照护问题日益突显[1].本文以2012年度连云港市中医院全年出院60岁以上老年人人群为研究对象,通过从日常活动能力、长期照护提供情况、医疗护理服务需求和服务质量等方面,对连云港地区部分高龄失能老人进行跟踪调查,探讨和分析目前高龄失能老人社区照护服务的供需现状,并借鉴国内外社区照护经验,对连云港地区高龄失能老人社区照护的服务内容、服务主体、服务方式和保障机制提出建议和对策,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社区失能老年人长期照护需求现状及影响因素,为构建长期照护服务系统软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老年人能力评估表、长期照护需求调查表对泰安市6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登记的220名失能老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失能老人长期照护服务需求总分为(55.71±10.51)分,得分最高的维度为医疗保健服务;失能老人长期照护需求总分与慢性病患病数量、能力等级呈正相关;不同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人均月收入、居住情况与经济来源的社区失能老人长期照护服务需求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病数量、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人均月收入和能力等级是长期照护需求的正向影响因素,居住情况和经济来源是长期照护需求的负向影响因素。[结论]失能老人长期照护需求的主要影响因素为能力等级和居住状况。政府及相关部门应以失能老年人需求为向导,根据需求的影响因素,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失能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