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 毫秒
1.
《中医药管理杂志》2007,15(10):786-786
从北京市中医管理局获悉,该局今年启动的“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思想抢救挖掘与优秀传承人才培养联动工程”(简称“薪火传承3+3工程”),将滚动建设一批中医药传承“两室一站”,即:为20世纪以来已故的中医药名家建‘立“名家研究室(宣传陈列室)”;为80岁以上老中医药专家建立“名老中医工作室”;为承担国家老中医药专家学术思想继承工作的知名专家建“名医传承工作站”。首批确定建设的“两室一站”是:[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名老中医是将中医药基本理论、前人经验与当今医疗实践相结合,解决临床疑难问题的典范。采取恰当的传承研究方法对于名老中医经验传承尤为重要。本文从熟读经典、踏实临床、跟随名师及总结医案4 个方面论述了名老中医黄永生教授经验传承方法,希望在传承过程中,努力结合名老中医本身的学术特点及中医自身发展规律,创立更多、更好的传承经验方法。  相似文献   

3.
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研究型继承”的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名老中医学术思想、经验传承研究”课题是“十五”后期国家科技攻关计划“中医药疗效及安全性基本问题研究”项目中最为重要的课题,时任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佘靖同志在课题启动会上指出本课题是“全新的研究型继承工作”,这个论述,言简意赅,为整个课题指明了研究方向和基本的研究方法。本课题从2004年底立项,  相似文献   

4.
学术思想以其源于临床,高于临床,并指导临床的特殊性,成为中医学术之核心,同时也是临床发展的内在灵魂与动力。名老中医学术思想作为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凝结了名老中医心血的智慧结晶,在其发展形成过程中也同时被赋予了灵动的个性,  相似文献   

5.
名老中医经验传承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渊博与创新的学术思想、丰富与独特的临床经验及高尚的医德与严谨的治学精神是名老中医经验传承的主要内容.传承中当三者互参,系统传承,又当根据各部分传承内容的特点选择适宜的、有针对性的传承方法.学术思想的传承方法主要为研读论著、学术访谈及学术经验推广会;临床经验的传承应遵循“临床信息采集-挖掘提取经验-临床应用验证-机理机制研究-理论指导临床”的模式;医德与治学的传承则需要在向名老中医的学习中耳濡目染、精心体会.  相似文献   

6.
名老中医学术传承是当前中医学发展、临床水平提高的关键,也是培养新一代中医名医的有效途径。通过加强名老中医论著的研读,把握其学术渊源;熟读医案,定期跟诊,总结临证经验,凝练学术思想;科研立项传承;建立病历数据库,挖掘新知识,提出新理论等举措可促进名老中医学术思想传承、创新。在此过程中,始终以培养后备中医人才为核心,加快新一代名医的诞生。  相似文献   

7.
陈意教授从事中医内科临床50余载,善于运用调肝之法治疗内科杂病,自谓之调气派,故遣药组方,对调理气机尤为重视。在长期的临床基础之上,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学术思想及诊疗经验。今整理其学术经验,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8.
我曾好多次向我的学生们推荐《名老中医之路》(周凤梧、张奇文、丛林主编,原分三册先后由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于1980年代出版,2005年合为一册再版),希望他们能好好读读这一套书。可是,有的同学翻看之后回复我:老师,这些老中医都说要勤奋读书,要重视经典,要多跟师,多临床。他们说得都差不多,这些我都知道啊。这套书似乎没您说得那么好?  相似文献   

9.
名老中医经验数字化传承是指采用数字化技术手段对名老中医知识、技能、经验等进行记录、整理、保护、传播、分享和创新,有助于克服传统经验传承方式的低效率问题,实现中医文化传承与发展。数字化传承在可及性、抗佚失性、准确性、创新能力、有效性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可以辅助名老中医经验的数字化保存、分析和发掘,是传统跟师学习传承方式的重要补充。数字化传承通常分为构建中医药知识数据库、构建名老中医经验病案资料库、数据挖掘发现规律、借助机器学习辅助临床决策等步骤。名老中医数字化传承不只是经验信息的利用,也是基于经验的创新和产品化过程,可能成为一种新型中医药诊疗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10.
<正>朱致纯老先生系全国名老中医,主任医师,"湖北中医大师",是第一、第五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传承人,还是首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朱老行医70多年,积累了丰厚的中医理论和临床经验。笔者有幸跟从90多岁的朱老临证抄方,收益匪浅。现将临床上朱老治疗痛经的经验介绍如下。1病因病机妇女正值经期或经行前后,出现周期性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骶,甚则剧痛晕厥者,称为痛经,有称"经行腹痛"[1]。  相似文献   

11.
《名老中医之路》是一部20世纪当代名医的“成才史”,是历史学的新分支;是一部世界独有的中医教育史;也是一本20世纪中医传奇文学。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探索名老中医经验的传承模式.方法:通过查阅文献,梳理现有的传承模式,挖掘新的传承模式.结果:名医经验的传承既包含学术思想、临证经验的传承,也包含医德的传承;其传承模式也由传统模式向现代模式转变,尤其是现代信息技术的融入为传承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结论:多元化的传承模式有利于中医学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名老中医足中医学术造诣最深、临床水平最高的群体,他们治疗男性不育症多有效验,对我们临床实践和规范渗治研究都具有很高的指导价值和意义。纵观各医家对本病的认识,男性不育症均为肾虚、气滞血瘀和湿热痰浊三者单独为害或相互作用、夹杂的结果,病位在肾、肝、脾:治疗上补肾同时注意疏肝调畅气机,佐以益气健脾以期通过补益后天滋养先天的效果,并注重调节患者情志。  相似文献   

15.
万健民  苗冲  赵中玮 《新中医》2011,(11):144-145
现代化发展创新是中医药学未来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名老中医经验代表着当前中医药学术和临床发展的最高水平,发掘、继承、研究、创新名老中医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对中医药学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甘肃平凉作为针灸鼻祖皇甫谧的故里,中医学氛围浓厚,尤其是近几十年来,成长起来不少誉满陇东的名中医,  相似文献   

16.
沈聪  肖诏玮 《光明中医》2008,23(4):427-429
1生平要略 连江陈氏,世业儿科二百多年。陈传桂(1807-1883),为第七世传人,曾应童子试名列前矛,嗣应举未酬其志,遂继先祖业,医术精湛,屡起沉疴,声誉鹊起。其长子乃懋,次子乃霖,皆继其业,同著盛名。乃霖对种痘法独擅特长,为凤邑之先驱,其学术传长子建椿,次子建桐,昆仲齐名。建桐独长治麻之术,  相似文献   

17.
2011年11月12日,第八届中医骨伤年会暨国家级名老中医丁锷教授学术研讨会在肥召开。安徽省卫生厅副厅长武琼宇,省中医药管理局调研员徐经凤,安徽中医学院副院长李泽庚,丁锷先生所在医院安徽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领导及名老中医和全省中医骨伤专家等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8.
名老中医传承研究模式与研究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名老中医是中医学术造诣最深、临床水平最高的群体,传承研究名老中医的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对于推动中医学术发展、加快人才培养、提高临床服务能力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提出传承研究的内容应从医术、医理、医道3个层面把握,并较为系统地梳理了师徒型传承、院校型传承、科研型传承等传承研究模式,以及整理研究、临床应用研究、理论创新研究等多种研究方法,以促进名老中医有效传承研究模式与方法的发展,推动中医药学术的传承和创新。  相似文献   

19.
中医药继承、发展和创新是一项长期、艰巨、系统的工程,是关乎现代中医药生死存亡的关键,也是目前中医药领域首要任务。2010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首次审批通过了30位国医大师和159位中医药专家成立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把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传承提升到新高度,以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为载体,通过跟师门诊学习、整理名师临床医案、经典著作研读、科研课题研究、发表学术论文等多方面传承和发展名师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已经取得一定成果,同时还存在一定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  相似文献   

20.
当代名老中医学术传承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名老中医学术传承工作是关系中医传统方法能否延续、中医药理论能否发展的大计。名老中医的学术传承形式已日趋多样化,主要包括名师带徒、研究生教育、家传教育等。多种传承形式相互辅佐,为名老中医经验传承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中医学术界及政府管理部门对此非常重视,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但是由于政策法规不尽完善、传承质量考核力度不足等多种原因,名老中医的学术传承形式及传承质量尚存不足。对此问题当给予足够的重视,以免给中医药学术发展留下严重的隐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