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印象管理策略联合视频实录-反思教学在培养护生护患沟通能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潍坊医学院2015级护理本科生1班~3班为观察组,4班~6班为对照组。观察组在人际沟通课程教学过程中采用临床沟通视频实录-反思及印象管理策略进行干预,对照组采用传统培训方法,培训后比较两组护生的护患沟通能力、情绪智力、一般自我效能感和共情能力。[结果]培训后两组护生护患沟通能力评分较开课前均有提高,但观察组护生护患沟通能力、情绪智力、一般自我效能感和共情能力评分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印象管理策略联合视频实录-反思教学策略培训方式有助于提高护生护患沟通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教学中师生沟通状况、一般自我效能感及其关系。[方法]采用自编的护生与带教老师沟通状况调查问卷和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对120名实习护生进行调查。[结果]实习护生中,城镇生源护生师生沟通状况、一般自我效能感均优于乡村生源护生;本科、专科护生师生沟通状况、一般自我效能感均优于中专护生;班干部护生师生沟通状况优于非班干部护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护生的师生沟通状况与一般自我效能感呈正相关。[结论]一般自我效能感是影响实习护生师生沟通状况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实境加载式治疗性沟通培训在肿瘤血液内科临床护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实境加载式治疗性沟通培训实施前(2017年1月—2017年12月)和实施后(2018年1月—2018年12月)实习的护生各60人为研究对象,实施前后护生分别设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性沟通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实境加载式治疗性沟通培训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后临床护患沟通能力评分、护患沟通满意度评分。[结果]观察组护生干预后临床护患沟通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护患沟通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肿瘤血液内科临床护生实施实境加载式治疗性沟通培训干预,可提高护生的临床护患沟通能力及护理对象的护患沟通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适合脊柱外科护理教学特点的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BL)教学体系,培养护生循证护理(EBN)思维模式.[方法]在脊柱外科护理带教中,以72名护理本科护生为研究对象,进行PBL,与传统教学方法进行对比研究,对两组出科综合考核成绩、自我效能感以及实习期末患者满意度进行评估,探讨PBL教学在培养护生EBN思维模式方面的作用.[结果]PBL教学组出科综合考核成绩、自我效能感以及实习期末患者满意度均显著优于传统教学组(P<0.05).[结论]在脊柱外科护理教学中运用PBL教学法,有益于促进护生EBN思维的建立和提高及增强护生的学业成就自我效能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双向评价模式在提高血液内科护理带教质量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3月在我院血液内科进行实习的60名护生为观察组,选取2015年5月—2016年3月在我院血液内科进行实习的58名护生为对照组。对照组护生采取传统护理带教方法,观察组护生采用双向评价模式进行护理带教。比较两组护生理论知识、实践操作得分以及护生对带教老师临床带教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护生理论知识、实践操作得分及护生对带教老师临床带教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向评价模式有利于提高血液内科护生实习积极性,提高护理带教质量。  相似文献   

6.
王黎  李双子  夏庆 《全科护理》2015,(5):472-473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护生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2名实习护生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名,对于专科疾病护理知识的讲解,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讲解方法,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对实习护生进行有计划、规范、系统的讲解。观察并比较两组护生对带教老师的带教满意度及护生所管床位的家属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生对带教老师的带教满意度及护生所管床位家属对护生的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儿科护生带教中可提高护生对带教的满意度,可提高患儿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专项技能培训模式在护生临床实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某医院2011年全日制大专实习护生118人设为对照组,采取传统带教模式,将2012年同校同层次护生120人设为观察组,采取专项技能培训模式,分别于实习结束前集中考核及发放满意度问卷.结果 观察组护生操作成绩、理论成绩、沟通能力得分及对实习带教模式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1);患者对观察组护生护理服务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专项技能培训模式可提高护生临床实践能力,提高患者满意度和临床护理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8.
循证护理带教对本科护生自我效能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涛  刘蕾  金鑫 《护士进修杂志》2012,27(9):779-780
目的 探究循证护理带教对本科护生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附属医院的本科实习护生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使用循证护理带教方法,对照组使用传统护理带教方法,最后对两组护生进行理论、实验考核及自我效能感的评定.结果 观察组护生的理论及实验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生的自我效能感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循证护理带教作为一种新的护理带教方法,能提高护生的学习成绩及自我效能感,增加其自信心及对学习的主动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适应分层次护理管理发展的临床护理带教模式。[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3年4月在我院进行实习的护生222人,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应用分层次带教方式,对照组应用传统的带教方式;实习结束前对两组护生进行综合能力考核,内容包括理论知识、专业技术操作考核等,并对实习护生与带教老师进行双向教学评价。[结果]观察组护生考核成绩、带教老师对护生的满意度、护生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临床推行分层次带教效果良好,提高了临床带教质量。  相似文献   

10.
李静  谢大明  肖鲁良  张聪颖  刘聪 《全科护理》2011,9(21):1953-1955
[目的]调查护生护患沟通能力的现状,分析影响临床实习护生护患沟通能力的因素。[方法]采取随机取样,抽取哈尔滨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实习中后期的114名护生,调查实习护生的护患沟通能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结果]临床实习护生的护患沟通能力总分为3.53分±0.42分,不同性别、不同学历层次的护生在护患沟通能力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所有变量中,护生的自我效能感、教师的带教经验、护生的沟通态度和护生的年龄对护患沟通能力有影响,可以解释护生护患沟通能力53%的变异性。[结论]应提高在校护生的社交自我效能感和临床带教教师的沟通带教能力等,全面提高护生的护患沟通能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以人文关怀为导向的优质护理带教模式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在神经外科实习的护生124人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2人。对照组以传统跟班制带教模式进行临床带教,观察组在优质护理服务理念下结合护理人文关怀,创新临床教学方法,以优质护理带教模式进行临床带教,对两组教学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护生出科理论和操作考核、病人体验与满意度、护生临床实习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目前的临床教学环境,优质护理带教模式的开展可提高护生临床实习满意度,提升临床护理带教的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带教老师教学能力自我评价、护生评价以及护士长评价的差异。[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分别对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及其带教老师各40人、带教老师所在科室护士长30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生对带教老师的教学能力及带教满意度评分均低于带教老师自评及护士长评分,其中临床实践教学风格和方法、临床实践教学态度3组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生评分最高和最低的条目分别为全面、系统掌握本科室疾病相关理论和实践经验(3.47分±0.50分)、能够指导护生进行与临床实践有关的科研(2.14分±0.44分)。[结论]应尽快制定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带教老师资格准入标准,严格带教老师选拔,同时加强带教老师相关培训,提高其科研能力;引导护生正确进行自我定位,提高带教老师的他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互动沟通教学模式在放疗科实习护生临床带教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取100名放疗科护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名,对照组给予传统传、帮、带的教学模式,观察组给予互动沟通教学模式,比较两组护生考核成绩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生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健康教育、医德医风等考核成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生学习方式、学习效果、沟通方式、带教老师等方面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互动沟通教学模式可有效提高放疗科临床护理教学质量,调动带教老师和护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师生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巴特勒教学模式应用于临床实习护生带教中的效果。[方法]将80名实习护生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名,对照组采用常规实习带教,观察组采用巴特勒教学模式带教,带教结束后观察两组护生的考核成绩、护理质量、病人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生考核成绩、护理质量、病人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巴特勒教学模式应用于临床实习护生带教,能提高护理实习护生护理工作胜任力及护理质量、病人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对实习护生实施分层次带教的教学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适应分层次护理管理发展的临床护理带教模式。[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3年4月在我院进行实习的护生222人,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应用分层次带教方式,对照组应用传统的带教方式;实习结束前对两组护生进行综合能力考核,内容包括理论知识、专业技术操作考核等,并对实习护生与带教老师进行双向教学评价。[结果]观察组护生考核成绩、带教老师对护生的满意度、护生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盘床推行分层次带教效果良好,提高了临床带教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护生护患沟通能力的现状,分析影响临床实习护生护患沟通能力的因素.[方法]采取随机取样,抽取哈尔滨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实习中后期的114名护生,调查实习护生的护患沟通能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结果]临床实习护生的护患沟通能力总分为3.53分±0.42分,不同性别、不同学历层次的护生在护患沟通能力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所有变量中,护生的自我效能感、教师的带教经验、护生的沟通态度和护生的年龄对护患沟通能力有影响,可以解释护生护患沟通能力53%的变异性.[结论]应提高在校护生的社交自我效能感和临床带教教师的沟通带教能力等,全面提高护生的护患沟通能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美学原理在护理临床见习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南华大学护理学院2007级130名护理本科学生设为实验组,进行1个学期护理美学的培训,教材以《护理美学》为蓝本,由教师结合临床做适当调整,并在临床护理见习带教中加入美学带教;2006级130名护理本科生设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在两组护生见习末期,采取问卷调查进行带教老师对学生满意度评价、患者对学生满意度评价、学生自我评价等方式评估护理见习改革后的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对学生满意度和老师对学生满意度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护生对美学价值取向的自我评价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结论:将美学原理引入临床见习带教中,能有效提高护生的美学素养,促进护生非语言沟通能力,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引导-探究教学法在儿科实习护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1日~2019年6月1日于儿科实习的88名护生为研究对象,根据入科实习时间分为观察组42名和对照组46名,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法,观察组采用引导-探究教学法;比较两组出科时理论考试成绩、操作考试成绩、自我效能感[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护患沟通能力(采用护生护患沟通能力评价量表)、评判性思维[采用评判性思维能力(CTDI-CV)]及教学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出科时理论考试成绩、操作考试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1);出科时观察组GSES评分、护患沟通评分、CTDI-CV评分均高于入科时及同期对照组(P0.05,P0.01);出科时观察组教学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儿科实习护生中实施引导-探究教学法效果良好,有利于提高临床带教质量。  相似文献   

19.
朱建芬 《全科护理》2011,9(31):2905-2907
[目的]探讨护生综合能力评考表在儿科临床实习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09年—2010年在我科轮转实习的111名护生为观察组,2007年—2008年94名实习护生为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临床护理教学,观察组在临床护理教学应用儿科护生综合能力评考表。比较两组护生的临床护理教学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生出科考核理论和操作成绩均优于对照组护生(P〈0.05);观察组护生对科室带教老师在带教意识、理论讲解、操作示范、沟通能力、教学方式方面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护生(P〈0.05)。[结论]护生综合能力评考表的应用使儿科临床带教工作标准化、流程化,强调了师生双方的评价与互动,有利于提高临床带教质量和护生对临床带教老师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常明明 《全科护理》2016,(30):3217-3219
[目的]观察增设护士辅导员对实习护生职业认同感及职业倦怠感的影响效果。[方法]本科自2015年6月起开始在实习护生临床带教工作中增设护士辅导员1名,2015年5月为辅导员遴选和培训期,增设辅导员前(2014年6月—2015年4月)在本科实习的护生设为对照组,增设辅导员后(2015年6月—2016年4月)在本科实习的护生设为观察组,对两组干预后各相关观察指标的差异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实习护生干预后的感知教师支持度评分、职业认同感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职业倦怠感评分则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临床护理带教中增设护士辅导员,能够显著提高实习护生对教师支持度的感知,缓解其护理职业倦怠感,促使其对护理职业产生更高的认同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