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4 毫秒
1.
<正>燥为秋季主气,燥邪伤肺,其气清肃,其性干燥;燥又是致病因子,秋燥时空气中的湿度降低,最易伤人津液,即所谓"燥胜则干"。津液既耗,则出现"燥象":皮肤干涩,鼻燥、唇干、头痛、咽痛、干咳、手足心热、大便干结等。燥邪伤肺,最易引起呼吸道感染,肺为娇脏,其气直接与外界相通,极易受外邪侵  相似文献   

2.
保津 秋季气候最大的特点是干燥,特别是中秋以后,雨水渐少,而风偏多,燥邪容易为患。燥邪伤人津液,易出现唇干、口舌干燥、咽干鼻燥、咳嗽少痰、毛发脱落、皮肤干燥皲裂、大便秘结等不适症状。所以,秋季养生应重视保护人体津液,适时补充机体水分。饮食宜适当多吃些芝麻、核桃、糯米、蜂蜜、乳品、银耳、甘蔗、百合、藕、胡萝卜、西红柿、梨、香蕉等滋阴、润肺、防燥的食物。  相似文献   

3.
园丁 《药物与人》2005,(10):25-25
秋天的气候特点以干燥为主,特别是北方空气中缺少水分,故有“秋燥”之称。中医认为“燥性干涩,易伤津液”“燥易伤肺”,是指秋天的干燥气候容易耗伤人体的津液和肺脏,表现为口鼻干燥,咽干口渴,干咳少痰等,可用银耳等具有滋阴润燥功效的食物或中药来进行防治保健。  相似文献   

4.
孙清廉 《祝您健康》2014,(10):11-11
保津秋季最大的气候特点是干燥,特别是中秋以后,雨水渐少,而风偏多,燥邪容易为患。燥邪伤人津液,易出现唇干、口舌干燥、咽干鼻燥、咳嗽少痰、毛发脱落、皮肤干燥皲裂、大便秘结等症状。所以,秋季养生应重视保护人体津液,适时补充机体水分。特别是饮食,宜适当多吃些芝麻、核桃、糯米、蜂蜜、乳品、银耳、甘蔗、粥类、百合、藕、胡萝卜、番茄、梨、香蕉等滋阴、润肺、防燥的食品。  相似文献   

5.
秋季养生当护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秋季常被人们称为多事之秋。秋天不仅是万物成熟、收获的季节,也是落英缤纷、万木凋零的季节,此时又是人们最易患病的季节。故秋季养生在一年中具有重要意义。秋季养生得宜,人们就能健康地度过冬天。 传统医学认为,燥为秋季主气,燥邪伤肺、其气清肃、其性干燥;燥又是致病因子,秋燥时空气中的湿度降低,最易伤人津液,即所谓“燥胜则干”。津液既耗,则出现“燥象”:于是出现皮肤干涩,鼻燥、唇干、头痛、咽痛、干咳、手足心热、大便干结等,燥邪伤肺,最易引  相似文献   

6.
燥为秋季的主气,空气中缺乏水分的滋润,从而出现燥邪为病的症候。燥邪干涩,易伤津液,故而容易出现口鼻干燥,咽干口渴,皮肤皲裂,毛发不荣,大便秘结的病变。燥易伤肺,故而容易出现干咳少痰,或胶黏难咯,或痰中带血、喘息、胸痛等症。  相似文献   

7.
<正>秋风送爽,使人感到舒服。但秋季气候干燥,中医认为,"燥性干涩,易伤津液","燥易伤肺",若伤及肺阴,表现为口鼻干燥、咽干口渴、干咳少痰等,还容易使人患鼻干喉痛、咳嗽胸痛等呼吸道疾病,所以饮食应注意养肺润燥。很多水果和蔬菜可以润燥生津、滋阴养肺,且能治疗与肺有关的疾病,是秋季养生的最佳选择。现列举如下,读者可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食用。百合百合味甘、微苦,性微寒,  相似文献   

8.
中医认为,燥为秋季的主气,燥邪干涩、易伤津液,燥易伤肺,故燥邪为患、常易耗伤人体阴液,表现为口干、鼻干、唇干、咽干、大便干结、小便短黄、皮肤干燥裂等,故而《饮膳正要》言“秋气燥,宜食麻以润其燥”,当以养阴益肺、生津润燥为治,可选用下列药膳食疗方。猪肺...  相似文献   

9.
正"秋燥"多吃梨秋季雨水少,空气干燥,中医把这种气候特点称为"燥"。秋天人体极易受燥邪侵袭而伤肺,出现口干咽燥、咳嗽少痰、皮肤皲裂、目赤牙痛、外感咳嗽等各种秋燥病症。梨性寒,味甘,香甜可口,肥嫩多汁,有滋阴清热、润肺生  相似文献   

10.
秋季气候干燥,空气中水分缺乏。燥,是秋天的主气,常自口鼻而入,最易伤肺,使肺阴受损,宣降失司,甚则损伤肺络,而出现干咳少痰,或痰黏难咯出,或喘息胸痛,痰中带血。中医将"燥"列为秋季主气,认为"燥"是秋季最易伤人致病的邪气。表现为口鼻干燥,或咽干口渴,干咳少痰;女性皮肤干涩,甚或皲裂难看,抑或毛发不荣、易脱;有的还可兼见大便秘结难出。这时就应该选择润肺的食物,肺清润平润了,身体的燥气就能消除。罗汉果为秋季祛燥邪之首选,为历代朝庭贡品,被  相似文献   

11.
冬季气候干燥、温差大,很多人会感到口干舌燥、鼻子发痒、咳嗽、打喷嚏,甚至拉肚子,尤其是患感冒、肠炎的人明显增多。患过敏性鼻炎的人鼻塞时喷药,只能让鼻子更加干燥、更不舒服。这些症状都与天气有关,是燥邪伤肺所致,应从润肺入手。不宜滥用感冒药干燥对肺脏是一种伤害。因为肺脏的生理特征是喜湿恶燥。因此,燥邪最容易伤肺,使人体津液受损、肺气不太宣通。  相似文献   

12.
秋食罗汉果     
秋季气候干燥,空气中水分缺乏。燥,是秋天的主气,常自口鼻而入,最易伤肺,使肺阴受损,宣降失司,甚则损伤肺络,而出现干咳少痰,或痰黏难咯出,或喘息胸痛,痰中带血。中医将“燥”列为秋季主气,认为“燥”是秋季最易伤人致病的邪气,表现为口鼻干燥,或咽干口渴,干咳少痰;女性皮肤干涩,甚或皲裂难看,抑或毛发不荣、易脱;有的还可兼见大便秘结难出。这时就应该选择润肺的食物,肺清润平润了,身体的燥气就能消除。  相似文献   

13.
丁燕  薛伟 《东方药膳》2006,(10):32-33
中国传统养生学根据“天人合一”的理论,认为秋季天高气爽、燥邪当令,空气比较干燥,对人体的肺脏易受到损伤,人体阴气趋于潜藏,体内的津液相对不足。故秋季应多实用一些甘酸、质润、性温微凉,具有滋阴润肺、收敛阳气功效的食物。这些食物包括杏仁、芝麻、松子、菇类、燕窝、鱼翅、瘦猪肉、鸭肉、兔肉等。  相似文献   

14.
张盼 《食品与健康》2014,(10):47-47
秋季气候干燥,人们易出现皮肤干燥脱屑、毛发脱落等,这是人体津液损耗的提示,所以此时更要注重养阴,防止"秋燥"伤阴。养阴防燥,在饮食上应多吃些清淡食物,如番茄、菠菜、胡萝卜、木耳、竹笋、甘蓝、芹菜等。除饮食外,您也可以适当服用些西洋参养阴防燥,温和滋补。  相似文献   

15.
秋季气候干燥,人体极易受燥邪侵袭伤肺,出现皮肤干裂、口干咽燥、咳嗽少痰等各种燥症。而秋季上市的许多新鲜水果和蔬菜,富含人体所需的多种营养物质,不仅具有滋阴养肺、润燥生津之功效,而且能治疗与肺有关的疾病,是秋季养生保健的最佳食品。  相似文献   

16.
<正>"寒露"时节起,雨水渐少,天气干燥,昼热夜凉,最大的特点是"燥"邪当令。而燥邪最容易伤肺伤胃,所以养生的重点是养阴防燥、润肺益胃,同时要避免因剧烈运动、过度劳累等耗散精气津液。那么,寒露吃什么养生呢?1、莲藕俗话说,"荷莲一身宝,秋藕最补人",寒露的莲藕不仅是佳蔬,还是一种良药,根、叶、花都可入药。常吃莲藕,有通气利水,养胃生津,疏导关窍之功效,对于防治高血压有很好的效果。食用莲藕的时候,记得要将藕节去掉,因为藕节更侧重止血的功效。  相似文献   

17.
正"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当傍晚的微风渐凉,微黄的梧桐叶缓缓飘落时,我们已经渐渐告别高温,迎来天高云淡的秋季。中医认为养生应该注意"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秋季养生,你准备好了吗?补肺防燥秋天天气比较干燥,润燥是秋季养生的重点。秋天燥邪易伤肺,根据五行学说,五脏中的肺对应自然界的秋季,根据中医养生"燥则润之"的原则,  相似文献   

18.
秋季来临,燥邪当令,干燥是秋季气候的主要特点。初秋,夏日的余热未尽,或久晴无雨,燥邪易与温热之邪结合,侵袭人体,故表现为温燥;中秋之后,天气渐凉,秋风肃杀,秋燥易与寒邪结合,故多为凉燥。秋季五脏应肺,肺主皮毛,故燥邪最易伤肺和肌表,出现咽干、鼻燥、咳嗽少痰、皮肤干燥等症状。若燥热传入阳明,则又常成肠燥便秘之证。  相似文献   

19.
<正>秋燥,燥易伤津,燥更伤肺,常见鼻燥咽干,口唇皱裂,口渴少津,干咳少痰,大便干结,毛发不荣。《内经》曰:"燥者润之"。防治秋燥要"四润"——润肺止咳多进食新鲜蔬果、牛奶、蜂蜜,特别是梨汁、藕汁等。忌烟酒,炒菜少用葱、姜、蒜,少吃油炸食  相似文献   

20.
金秋慎保健     
立秋之后,天气渐凉,气候干燥。人在经过夏季之后,各组织均感水分不足,此时如受风寒,易引起头痛、流泪、咽干、鼻塞、咳嗽、胃疼、腹泻等多种病症,故金秋需慎保健。 饮食调养,“清润”为上。秋季易伤津液,要适当多饮些开水,多吃些具有润肺生津,养阴清燥的食物,如萝卜、番茄、豆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