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清洁间歇性导尿技术配合饮水计划在神经源性膀胱病人中的应用。[方法]将138例神经源性膀胱病人按就诊顺序及病人意愿分为观察组72例和对照组66例,观察组实施清洁间歇导尿技术配合饮水计划,对照组给予常规留置导尿法。观察两组治疗2周、4周时膀胱容量、膀胱残余尿量、自主排尿量和泌尿系感染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治疗2周、4周后残余尿量少于对照组(P0.05),尿路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神经源性膀胱病人早期实施清洁间歇性导尿技术配合饮水计划,可明显降低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病人泌尿系感染发生率,促进膀胱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间歇清洁导尿在脊髓损伤伴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康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7年9月就诊于本院的脊髓损伤伴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共7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这些78例患者根据就诊时间进行逐一排序,然后将双数患者分为实验组,将单数患者分为对照组,每组39例。治疗期间给予所有患者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增加间歇清洁导尿联合膀胱功能训练,护理干预结束后测量两组最大排尿量和残余尿量并比较,同时记录两组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最大排尿量和残余尿量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实验组患者最大排尿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残余尿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发生尿结石、尿路感染及肾积水等并发症几率比较,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间歇清洁导尿联合膀胱功能训练脊髓损伤伴神经源性膀胱康复治疗中作用显著,能有效减少患者尿潴留量及并发症发生,保证治疗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脊柱脊髓损伤伴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的康复训练及精心护理方法.方法 收集2006年6月至2009年6月52例入住我院的脊柱脊髓损伤伴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18例.观察组采用间歇性导尿(IC)、Crede手法按摩及电针刺激等康复训练及护理手段,对照组只采用常规的护理、间歇性导尿及留置导尿术.康复训练期间定期进行尿常规检查及中段尿培养,比较2组患者尿路感染率发生情况;监测残余尿量及膀胱容量.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平均日排尿频率降低,膀胱容量有所增加,残余尿量减少,排尿困难情况均有明显改善,2组患者治疗前后国际LUTS评分及生存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显著.结论 脊柱脊髓损伤伴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的早期康复训练及护理可有效促进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痊愈.降低泌尿系统感染发生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自我间歇导尿联合膀胱功能训练对脊髓损伤伴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膀胱功能的影响。 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84例脊髓损伤伴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9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留置导尿及膀胱功能训练,治疗组患者给予自我间歇导尿及膀胱功能训练。于入选时、导尿2个月后分别对2组患者膀胱功能进行评定。 结果2组患者分别经2个月导尿训练后,发现治疗组患者残余尿量[(80.6±16.7)ml]、尿路结石发生率(2.1%)及尿路感染发生率(2.1%)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水平(P<0.05),膀胱最大排尿量[(313.8±0.4)ml]则显著高于对照组水平(P<0.05)。另外2组患者入选时均不能自主排尿,经2个月导尿训练后,发现治疗组恢复自主排尿的患者例数(46例)明显多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自我间歇导尿联合膀胱功能训练有助于脊髓损伤伴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膀胱功能恢复,减少尿路结石及尿路感染等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间歇导尿结合盆底肌治疗对脊髓损伤病人神经源性膀胱的影响。[方法]选取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病人8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两组均采用间歇导尿和饮水计划,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盆底肌电刺激和盆底肌运动训练。两组病人在治疗前、治疗后均采用B超检查膀胱残余尿量、尿动力学检查和拔除导尿管实验。[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病人治疗后残余尿量、最大膀胱容量、最大尿流率逼尿肌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治疗前后的残余尿量、最大膀胱容量、最大尿流率逼尿肌压差值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拔除导尿管实验成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间歇导尿结合盆底肌训练明显改善膀胱功能,是治疗脊髓损伤病人神经源性膀胱的一种有效、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膀胱尿压测定评定系统在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住院治疗的120例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病人,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病人采用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膀胱尿压测定评定系统进行评定,根据监测的膀胱容量及残余尿量等制定个体化靶向性康复护理。观察两组病人干预8周后膀胱功能疗效及尿路感染发生率。[结果]干预8周后,观察组病人膀胱功能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尿路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运用膀胱尿压测定评定系统确认脊髓损伤病人膀胱容量-压力关系,采用个体化靶向性膀胱功能康复护理,可促进膀胱功能的恢复,提高病人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7.
张敏 《全科护理》2014,(19):1770-1771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神经源性膀胱病人排尿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8例神经源性膀胱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常规给予间歇性清洁导尿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膀胱训练等相应护理干预措施,30d后观察两组病人膀胱容量、残余尿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30d后膀胱容量大于对照组,残余尿量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尿路感染及肾积水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神经源性膀胱病人实施膀胱功能训练等护理干预能有效增加膀胱容量、减少残余尿量、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袁云芬  尹玲  徐莉 《全科护理》2014,(12):1090-1091
[目的]探讨脊髓损伤所致神经源性膀胱病人的排尿自我管理方法。[方法]对23例脊髓损伤所致神经源性膀胱病人及家属进行间歇性导尿指导,帮助病人或家属掌握并进行自我排尿管理。[结果]经过间歇性导尿后,23例病人均未出现严重的泌尿系感染、结石、输尿管扩张、肾积水等并发症。11例病人形成反射性膀胱,残余尿量少于100mL,停止导尿。[结论]正确的间歇性导尿术自我管理,解决了病人排尿问题,缩短了住院时间,提高了病人生活独立性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针灸联合康复训练对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康复训练,观察组联用针灸.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胸髓损伤、颈髓损伤、腰髓损伤患者的膀胱容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残余尿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灸联合康复训练对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授权教育对脊髓损伤间歇导尿患者膀胱功能的影响.方法 共选取90例脊髓损伤伴神经源性膀胱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间歇导尿培训及膀胱功能训练,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辅以“工作坊式”授权教育.于人选时及自行导尿2个月后对2组患者膀胱功能进行评定.结果 2组患者分别经自行导尿2个月后,发现其膀胱残余尿量[治疗组为(80±16.7)ml,对照组为(150±19.4)ml]均较入选时明显减少(P<0.05),对照组尿路结石(共9例)及尿路感染(共11例)发生情况较入选时明显增加(P<0.05).通过组间比较发现,治疗组膀胱残余尿量明显低于对照组水平(P<0.05),其尿路结石(共2例)及尿路感染(共1例)发生情况也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并且治疗组恢复自主排尿的患者例数(38例)亦显著多于对照组(20例),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间歇导尿培训及膀胱功能训练基础上辅以授权教育,能进一步促进脊髓损伤伴神经源性膀胱患者掌握间歇导尿的操作要点,有助于加速患者膀胱功能恢复,减少尿路结石及尿路感染等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鍉针点穴按摩治疗脊髓损伤后尿潴留病人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脊髓损伤后尿潴留病人按照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针刺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留置导尿,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鍉针点穴治疗,每个穴位按压5min,每日1次,连续6次后休息1d,共干预2个月。分别观察两组病人治疗前后膀胱功能评分、残余尿量,以及治疗后尿路感染发生率,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病人干预后膀胱功能积分、残余尿量与干预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干预后膀胱功能积分、残余尿量以及尿路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干预后愈显率为66.67%,对照组为3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鍉针点穴按摩治疗脊髓损伤后尿潴留能够显著改善病人膀胱功能积分、减少残余尿量、降低尿路感染率,疗效优于常规的留置导尿。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间歇导尿加艾箱灸对恢复脊髓损伤后截瘫病人膀胱功能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病情基本相同的脊髓损伤截瘫病人6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予间歇导尿技术进行护理,观察组予间歇导尿联合艾箱灸气海、关元穴,治疗2个月后观察两组病人膀胱功能恢复情况和尿路感染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自主排尿恢复时间、残余尿量、膀胱容量等均有明显改善(P0.01);病人泌尿系感染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间歇导尿加艾箱灸气海、关元穴对于促进脊髓损伤后截瘫病人膀胱功能的恢复有积极的作用,并且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间歇性导尿在神经源性膀胱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40例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根据入院编号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留置导尿管并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间歇性导尿和针对性护理。观察2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2组干预前后残余尿量及最大排尿量。结果观察组泌尿系统感染发生率及肾积水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残余尿量均减少,最大排尿量均增加,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且观察组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在神经源性膀胱康复护理中应用间歇性导尿有助于预防尿路感染、促进排尿功能重建。  相似文献   

14.
鄢茵  管细红  童华章 《全科护理》2016,(15):1530-1532
[目的]探讨经皮神经电刺激联合膀胱功能再训练对神经源性膀胱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86例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病人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膀胱功能再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2个月的经皮神经电刺激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病人干预前后膀胱容量、残余尿量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病人膀胱容量大于对照组,残余尿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尿路感染、膀胱结石和肾积水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神经电刺激联合膀胱功能再训练能有效增加膀胱容量、减少残余尿量、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李春梅  郭珊珊  李敏 《全科护理》2016,(12):1244-1246
[目的]探讨艾灸结合吴茱萸热熨治疗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的效果。[方法]将120例脊髓损伤病人按照不同损伤部位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间歇性导尿术和膀胱功能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艾灸结合吴茱萸热熨4周,4周后观察两组病人膀胱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两组病人均残余尿量减少,膀胱容量增加,膀胱功能平衡状态得到改善,但观察组的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艾灸结合吴茱萸热熨治疗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膀胱管理方案在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5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66例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膀胱管理方案,包括饮水计划、间歇导尿计划及膀胱锻练计划3个方面。比较两组患者每次平均尿量、每天平均排尿次数、残余尿量及膀胱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每次平均尿量及每天排尿次数均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且残余尿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膀胱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膀胱管理方案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有良好的效果,易于操作,且不受医院环境和条件的限制,可以广泛应用于临床护理。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间歇导尿加艾箱灸对恢复脊髓损伤后截瘫病人膀胱功能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病情基本相同的脊髓损伤截瘫病人6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予间歇导尿技术进行护理,观察组予间歇导尿联合艾箱灸气海、关元穴,治疗2个月后观察两组病人膀胱功能恢复情况和尿路感染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自主排尿恢复时间、残余尿量、膀胱容量等均有明显改善(P〈0.01);病人泌尿系感染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间歇导尿加艾箱灸气海、关元穴对于促进脊髓损伤后截瘫病人膀胱功能的恢复有积极的作用,并且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清洁间歇性导尿对神经源性膀胱病人排尿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2年4月—2015年4月接诊的神经源性膀胱病人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清洁间歇性导尿。观察两组临床症状变化,记录临床效果、恢复自主排尿率、感染率以及治疗前后尿流动力学指标(最大膀胱容积、最大尿道压力、充盈期逼尿肌压力及最大残余尿量)。[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100.00%,对照组为84.00%;研究组恢复自主排尿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感染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最大膀胱容积、最大尿道压力、充盈期逼尿肌压力及最大残余尿量均有改善(P0.05),研究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神经源性膀胱病人实施清洁间歇性导尿,不仅可提高临床效果、提高自主排尿率,同时可改善尿流动力学指标。  相似文献   

19.
个体化护理对脊髓损伤患者神经源性膀胱康复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脊髓损伤患者神经源性膀胱最佳康复训练方法,针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不同特点,实施个体化护理。方法采取随机对照法将143例脊髓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5例脊髓损伤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78例患者依照脊髓损伤平面不同进行个体化膀胱功能训练并予以间歇导尿。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自主排尿时间、残余尿量、泌尿系统感染等情况。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较残余尿量减少、自主排尿时间缩短、泌尿系感染发生率降低,差异均有显著意义。结论个体化护理能有效恢复膀胱生理功能,降低脊髓损伤患者泌尿系统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袁莉 《上海护理》2012,12(1):37-39
【】目的 探讨冷热交替膀胱冲洗恢复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应用的效果 方法 选择30例SCI并发神经源性膀胱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护理干预方法为:留置导尿、间歇导尿和冷热交替膀胱冲洗法,对照组的护理干预方法为:留置导尿、间歇导尿。比较两组的膀胱容量、残余尿量和尿培养情况 结果 两组比较在残余尿量、感染率及拔管之间有统计学差异 结论 冷热交替膀胱冲洗在脊髓损伤患者对膀胱功能恢复有减少残余尿量,降低感染率及缩短拔管时间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