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护理模式对喉癌患者癌因性疲乏及自护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我院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的47例喉癌患者纳入对照组,选取2019年4月~2020年4月我院采用认知行为护理模式干预的48例喉癌患者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癌因性疲乏量表(R-PFS)评分、自护能力(ESCA)评分。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R-PFS评分中情感、感觉、严重程度及行为、认知及情感评分较干预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ESCA评分中自护责任感、自我概念、自我护理技能及健康知识水平评分较干预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喉癌患者采用认知行为护理模式进行干预,能显著降低患者癌因性疲乏,提高患者自护能力,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协同护理模式对肺癌病人自我护理能力和癌因性疲乏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在本院治疗的114例肺癌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护理模式将114例病人分为常规组、研究组各57例。常规组病人接受观察护理干预模式,研究组接受协同护理模式。观察并记录两组病人护理前后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评分)、癌症治疗功能评价系统量表(FACT)评分、癌因性疲乏评分、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护理满意度、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情况。[结果]护理后研究组ESCA各项指标评分均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FACT评分(127.8±4.1)分明显优于常规组(105.2±4.8)分,且研究组癌因性疲乏评分(13.1±1.8)分、VAS评分(2.7±0.8)分均低于常规组(18.5±2.3)分、(3.9±1.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96.49%)明显优于常规组(70.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SAS评分(33.1±2.3)分、SDS评分(36.2±3.1)分均低于常规组(39.8±3.0)分、(42.7±2.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肺癌病人实施协同护理模式能提高病人的自我护理能力,改善癌因性疲乏症状及心理状态,减轻病人疼痛感,优化治疗效果。病人对护理的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多学科合作下的延续护理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自护能力及癌因性疲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2月~2019年11月收治的235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117例与观察组11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延续护理,观察组实行多学科合作下的延续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护理2个月后自护能力、癌因性疲乏评分。结果:护理2个月后,两组自护能力评分较护理前升高,Piper疲乏量表评分均较护理前降低,且观察组变化幅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学科合作下的延续护理可提高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自护能力,改善癌因性疲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系统护理对肝癌介入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7月~2017年7月在本院介入科行TACE治疗的41例肝癌患者作为观察组实施系统化护理,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2016年6月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并给予常规护理的41例肝癌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前与术后5 d癌因性疲乏评分。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术前各项癌因性疲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5 d观察组患者各项癌因性疲乏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护理可以减轻肝癌介入治疗患者术后癌因性疲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6.
7.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经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后病人癌因性疲乏的影响.[方法]将70例存在癌因性疲乏的病人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常规组进行常规治疗、护理和教育;干预组进行系统护理干预,运用简易疲乏自评量表比较两组病人疲乏缓解程度.[结果]术后干预两周,干预组病人的疲乏程度较常规组明显减轻(P<0.05).[结论]系统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减轻或缓解直肠癌病人癌因性疲乏程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对宫颈癌病人癌因性疲乏的影响.[方法]将113例宫颈癌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7例,观察组56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两组病人干预前后进行癌因性疲乏程度及生活质量情况评价.[结果]观察组病人干预后癌因性疲乏程度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病人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缓解宫颈癌病人的癌因性疲乏,改善病人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
杜素芝  杨琳 《护理研究》2009,23(7):1742-1744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经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后病人癌因性疲乏的影响。[方法]将70例存在癌因性疲乏的病人随机分为常规纽和干预组,常规组进行常规治疗、护理和教育;干预组进行系统护理干预,运用简易疲乏自评量表比较两纽病人疲乏缓解程度。[结果]术后干预两周,干预组病人的疲乏程度较常规组明显减轻(P〈0.05)。[结论]系统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减轻或缓解直肠癌病人癌因性疲乏程度。  相似文献   

10.
丁芳  ) 《护理研究》2013,27(17):1747-1748
[目的]探讨系统化护理干预对胃癌病人癌因性疲乏的干预效果。[方法]将90例胃癌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对照组45例。对照组接受肿瘤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系统化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干预前后对两组病人疲乏程度和生活质量进行评分。[结果]干预后两组病人行为疲乏、情感疲乏、躯体疲乏、认知疲乏、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护理干预可延缓胃癌病人癌因性疲乏程度的加重,同时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主题引导式护理模式干预对食管癌放疗患者自护能力、癌因性疲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19年1月于我院就诊并行放疗的食管癌患者6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A组和B组,各32例。A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干预。B组采用主题引导式护理模式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后的效果。结果B组干预后心理状态评分低于A组(P<0.05)。B组干预后自护能力评分高于A组,癌因性疲乏评分低于A组(P<0.05)。结论主题引导式护理模式干预可有效改善食管癌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自护能力,降低患者的癌因性疲乏,干预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手术对大肠癌病人癌因性疲乏的影响,并分析影响因素,为护理人员及时制定有效地减轻疲乏的护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取方便抽样法选取83例大肠癌病人,运用Piper疲乏量表中文修订版(RPFS-C)分别于病人术前和术后4周~5周来院拟作首次化疗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与术前相比,术后4周~5周无疲乏的人数比术前显著减少,中度疲乏的人数比术前显著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手术前后的整体疲乏得分及行为、情感、感觉、认知与情绪4个维度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大肠癌病人的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医疗费用支付情况、术前运动习惯、术后的运动习惯、肿瘤类型、肿瘤分期、手术方式及有无造口对病人术前及术后4周~5周疲乏得分均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不同组别病人术后4周~5周整体疲乏得分较术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所有大肠癌病人在手术前后均有可能发生癌因性疲乏,手术会加重疲乏程度,且对行为、情感、感觉、认知与情绪4个维度均有显著影响,护理人员应持续正确评估大肠癌病人手术前后的疲乏情况,尽早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减轻疲乏,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3.
癌因性疲乏(cancer related fatigue,CRF)即因癌症疾病本身或癌症相关治疗所引起的疲倦[1].CRF作为影响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的主要问题近年来日益受到关注,本文综述了近十年来国内外对CRF的研究,对CRF的状况、原因、干预方法及评价方法作了较全面的总结,以期对癌症患者提供更全面的护理,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古永华  娄玖玲  王延歌 《全科护理》2021,19(14):1952-1955
目的:了解原发性肝癌术后病人癌因性疲乏的影响因素,探讨其护理对策.方法:采用Piper疲乏评估修订量表对2017年12月—2019年3月医院收治的195例原发性肝癌术后病人进行调查,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癌因性疲乏影响因素,提出针对性护理对策.结果:195例原发性肝癌病人术后发生癌因性疲乏76例,发生率为38.97%.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性别、年龄、独居、居住地、家庭年收入、Child-Pugh分级、术后白蛋白、血红蛋白、社会支持度、希望水平的原发性肝癌术后病人癌因性疲乏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线性相关分析证实术后癌因性疲乏与独居、Child-Pugh分级、术后白蛋白、血红蛋白、社会支持度、希望水平相关性最为显著,与性别、年龄、居住地、家庭年收入具有一定相关性.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显示,独居、Child-Pugh分级、术后白蛋白、血红蛋白、社会支持度、希望水平与术后癌因性疲乏具有线性回归关系.结论:原发性肝癌术后病人癌因性疲乏影响因素多样,根据其影响因素给予相应护理对策,以实现降低癌因性疲乏发生率或减轻其影响程度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乳腺癌病人癌因性疲乏的系统化护理干预   总被引:44,自引:4,他引:44  
目的探讨乳腺癌癌因性疲乏的护理干预方法及效果.方法将80例乳腺癌术后癌因性疲乏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根据医嘱行乳腺癌病人常规护理;观察组除接受常规护理外,再进行系统的癌因性疲乏护理干预.应用简易疲乏评估表、欧洲癌症治疗与研究组织问卷(EORTc-QLQ-C30)和卡氏功能量表,分别在干预前、干预15d后对两组病人进行癌因性疲乏和生活质量及功能状况评估.结果干预前两组病人疲乏程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u=0.9893,P>0.05);干预后两组病人的疲乏程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u=3.0411,P<0.05);干预前两组生活质量和功能状况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t=0.53、0.90、1.25、0.60、0.63、1.10、0.50,P均>0.05);干预后两组生活质量和功能状况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4.84、6.98、4.11、6.83、3.02、2.24、2.74,P均<0.05).结论系统的护理干预方法优于传统护理方法,指导病人写疲乏日记,进行心理疏导、健康教育、有氧运动,提供药膳饮食,可以消除疲乏或缓解疲乏程度,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八段锦对肿瘤化疗病人癌因性疲乏的干预效果。[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抽取确诊肿瘤且行化疗的病人70例,将病人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4例给予化疗病人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36例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八段锦运动。[结果]8周疗程治疗完成后,观察组病人疲乏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八段锦运动能一定程度上辅助减轻肿瘤化疗病人癌因性疲乏的程度,改善临床治疗效果,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癌因性疲乏的家庭护理干预的方法与效果。方法:将80例在本院完成治疗出院的恶性肿瘤病人按出院顺序奇偶数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进行系统的癌因性疲乏家庭护理干预,对照组不加任何干预行追踪观察。应用简短疲乏评估量表及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研制的生活质量核心调查问卷(EORTC-QIQ-C30)、卡氏行为状态评分法,分别在干预前及干预后6周对两组病人进行癌因性疲乏程度及生活质量评估。结果:干预前两组病人疲乏程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病人疲乏程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病人生活质量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系统有效的家庭护理干预对癌因性疲乏病人非常重要,对缓解、消除疲乏以及提高病人生活质量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癌因性疲乏的社区护理干预方法及效果.方法 将124例癌因性疲乏社区病人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2例.干预组进行系统的癌因性疲乏社区护理干预.对照组行追踪观察,不施加任何干预.再应用简易疲乏评估表、欧洲癌症治疗与研究组织问卷(EORTC-QLQ-C30)和卡氏功能量表,分别在干预前、干预30d后对2组病人进行癌因性疲乏和生活质量及功能状况评估.结果 干预前2组病人疲乏程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干预后2组病人的疲乏程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干预后2组生活质量和功能状况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系统的社区护理干预方法有明显优势,指导病人写疲乏日记,进行心理疏导、健康教育、有氧运动,提供饮食调理,可以消除疲乏或缓解疲乏程度,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20.
癌因性疲乏影响因素及护理干预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癌症是目前临床常见的危及生命的慢性疾病,疲乏是癌症患者最常见的主观症状之一,它与癌症或癌症治疗有关,是一种持续性、主观性疲倦劳累体验,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功能。据报道,癌因性疲乏不仅有很高的发生率,而且可从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极大地影响患者的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确立,对于癌症的治疗,医学界不只注重瘤体的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